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音乐课堂的变与不变

2021-01-02 21:33董星辰
科学咨询 2021年15期
关键词:音乐课旋律音乐

董星辰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黑旺实验小学 山东淄博 255150)

提起小学音乐课,因为课程内容简单,很多人认为上起来不难,多数人的观念还停留在音乐课就是放着音乐唱唱歌、做做游戏这个阶段。很显然,这种思想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音乐教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程的性质其中一个方面是其审美性。而在基本理念中也提出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而在乡村学校,受客观条件制约,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校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都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无论是专业水平还是专业理论都不能胜任音乐课的教学,因此对学生音乐审美的培养也显得力不从心。音乐是艺术的也是科学的;是一门语言也是一场游戏。无论如何,音乐课都要按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进行,没有专业的老师,就无法让音乐课专业起来。

近年来,国家对于艺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不断提高艺体成绩在学业成绩中的比重,对于艺体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学术交往的日益深入,“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手段也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如何将学校自身的优势运用到教学中,如何在课堂中求新求变,也成了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但是变不代表无序、没有章法,还有很多是我们不能随意改变的。不变要在保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授课的前提下,运用各种手段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本文将以黑旺实验小学开展的“琴风雅韵”特色课程为例,就如何在既保持音乐课堂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又根据学校资源在音乐课堂里求新求变展开讨论。

一、当前学校的现状

黑旺地处山区,受自身条件限制,儿童接受艺术教育的机会匮乏,音乐知识几乎为零。入学后对音乐学习非常吃力,加之曾经没有专业老师的教学,所以学生的音乐水平很薄弱。学校领导对此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校的音乐教学。在课堂质量不变的前提下寻求突破,把音乐课堂变得更高效。

二、音乐课堂的不变

无论是哪一门课都是按照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开展,音乐课也不例外。一个良性的音乐课堂有几点是不能改变的:

(一)重视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不能变

音乐是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一门学科,音乐教材中每个单元都会有聆听、演唱、知识与技能、编创与活动这几个部分组成,为的就是从不同方面让学生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把具体可见的内容,如演唱、音乐知识写在课本上,让学生会唱、能记。通过老师的教学加强学生识谱、音准、演唱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音乐理论知识;把抽象的内容,如聆听、编创活动也在课堂上展开。聆听一首乐曲,让学生说出自己对音乐的内心想法,如果说不出,经由老师的点拨,帮助他们去理解音乐、把握音乐的内涵。并且能够根据课堂上的所听所唱自由发挥进行编创,将内心的理解外化成形象的动作展示出来。所以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在不剥夺学生想象力的前提下,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课堂教学秩序不能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音乐课的性质就决定了在课堂上不能过于严肃,否则会损害学生的积极性,削减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但是过于活跃的气氛也不利于教学的进行。对此,就要求老师营造出一个宽严相济的课堂。在学习一些必须掌握的音乐知识时,就要对学生严加管教,并且及时检查,督促学习,对于扰乱秩序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惩罚,以保证课堂秩序;当然,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在一些轻松的氛围中上课,比如在唱歌、编创、律动时,要和学生产生互动并及时交流心得体会。

(三)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不能变

虽然身处乡村小学,学校的软硬件条件、生源状况都无法与城里相比,但是处在这个岗位上就必须时刻将提高自己业务能力放在首位。不断地吸收、消化最新的教学理念、成果,尽一切可能与其他老师交流,找到自己的不足,汲取优秀经验。多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永远有前进的方向。

三、音乐课堂的改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行各业都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革,教育作为一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业,更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创新,兼收并蓄。在保持本色的基础上求得突破、求得创新,让课堂变得更加符合时代特征,更加有利于教育的发展。为此,在音乐课堂上,也进行着改变:

(一)教学理念的改变

很多时候,音乐课教学还处在老师唱学生学的阶段,老师教的没劲,学生还容易产生厌倦的态度,长此以往还会剥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时就需要老师去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重拾学习音乐的兴趣。比如,在演唱歌曲时,我们可以从一二年级开始就给学生加入“柯尔文手势”的训练。“柯尔文手势”是将do 到sⅰ这七个音用不同的手势表示出来,学生可以通过双手在不同的高度标记两个音,来确定彼此之间的音高。运用这个方法可以在唱旋律的时候纠正学生的音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有的学生就能养成习惯,在唱旋律的时候主动加入手势,帮助自己演唱旋律。但是,“柯尔文手势”的加入只能让学生将厘清音高概念,但是还不能把握歌曲旋律走向,这就需要另一种手段的加入,那就是图形谱和旋律线。通过这两种方式交替应用,可以让学生直观的看出歌曲旋律的走向。比如《国歌》的旋律 5 │ 1. 1 │ 3. 3 │ 5 -│可以看到旋律呈上行方式行进,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坚不可摧的架势;再比如《愉快的梦》 3 3 3 2 1 │ 5. 5.│旋律在行进中呈下行状态,给人以安静沉稳的音响,带人慢慢进入梦境;像这样的教学手段还有很多,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每堂课的特点灵活选择。

教学理念的变化还是要围绕着课程本身来进行,不能跑偏,无论是用何种方法都是为课堂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

(二)教学方式的改变

在前文中说到,黑旺是山区,受客观条件限制学生很难进行艺术课程的学习,对音乐可谓是零基础。这种条件就造成了学生在音乐课学习时很多乐理知识都需要从零开始学起。于是,用何种教学方法能够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补上这一课,成为黑旺实验小学领导和老师共同思考的问题。经过反复的酝酿,提出了“琴风雅韵”特色课程这一构想。运用学校现有的电钢琴资源,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富有成效的对学生进行特色教育。

电钢琴相较于钢琴有其自身的优势。首先,电钢琴体积较小,可以方便移动;其次,作为电子乐器,电钢琴省去了钢琴需要反复调音的问题,始终能够保证音的准确性,这对学生音高训练尤为重要。而且《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难看出,器乐对于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有积极的意义。

对于电钢琴教学,放到任何一个城区学校并不算是一件富有特色的事情。但是放到黑旺实验小学这么一所山区学校,那可以算是一件有特色的事情。很多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电钢琴,对于他们一切都充满了新奇。能够自己弹琴也成为学生们最高兴的事情。

有了这样的客观条件就看如何使用了,比如《打花巴掌》的教学。这是一首北京儿歌,歌曲里面有念白,也有演唱。在这里能找到适合初学的孩子弹奏的内容。在演唱旋律时,学生就能够发现歌曲当中有相同的一小节旋律1 3 2 │这个旋律出现了多次,学生就可以在演唱旋律时,弹奏这一小节旋律。就是弹奏这一点点的旋律就能够让我们的孩子感到兴奋。

又如学习《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儿歌很多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会唱。那么教唱就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学唱环节可以让学生以柯尔文手势为辅助演唱歌曲旋律,等他们唱熟以后就可以从中发现旋律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学生通过演唱旋律就能自己找到旋律中有两个不同的地方,一个是1 3 5 0 │另一个是 1 3 1 0 │在课程进行拓展提高的环节时就可以加入电钢琴的练习了,让学生视唱旋律,当遇到这两个不同点的时候弹奏。虽说是简单的了个音,但是对于这些接电钢琴时间不长的学生来说仍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之所以选择从二年级开始加入电钢琴教学,也是有所选择的,一年级的学生入学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矩,无法保证课程的进度。高年级由于学习内容变得复杂,这时候加入电钢琴,不能很好的给他们进行基础性的教学。

这其实就是因时因地的对教学方式进行的变,因为学校有了电钢琴资源,就可以在教学拓展的环节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再是局限于加入打击乐器、律动等形式。同时电钢琴也让教师能够更加灵活的选择教学方式。这一点小的改变也会激起老师的工作热情,想尽一切办法让课堂变得生动,也想尽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四、结束语

“琴风雅韵”特色课程是因地制宜开展的对音乐课堂教学方式的一次新探索,通过这个课程在学校里发现了许多有天赋的学生,这也为下一步的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在进行普及性教学的同时可以进行个别教学。让有天赋有能力的学生得到发展,也能为乡村学校的音乐教学添上一抹绿色。

猜你喜欢
音乐课旋律音乐
音乐课中集体舞教学的思考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喜欢的课
小学音乐课合唱训练现状及改进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音乐
7月,盛夏的旋律
众生相
大地的旋律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