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探究

2021-01-02 21:33郭婷婷
科学咨询 2021年15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信息化素养

郭婷婷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十三小学 宁夏银川 750001)

将核心素养和教学探究落点在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中,可有效的促进学生全面性的发展。小学阶段语文是一个必修的科目,有助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对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而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建设体系,需要教师可以精准把握教学的深度。通过信息化教育模式的探索,形成积极的技术观和价值观,为教学提供一定的操作策略,刺激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并丰厚学习体验。

一、借助信息技术,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语文信息化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利用其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了一种学习共同体;保证学生处于健康的环境下使用合适的聊天软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对管理信息技术与交流学习能力的培养,来保证学生个体信息素养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要构建一个社交网络平台,通过这样的教学信息化平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指导,建造教师和学生的虚拟学习社区还可加强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这个学习平台中,教师可以提供学习材料,给学生参考的最终标准。在指导活动后写下评论性话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做到有问题随时解决。[1]

例如,和学生一起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内容时,为了调动班级气氛,教师以猜谜语进行课前的引导“叫虎不是虎,挂在墙壁上,专吃苍蝇蚊”,学生听到玩游戏立马充满兴趣,最后教师公布答案是壁虎。由于这节教学内容有较多的插图,因此,教师可以先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本。在预习课本时,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课文题目要说是借尾巴呢?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预习完课本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为学生播放壁虎的一生。教师通过布置家庭课后习题,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通过手机、电脑等各种方式去了解学习情况,利用后台程序对数据信息进行研究统计,在数据统计下对课堂教学进行系统性升级。这样一来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在探索信息技术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需要把握信息技术,最终实现学习共同体。

二、开启信息引擎,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随着信息管理技术的逐步发展,信息化科学教学研究方法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多。它具有强大的辅助教学功能,而且可以迅速吸引学生们的眼球,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有着强烈兴趣和欲望。在利用信息技术上,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引擎的形式,例如,包含文字的信息、图片信息还有视频音频等,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搜索相关的教学内容的资料,并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和精简。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以及一些语言技巧的应用能力,利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例如,《那一定会得到更好》一课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以及图片信息,和同学们进行“翻一翻,看一看”游戏。在多媒体上放置5 个不同颜色的画框,教师按不同规则选择画框,露出下面课文的“主人公”,让学生通过观察大胆地猜测。给学生留有悬念,到最后时点击屏幕出现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然后被伐木做成小推车、凳子、木板的影片。以渐变的过程让学生了解主题,游戏、乐趣、图像的形式相结合并进行相应的概括总结,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主题。结合刚刚的信息化过程通过对课文学习后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步步深入。此时教学就不再只是停留在对课题研究这一层面,而是透过文章深入其中,做到真正的深而使人醒思、顺学而教。孩子们在提出质疑的过程中学会了独立思考。最后再揭示课程主题和活动,不仅明确地点明确课文的主题,还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到快乐与轻松。教师巧妙的在教学过程中导入信息化促使同学们一直带着这样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在愉悦的心情下学习知识,并爱上去探索知识的奥秘,积极进行主动地去学习。

三、运用影像资料,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在信息化尚未流行开来,信息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传递的,这是教师最依赖且最有效传递的信息途径。作为年轻的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尚处于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小学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小学生还不能理解的语言,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会文章的品读,在文章的品读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眼界,拓展自己的知识量。使学生学会一些语文的学习技巧和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对所学内容进行课外延伸。用自己的语言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信息化结合影像进行教学,使学习变得深刻而简单。为改变传统教学中丰富教师教学的内容,撇弃单调而又乏味的传统模式,更要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启迪人生[3]。

比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可以结合火柴的点燃熄灭来进行切入,使得学生对火柴有初步的认识。然后比较小女孩在温暖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划火柴中看到各种异象,最终幻想破灭和奶奶去了天堂的影片。在微视频的辅助下帮助学生完成课文阅读,并清晰文章的脉络,营造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实现寓教于乐的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还能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自主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让学生学会根据这篇童话进行文学创作,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在教学中利用VR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VR 是近些年兴起的信息技术,采用逼真的模拟体验受到了诸多年轻人的欢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语文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然而,很多教学内容的时间都相对较为久远,小学生不能做到感同身受,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教学内容的意义以及表达的内容。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进行理解,教师也可以在教育中引用VR 技术,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佩戴VR 眼睛深刻的感受到教学内容的情境。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4]。

例如,在进行《狐假虎威》教学内容的设计时,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可以问学生对老虎护狐狸的印象,然后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你画我猜的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激发起学习兴趣后,教师对学生说,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本堂课的学习,《狐假虎威》我们通过课本一起探索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讲解课本的相关情节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有所体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VR 体验,通过观看三D 视频,在视频中深刻的体会到小狐狸仗势欺人的心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文章内容,学会真诚待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五、利用微课构建小学语文信息化的教学

微课教学正在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趋势进入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所谓的微课就是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时长为6 分钟左右时间的段视频为学生播放出来。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我们老师还要意识到课堂的规章制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俗话说,无规则不成方圆。只有在规则制度的保驾护航上,以微课为基础的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才得以顺利开展。

比如,和学生一起学习古诗三首刘禹锡《浪淘沙》时,由于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还处于发展发阶段,学生对诗词中词语的理解,例如:万里沙,自天涯等词语的理解。还有情感的理解还不够成熟,学生学习起来不太容易。而这时,微课便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这一思维的差异。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播放从网上搜集到的教材,《浪淘沙》的讲解视频。视频中有图片,有诗人的传奇一生,有诗词的创作背景等。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就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这首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所表现的磅礴气势。

六、结束语

在核心基础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吸取信息技术的优点改变单一无趣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丰富教学中单调的内容,形成多样化的语文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的质量。学生在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潮流中,高效率地完成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实现中国知识和能力的全面经济发展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信息化素养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