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1-01-05 20:57德力格尔李媛媛于建华马玉桩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24期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实践教学

德力格尔 李媛媛 于建华 马玉桩

摘要 基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园林专业2019版本科教学计划的修订,通过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优化课程教学体系。任务驱动助推自主学习,建立基于优慕课平台的线上网络学习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建立模块化设计实训教学体系:作业模块,作为设计实验的前期调研和方案构思阶段;实验模块,注重过程评价,分阶段安排设计实验,模拟设计全过程;实习模块,选择建成景观空间,围绕对建成景观空间设计层面的分析与研究,进行反向规划,展开教学思路,设立训练命题;完善成绩评价机制,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

关键词 园林规划设计;混合式教学改革;优慕课(UMOOC);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24-0265-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4.066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Blended Teaching Reform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Course—Based on UMOOC Platform

Deligeer,LI Yuan-yuan,YU Jian-hua et al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Tongliao, Inner Mongolia  028042)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vision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la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jor i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in 2019,we optimized the course teaching system through the mixed teaching reform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course.Task-orientation promoted self-learning.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online learning resources based on UMOOC platform,the combina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ode could be realized.And modular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was built.Operation module was used as the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and schematic stage of design experiment.Experiment module simulated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by focusing on process evaluation and arranging design experiments by stages.In the practice module,the built landscape space could be selected,and reverse planning could be carried out to develop teaching ideas and set up training proposi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built landscape space.Furthermore,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would be improved and a “double-qualified” teaching team would be established.

Key word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Blended teaching reform;UMOOC;Practice teaching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NGJGH2018096,NGJGH2019065,NGJGH2019069);内蒙古民族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BS429);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YB2019017)。

作者简介 德力格尔(1980—),男,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副教授,博士,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区域与城市规划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7-13

随着社会的发展,风景园林专业涉及的内容不断扩展,对其毕业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自党的十九大以来,除了传统的园林、城市绿化景观营造外,还出现很多新的市场需求,比如国家公园体系和自然保护地规划、绿道与生态廊道规划、城市双修、河湖整治、雨水洪水管理、建设海绵城市、旅游休闲特色小镇、老旧城区改造设计以及基于乡村振兴的乡村景观环境规划等。随着传统园林设计内容的不断扩展以及设计空间尺度的增大,对设计工具软件、工程技术、方法以及新材料等的要求都发生了巨变,甚至逐渐要与城乡规划、旅游规划、景观生态学、建筑学等其他跨学科领域的高度融合发展。2011年,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的建立对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相关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1] 。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的迫切需求令每一个园林从业者欢欣鼓舞,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对其的认可程度不断提高。然而,风景园林学对一级学科的作用以及风景园林学在日益追求生态园林的时代能扮演的角色等问题,园林教育工作者都要去思考[2]。

目前,我国园林专业广泛分布于风景园林、建筑、城乡规划、林学、农学、环境艺术、园艺等院系,其教学体系自身历史形成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各不相同,加强相互间的交流,求同存异,势在必行。2008年,北京林业大学率先对本科教学体系进行了系统改革,创新点在于结合社会生产实践的需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3];2015年,北京林业大学对本科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了领军学者引领、作业体系模块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等先进理念引导的设计课程教学体系[4]。2016年,东北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Ⅰ 完成课改,注重选择综合性题目,加强前期场地调研分析、构思,过程控制评价,分阶段布置任务以及考核机制的完善等[1]。2019年,西南大学提出了系统化的课程模块、建立复合型教学团队、教学方法多元化等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方案[5]。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基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改变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6];基于优慕课平台,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强化设计实践,充分发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设计能力塑造方面的鲜明特色,探索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模式。

1.2 调查问卷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传统模式下设计类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内蒙古民族大学已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的2016、2017级学生,根据学生、教师团队和督导教师对课程的评价,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课程模块及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1.3 实地考察

参加行业年会、教育年会,对国内知名高校风景园林专业设计课程改革进行实地考察。

1.4 资料研读 搜集国内外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改革、师资队伍结构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核心期刊和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读和分析。

2 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自我要求和自学能力不强

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绘画基础,加上内蒙古民族大学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学时相对较少,且安排在大二学期,学生接触绘画有些晚,因此学生基础薄弱,缺乏对园林专业课程的学习动力和信心,对未来是否从事或者是否有能力从事园林行业的工作也感到迷茫[7]。尤其近几年考研风潮来袭,内蒙古民族大学园林专业95%以上的同学选择考硕士研究生,其中大部分同学会选择考园林植物方向,主要是因为其缺乏美术功底、动手能力较差。这些都导致了该课程难以实现真正的教学目标,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2 课程设置和进度安排有待调整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开设以前,学生应掌握各类绘画、制图、园林建筑设计、园林植物、花卉学等基础知识。但目前课程进度将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史、园林建筑设计等课程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导致必须有综合性知识才能更好完成规划设计图的说法缺少理论支撑。上述课程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正好与考研备考学习时间相冲突,导致大多数学生精力分散,无心专注绘图,设计课最后只是为了得到学分,草草应付了事,学习氛围不佳,学习效果较差。

2.3 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有待丰富与提升 设计实践教学主要内容是结合理论课进程,对应安排城市道路绿地规划,广场、居住区以及公园的规划设计等,包括设计任务的布置、学生设计并提交作业、教师打分等,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习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参观、实测2个部分,主要是对通辽典型公园、居住区、广场的参观以及局部环境实测等,缺少对场地空间布局的深刻分析和设计思路的领悟。

2.4 教师自身设计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内蒙古民族大学园林专业隶属于农学院,大多数教师具有农学背景,擅长自然科学类知识,而在环境空间设计方面有所欠缺;大多数教师热衷于理论教学、科研工作和申报项目[8],没有长期一线设计锻炼,缺乏实践经验,故而缺少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师资人才。

2.5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课堂教学方法以讲授教学为主,集中实验实习(观摩、技能训练)布置,方法单一。

3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改革

3.1 互联网教育 该课程从2018年开始建立基于優慕课平台的课程网络资源,为学生创建获取知识的便捷渠道。优慕课平台主要框架包括课程通知、课堂教学、课程资源、课程活动4个板块。课前,通过发布课程导论使学生了解本堂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如课前预习新知、课堂内容PPT、课后思考任务等;通过课前认真读取课堂导论[9] ,能了解本堂课程内容的重难点,课上能有针对性地聆听重难点讲解,结合问题同步讨论,结合课堂小测验,评价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作业是主要的过程监控方式,布置实验实习作业(方案构思、草图形式)、课后作业,完成在线提交和成绩评定。上述优慕课平台的学习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主要依据(图1)。

3.2 注重过程监控评价,完善课程考核机制 任务驱动教学[10],随着理论课的进度,安排好每个阶段的具体设计任务,使学生明确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每个阶段都有评价机制,这样学生就会改变以往只重视期末理论考试、熬夜冲刺备考的习惯,注意力将更多地集中在设计实训上。同时,利用优慕课平台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在线提交作业并完成成绩评定工作,这些都将成为综合成绩的构成部分,完成对教学全程监控评价,避免仅靠期末考试的单一评价模式。

4 设计实训环节课程改革

4.1 改革理念的提升 模拟园林规划设计全过程,注重学习的阶段性和思维的连续性;引进虚拟仿真技术(园林景观设计和阵列园林施工仿真软件),培养学生的空间尺度感;理论联系实际[11],强调设计成果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4.2 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

第一,建立作业模块。每8~12学时理论授课,预留一次设计任务,内容是设计实验的前期调研和方案构思,对整体周边环境以及设计场地进行现状分析,踏勘场地,感受空间尺度,深入思考,进行广泛联想,展开构思。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创造性构想起着积极的作用。学生不仅能从文献书籍中收获灵感,而且能互相分享知识;学生既能利用线下业余时间去参与设计过程、加强手绘练习,又能在手绘过程中深入思考,从而形成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和有效延伸。

第二,实验模块是前期作业模块的延伸、落实前期构思的过程。实验作业包含区位分析、周边环境分析、场地内部现状分析、理念主题创意,作业成果包含总体规划设计平面图、3个景观节点详细设计效果图和总体鸟瞰图。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制作建园过程。学生作业成果要求用手绘草图和电脑表现结合,分组制作PPT,课上完成作品汇报。通过筛选优秀作品,共同制作模型。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空间尺度感的培养必须贯穿始终。从宏观到微观尺度,在设计过程中体验不同尺度的变化,从更专业的角度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空间尺度的联系。例如,一个公共活动空间或者私密空间,在设计中确定了尺寸,但这只是基于理论面积的概念,缺乏对比例和尺度的深度认知。

第三,实习模块增加。将建成景观空间引入实践实习教学。选择建成景观空间,引入“反规划”理念[12],丰富实习内容。首先,帮助学生熟悉场址和相关概念。场地分析涉及以下基本元素:无生命的地质和水文系统,包含动物和植物群落的生物系统,包含历史、美学、休闲的文化系统。通过对场地基本元素的提取分析,将其运用到设计中,找到设计灵感。其次,评价建成景观空间规划,从景观空间格局的分析到作者设计思路的领悟,并以此作为未来改造方案或者设计方案的组织结构。最后,基于场址分析、现有结构以及景观评价,改造方案或者重新设计方案,并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制作模型。通过选择优秀作品,制作PPT,组织汇报,学生互评,教师总结点评,模拟完成设计流程。

5 师资能力培养

没有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资源开展专业共建,出现教学资源缺乏,不能满足设计人才在“理论-实践-理论”培养的要求。大多数教师缺乏系统的工程锻炼,教学过程中少有行业(企业)人员参与,“双师型”教师占比低、能力弱,指导学生实践方面力不从心。

为了解决目前专任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学生设计规划方案能力较差等问题,首先应建立“工作室制”的实训教学模式。创建“园林设计”工作室、“村镇景观设计”研究所、“绿色发展与生态规划”研究院,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仅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而且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使得设计方案更具可行性。其次,外聘一线设计师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利用其实践经验作为教学的重要补充,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13],完善课程负责人、模块负责人组成的教学梯队。最后,联系設计实践实习基地,参与设计项目,体验实战训练,通过锻炼了解不足之处,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6 教学方法多元化

课程中将根据具体授课内容融入讨论教学、案例教学、虚拟仿真、基于指导的自学法以及混合教学法等(图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4];通过景点参观、设计竞赛及模拟汇报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激励机制。

7 讨论

7.1 混合式教学改革

利用优慕课教学平台,扩展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注重学生与教师互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建立翻转课堂,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对规划设计课程教学而言,不只是期末考试,还要注重过程监控,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过程性考核机制[15]。该课程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各占最终成绩的50%,应注重平时学习的考核。

7.2 构建系统的设计实训课程体系

基于教学设施基础和“双师型”师资队伍,模块化设计课程实践体系:课后作业前期准备工作、实验和实习三大模块。过程监控评价,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外聘一线设计人员与本校教师相互配合,注重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模块,模仿设计全过程及职场实战体验。

7.3 丰富的教学方法 结合互联网技术、建立翻转课堂,融入讨论教学、案例教学、虚拟仿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景点参观、设计竞赛及模拟汇报等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及强化实践技能。

8 结论

基于内蒙古民族大学2019版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市场需求、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通过基于优慕课平台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优化教学体系,构建系统的设计实践模块,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设计类型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文,张俊玲,张敏.引导 拓展 融合——东北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园林,2017,33(4):74-77.

[2] 傅凡,杨鑫,薛晓飞.对于风景园林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4,30(12):80-83.

[3] 李雄.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8,24(1):1-5.

[4] 刘志成,郑曦.全新的模式全新的系统,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风景园林,2015(7):20-23.

[5] 周建华,邢佑浩,苟喻,等.西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规划设计类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4(11):167-173.

[6] 任军,杨恒山,于洪涛.混合式课程改革的路径及其成效研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6):61-65.

[7] 覃文勇,杨梅.应用型本科园林专业《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20,26(4):148-149.

[8] 方宝,武毅英.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科研业绩条件的弹性设置[J].中国高教研究,2017(2):82-86,98.

[9] 田青,韩蓉,魏雅倩.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园林史教学改革探索[J].草原与草坪,2015,35(3):105-108.

[10] 黄顺,李臻,徐明,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园林规划设计 》课程改革中的运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810-14811.

[11] 楼一蕾.风景园林专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园艺,2013(22):223-224.

[12] 俞孔坚,阿德里安·布莱克韦尔,斯蒂芬·欧文.浅山区城市发展战略:北京西南部青龙湖案例与启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13] 任军,梁怀宇,杨恒山.民族高校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9,7(6):65-69.

[14] 德力格尔,李媛媛.关于内蒙古民族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建设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6):668-670.

[15] 任军.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推进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4):74-78.

猜你喜欢
园林规划设计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新思路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浅谈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苗木管理技术
浅谈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苗木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