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化策略在习作学习课中的运用探讨

2021-01-03 18:07
课外语文 2021年36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可视化习作

杨 允

(常州市新闸中心小学,江苏 常州 213000)

引言

新课改的提出以及推进以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转变就是大量优质的教学手段以及先进的教学设备被引入语文课堂,推动了语文课程教学创新与改革,也为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带来了更多的生机与热情。在众多的教学模式中,当数思维可视化授课模式与小学语文课程最为契合,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将这一优质模式引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为学生各项能力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一、思维可视化模式概述

思维可视化是一个涉猎范围极其广泛的概念,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思维可视化手段,以及思维可视化设备将抽象化的知识点以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提升学生对整体知识结构以及具体知识难点、知识重点的理解与掌握。从本质角度而言,思维可视化模式可以结合学生的逻辑思维,将不同类型的知识充分联系起来,用直观的方法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实现知识形象化、知识具体化的巨大转变。对学生而言,思维可视化模式可以将原本零散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整体结构与脉络,在短时间内将思维模式呈现在图像上,帮助学生加深对整体知识点的理解,促进规范化学习体系的形成。但就功能而言,思维可视化是一种效果极为显著的教学模式,可以满足现代学生多元化、全方位的需求。思维可视化的主要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是注意合理运用图像优势,这与以往死记硬背的方式相比,理解程度以及记忆效果都会显著提高,更容易使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深刻印象与记忆点;其次是主题鲜明,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思维可视化模式的过程中,应该围绕课堂教学主题进行知识点归纳、知识点总结以及展示各个知识之间潜在的关联性与学科整体的内在规律,从而为全体学生掌握课堂教学主题提供助力,以免出现学生学习方向严重偏离问题。

二、思维可视化模式在小学语文课程学习指导教学环节的作用

思维可视化模式如今已经成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广泛应用在各个学科教学环节,成为开展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所在,尤其是创新教育实施背景下,成为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保障。基于语文学科的主体特征,思维可视化模式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摆脱以往的枯燥语文课堂,在语文习作学习过程中获得思维可视化的引导与支持,尤其是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提升专业课程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语文习作学习热情,活跃学生语文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知识转化能力,使学生可以将其他教学环节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在习作环节,提升学生习作学习效率与信心。其次是可以起到优化语文教学设计的作用,促进语文教师教学形式的转变,也可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整体优化。在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引入各种创新性的语文教学设备与教学手段,搭配思维可视这一主体教学模式对语文习作教学环节进行优化设计,使语文课程教学与小学生的学习需要更为契合,提升学生的习作学习效率。最后,是可以转变学生学习态度,促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指导学生掌握更加多样化的习作学习策略,获取更加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以此顺利实现语文课程学习目标,感受到语文课程学习的乐趣。通常而言,这种方式会应用在化学、物理等科学类学科中,但是随着语文课程教学难度的不断升级,小学时期语文课程的知识数量与知识类型已经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因此很多教师会将部分知识点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但是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一味地增加学生课后学习任务会为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融入可视化模式是极其必要的。

三、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指导环节思维可视化的实践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设备,优化习作教学设计

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与学习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精巧的教学环节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而为实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多媒体设备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如此,多媒体不仅在激发学生语文习作兴趣上有所作为,而且多媒体教学模式与思维可视化的应用理念与作用也是如出一辙,二者的应用都注重将原本抽象复杂的知识点以更加直观、更加明了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除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引用,教学设计也是开展思维课时化模式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影响语文课堂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优质的习作教学设计可以将全体学生快速带入学习状态中,提升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掌握良好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奠定基础,避免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点过于庞杂、习作灵感缺失而产生抵触心理与负面情绪。实际上,思维可视化在优化语文习作教学环节设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是思维可视化可以被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核心要素。思维导图此类可视化方式可以在优化习作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语文知识体系,在习作技巧归纳与习作体系建构等方面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与意义。

例如:在对小学生进行习作指导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思维可视化教学模式,并且运用此模式进行精准的习作教学设计,协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习作训练。首先,教师应该分析学生的当下情况,为学生准备最具教育意义、与学生能力最为契合且有助于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作文主题。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压力,因此通过精巧的习作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习作技巧,而且可以为学生舒缓语文学习压力,为日后更深层次的知识点学习奠定基础。其次,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一段引导性的趣味性视频,要求学生结合视频内容进行习作创作,并且将思维导图通过投影设备呈现在大屏幕上,将整体习作理念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为学生进行正式习作提供助力。最后学生在精准的引导下完成自身的习作作品,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为保证每位学生的作品都可以得到展现,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要求小组成员互换学习作品进行阅读,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这样不仅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也得到了培养,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学生习作能力同样是一种助力。

(二)引入可视化技术,创设优质教学情境

由于语文习作指导环节与其他学科知识点学习相比存在特殊性,因此思维可视化模式的应用也应该做到因地制宜。通常而言,思维可视化模式经常被应用于知识点学习过程中,而习作指导主要分为指导与训练两个环节,因此思维可视化模式需要结合教学特点进行优化与调整,借助可视化技术,创设习作指导所需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可以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收获习作灵感与习作兴趣;而在习作自主训练环节,则更加考验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因此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趣味点,将小学生最感兴趣且具有习作训练意义的内容制作成可视化教学短片,帮助学生唤醒习作热情与习作欲望。在实践习作指导教学过程中,思维可视技术可以将学生整体思维发展的过程记录下来,帮助学生梳理习作脉络,这样可以使学生的习作过程在可视化技术的引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这与以往的语文习作教学模式截然不同,传统习作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日常积累,借助规范化的习作要求进行习作训练,这样不仅习作素材与习作方向会受到传统思维的限制,而且学生的思维模式与自主意识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思维可视技术的融入,让原本规范化、标准化的习作要求变得不再重要,教师可以在习作指导环节将一些习作技巧与构思手段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可以将新的构思手段应用在习作中,提升文章的新颖程度。

例如: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为凸显学生的自主意识,教师应该为学生设置半开放式的习作主题《假如我是……》。在实践教学环节,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运用可视化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以幻想为主题的教学短片,借助教学短片顺势开展教学情境创设,在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对习作方向以及习作内容进行畅想,并且要求学生对本课的习作主题进行设想,设想环节使学生的思维模式与课堂参与感同时得到激发。其次,教师结合全体学生的实际反馈制定习作主题,将半开放式主题转化为完全开放式主题,并且向学生表明习作要求:要求全体学生结合自身想象进行习作创作,教师不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其他要求,这样可以显著提升学生自主意识培养效果,为接下来的思维可视教学奠定基础。最后,全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专业的习作训练,借助自身的思维导图走向进行习作创作,使学生的习作思路可以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循序进行,为习作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三)丰富习作教学资源,提升学习指导效率

对小学语文习作指导环节而言,丰富且优质的教学资源是习作指导开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影响学生习作能力与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过去很多小学生习作训练受限于教材,通常不会将精力放在课外知识的学习与拓展上,造成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观能动性严重下降,也由于无法接触到新的语文学习资源,学生的习作素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学生的习作能力也因此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引入思维可视教学,并且以此为重要的教学形式,将更多新颖的语文学习资源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带来更加充足的习作素材与习作技巧,学生的习作技巧培养不仅体现在习作指导环节上,同时体现在学生的阅读教学环节上,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可以显著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在开展习作时可以迸发出更多的习作灵感。

四、结语

总而言之,思维可视化模式与小学语文课程习作指导环节十分契合,二者之间具有诸多互通之处。小学语文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设备,优化习作教学设计;引入可视化技术,创设优质教学情境等方式开展学生教育工作,为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综合素质发展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可视化习作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运行动态分析与可视化展示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