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材课外阅读栏目的学习现状研究
——以南充市N中学为例

2021-01-02 21:33李婕妤李艳红
科学咨询 2021年15期
关键词:生物学栏目课外阅读

李婕妤 李艳红 胡 斌

(1.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2;2.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2;3.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 四川成都 610043)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初中生物要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基本理念,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1]。因此,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是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课外阅读栏目包括“科学 技术 社会”“科学家的故事”“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生物学与文学”“生物学与艺术”等内容,对此类栏目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加强对课外阅读栏目的学习和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2]。目前,对教材课外阅读栏目的研究包括各具体栏目的应用、对不同教材相关栏目的比较分析[3-4],对课外阅读栏目的意义和策略的浅析[5],以及对“课外阅读和实践栏目”的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发现“课外阅读与实践栏目”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6],而制约学生对课外阅读栏目学习的因素尚不可知,因此有必要充分了解限制学生学习该栏目的原因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从而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栏目教学对策。

一、方法与内容

本文调查对象为南充市N 中学初中部全体生物教师及部分学生,该校是位于南充市主城区的一所省级示范学校,初中教学质量在地区同类学校中处于前列。对该校八名生物教师进行访谈,对初一、初二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55 份,收回453 份,有效问卷99.6%。利用Excel 和SPSS22.0 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各栏目的学习现状、影响阅读的主要因素以及课外阅读栏目的教学情况、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等。

二、调查与分析

(一)对课外阅读栏目的学习现状

1.对“科学家的故事”阅读理解情况

通过阅读“科学家的故事”,43.0%的学生能理解其中包含的科学精神,44.6%的学生偶尔能够理解,4.6%的学生不能理解,也有7.7%的学生从未阅读过该栏目。数据表明,90%以上的学生都阅读过“科学家的故事”栏目,但半数的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该栏目所蕴含的科学精神。

运用SPSS22.0 独立样本T 检验对不同年级学生“科学家的故事”阅读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初一、初二学生在该栏目的阅读上无显著差异(Sⅰg.=0.15>0.05)。

2.对生物学相关职业的关注情况

79.9%的学生都表现出对生物相关职业的关注度,仅9.5%的学生表示不关注,也有11%的学生不太了解相关职业。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职业的了解都来源于电视、网络,仔细阅读过教材相关栏目的学生很少。

运用SPSS22.0 独立样本T 检验将不同年级学生对生物学相关职业的关注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年级在生物学相关职业的关注度上无显著差异(Sⅰg.=0.41>0.05)。

3.对生物与文学艺术的关联性认知

75.5%的学生认为生物与文学艺术有关联,24.5%的学生认为生物与文学艺术没有关联或不太清楚二者的关联,说明大部分学生平时都注意到生物科学与人文艺术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学生对描写生物之美的诗词朗朗上口,并且有着极大的兴趣。

运用SPSS22.0 独立样本T 检验对不同年级学生在生物学与文学艺术的关联性认知上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年级在二者的关联性认知上具有显著差异(Sⅰg.=0.001<0.05),初一学生的认知程度低于初二学生。

4.对生物学知识的主动运用

49%的学生经常会将生物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43.5%的学生偶尔会将生物学知识到生活中,还有7.5%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运用。

运用SPSS22.0 独立样本T 检验对不同年级学生主动运用生物学知识的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年级在生物学知识的主动运用上无显著差异(Sⅰg.=0.12>0.05)。

5.对情境类试题的科学回答

53.4%的学生表示正确率很高或良好,46.6%的学生表示正确率很低或几乎不会做,即近半数的学生对科学解释情境类试题中的生物现象或社会事件有困难。

运用SPSS22.0 独立样本T 检验将不同年级学生对情境类试题的科学回答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年级在情境类试题的科学回答上无显著差异(Sⅰg.=0.65>0.05)。

(二)影响学生阅读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影响学生阅读的因素主要是学业压力大,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其次是一些阅读内容难以理解,在访谈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科学 技术 社会”栏目的阅读难度较大。少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不作要求、对课外阅读栏目不感兴趣也会影响他们对该栏目的阅读。

运用SPSS22.0 独立样本T 检验对不同年级学生在阅读上的影响因素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学业压力大、阅读内容难以理解的因素上,两个年级具有显著差异(Sⅰg.=0.00<0.05),初二学生受学业压力和阅读难度的影响显著高于初一学生。在教师不做要求、学生对阅读内容不感兴趣的因素上,两个年级未呈现出显著差异(Sⅰg.=0.94>0.05,Sⅰg.=0.95>0.05)。

(三)教师对该栏目的教学情况

对该校八位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到,教师在教学中通常选择性地使用课外阅读栏目,且多是简单渗透,不会特意讲解,个别教师也会选择将学生比较好奇的课外阅读内容以播放相关视频的形式进行教学。大部分教师表示在教研培训中可适度开展有关课外阅读栏目的教学指导,希望可以通过教材课外阅读栏目将生物科学素养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四)学生喜欢的课外阅读栏目学习方式

调查发现,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以教师讲解、小组交流和课外实践为主,选择自主阅读的学生相对较少。

运用SPSS22.0 独立样本T 检验对不同年级学生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教师讲解的方式上,两个年级具有显著差异(Sⅰg.=0.009<0.05),即初二学生对教师讲解学习的喜爱程度高于初一学生。在自主阅读、小组交流、课外实践三种方式上,两个年级均无显著差异(Sⅰg.= 0.82>0.05,Sⅰg.=0.76>0.05 ,Sⅰg.=0.78>0.05 )。

三、结论与讨论

(一)初中生对课外阅读栏目的学习情况总体不理想

近半数的学生不了解“科学家的故事”所蕴含的科学精神;虽然对生物学相关职业的关注度较高,但信息的获取渠道不是来源于教材相关栏目的阅读;学生普遍认为生物学与文学艺术具有关联性;仅有不到半数的学生常将生物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以及能够科学正确地回答情境类试题。

相关研究也指出,多数学生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存在困难[6]。主要是学生虽然对该栏目兴趣浓厚,但教师重视程度不够,缺少相应的指导和要求,使学生阅读全凭个人兴趣,缺乏思考。学生对“生物学有关职业”的关注度高但对相关栏目的阅读较少,究其原因是该内容位于章节末尾,素材较少且教师不做阅读要求,因此容易被学生忽略。初中生的理性思维还处于初级水平,更多地需要依赖感性材料,喜欢以文学艺术的方式了解生物学知识,因此在日常学习中有意识地了解和积累蕴含生物学知识的中华传统文化[8],故对“生物学与文学”及“生物学与艺术”栏目认知度较高。相关研究也表明,仅约16%的学生常用生物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及规律[9],这说明日常教学中对“科学 技术 社会”教育的渗透不够深入,缺乏对真实情境的分析,而情境教学缺乏真实性就会导致知识与生活实践相割裂[10]。

对两个年级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仅在生物学与文学艺术的关联性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在教材编订中,“生物学与艺术”及“生物学与文学”栏目仅出现在八年级上册,初一学生还未曾接触过此栏目,而初二学生通过相关栏目的阅读,对科学思维与审美思维的关系已有一定认知。

(二)学业压力大和内容难度大是影响阅读的主要因素

影响课外阅读栏目的因素主要是学业压力大,其次是部分内容难度大,以上因素在不同年级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学生的阅读会受到时间精力、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11]。初二学生课业繁重,面临生物中考,因此学业压力较大。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七年级上册阅读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学习起来相对轻松,因此初一学生受阅读难度的影响较小。

(三)教学课时有限和课程资源匮乏导致栏目教学受限

教师通常选择性地使用课外阅读栏目,多以简单渗透为主。相关研究指出,教师对拓展栏目的教学方式单一,使用频率和效率不高[12]。教师普遍认为教学课时有限,课程资源匮乏是课外阅读栏目教学受限的主要原因。此外,当前的考试评价制度使得教师把重心放在主干知识教学上,因而忽略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培养。

(四)学习方式的选择偏向于教师讲解、合作学习和课外实践

相关研究也指出,学生更依赖教师讲解进行阅读栏目的学习[13]。初中学生活泼好动,自主性不强,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偏向教师讲解、合作学习和课外实践。在教师讲解的方式上两个年级存在显著差异,当前课外阅读栏目的学习以教师讲解为主,而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接触该栏目时间更长,因此更习惯和依赖教师讲解的学习方式。

四、建议

(一)加强教师阅读指导,创设真实教学情境

要改变学生阅读随意、缺乏思考的现状,应加强教师阅读指导,创设真实教学情境。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用科学的视角思考和解决社会生活问题。针对初中生认知能力有限、自主性较差的问题,教师可根据具体内容和学情设计多种合作学习模式,以此降低学生阅读难度,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二)阅读栏目贴合大纲要求,拓展内容紧跟学生发展

学生学业压力大,在平时学习中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了考试内容上,忽略了阅读栏目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可适时把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内容与栏目内容有机结合,拓展学习的同时巩固主干知识。初中生认知能力也有高低,应尽量做到因材施教,较难内容不必在课堂上深入展开。阅读拓展内容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不得超出现行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段要求。

此外,教师可通过制作栏目教学微课,开展相关课外实践等方式,缓解课时有限、阅读内容难度大的现状,让学生进行“有声音有画面”的阅读,在实践中获得生物知识的应用价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学栏目课外阅读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栏目问答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