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打通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

2021-01-03 05:24李晓冬
企业文化 2021年21期
关键词:职工群众党员基层

文|李晓冬

新时代基层党支部要牢固树立党领导一切工作的原则,通过持之以恒地抓党建,使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更好、更加有效地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凝聚起来,从而真正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基层党支部的政治作用

1.加强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建设,维护政治核心

党支部要通过专题培训、理论宣讲、党性锻炼等方式,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教育引导党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加强基层党支部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党支部要自觉学习党章、尊崇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按照准则的总体要求和十二项内容,逐一对照落实,特别是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制度,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党支部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对贯彻执行准则情况的督促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准则的行为,坚决维护准则的严肃性。

3.加强基层党支部政治建设,坚持思想武装头脑

一是理论宣讲。上级党组织要采取领导干部讲党课、邀请专家教授辅导等形式,宣讲党的最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集中轮训培训。党(工)委要分层级对所属党支部书记进行集中轮训,对党务工作者、党员进行培训。特别是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时,每个班次都要拿出1/3 以上时间,原原本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领会精神实质,切实提高政治觉悟和履职能力。三是推行学习积分制度。根据党员工作实际特点,采取线下集中学和线上交流学相结合,对党员学习次数和学习效果进行量化积分,实行月统计、季公示、年评比,学习积分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四是开展支部研讨。党支部要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定期组织党员开展专题研讨。每次研讨要有主持人,要确定重点发言对象。主持人要做好研讨前期准备和会上正向引导工作,重点发言对象要聚焦主题认真准备发言。

4.加强基层党支部政治建设,持续专题学习教育

一是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重点,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的标准要求,周密谋划、稳步启动、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紧紧扭住转变作风这个要害,注重发现解决党支部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发现问题是能力、正视问题是党性、解决问题是政绩的观念,真查真改、立行立改,引导党员切实扎牢思想根基、牢记政治使命、践行群众观点。二是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党支部要认真落实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基本组织生活制度,采取书记点、党员帮、自己找、职工群众评等方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改造思想、锤炼党性、坚定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二、以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建设为“骨”,不断提升组织能力

(1)树立一批政治坚定、率先垂范、办事公道、群众公认、廉洁奉公的班子成员,进一步选优配强骨干队伍。着眼解决党建工作抓什么、由谁抓、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实现什么效果等问题,坚持以细化任务、明确措施、靠实责任为关键,规范建立基层党支部抓党建任务、问题、责任“三项清单”。

(2)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为基本形式,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全体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突出从严从实建强党员队伍。按照组织生活标准要求,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积极探索进一步严肃党内组织生活的有效载体,坚持在每月定期开展“党日活动”,根据党支部实际情况全面落实集中学习、承诺践诺、上党课、民主议事等“规定动作”,创新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志愿服务、百日会战、下生产一线等形式多样的“自选动作”,推动了“三会一课”制度的规范落实,进一步唤醒回归党员意识。

(3)在党员中深入开展了“戴党徽、亮身份、做表率”活动,扎实推进做“合格党员”,突出规范运行,提升服务水平。始终把增强服务实效作为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的基本途径,按照支委会提议、党员大会审议、决议和决议结果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的程序,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民主讨论决策,调动党员参与的积极性。

三、以提升党支部的执行力、凝聚力、认同力来打通党支部能力建设的“神经末梢”

1.坚持示范引领带动,不断提升执行力

针对职工群众亟须解决的实际问题和普遍关心的事项及与企业发展和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发动党员和职工群众广泛讨论,集中提交建议意见由党员大会审议通过并遵照执行。一是注重加强党小组长的培养,把党小组长队伍建设成为基层党支部的得力助手和依靠力量。凡属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重要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重大决策部署,都由党小组长及职工代表共同参与,实现决策过程让职工群众参与,决策效果由职工群众检验,有效拓宽党员和职工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二是强化监督,把好廉洁关口。建立完善党务监督机制,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八项制度,形成“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靠机制运行”的良好模式。特别是对涉及“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项,实行集体讨论决策。三是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杜绝“四风”问题,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狠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攀比炫富等不良风气。

2.坚持教育引导为先,不断提升凝聚力

基层党支部把德治作为净化企业作风的治本之策,坚持党支部牵头,党员先行,倡导正能量。以打造“服务之星”“诚信之星”“道德之星”“能力之星”为抓手,从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弘扬新风等方面入手,对每颗“星”都举行隆重的授牌仪式,通过评星挂牌、表彰典型、推动后进,给群众找榜样、给群众定方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一是以培养新时代共产党员为目标,建成集政治引领、政策宣传、德育教化、科技培训、企业发展、文化娱乐、信息发布、法律普及、交流沟通、民主议事等一体的“大讲堂”,利用下雨天或空闲休息时间不定期开展活动,每月至少开展2 次党员教育培训,每课时不低于1 小时。重点从优秀员工和优秀党员中选聘理论水平高、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作为兼职教师,采用情景式教学、参观式观摩、案例式分析、答疑式解读等多种职工群众喜爱并易于接受的方式,用大众语言讲授、形象比喻明理、身边故事启发,传达解析党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重大决策部署,拉近基层党员群众与理论的距离。二是通过书记讲党课、党员干部讲政策、专家讲技术、群众讲感受,让职工群众走进课堂,达到上好一堂课、受益一群人、带动一批人的效果。

3.坚持厚植法治文化,不断提升认同力

基层党支部要持续加大普法力度、推行依法办事、推进矛盾化解、开展平安建设,有效提升广大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一是利用每月的“党日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阵地作用,通过召开会议、讲解案例、播放视频等形式,对党支部工作制度和国家政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大力宣传,让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潜移默化地增强法律意识。二是开展普法教育,解决职工之间的矛盾纠纷,引导信访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合理诉求,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让大量矛盾纠纷止于萌芽和初始。同时,选配有威望、有经验、有责任心的党员干部担任“和事佬”,对排查出的各种矛盾纠纷进行调解,有效预防群体上访及群众性事件的发生,实现了矛盾纠纷不出厂、群众办事不出厂、歪风邪气不进厂,有力维护企业和谐稳定,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从而增强职工群众对党支部的认同感。

猜你喜欢
职工群众党员基层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七师医院巡回连队为群众送健康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在推进工会改革中切实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走基层
转作风强服务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