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手都要硬”,筑牢能源安全屏障

2021-01-04 11:36本刊评论员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1年12期
关键词:能源价格煤价能源安全

本刊评论员

价格既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信号,也是行政调控的重要工具。今年冬天,以能源价格为抓手,通过发挥市场调节和行政调控合力,我国能源安全保供屏障进一步夯实。

10月份,国际能源价格环比上涨16.1%,国内煤价也顺势在10月中旬冲顶。高昂的煤价加上生产成本无法疏导,对冬季承担电力保供保暖主要任务的煤电企业来说,压力重重。

为了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10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发挥好煤电油气运保障机制作用,有效运用市场化手段和改革措施,保证电力和煤炭等供应。

随即,落实煤炭增产增供,平抑煤炭价格,深化煤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等一系列举措予以施行并很快见效。

进入11月,在国资央企的带头下,煤炭产量稳步增长,推动煤炭期现货价格大幅回落;各类电源增发稳供,电网平台调剂作用充分发挥,电力供需形势恢复常态。公开信息显示,截至11月6日,国家电网区域除个别省份、局部时段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采取有序用电措施外,全网有序用电规模接近清零。11月4~8日,南方电网区域全网连续5天未实施有序用电。

行政调控可谓立竿见影,但着眼长远,更需要立足全局、加快建立更好统筹能源发展与安全的市场运行长效机制。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预计,2021年冬季全国最高用电负荷有可能超过2021年夏季和2020年冬季峰值。为此,相关措施仍将持续深化。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还于近日对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相关问题召开座谈会并调研。专家建议加快建立煤炭价格区间调控的长效机制,防止煤炭价格大起大落;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鼓励煤电企业与煤炭企业和电力用户开展中长期交易,以疏解生产成本。

无论是稳煤价、还是疏电价,有效合理的能源价格区间和传导机制,对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推动构建运转顺畅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发展道路中,我国现代能源体系构建必须以保障安全为前提,同时要坚守民生底线和低碳思维。绝不能以牺牲安全和民生的代价,将能源发展成本转嫁给全社会,也不能因噎废食,以保安全和民生为由故步自封。因而,在技术层面已经不存在不可克服的障碍的基础上,必须持续深化能源价格改革,配合其他行政、市场手段,提升能源治理能力,真正确保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在运行中凸显可靠性、经济上具有可行性、能力上具备适应性、应用上体现平等性。

猜你喜欢
能源价格煤价能源安全
7月煤价走势下行 后期预计反弹回升
德国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秦皇岛煤价周曲线图
谈能源安全不能只看能源本身
北京市能源安全水平评价分析
能源价格上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探析
论国内煤炭企业市场化发展趋势
基于动态CGE模型的能源价格传导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