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背景下蜡染文化的产业开发与创新发展探究

2021-01-03 06:16佘佐明周长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蜡染纹样智能

佘佐明 周长敏

(凯里学院 贵州·黔东南 556011)

蜡染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印染手工技艺,在我国西南地区特别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广泛流传,已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创作者使用蜡刀蘸取融化的蜡在布上绘制图案,再将布放入蓝靛中浸染,利用蜡的防水性防止图案被浸染,通过水煮脱蜡后,即可得到蓝底白纹的蜡染布。蜡染作品的创作者多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女性,她们将生产生活中的事物通过想象和抽象,创造出风格独特和极具民族气息的蜡染图案,将蜡染布制作成服饰、头巾、婴儿背带等实用的生活用品,体现了艺术和生活统一。蜡染制品和蜡染制作工艺,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与文化形态,充分展现了少数民族不断进步的技术工艺和不断积淀的文化内涵,对其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民众对蜡染产品的需求大量减少,传统蜡染技艺由于需求萎缩而趋向衰落,要实现蜡染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入探索蜡染文化的产业化道路。在现代智能信息社会,将蜡染文化与新兴技术结合已成为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蜡染文化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增强蜡染文化在智能信息时代的适应力,使蜡染文化的开发更加符合时代需求,从而实现蜡染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才能真正使蜡染技艺得到传承和发展。

1 蜡染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伴随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蜡染制品由于色彩素雅、风格独特而成为馈赠亲友和旅游纪念之佳品,也被更多的民众所认知和消费,促进了蜡染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追求经济利益和满足市场的需求,蜡染制品开启了批量化生产的模式,各地的蜡染产品图案、样式趋于同质化,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

1.1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原生态“风味”逐渐消失

传统原生态蜡染产品由各地民族女性纯手工制作,绘制的图案由创作者根据各地的民族文化及特色进行自由发挥,因此各个地区的蜡染产品风格别具一格。例如,贵州丹寨的蜡染纹样是以花鸟鱼虫为主,而贵州榕江地区的蜡染纹样主要以蚕龙、蜈蚣龙等龙纹为主,体现了当地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但是在产业化过程中,部分制造商为了追求高产量,采用电脑喷绘、丝网印刷等技术来批量制作蜡染产品,将各地纹样进行随意组合,做工粗糙。此类机械制造的蜡染产品由于价格低廉而充斥着各地的蜡染制品市场,导致产品样式千篇一律,同质化现象严重,失去了独特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内涵更是无从谈起。蜡染产品的原生态“风味”逐渐消失,也失去了通过产业化发展保护蜡染文化的初衷。

1.2 蜡染的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传播形式单一

目前的蜡染产业开发主要集中于蜡染服饰、围巾、床品等实用蜡染生活用品的开发。正规的蜡染制品企业与蜡染画娘合作,由画娘进行图案绘制,企业负责将蜡染布加工成产品,通过网店、实体店等平台进行销售,在一定程度上对蜡染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蜡染制品成为商品后,消费者主要关注的是产品的外观样式,对其文化内涵及制作工艺知之甚少。因此单靠开发蜡染制品还不能达到传播蜡染文化内涵的目的,必须对蜡染制作工艺这一活态文化进行深度开发和挖掘。

2 智能技术为蜡染文化创新发展提供的动力

随着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和定位系统五大技术力量的飞速发展,信息服务的精准适配和环境氛围的即时感知已经逐渐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社会逐步进入智能场景时代。智能时代蜡染文化的创新发展是指在蜡染文化资源数字化基础上,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对用户的特征进行挖掘和分析,从而智能地感知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和全方位的场景体验功能,进而促进蜡染文化的传播。

2.1 促进蜡染文化的智能化传播

当前,智能技术已经在文化领域的智能化活态体验、个性化场景适配等方向开展应用,为非遗智能传播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例如,故宫与腾讯合作,先后推出了《故宫回声》主题漫画、《玩转故宫》小程序、《古画会唱歌》音乐专辑等移动端应用,让故宫的历史和文物以“活态”的方式走进了大众视野。借助智能技术,通过移动互联网和终端展示设备,使蜡染文化可以通过不同平台实现跨时间、跨地域的传播和推广。

2.2 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推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搜索、评价等显式数据,以及用户浏览记录、访问时长和次数等各种隐式数据建立用户画像,将用户画像与内容标签进行匹配和推送,在洞察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蜡染文化的个性化和精准化推送与传播,使得传播的文化内容能持久性的黏住用户,增强用户文化参与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2.3 拓展蜡染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链

智能技术的介入可以使蜡染文化资源得到充分挖掘,不再局限于蜡染手工制品的开发,让蜡染文化通过多样化的形态呈现出来,将蜡染文化转化成趣味性、知识性、贴近生活的智能终端产品。智能技术对蜡染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创新包括蜡染文化产品形态的创新、蜡染文化产品的营销模式创新等。

3 智能技术与蜡染文化产业开发的融合路径

3.1 开发移动端的蜡染文化智能推广产品

3.1.1 蜡染纹样智能识别小程序

借鉴微信小程序“识花君”的思路,设计开发蜡染纹样智能识别小程序。使用人工智能中的深度学习算法,学习各地区蜡染纹样的特征,生成可应用于移动端的轻量化蜡染纹样识别模型,将识别模型导入微信小程序。用户使用手机对蜡染拍照后就可通过智能识别小程序对蜡染纹样的名称、所属地区进行识别并显示出来。通过小程序这种便捷的推广方式,可实现蜡染文化的跨地域传播和推广。

3.1.2 蜡染工坊游戏APP

设计开发“蜡染工坊游戏APP”,让用户通过游戏在线上体验蜡染制作的流程。用户的游戏任务包括熔化蜂蜡、绘制蜡花、蓝靛制作与浸染、蜡染制品制作。蜡花的绘制分为自由创作和临摹两种方式,选择临摹方式系统会提供相应的图案供玩家选择。将蜡染作品以材质贴图的方式贴到服装、背包、扇子等三维模型的表面,模拟蜡染制品的生成过程,最后将游戏生成的作品进行售卖后可获得金币。用户可以使用金币购买更多的蜡刀、图案样式等装备。游戏助手会对各游戏环节中出现的蜡染工具及图案的文化内涵进行文字和语音解说,让玩家在玩游戏的同时对蜡染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3.1.3 蜡染动漫故事

动漫故事以蜡染画质风格呈现,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展现蜡染的发展历程。将典型的蜡染图案演化过程与民族神话传说故事进行融合,例如蝴蝶妈妈的传说与蝴蝶纹的演化融合,通过神话故事情节来展现民族文化和风情。

3.2 打造智能化的蜡染创意设计制作体验中心

传统的蜡染博物馆只有单一的展览功能,不具备交互性,因此可增设智能化蜡染创意设计制作体验中心。构建蜡染制作的真实场景,让游客置身于原生态的生活场景中,使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让游客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体验画蜡、浸染、脱腊、蜡染虚拟试衣等内容,通过全新的视觉冲击力让游客体验和欣赏蜡染之美,增强蜡染文化展览的参与度。

3.3 构建智能化的产品营销模式

(1)建立蜡染艺人、企业、消费者的沟通营销平台,将蜡染艺人及其作品的信息、从艺时间和代表作品等都收纳在数据库中,并建立数字版权保护机制。企业或消费者可通过该平台智能查找顾客所需要的蜡染纹样资料,进而准确快速地找到对此纹样熟练的蜡染手工艺人进行沟通合作,这样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同时保证了订单质量,也为传统蜡染手工艺人带来了稳定可观的收入。利用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版权技术为蜡染文化产品的开发提供版权保障,蜡染艺人也能获取一定的版权使用费。

(2)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施精准营销。与移动端的蜡染文化智能推广产品、蜡染营销平台相结合,采集用户在访问蜡染智能推广产品和营销平台留下的行为数据,通过关联规则、分类、聚类等分析方法,对用户群体进行细分,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个性化推送,实现蜡染产品的精准营销。

4 结束语

蜡染文化是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产业开发、传承与创新是当下社会热点。利用智能技术对蜡染文化进行创新发展,将蜡染文化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态呈现出来,在传播蜡染文化的同时,也让蜡染文化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对蜡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蜡染纹样智能
蜡染的纹饰探讨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蜡染手绢寄深情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蜡染在现代中式服装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