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理念引入区域,生活化游戏促发展

2021-01-02 21:33戴晟枫
科学咨询 2021年15期
关键词:生活区篮子订单

戴晟枫

(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159)

一、重新审视游戏,调整区域,制定规则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是孩子生活经验的反映,在幼儿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游戏的开展,需贴近幼儿生活,适合幼儿发展。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幼儿园生活,像是一个小小社会,我们的游戏是不是也要紧跟社会潮流,不断地丰富游戏情境与内容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一次交谈中,发现孩子们对“外卖”这一时下非常时髦的词很感兴趣,争先恐后地讲述着自己与“外卖”的故事。俊皓说:“妈妈在家经常会点外卖。”咏絮说:“我妈妈也是,手机上点一点就好了。有个叔叔会送过来。”昊翊说:“那个叫美团外卖。”心悦说:“昨天在娃娃家,我送外卖给好朋友呢。”孩子们对“外卖”懂得还挺多的,兴趣也非常浓。这确实是一个教育的契机,本来正愁生活区的游戏孩子们已经玩厌了,“外卖”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区注入了新鲜血液,我们决定对生活区游戏进行大改革。

虽说孩子们对送外卖非常感兴趣,也非常适合在生活区开展,但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必须制订适合孩子多方面发展的游戏方案。《纲要》中指出: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虽说孩子们对“外卖”有一定的了解,但都从未亲自操作过,他们只是通过看、听简单了解了外卖的形式。其次,游戏的灵感来源于生活经验,但也区别于现实生活,我们不能用手机去操作,不能用真实的东西。所以,在游戏开展初期,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商量了具体游戏内容。①送什么:利用生活区原有材料,大家决定外卖送水果,并将新游戏取名“鲜果速递”。②给谁送:孩子们说可以送给自己的好朋友,但考虑到游戏时间内会影响其他区域孩子参与游戏,最后决定送货对象是小班组的所有老师。③怎么送:有孩子提议让老师们把想吃的水果告诉我们,然后送货,但考虑到这样容易忘记,又提议用笔记下来。最后,我们考虑到孩子年龄小,写写画画也有困难,决定用统一的订单,水果种类和数量也可以随时更换。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鲜果速递”游戏,幼儿通过看订单、装水果、送水果等一系列环节,用手口一致点数的方法完成任务,丰富的游戏情境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的有趣与有用。同时,通过游戏让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我们为小班组每个老师制作了小订单,每天我们会提前在订单上贴好数量和水果种类,孩子们在游戏时就可以根据订单为每位老师装水果并送货。一切准备就绪,“鲜果速递”开始送货咯。

二、游戏案例分析

第一阶段:送货欢乐多

时昕妍今天当起了送货员,她拎起小篮子,带着订单,正准备去给小7 班的顾老师送货。她一个人走出教室,朝小7 班的方向走去,一会儿就一蹦一跳地回来了,高兴地喊着:我送对了。回来后,她将篮子里的水果归类整理好。然后,从墙上拿下另外一张订单。她将订单和篮子放在桌上,一边看订单,一边数水果。她先拿了两个橘子放在篮子里。再看看订单,橘子不够,再从小框里拿了两个放进篮子里。接着,她抓了一把香蕉在手里,一边数一边把香蕉放进篮子里。全部装好,她看着订单,核对篮子里水果的数量,发现香蕉少了,又从小框里拿了一根香蕉。她开始出门去送货。

时昕妍:“老师,这个老师是哪个班的?”

老师:“小1 班,在阅览室旁边的,你去找一找,可以问问路上的人。”她提着小篮子,向小1 班走去。过了一会儿,完成任务的她回到了班级。回到教室,她先将水果都整理好。很快,她装好了第三张订单中需要的水果。这次去送货,她在走廊里遇到了小2 班的金老师,很顺利地将水果送达。

分析:

时昕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愿意承担送货小任务,为自己完成订单而感到高兴,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在游戏中愿意与人交往,找不到路的时候会询问,有较好的交往能力。时昕妍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 个以内的物体,并根据订单提示,按数取物。初步感知和理解数量关系。通过送货游戏,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数,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按订单送货的操作材料是近期刚投放在生活区的,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幼儿愿意接受挑战。幼儿个别差异较大,投放材料时也要注意层次性,有的较难的订单是多种水果,而有的订单可以只是单一水果,降低难度,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订单进行配送。时欣妍在游戏中表现出的认真与专注值得肯定,熟练地手口一致点数也值得小伙伴们学习。我们也要鼓励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交流,分享游戏材料,认识新朋友。遇到困难时也可以找同伴商量。

通过观察,孩子们在游戏中能看懂订单,通过手口一致点数,拿对应数量的水果,一些孩子在平时的数学操作活动中,都表现的比较内向,不太愿意数数,但在游戏中的表现让我们惊喜,而且游戏中小伙伴们互帮互助的氛围非常好,在玩中学,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参与。孩子们能大胆走出班级,为其他班的老师送货,交往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而且在游戏中不再是各归各玩,孩子们开始了合作。

调整:

①材料的调整:订单中的数量用点卡表示,以班级孩子的水平来看,可以加入数字卡片,帮助幼儿认识、熟悉数字。材料要能体现层次性,体现个体差异,有的订单可以只有一种水果,让幼儿自主选择难易。

②评价:订单完成后通常是由老师口头肯定,回来后孩子们还是把送过和没送过的订单混在一起,用标记帮忙区分,完成的订单贴上对应的标记。

第二阶段:大订单里秘密多

“鲜果速递”有了变化:出现了大订单。送货时,孩子们先根据班级大订单制作每位老师的小订单,再根据小订单内容装货送货。大订单的出现让游戏难度提升了。

徐昊翊正在研究大订单,“这是小6班和小7班老师的订单。”他小声嘀咕着。接着,找到了小6 班吴老师的小订单。他再次看向大订单,手指指着吴老师的照片慢慢向后移动。指着数字点卡说:“吴老师要2 个草莓。”他赶紧从篮子里找到点卡和水果卡片,贴在小订单上。“她还要3 根香蕉。”小订单完成后,他开始装水果,拿出小篮子,一边数一遍装,要出门去送货咯。送货回来后,他高兴地说:“吴老师说我送对了。”他立刻拿了一个五角星的标记贴在吴老师的订单上,表示这张订单已经完成。这时旁边的倪艺遇到困难了,他寻求徐昊翊帮忙。“小订单上怎么没有数字和水果呢?”倪艺问道。“要先看大订单,我来教你怎么看大订单。”徐昊翊放下篮子,边说边走到倪艺身边,指着大订单开始教他。

分析:

徐昊翊已经熟练掌握如何看大订单,如何将大订单上的信息转移到小订单上,他还能将大订单里的秘密与同伴分享。徐昊翊还熟练掌握了5 以内的手口一致点数,认识5 以内的数字,点到数的转换也非常熟练。徐昊翊的交往能力也非常强,能独立外出送货,在同伴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帮忙。

大订单的出现让“鲜果速递”的游戏提升了难度。孩子们的游戏过程也发生了变化,首先要看懂大订单,其次是将大订单转换成个人小订单。不同形式的订单,让孩子对统计表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对两种统计表之间的转换有了初步的概念。孩子们在游戏中还建立了合作的意识,互帮互助,共同来完成任务。对于点、数、水果这些操作元素孩子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对个别能力非常强的孩子来说现在的挑战难度不大,接下来是否应该加入一些其他元素,如大小标记、颜色标记,让水果的选择更多样,难度进一步提升。

调整:

①材料的调整:水果卡片上可以贴上标记,如大的苹果、小的苹果、红色苹果、绿色苹果,选择的可能性更多,提升游戏难度。大订单的形式还可以再多样一些,有的可以是用打钩的形式来表示,让幼儿接触更多不一样形式的统计表。

②订单的准备:之前不论是小订单还是现在的大订单,大多由老师事先准备好,可以加入请客人订货的环节,让孩子们自己去找客人,询问需要订购什么水果,现场制作大订单。这样的环节让游戏更有趣,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初步尝试大订单的制作,充分体现孩子们的自主性。

三、游戏“改革”后的反思

我们常常会问自己,游戏中孩子们获得了什么?一个好的游戏环境、丰富的游戏材料能促进孩子们各方面的发展。孩子们的一次交谈促成了我们对生活区游戏的改革,引入了“外卖”这一时髦的理念,通过一学期的游戏观察,孩子们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数学操作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同一种游戏,促进了孩子们多方面的发展,这正是我们开展游戏的初衷。“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游戏来源于生活,这次的生活化游戏是成功的,也是我们继续开展游戏的动力。

《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我们的游戏还在继续,发现问题,不断地调整,不仅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玩得开心,更重要的是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猜你喜欢
生活区篮子订单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不给他人“提篮子”——“提篮子”的实质是“谋私利”
篮子
木桶和篮子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小班生活区活动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
浅谈自升式钻井平台生活区设计要点
建筑施工生活区节电设计探索
探讨医院生活区推行物业化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