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2021-01-02 21:33刘平平
科学咨询 2021年15期
关键词:双创应用型院校

余 韵 许 芳 刘平平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高校“双创”人才的教育已经成了当前刺激经济发展、拉动内需的一种手段,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教育,更是建设创新型经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缓解教育投入不足的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培养专业能力突出、创新思维发达的本科生,而目前高校管理类专业学生普遍只掌握了较多的理论知识,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为社会输送管理类专业人才的主要单位,学校应该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育工作进行分析,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从而为未来从事管理类专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主要是就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学习中提升理论认识。高校在应用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时,应该积极推进产教整合、校企合作工作,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从而真正提高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类应用能力,并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实践知识,为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工作奠定基础。

(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育力度不够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需要,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需要。目前,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借鉴了最新的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对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调整,希望能够实现管理类人才的高效培养。特别是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选择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实际的管理类服务、实践工作中收获知识。但是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多数企业参与度不大,且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力度小,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工作。企业虽然采取了师徒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由于学生管理经验的缺失,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且部分管理类专业学生吃苦耐劳能力差,不重视专业实践过程,进而导致专业实践经验欠缺,在就业时感到迷茫。学生没有明确的管理类就业职业规划,进而不能建立明确的学习和就业目标,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疲于应对学习,进而导致综合能力不强。学生应该在专业实践学习活动中积极了解不同岗位的需求,并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行业领域内职业需求。比如部分管理类专业岗位需要学生具备一些专业知识,并考取计算机二级证书等资格证书。教师在学生专业实践过程中如果能够明确学生的未来职业目标,就能够督促学生建立明确的职业规划,进而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二)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

学生不仅要在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课堂学习管理类相关的知识,还要在学习课堂知识后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提高学习能力,还要发展自身的创新思维。学生不仅要学习基本的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知识所蕴含的方法体系。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渗透创新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发展,进而树立小的目标,并朝着目标踏实前进。同时,创新能力的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也是“双创”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开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应该让学生完善自己的价值观,特别是正确看待职业价值观,发现并发展自己专业兴趣爱好。部分学生学习没有目标,有盲从心理,而明确的学习培养计划可以帮助学生审视自我,并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所要付出的实际行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高校双创型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不足

我国政府在推进工作时,主要以政策推动改革、地方试点带动全局、项目建设拉动改革、服务促改革等方式支持高校开展管理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但是高校要想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就必须拥有足够的专业型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一定的实践性活动课程支撑,更需要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进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学习。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并没有真正地拥有创新创业实践经历,难以为学生提供有价值地经验。创新创业任务由辅导员或者是就业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来担任,他们本身就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这样就极大地限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所掌握的创业知识不足,就不能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指导,进而无法实现培养相应人才的目标。高校教师虽然通过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相挂钩,优秀者获得相应奖励,但是学生受创新教育普及度不高。高校应该创建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部门,配备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室和工作人员,壮大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和团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部门可以和学生会联合起来,定期地举办创新创业知识竞赛、实践项目以及创业指导论坛,介绍学生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实习,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以达到符合合格的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管理类学科竞赛时,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教育指导,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双创”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工作应该引导学生关心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增强对自己的生活控制能力,适应学校、家庭、社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教师应该在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建立正确的管理类专业学习动机。

(一)开展课内模拟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每一个高校进行教学、实践及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的必经之路,是当代大学生为应对就业困难的发展形势以及个体需求的必然选择,是高校通过体系创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为中国打造创新型社会及国家,增强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国人民及社会贡献出优质毕业生的客观需求。“双创”背景应该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目标,教师应该围绕这一目标积极开展课内模拟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期间理解管理类专业知识,进而建立对管理类相关工作的初步认知。高校应该积极提供实施课内模拟学习的场所,并引进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教学资源,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且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学生建立三观的关键时期,学生需要对自己未来职业等内容有初步的认知,进而在未来就业时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和教育选择。现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教育情况是较为乐观的,多数学生能够在学习管理类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有一个初步的职业规划。但是理想和现实差距是较大的,未来职业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多数学生愿意为了目标而奋斗和努力。好的个人性格来源于稳定的环境和教育引导,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教师作为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更要积极辅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考取计算机、会计资格证、证券资格证等证书,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意识,特别是建立社会责任意识。学生只有正确看待管理类专业学习过程,才能更好地看待自己的社会责任,在未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尽量丰富有趣的课程学习资料,提高学生对管理类专业知识的认知。

(二)结合校外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校外顶岗实习是学生接触专业实践知识的重要机会,也是他们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机会。应用型本科院校完全可以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发双向培养的培养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为学生提供校外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谋生技能,进而在将来发展自己的职业。高校应该鼓励专业教师挖掘校友资源、可合作伙伴,为学生提供有利的专业实践指导。同时,教师应该与企业、培训基地加强合作,采用师徒制度,责任到人,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会认识到管理类相关的专业岗位的重要性,进而建立对管理类专业的认同。教师还要让学生正确看待职业中的工作问题,并让学生掌握沟通的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某些专业知识之后,再去参与为期两周或四周的顶岗实习,让学生收集一定的管理类专业相关信息,并让学生书写实习报告,进而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与管理类企业经营有关的知识,而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认识管理类企业经营的方式和企业经营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知识,让学生了解管理类管理的相关职业。学生如果能够在就业实习的过程中,了解与管理类企业经营相关的知识,就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而明确自己未来的从业方向。教师让学生在了解与管理类有关的知识,进而引导对本专业感兴趣的同学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学生学习和认识管理类知识的过程中认识不同职业的特点和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社会中的职业,了解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行业和内容。

(三)结合网课教学等教学方式,提高校内实习的效率

网课教学已经成为当前疫情影响下高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教学方式,也是当前高考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教师只有用心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学习沟通,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有所提升。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当前教学条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方面考虑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那么管理类教育工作就会取得一定的成效。教师应结合学生实践的学习、生活环境,通过微课、慕课、情景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管理类教育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知识时,也会建立对管理类相关的认识,进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建立自己的职业规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当今管理类相关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要求,并将职业要求和所学的知识点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认知。学生在理解校内虚拟知识学习的同时,也会建立对管理类知识的认知。比如学生通过操作与管理类相关的专业软件,让学生对一个管理类案例问题进行分析和设计,进而完成校内实习任务,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管理思维,而不只是了解了某个具体岗位的职业需求,进而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从事更高难度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教师通过在“双创”背景下构建适合本校学生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帮助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动机,并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为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供必要的学习途径。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方案,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双创应用型院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