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暴雨洪涝特征及对后期农业干旱影响

2021-01-04 10:11彭双姿肖美英李涵茂唐益民袁钦飞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置信水平洪涝衡阳

陈 涛,彭双姿,韩 波,肖 兰,肖美英,李涵茂,唐益民,袁钦飞

(1.衡阳市气象局,湖南 衡阳 421001;2.衡阳市农业气象试验站,湖南 衡阳 421001)

0 引言

洪涝灾害是由于降水量大、降水强度过于集中,使雨水短时无法排出,或者江河、水库水位上涨以及上游来水量过大、下游水库顶托作用而发生溢流、溃坝所导致的灾害[1]。洪涝灾害是中国发生最为频繁、量级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灾害[2]。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平均每年有7.3×106hm2农田遭受洪涝灾害,每年经济损失在150~2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1%~2%,占全年主要自然灾害总损失30%以上[3]。对导致洪涝灾害发生的强降水,相关学者已开展大量研究[4—7]。中国暴雨强度和暴雨天数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南方高于北方,东部高于西部,1990年代中后期为中国暴雨高发期[8]。郭广芬[9]等对湖北暴雨洪涝致灾指标分析发现,过程降水量能更好地反映持续性降水累积效应的致灾作用,这是因为汛期可能出现连续几天暴雨或特大暴雨,仅用一日降水量定义洪涝等级,一方面使一次洪涝过程被分为了几次,另一方面如果将一次连续几天的暴雨过程分为几次,会降低洪涝灾害的等级。

段德寅等[10]参考4—6月总雨量距平频次≥30%、4—9月≥20%、4—9月间任意10天雨量之和≥200mm,符合其一者作为洪涝标准分析湖南1958—1998年洪涝变化特征:湖南洪涝年的气候频次为39.0%,20世纪90年代洪涝频次显著上升,达到了43.8%。2004年11月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湖南省气象灾害术语和等级标准[11],其中就包含对湖南轻度、中度、重度洪涝定义,这为湖南洪涝研究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

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东邻株洲、西接永州、邵阳,南接郴州、北靠湘潭,南北长150km,东西宽173km,总面积15310km2。衡阳周围环绕着古老宕层形成的断续环带的岭脊山地,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复合倾斜,由四周向中部降低,构成典型的盆地形势。衡阳盆地西高东低,盆地北面、南面、西面地势较高,东侧的湘江河谷两岸海拔高度均在100m以下,形成盆地向东的出口。衡阳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降水1351mm,为湖南雨水较多地区之一。3—6月为主要降水时段,雨量占全年51.0%,期间常出现山洪、泥石流以及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6月末雨季结束后,受副高控制以长时间高温少雨天气为主。

衡阳具有分布广且聚集的紫色土,总面积1.625×105hm2,其中以衡南、衡阳县面积最大,占其总面积百分之六十左右。紫色土是由紫色页岩为母基发育形成的土壤,其母岩显露、土层浅薄。紫色土颜色呈浅棕色,吸热能力强,夏季地表温度极高,蒸发量大,蓄水保水能量差,是中国南方极具代表性的生态灾难区[12]。雨季结束后衡阳高温少雨,极易涝旱急转,出现夏、秋旱或夏秋连旱频发。

刘兰芳等[13-14]依据区域灾害形成理论,从衡阳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研究,分析其洪涝灾害特点,根据历史受灾面积特征值来确定灾害等级,运用统计方法和灰色系统理论,对洪涝灾害发生规律进行分析,同时开展了农业洪涝易损性评估。学院派学者对衡阳洪涝更偏重理论性研究,对本地史料性分析有所欠缺。另外衡阳气象灾害是旱涝并重,涝与旱互为反相关,雨季结束时间对后期农业干旱影响十分关键,但这方面研究甚少。因此开展衡阳洪涝历史变迁及旱涝相互影响研究尤为必要,有助于全面了解衡阳洪涝的历史变化特点,对当地政府顺利开展防汛抗旱工作极为有利。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分析说明

本文研究资料来源于湖南省气象信息中心。衡阳现有9个国家基准站和基本气象站,其中南岳站为高山站,观测场海拔高度1265.9 m,其高度接近对流层自由大气底部[15],由于测站高度的特殊性,与其它8个低海拔站(简称低海拔区)气候差异性大[16]。2010年代所有站只有9年数据,平均洪涝数为订正后所得,衡东站建于1967年,1960年代仅4年数据,故不做统计。洪涝周期变化采用小波分析,洪涝对后期干旱影响通过相关系数进行讨论。文章所有分析数据均通过了湖南省气候中心均一性检验。

农作物受(成)面积、种植面积数据来源于历年出版的湖南灾害大典、湖南省农村统计年鉴,时间跨度为1961—2018年。

1.2 洪涝判断标准及统计时间段

洪涝判断采用湖南省标准[11]:任意10d雨量之和≥200mm,如有两段任意10d雨量之和≥200mm,且时间间隔大于15d,则判断为两次洪涝过程;如果两次过程时间间隔小于15d,选降水量最大的一次。

湖南省标准设定洪涝时间范围是每年4—9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社会、经济要素日趋密集,灾害暴露性显著增加,任何时段出现强降水都可能造成负面影响,故文章把洪涝判断时间扩大为全年。

2 结果分析

2.1 年、年代际洪涝

表1为衡阳不同测点1960—2019年各年代洪涝平均值。低海拔区年均洪涝数为0.37次/a,略小于段德寅统计的全省0.39次/a,这是由于研究对象及时间不尽相同。段德寅统计的是湖南省1958—1998年数据,1990年代,我国洪涝数达到顶峰,自2000年代开始,洪涝发生呈下降趋势。南岳山受山地地形影响,其平均洪涝明显高于低海拔区,为1.38次/a,是低海拔区的3.7倍。从低海拔区洪涝空间分布来看,有中部少,南北多的特点。祁东最少(0.26次/a),其次是衡阳市(0.29次/a),南部耒阳洪涝最多(0.49次/a),其次是北部的衡山(0.47次/a)。

图1为南岳山、低海拔区1960—2010年代平均洪涝变化曲线。两者变化规律相近,为高-低-高-低周期变化。1990年代为洪涝高发期,这与部分学者研究结论相近[17-19],此时南岳山洪涝频次为2.0次/a,低海拔区为0.53次/a,南岳山是低海拔区的近4倍。南岳山在1980年代洪涝最少,为0.9次/a,低海拔区在1970年代最少,为0.21次/a,南岳山是低海拔区的4.3倍。

从低海拔区各测点数据分析(表1),1970—1980年代为洪涝偏少期,祁东在1970年代,常宁在1980年代甚至未出现洪涝。洪涝多发时段分布呈离散状,衡山、衡阳市、祁东、常宁出现在1990年代,衡阳县、衡南出现在1960年代,衡东、耒阳出现在2000年代。

表1 衡阳1960—2019年,年代际洪涝

图1 1960-2010年代际洪涝数Fig.1 The number of flood from 1960 to 2010

2.2 洪涝发生频次

图2是低海拔区(图2a)、南岳山(图2b)不同等级洪涝出现频次。低海拔区域轻度洪涝偏多(68.3%),中度、重度洪涝各占19.7%和12.0%。南岳山轻度、中度、重度洪涝占比分别为47.3%、23.7%、29.0%,南岳山不仅年洪涝数较低海拔区偏多,高等级洪涝更多,南岳山年降水量较低海拔区明显偏多是原因之一。

表2为低海拔区各级洪涝占当地总洪涝之比。衡山、衡东、衡阳县轻度洪涝占比明显高于衡阳中、南部各区域,其占比例均在70%以上,衡东>甚至达到82.6%,衡阳市轻度洪涝占比最小(57.9%);中度洪涝占比衡南最多(30%),衡东最少(8.7%);重度洪涝则是衡阳市占比最多(21.1%),衡南最少(5.0%)。

标准差分析发现,洪涝等级越低,则各测点之间洪涝数的差别越大,等级越高,测点的洪涝数差别越小。轻度洪涝的标准差为8.432,重度洪涝的标准差为5.909。

图2 低海拔区、南岳山各级洪涝发生频次Fig.2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flood at all levels in low altitude areas and Nanyue Mountain

2.3 洪涝月占比

表3为南岳山、低海拔区各级洪涝的月占比。衡阳洪涝可能发生时段在3—11月,等级越低,时间跨度越大。低海拔区轻度洪涝出现在3—8月、10—11月,6月占比最大(32.0%);中度洪涝出现在3—8月,6月占比最大(27.8%);重度洪涝出现在5—8月,但主要集中在6月(45.5%)、7月(40.9%)。 南岳山轻度洪涝出现在4—11月,5、6月占比最大(18.2%);中度洪涝在3—9月出现,6月占比最大(29.6%);重度洪涝出现在5—10月,6、8月占比最大(22.7%)。南岳山出现轻度、中度、重度洪涝可能月份分别有8个、7个、6个。无论是南岳山还是低海拔区,各级洪涝在6月的占比均最大,6月对于衡阳防汛十分关键。

表2 低海拔区各级洪涝占比及标准差(%)

表3 南岳山、低海拔区各级洪涝月占比(%)

省标准中洪涝统计时段在4—9月,从全年统计结果来看,低海拔区在3月、10月、11月仍有不同比例的轻、中度洪涝出现,特别是3月中度洪涝占比仍偏高(13.9%)。10—11月南岳山有轻、重度洪涝出现可能。基于洪涝评估的完整性考虑,衡阳洪涝统计时间在3—11月较好。

2.4 洪涝月平均雨量

图3为南岳山及低海拔区月洪涝过程雨量。南岳山9月洪涝雨量最大,为337.9mm,其次是3月为288.6mm,11月洪涝雨量最小,为217.4mm,最大月与最小月雨量差为120.5mm。低海拔区各月洪涝雨量差别不大,最大出现在7月,为280.4mm,11月最小,为212.7mm,月际差为67.7mm。绝大部分月份,南岳山洪涝雨量较低海拔区多,仅7月低海拔区洪涝雨量较南岳山略偏多6.6mm。

图3 低海拔区、南岳山月洪涝平均雨量Fig.3 Monthly average flood rainfall in low altitude areas and Nanyue Mountain

进一步分析发现,月洪涝雨量大小与月内各级洪涝占比有关,重度洪涝占比越大则月洪涝雨量越大,轻度洪涝占比越大,则月洪涝雨量越少。南岳山9月洪涝雨量最大,其重度洪涝数占比最大为63.4%,轻度、中度洪涝占比分别为23.7%和12.9%。11月南岳山仅出现轻度洪涝,中、重度洪涝为零,月洪涝雨量最少;在低海拔区,7月重度洪涝数占当月洪涝56.8%,为各月中重度洪涝占比最大,其月洪涝雨量也最大。11月轻度洪涝数占比100%,月洪涝雨量最少。

2.5 洪涝周期变化

研究表明洪涝的气候变化存在多种时间尺度,在频域中又表现出不同显著性水平的周期振荡。小波分析可将一维气候信号在时间域和频率域中展开,反应出气候信号时频结构的精细变化和局部特征。图4、图5分别为南岳山和低海拔区洪涝小波分析结果:近60a来,南岳山洪涝存在25a、12a左右,6a和2—4a时间尺度的周期信号。2~4a振荡周期信号基本贯穿整个分析时段,在1970—1975年、1980—1985年、1995—1998年、2007—2012年,洪涝2—4a的振荡周期通过了置信水平95%显著性检验;6a左右的振荡周期主要发生在1970—2010年;12a振荡周期出现在1960—1985年;25a振荡周期贯穿整个时段,60a中大约经历了5个多~少周期转换,目前处于洪涝偏多时期。低海拔区的洪涝周期变化与南岳山不同,首先其振荡周期更加复杂,周期信号的时域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局部变化特征,除25a长周期贯穿整个时域外,其它短振荡周期只是局部出现。2~4a振荡周期出现在2008年以前,6a左右的振荡周期出现在1960—1990年、1970—2003年还出现了10a左右的振荡周期。通过置信水平95%检验的有2a振荡周期在1990—1996年,4a周期在2000—2003年,6a周期在1962—1970年。

图4 南岳山洪涝小波功率谱(a)及实部(b)Fig.4 Wavelet power spectrum (a) and the real part of the wavelet transform coefficient (b) of flood in Nanyue Mountain

2.6 洪涝与农业干旱

衡阳地处衡邵干旱走廊中心位置,旱涝并重是衡阳主要气象灾害特征。洪涝与干旱反相关,这种相关性受过程降水强度、降水出现时间影响较大。为了进一步研究洪涝对后期农业干旱的影响,分别计算1961—2018年3—9月不同月份组合的洪涝频次及衡阳水稻受(成)灾面积与同期种植面积百分比,分别统计相关系数,表4为通过置信水平90%及以上相关性检验组合。

表4 衡阳不同时段洪涝频次与受(成)灾面积百分比相关系数

图5 低海拔区洪涝小波功率谱(a)及实部(b)Fig.5 Wavelet power spectrum (a) and the real part of the wavelet transform coefficient (b) of flood in low altitude areas

结果表明,部分单月及多月份组合的洪涝频次与水稻受(成)灾面积比存在显著性反相关,其中与水稻受灾面积百分率相关性更好。通过99%置信水平显著性检验的有受灾面积百分比与4—7月、4—8月、5—7月洪涝频次反相关,其中与4—7月洪涝频次的反相关性最好(r=-0.381)。通过置信水平98%显著性检验的除以上三个时段外,另有4—6月、5—8月、6—7月和6—8月四个时段,此外3—7月、3—8月、7—8月、5—6月洪涝频次与水稻受灾面积百分比的相关性通过了置信水平90%显著性检验。6月、7月洪涝频次与受灾面积百分比的相关性分别通过90%、95%显著性检验。

鉴于7月降水对衡阳农业的重要影响,将历年7月降水量与当年水稻受灾面积百分率做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386,达到极显著反相关水平,甚至高于4—7月洪涝频次对后期农业干旱影响。进一步统计历年4—6月、7月降水量,筛选出4—6月降水偏多,7月降水异常偏少的8年,平均水稻受灾面积比值为13.5%,较历年均值偏高3.8%,其中2003年水稻受灾面积比值高达26.8%;出现4—6月降水偏少,7月降水异常偏多有3年,平均受灾面积比值8.57%,低于历年1.14%,这表明7月降水量异常偏多(少)对后期农业干旱影响十分明显。7月是衡阳农业生产的“双枪”期,晚稻移栽,一季稻抽穗,对雨水需求多,8月以后,水稻对水量需求减少,7月降水充沛,后期出现农业干旱频次明显减少。

3 结论及讨论

本文基于湖南省洪涝标准,对衡阳各观测点近60a逐日降水资料统计分析,获得各地洪涝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点,运用小波分析洪涝的周期变化,最后通过相关系数研究,讨论不同时段洪涝对后期农业干旱影响。

(1)衡阳低海拔区洪涝频次为0.37次/a,南岳山为1.38次/a,是低海拔区的近4倍。低海拔区洪涝南北多,中部少,基于衡阳的盆地地形,海拔高度与洪涝频次是否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实况是海拔高的区域,洪涝频次相对偏多。年代际洪涝经历了高~低~高~低两个周期,1970、1980年代洪涝偏少,偏多主要出现在1990年代,另有部分测站出现在1960、2000年代。

(2)南岳山与低海拔区洪涝存在结构性差异。南岳山中、重度洪涝偏多,占总洪涝的52.7%,低海拔区则以轻度洪涝为主,占68.3%。由于南岳山中、重度洪涝偏多,且洪涝基数相对较大,其年雨量较低海拔区明显偏多。

(3)衡阳洪涝出现在3—11月,洪涝等级越低,时间跨度越大。6月洪涝频次最大,是防汛关键时期。南岳山洪涝雨量9月最大,11月最少。低海拔区7月最大,11月最少。月洪涝雨量多少与轻度、重度洪涝占比有关,重度洪涝占比越大则月洪涝雨量越大,轻度洪涝占比越大则月洪涝雨量越少。

(4)南岳山洪涝存在25a、12a、6a和2—4a时间尺度的周期信号,25a和2—4a振荡周期信号基本贯穿整个分析时段,6a、12a振荡周期只在部分时间出现,2—4a振荡周期在1970—1975年、1980—1985年、1995—1998年、2007—2012年通过95%显著性检验;低海拔区的振荡周期更加复杂,除25a长周期贯穿整个时域外,其它短振荡周期只局部出现。

(5)单月中6、7月,组合月中3至8月多个组合的洪涝频次与受灾面积百分比的相关性通过置信水平90%以上显著性检验,其中与4—7月洪涝频次相关性最好(r=-0.381),通过置信水平99%显著性检验的组合还有4—8月、5—7月。这些相关显著时段均包含7月,7月洪涝频次的相关性也通过了置信水平95%显著性检验,是单月中最显著的,7月降水对后期干旱影响十分重大,降水充沛,后期干旱几率偏小,反之将增大。

猜你喜欢
置信水平洪涝衡阳
洪涝造成孟加拉损失25.4万吨大米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近54 年贵州省洪涝灾害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
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水彩作品选登
洪涝适应性滨河景观设计——以湖南省永州一中河段为例
产品控制与市场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单因子方差分析法在卷烟均匀性检验中的研究与应用
用VaR方法分析中国A股市场的风险
中油桃4号在衡阳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