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思考

2021-01-02 21:33张启云
科学咨询 2021年15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政

张启云

(西安外事学院 陕西西安 710077)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一百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情地说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1]因此,民办高校要做好党建工作,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力争在新时代走出一条民办高校与思政课融合发展的道路。

一、当前民办高校党建所面临的困境

首先,重视程度不够。在高等学校教育中,尤其是民办高校,精力主要放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文化理论的传授,从而对党建工作没有那么重视。同时,高校的党建工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渗透力不强,学生并没有深刻地感受到党组织对大学生活的引领作用。

其次,理论学习不强。与民办高校中教学与科研工作不同,要想做好、做强党建工作,就必须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前国家大政方针。但在具体的党建工作中,一些民办高校教师,尤其是一些专业课的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的不好,甚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分陌生。那么,这就给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最后,存在信仰危机。民办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它既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又拥有企业的职能,尤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大量涌入,各种价值观相互碰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价值观混乱,从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当代青年大学生基本上都是出生于20世纪90 年代后,甚至是本世纪00 后的孩子们,他们较过去所接受的信息量更多、知识面更广,同时获取信息的方式更便捷、更有效,因此,也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腐蚀,出现享乐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等,造成精神家园荒芜、信仰危机。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

首先,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 年3 月18 日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办好思政课事关党和民族千秋伟业,必须毫不含糊、旗帜鲜明地狠抓落实。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要”的殷切希望,同时给出了如何上好思政课的有效路径——“八个统一”。由此看来,高校思政课迎来了“最好的时代”,国家不仅高度重视思政课,而且花大力气关怀思政课教师。同时,各个省、各个市、各个高校,不论是在师资力量、还是在配套设施;无论是社会实践,还是在教研项目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可以说高校思政课发展有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其次,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为高校思政课注入新鲜血液。“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在2012 年十八大报告上,我们早已得知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2017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自豪地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见证了中国的大国力量和责任担当。时间倒退30 年,资本主义获得了冷战的胜利,他们一边欢呼着“历史的终结”,鼓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边利用全球化浪潮在全世界范围内吸血来粉饰资本主义经济。然而,危机也许会迟到,但它绝不会消失。经济危机不会撒谎,病毒也不会被收买。在21 世纪的今天,中国人民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一己之力”来支持世界抗疫,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贡献更多的力量。事实上,这就为当代大学生诠释了最生动的思政课,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大提升,话语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这就彰显出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觉醒就成为高校思政课的题中应有之意。

最后,混合式教学模式为高校思政课提供新的契机。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混合式教学已成为新时代下课堂教学的“新设计”。尤其是针对思政课,各个高校一般都采用大班授课的模式,一个班有近100 名学生听课,这就给思政课课堂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思政课教师不仅管理学生简便易操作,对于课程质量的提升也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比如,教师们可以采用“雨课堂”“学习通”“腾讯课堂”等学习平台向学生推送课外读物,监测学生学习进度、发放章节测验等方式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尤其是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以来,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停课不停学”的远程教育,全国学生共上“思政课”,真正实现了“大思政”。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线上视频和线下面授相结合的方式,使思政课真正“活”起来了,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三、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政课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第一,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3]那么,坚决维护党的权威,听党指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神圣责任与使命。因此,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都要警钟长鸣,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直。尤其是民办高校,由于身份特殊,一定要切实加强校内的党建工作,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更要在政治站位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按时、定期开展党内组织生活,及时向组织汇报思想,党员干部之间要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更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中国共产党是老百姓自己选出来的执政党,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和支撑力量,历史告诉我们,想要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必须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时时维护党的权威。因此,做好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必然要求。

第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夯实理论基础。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我们要保持浓厚的理论兴趣,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学习,静下心来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原著。”[4]这就深刻说明了想要实现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政课的融合发展,就要不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来夯实教师的理论基础。“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难以维持其生命力的,只有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才能规划好往何处去。无论是党建工作,还是思政课教学与科研,必须夯实理论基础,以理论武装全党。同时,更应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我们学理论,不能“唯理论”,否则就成了“纸上谈兵”,我们的理论也就会变成一纸空文。

第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党建促思政教育。习近平总书记2015 年《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道:“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我们要固的本,就是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5]回顾近100 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再到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勠力同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什么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一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毫无疑问,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和人民的嘱托。因此,在今天,我们要继续凭着这股热情去努力实现我们远大的理想。要把党建工作和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衔接、深度结合,而不能彼此割裂,要在共同信仰的指引下、在共同理想的号召下,以党建促思政教育,由此形成一股合力,实现党建工作、思政教学与科研工作双丰收!

第四,创造健康的文化氛围,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依托,更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精神积淀,它为本民族镌写上了不可磨灭的精神财富,因此,文化是最深层次内化为人的精神家园的情怀,也是指导人们具体实践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当代民办高校通过创造健康的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比如主题实践、激励先进典型、志愿者活动等各种方式,促进民办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文化自觉,把“全方位”育人具体化、精细化。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