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窑结构古法烧制黑釉瓷分析

2021-01-05 23:27翁平伟
陶瓷 2021年10期
关键词:窑内龙窑釉瓷

翁平伟

(延平区烯远茶洋窑陶瓷工作室 福建 南平 353000)

黑釉瓷是人类陶瓷文明中的杰出代表。近年来,我国加快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步伐,明确了黑釉瓷在我国陶瓷界的地位,而龙窑在长时间的发展和传承中,形成了有效的保护机制。龙窑是我国传统陶瓷生产工艺使用最长的烧成设备,所以国家近年来也加大了对龙窑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当前从黑釉瓷烧制原理的专业角度出发,结合龙窑的结构和特点,通过总结和分析,进一步提升了我国龙窑结构古法烧制黑釉瓷的效果。

1 龙窑的保护开发概况

龙窑在古代陶瓷生产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龙窑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广东省,在南方有广泛分布,有很多龙窑遗存,甚至福建有一部分龙窑由私人陶瓷厂一直经营。所以,加强龙窑的保护与开发是提高当前黑釉瓷产量的重要基础,黑釉瓷的外观美丽,受到了陶瓷工作者和游客的青睐。黑釉瓷因其独特性,大部分销往海外,受到了国际友人的喜爱,所以有较大的经济价值。而在龙窑内进行黑釉瓷的烧制,对其产品工艺和流程要求十分高,通过古法烧制应用,传统的生产工艺才能够实现[1]。

2 龙窑的烧制方式与精妙之处

2.1 龙窑的烧制方式和主要特征

龙窑古法烧制方式十分特别,与其他陶瓷烧制方式相比更加特别,所以受到了陶瓷行业从业人员的关注。首先在具体烧制过程中,要根据周围环境以及实际烧制情况进行,这个步骤是基本前提,也是关键所在。所以在具体的烧制过程中,要结合窑的具体容量和想要烧制作品的总数来确定放置位置,保证每一件作品都能达到良好的烧制效果。而在古代传统的烧制过程中,如果在烧制过程中釉面以及胎体中存有走火痕迹都会被认定为劣质瓷器。而传统古法烧窑过程中需要在装窑时将坯体逐一装入匣钵内,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陶瓷作品和火焰直接接触,所以当前烧制过程中对其要求十分高,通过科学合理的排布才能满足烧制要求。一般在摆窑时,要先从第一摞开始逐渐往上摆,其中高低以及排布的疏密可以根据火力以及作品想要的效果进行合理的设计[2]。所以这个步骤十分关键,也会给后续的烧制工作带来不同的影响,通过前期对作品的合理预期和科学设计才能够把控好每一个步骤,烧窑过程风险十分高,所以每一个环节都要慎重考虑,在工序完成之后开始点火,观察窑内情况,也可以在口沿处放置试片,观察烧熟的程度。当烧制完毕3~5天之后开始封窑,在这个过程中,窑内的氧气会逐渐下降,胎体也会呈现还原的氛围,窑内的温度逐渐恢复到常温后再进行启窑,使每一个作品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借助更加细腻平滑、色彩鲜明丰富的特点,龙窑陶瓷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2.2 龙窑烧制之妙

在龙窑制作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山体情况以及所要烧制的陶瓷合理的选择烧制方式,充分体现出山体的优势和价值,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结构,要根据实际的陶瓷形态进行古法烧制的更新,突破传统的结构能够更加充分的展现出当前的烧制优势,通过对结构深入的分析能够体现出当前龙窑烧制的应用价值,使其更具有艺术魅力。龙窑烧制窑体一直处于变化当中,但在变化当中都有古法烧制的痕迹,通过隔仓式龙窑烧制以及其他分布式烧制更能凸显优势,使得黑釉瓷的亮度和细腻度更强,也能够改善温度不均衡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龙窑烧制的有效性,通过对火焰充分的保留和控制,提高龙窑烧制的质量和效率。

3 龙窑结构

当前仍有一部分陶瓷烧制使用柴烧方式,在中国烧制历史上拥有其独特的魅力,主要是源于龙窑结构的特殊性,由于烧造过程中具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使得炉内情况变化莫测,这样得到的黑釉瓷也更加具有不确定性,这种天然之美,焕发了传统艺术之美,也体现了人文之美,是一种不拘一格的瓷器制造方式,这也正符合我国古代所倡导的天然之美的关键。龙窑是我国传统窑炉的重要形式,常见于山区,正是因为山区独特的地势使龙窑的结构更加多样化,而在龙窑内部,通过配置相关的设施,加强地面基础的稳定性。龙窑主体结构主要分为窑头、窑身、窑尾三个部分。在窑头正面经火门头进入燃烧室,燃料充分燃烧,对窑室进行加温,使其更加稳定。而窑身室内空间越大可放置的瓷器越多,烧制的数量也越多。而窑尾一般是由防火墙、排烟室和烟筒组成,也是龙窑的排烟系统,只有及时将烟气排出才能够提高内部黑釉瓷的细腻度和亮度,只有有效的把握窑炉温度才能提高其经济性和生产效率。龙窑烧制是我国重要的传统烧制方式之一,在今天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多数黑釉瓷都是通过古法烧制而得,龙窑结构是提高黑釉瓷质量的重要结构之一。传统烧制技艺虽然沿传至今,但也一度被认为是费时费力的一种过时的烧制方式,但是传统的古法烧制方式烧制出的黑釉瓷与现代烧制方法相比,更具魅力。

4 龙窑黑釉瓷之美

黑釉瓷的独特之处有很多,最惊叹的也就是釉色的独特性与多变性,黑釉瓷与其他青瓷不同,黑釉瓷整体胎色呈黑色,更有神秘莫测之美,这样也有较大的差异性,这正是因为在烧成时,炉内的温度、湿度以及烧成气氛不同,这样就造成了古法烧制的独特魅力[6]。黑釉瓷器胎体釉料中含铁量较大,这是造成其花纹色泽多变的主要条件,在不同的高温条件下,也会形成不同的体型,每个黑釉瓷在烧制过程中,哪怕是水分不同、温度不同,都会造成黑釉瓷的变化,所以在烧制过程中,可以说每一个烧制人员都对自己的作品有着不同的期待。每个黑釉瓷都有独一无二的存在,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也很难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内部的黑釉瓷进行精准的定位,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造成了黑釉瓷的美,正是因为无法控制,色彩斑纹的变化才造成了艺术的多样性和偶然性。黑釉瓷这种动人的神奇变化,在历史上备受人们的瞩目,无论是不均匀的圆形还是斑点,都体现了黑釉瓷独特的意境,虽然黑釉瓷形态成黑色,但却又胜于黑色,创造了一种神秘的感觉,摆脱了传统单一乏味的视觉意象。

5 结语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传统陶瓷窑的修复力度,并对古代龙窑进行修复,使其变成了活体博物馆,在这种古法烧制窑内进行烧制,不仅成为了当地的著名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也提高了龙窑的知名度,推广了龙窑的使用,也提升了黑釉瓷的知名度,对于传播龙窑文化和中国陶瓷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窑内龙窑釉瓷
建窑黑釉瓷的发展与传承*
浅谈现代黑釉瓷的烧制*
龙窑古法烧制建盏之美*
探析柴烧与建盏龙窑烧制技艺
回转窑密封装置的优化改进
河北泊头十里高遗址发掘简报
“活着”的龙窑
安徽繁昌窑青白釉瓷炉研究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
分析辊道窑结构对陶瓷产品质量与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