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集成服务运维取向与发展进路

2021-01-05 03:14樊拥军,张红光
编辑之友 2021年12期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中心持续发展群众路线

樊拥军,张红光

【摘要】具有经国济世战略意义的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之后,需尽快摆脱原来的经营管控思维与路径依赖,着眼于全媒体时代的集成服务平台角色定位,转向集成服务运维主导的枢纽中心建设指向,汇聚整合各种有价值的服务板块资源,建构生机勃勃的集成服务生态,通过优化配置生产生活服务要素,协同群众个体、行业组织、公共机构共赢发展,并在介入引领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国民素养的积极服务作为中,助力干群关系改善,树立基层政府形象,最终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与基层社会和谐共进的长远目标。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中心 持续发展 集成服务 运维取向 群众路线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1)12-025-07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1.12.004

202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创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大兴“开门办报”之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强化媒体与受众的连接,以开放平台吸引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生产和传播,生产群众更喜爱的内容,建构群众离不开的渠道。

互联网技术与市场经济的双重进步精神长期浸润凝结,指引各个生产营销领域实践取得了显在的经济交往效益,延伸着人性化、智能化、社群化、精准化的服务制胜内涵价值,同时深化了各界集成资源服务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伴随我国新媒体渠道对接市场下沉、地方用户物质精神的需求规模化涌现,因应中央顶层设计、基层社会治理、自身生存发展等内外合力驱动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经各地多方努力筹措资金,建设的中心平台硬件设施成就斐然,而“民众在实用性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加深了对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求的渴望。如何利用新平台紧密地域间人与人的联系,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满足民众深层次的社会性需求,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建设中应着重思考的新问题”。[1]因此,对于全媒体时代如何消除守旧思维沿袭、组织人力资源匮乏、经营路径依赖等主观内在的困境,依托网络前所未有的沟通联结共享能量,助益地方社会民生与自身持续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议题。本文针对现实矛盾问题提出以集成服务主导为运维取向,以集成主动寻优的服务系统协同+服务机制健全+服务业态创新供给,由融媒体中心平台整合各板块优质资源,构建多元互为服务共赢生态,拓展资讯供给、舆论监督、介入引领传播和服务群众的全媒体职能等,助力这项经国济世战略富有成效地实施和推展。

一、集成服务主导的中心平台定位与协同用户互为发展指向

在国家稳定发展的政治大略外力牵引下,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纷纷设立,但平台硬件设施等相对容易建设——通过新闻报道与学界研究统计的信息汇总发现,各地因县级领导一把手推动,仅两年时间就已基本完成建设,甚至总体不发达的西部地区也毫不落后。目前进一步成功的关键是,尽快转向全媒体时代的集成服务思维,以高质量服务主导的中心平台枢纽角色定位,借助用户无限创造和智慧服务资源,呼应用户强关系维护要求,以集成协同功效与他们共进共赢,支撑中心平台的多向度服务界面和业务运转,解决受各种不利因素造成的人力普遍匮乏问题,摆脱花费重金增添机构、加重组织投入成本的老路,通过这种方式创生降本提效,以其经营内驱型动力丰富服务人民群众的内容业态和生态,充分满足互联网时代用户消费者复合需求,赢得持续发展的支持资源。

1. 中心平台集成服务运维吸引用户参与共创内容生态

“社会化力量已经崛起,不管你看没看见,它已经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商业游戏规则,真正引领未来的生产力就是如何抓住用户参与到产业生产中来。”[2]让渡传媒平台满足新传播语境下用户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召唤用户生产内容与协同互助發展,已成国内成功的新媒体经营者共识和主要运营模式——他们无不以开放姿态集成广大用户相互供给的服务资源,共建优质内容聚合服务生态,深耕立体服务市场,延伸全网服务空间,得到用户的持续性青睐和拥趸,最终大获成功,这是值得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效仿之处,借此才能缓解机构人力资源紧张矛盾和经营思维转型难题。开门办集成服务中心平台,首先,要善于选择纳用本地民间有影响力的自媒体活跃用户,培养有正能量、懂传播规律、人气斐然的网红加入,激发他们发现新闻及创作有益娱乐内容的热情,加以方向指导,提醒其自我把关意识;其次,与这些传播内容供应者集体协同策划记录田园生活气息,传递百姓喜闻乐见的景观,制作平民化、乡土味浓厚的精彩纷呈的文化短视频,“创作门槛低、传播碎片化、互动性强的短视频用户画像中,三线以下城市用户群体超过一半,用户下沉趋势明显”;[3]再次,集成扩散地域风光与地方特色文化传播,“善于发现纳用地方‘能人’,让当地人讲好当地事,形成‘县—区—乡—村’多层次一体化的文化传播矩阵”。[4]通过全力跟进本地用户需求变动迁移,长期聚力于呼应用户需求偏好,量体裁衣,发布个性化服务内容,吸引更多用户在互动中提高传播素养,降低县级融媒体中心内容生产成本,在同用户双方都受益的集成服务运维中,共获发展先机。

2. 中心集成服务运维辅助用户协同互为互利共赢发展

中宣部等主管部门要求县级融媒体中心整合地方媒体资源基础,将其作为“开展媒体服务、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增值服务等业务的融合媒体平台”。[5]以全面服务为主旨的平台建设,需要县级融媒体中心整合地方资源,打造五大新型服务平台,转变单向度发布的旧式经营思维。媒体用户资源稀缺,市场竞争激烈,集成服务运维理念实践必须源自媒体人的内在动力加持,具体表现为中心平台界面人性化服务设计,服务业务形态丰富、服务环节精益求精、服务水准不断提升的良善意愿,通过服务用户,拉回被其他移动终端入口占据的群体,然后再以用户供给为服务资源,依托中心平台满足井喷式的多元化合理需求,“我们要运用服务化的思维、运用社会协同,以大家服务大家的方式来规模化满足个性化需求”。[6]新媒体以用户为中心的集成服务运维取向,既要壮大非在编队伍内容生产规模,激发他们自觉协同互为服务,又要不断完善精致化互为服务机制,搞好集成服务产品内容开发。与此同时,放宽集成协同创意服务,发起与用户群体利益情感息息相关的活动,营造彼此服务效益明显的生态价值闭环,从大量服务交往数据分析中抓住新机遇,针对用户意愿需求,精确搭配更合理的服务资源,完善生态结构布局,打造良好服务信誉,促成多方交流,将各服务界面功能发挥到极佳状态,维系产消双方的忠诚度,形成中心平台与用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累积源源不断的人气,然后再不失时机地将其化为持续发展的资本。

3. 中心平台强化集成服务体验协同用户合力健全舆论

谷歌公司依据用户花费时间等数据推测满意度,反复改善和精雕细琢可靠便利的服务功能,持续添加优质服务,用户体验效应越来越好,用户对其依赖程度提升,最后成就其互联网公司的帝国地位。当前,服务型社会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县级融媒体中心可借鉴谷歌经验及其他先行者经验,针对互联网时代用户群体潜在与显在的需求去努力。

(1)集聚平台技术赋权,社交智慧平台提供多元服务空间,夯实与用户的强连接关系,通过亲民、利民、助民的集成服务体验效果黏留用户,持续增进服务功能与交互传播吸引能量,因应用户舆论诉求,增强他们在社群中的存在感、归属感、认同感和成就感。

(2)经营者健全集成服务下沉通路,应快速满足用户表达体验,借力用户自觉的传播裹挟互动效应,吸引更多人使用中心服务平台,探讨、评议贡献流量价值,扩大人气经济范围,扩散平台社会影响力,提升舆论引导力。

(3)相信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能力与表达理性,鼓励大家敢于说话和建设性表态,从中挖掘舆论即时预警与协同应对风险的防范价值,阻止居心叵测者借道散布非法不良信息,升华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空间环境浸润导向意义,实现集成服务平台服务与引导共创良性舆论氛围并举的战略愿景,巩固用户信任、依赖的宝贵资本,推动自身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

总之,建成之后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首先要做的是立足全媒体时代传受关系的重大转变,尽快摒弃以往经营管控的思维路径依赖,然后及时转向与用户协同互为、共创共享的集成服务运维发展,以清晰高效的行动路径和持续进取的作为,既不负中央期望,又不悖人民群众意愿,以赢得基层媒体产业的持续发展,拓展经济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正如学者李彪所提出的:“未来县级融媒体平台中心不是简单地方传媒机构相加,而是向系统的深度相融转变,要有‘服务+’思维,以县级融媒体中心为原点,以用户的需求为半径画圆,厘清轻重缓急及自身定位,有的放矢,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定制化服务,不可以一哄而上,人有我全,比大比全,最终忘却初心。”[7]

二、集成服务行动主导的中心平台与协作地方社会共进发展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包含五大业务类型(媒体服务、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增值服务),规定中心的系统架构、部署要求、七大功能(包括采集和汇聚、策划指挥、数据分析、内容生产、综合服务、内容审核和融合发布)以及具体实施、基础设施与配套、关键技术指标及验收等要求。[8]显而易见,建设规范集中突出了服务理念,而数字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加快,有效服务供应与业态拓展等要求高,“这些服务涉及面广,服务内容庞杂,仅靠媒体一家是无法实现的,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联合更多的服务机构共同参与”。[9]鉴于此,跨界整合汇聚服务群众的多元资源,与各个系统共同打造活跃有序、降本提效、协作共进的集成服务运维格局,推动地方社会全面进步,才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 集成服务中心跨界整合资源,嵌入地方推动民生发展

民生发展是服务群众的最大问题。相较于省级和中央级角色功能,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身份决定其主要服务对象为本地社会,集成服务运维方向。一是嵌入地方民生实际,贴近地方社会需求,充分挖掘地方政务服务资源,突出近地性传播特有价值,如邳州市“移动客户端(APP)中开发‘政企云’服务平台,各个乡镇都建立专区,以宣传片、专题片的形式,展现风土人情与乡镇重点工作,并且发布重要信息,成为便利当地民众生活与其余民众了解的平台”[10]。二是重点围绕智慧中小城镇建设、美丽乡村振兴和地方精准扶贫等,提供与之协同攸关的跨界服务资源,弥补短板,精确渗透:扶助地方百姓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提高经营生产能力;协助地方政府树立威信,巩固干群关系;帮助地方各行業和个体共同利用平台发展……玉门融媒体中心跨界整合当地交通、线上购物、美食、务工、视频等服务板块,分门别类有机集成整合电商、文旅、教育等服务资源,“延伸政务服务、拓展治理服务、强化生活服务,通过客户端查询、填报资料、预约办理时间等一系列流程服务民生。社会治理中的各类问题、矛盾隐患和处置情况依托融媒体平台下达指令,处置处理。市民诉求、生活难题等全部通过融媒体平台处理,促进了党委、政府和群众交流。同时,实现了审批事项、市民反映问题的在线办理,实现了随时定位网约出租车、信息查询、网上挂号、健康档案调阅、缴煤气水电费等200多项便民服务”。[11]集成服务运营嵌入地方生活各个层面,使他们的中心平台发挥着主导县域服务的枢纽角色,成为建树地方政府形象与服务社会民生的先进典范,值得其他地方效法。

2. 集成服务中心打造共享生态效益,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县级融媒体中心整合行业资讯服务、民生发展服务和公共服务等资源,打造无可替代的服务集大成者,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通过提供以网上政务服务为核心的新型传播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以服务为民排忧解难,赢得民心;以服务好群众达到引导群众的目标,并延长内容产业实现有效创收”。[12]建设共享优质服务资源的集成平台,做到服务市场应有尽有,自由选择配置资源,集成地方品牌广而告之,集成产消服务信息,联合创建关联产业经济生态圈,用中心运维共享生态示范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一是促进农村振兴和旅游业发展,在平台上开展各种旅游文化和农产品特色产品宣传及电子商务业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二是为县内各类商户提供服务,满足人们在食品、服装、住房、娱乐等方面的服务需求;三是依靠专业人才队伍帮助有关部门、单位和村庄设立宣传展示服务窗口,提供微信微博等自媒体运维服务。”[13]特别是在构筑地方社会交往服务枢纽与一站式集成套餐服务的协作共享平台上,中心经营管理者由独唱性的单一维度服务,发展成消费用户、商业主体、地方政务机构等合唱性的多维度服务集成共享生态,“需要进一步卷入区域化垂直类的优质内容生产者,连接大众创意者,以优质内容增加自身竞争力的同时,还需以内容服务为原点,向周边探索辐射,从单一的资讯信息传播拓展至综合服务平台,借鉴大型商业互联网平台嵌入居民日常生活的经验,充分依靠社区生活场景,引入本地化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以及便民服务资源,更需要积极探索对本地电商、文化、旅游、教育等市场资源的开发运营,构建起能够依托资源良性运营的闭环”。[14]所以,集中力量将传播方向放在集成服务共享能力供给上面,促进地方经济公开公平交易、政治文化协同兴盛发展,全方位满足地方社会需求,提高群众交往受益机遇,就能于集成服务的建功立业中助力自身持续发展。

3. 集成服务中心联结内外优质网络资源,支持地方长远发展

用互联网思维指导中心平台完善服务纽带功能,积极整合媒体、政务、行业等服务合力,集成创新优质服务业态,向外推介、向内引入各种有利资源,进益地方,增益外部,这种中介联结集成服务行动没有止境,只有持之以恒助推地方社会发展,建构服务生态圈,媒体才能“水涨船高”。“‘生态圈’的作用是支撑若干相互关联的用户场景,为场景中的用户提供相关的一组产品和服务。围绕这一组产品和服务,带动相关供应链和产业链发挥作用……通过核心产品对用户需求的满足,建立起‘生态圈’的品牌效应,带动起大量的相关产品和服务,形成丰富多彩的‘生态圈’系统。”[15]为扩张联结服务范围,有的已经开始因地制宜联合省级融媒体中心建立集成服务云端,利用各家相互切磋学习外溢效应,增加各地特色内容、服务协作效益,打造又一关联密切的服务专精生态网络;有的运作更上一层楼,联结中宣部的学习强国平台“借船出海”,使地方服务资讯走向全国,拓展影响空间;有的则是依靠嫁接合作方式,集成知名新媒体商业公司地方化平台服务,以其所长联结共享本地服务资源,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同时彼此互利共赢,“商业性平台在近年来纷纷将发力重点指向区县和农村,使得区县用户的互联网使用需求最大程度上被各类商业平台细分和抢占。诸如趣头条、今日头条等资讯聚合类平台都与市属媒体和自媒体达成入驻协议,成为本地移动端资讯流量的收割者;支付宝等移动金融平台也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整合平台,成为本地银行金融服务乃至公共服務移动端的主要提供者”。[16]中心平台内引外输的集成联结服务,打造了各种联结服务“生态圈”,开阔本地民众眼界,换来丰硕的市场交换业绩,自身也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整体繁荣中持续获益。

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产品的普及应用早已消除行政区划、国家疆界的有形壁垒,而且“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传媒业的边界正在消失,媒体的服务内容、服务边界等逐渐被重新定义,作为媒介功能的信息服务不再是唯一价值,服务入口与服务平台的价值正在被强化”。[9]但扎根于地方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定位需先做好本地集成服务共享生态,集成地方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优势服务资源禀赋,创造吸引五湖四海宾客,推动多方经贸来往、文化对话、政治交流的招牌资本,然后再借机拓展外向服务的更大空间。中心经营管理者还要主动联结其他地方服务资源,以集成服务中心平台网络促进产销对接,共拓市场,强化服务地方社会协作共进的标杆导引参与功能。

三、集成服务引领的中心平台与介入基层社会的治理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县级融媒体中心责无旁贷服膺国家战略,“将政务服务与服务前置,把主要的功能职责向基层治理方面倾斜,成为社会治理过程中的支撑系统”。[17]本体着眼中心平台未来的持续发展,绝非仅仅指媒体融合、强化宣传打通“最后一公里”,还应发展集成服务系统的引领介入职能,扎根乡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多元需求,以卓越行动促成政府公共部门服务协同的显著效益,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集体素养,从而使融媒体中心获得更广泛的注意力,拥有不竭的长远发展支持源泉。

1. 延伸集成服务功能介入推动公共部门治理现代化的群众服务

“整个社会治理网络的末梢即基层治理,在我国的社会治理网络中,县域治理占据着关键位置。在这样的背景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战略角色由媒介角色向社会角色转移,获得了县域社会治理主体的新定位。”[1]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当从县级政府各公共服务部门始。县级融媒体中心集成服务理念下的科学高效运维,势必对基层治理有直接正向引领作用,其蕴含的互联网技术精神和发展思维要求破除部门本位主义,集成服务整合联结必然打通信息数据资源“孤岛”和公共服务资源“孤岛”,将各自为政、独立运营的部门的“两微一端”等平台集成中心新平台,降低分散管理运营成本,节省协调联动成本,在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加快新技术研发,打破各类服务业原有平台服务端口不对接的瓶颈,实现系统和数据互通。同时,党政各部门要积极配合融媒体中心建设,整合服务平台资源,全员接入,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18]更要在集成服务平台共享的界面上相互监督,接受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监督,倒迫政务工作人员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本领,增进统一应对突发舆情与政务协作服务治理效益,践行以人为本的治理发展观。值得深入发展的是,集成服务让群众节约办事时间成本、奔走花费成本,减轻因无良公务员表现恶劣肆意侵害而带来的心理挫折感,让人民拥有较强的获得感;督促建树公共服务组织结构合理集约、工作协同高效、服务供应有力、人民高度满意信服的基层政府新形象,以改善干群关系,降低对抗冲突,促进基层社会和谐进步。如此,互联网技术思维架构上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集成服务运维,就会顺理成章地转化为治国理政新工具和新途径、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新沟通桥梁和新服务系统,从而为中心平台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2. 拓展集成服务中心职能介入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群众服务

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地方信息枢纽服务主体,积极做好政府传播、民众监督、行业协同的互动沟通共享工作,拓展集成服务的介入功能,有助于引领社会各界在中心平台从事民主协同的治理现代化格局建设。不过总会有一些管理者顾虑重重,或认为部分人民群众素质低下不能进行相应协同治理,或担心在平台空间评议僭越底线,甚至为确保舆情安全设置表达意愿障碍,漠视大家的知情权、监督权和批评权,最终重蹈一些传统媒体“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场景。以强大的技术集成肩负起智能化社会治理中介的角色……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传媒的治理功能得到进一步彰显,并为进一步创新治理手段、提升治理水平、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技术层面的保障。[19]事实上,基层治理现代化创新与社会精细化治理发展,仅靠政府和媒体的力量还不够。县级融合媒体中心拓展职能路径,一是宣传调动多元社会治理主体,一起建设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共服务价值资源场,“人们之所以被吸引去从事公共服务,是因为他们被公共服务的价值观所促使。这些价值观——为他人服务,使世界更加美好和更加安全,以及使民主发挥作用,体现了在一个社区的服务中作为一个公民之意义的精华。我们需要培育和鼓励这些更高层次的动机和为自己利益服务的行为而非压抑这些动机和价值观”。[20](168)二是适应互联网传播规律和环境要求,率先垂范借助中心抓好新型公共服务工作,引导社会治理创新发展,以效益形成标杆榜样的引领效应,“总之,我们主张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来替代当前的那些基于经济理论和自我利益的主导模式”。[20](171)

3. 延伸集成服务中心职能引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1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 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2020年,我国互联网行业在抵御新冠肺炎疫情和疫情常态化防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首度突破百万亿,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21]近十亿的网民规模,创建县级融媒体中心集成服务平台主动延伸的联结网络,融入乡镇、村庄、社区、社群自治与善治等现代化治理的各个领域,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为己任,不回避矛盾问题和困难纠纷,于服务民生发展中引导群众和舆论已非常重要。

首先,集成地方典型服务他人赢得的成就声望等业绩,用利人利己的互为服务事实培育民众公共服务精神,树立互利互益、达人达己的共赢服务价值观,以群众自我教化+互为引导的持续服务,结合地方社会和社区治理目标,让大家进行评议,激励效仿,开展创意型教化服务与协同治理工作;其次,调整内容运营价值方向,发现和推广民众治理有益经验,有的放矢聚焦公德良俗、晓畅易懂的资讯采制,传播敬老爱幼、家庭和睦、民众互助、干群同德等有情感有温度的事迹,服务地方社会长远发展;再次,中心平台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敢于曝光作恶多端者,以德法兼济、舆论协助体现群众监督、警示教化的介入治理服务功效。由于这些精神舆论力量的教化治理服务资讯多来自身边人附近事,七里八乡知根知底,易冲击人内心情感,产生强烈共鸣和触动效果,如果锲而不舍为之,培养民众为主体的各种自我文化活动及生产生活治理组织,就能达到扬善抑恶的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成效,传递平台服务地方建设社会和谐关系的核心价值,累积平台中心的服务声望,汇聚宝贵人气资源。

作为治理媒介化的功能载体和实施主体,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让融媒体全面介入基层社会治理,并以其强大的技术集成肩负起智能化社会治理中介的角色。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传媒的治理功能得到进一步彰显,并为进一步创新治理手段、提升治理水平、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技术层面的保障。[19]引領和介入基层社会治理的集成服务中心职能发展,从仅依靠媒体支持督促社会治理的“单腿走路”,转为平台定期发布公共参与服务话题,融入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治理场景,集成正面服务中引导各界共进,正向引导中服务社会治理发展,始终坚定媒体引导介入与支持民众自主讨论自我教育服务的“双腿走路”取向,在共享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丰富公共服务内容,提升民众素养和生活质量,服务基层政府机构的治理革新,传播文明发展的理念,实现社会关系和谐与集成服务中心持续发展的多重目标。

结语

虽然当下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如火如荼,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但距离成为县级名副其实的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2]集成服务运维指向的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持续发展,必须做好服务集大成者的供给角色,通过集成政务、行业、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方服务资源,解决基层传媒机构人力资源紧缺的矛盾;以集成服务的高质行动与良好效益,推动地方政务等综合服务水平的提升,密切党群和干群关系,激发社群空间互动和口碑传播能量;通过增进县级融媒体中心集成服务的网络联结空间和效能,开辟产业、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精准匹配中介服务,实现产消环节的降本提效与平台的多重交叉经济价值,达到寓服务于引导行业和群众的统一,尤其值得长期追求的是“在以服务为标准的社会里,各个阶层彼此平等,服务与被服务结合为一个平等的主体”[23]。最终在介入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加速的全面高效作为中,助力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产业经济基础获得持续性发展,实现全媒体时代引导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政治担当目标,推动“郡县治、天下安”的国家长远战略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殷乐,王丹蕊. 2019年中国县级融媒体发展报告[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2):15-19.

[2] 杨学成. 蝶变——解密社会化时代的产业变革与重构逻辑[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5:31.

[3] 高伟. 县级融媒体中心如何利用短视频提升影响力[J]. 声屏世界,2020(6):97-98.

[4] 郑晓萌. 坚守群众路线  扎根地方文化——“三贴近”原则视域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再思考[J]. 新闻研究导刊, 2020(2):193-195.

[5]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规范[EB/OL].[2019-01-16].http//news.sina.com.cn/c/2019-01-16/doc-ihqfskcn7632618.shtml.

[6] 刘立丰,王超,周晓凡,等. 服务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变革[M]. 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6:52.

[7] 李彪.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发展模式、关键环节与路径选择[J]. 编辑之友,2019(3):44-49.

[8]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技术平台规范要求 [EB/OL].[2019-01-05].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0115/c14677-30541139.html.

[9] 唐钊,刘鹏飞. 因地制宜推进县级融媒体建设创新实践[J].中国报业,2019(15):40-42.

[10] 汤璇,胡振超. 基层传统媒体转型:互联网思维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J]. 东南传播,2018(12):12-14.

[11] 张萍,李增军. 推动县级融媒体融合共享之路径探索——以玉门市融媒体中心实践为例[J]. 记者摇篮,2020(6):148.

[12] 李寧波. 县级媒体融合平台建设的方向[J]. 新闻战线,2019(19):106-107.

[13] 贺小芬. 以平台化思维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J]. 视听,2019(6):20-21.

[14] 耿晓梦,方可人,喻国明. 从用户资讯阅读需求出发的县级融媒体运营策略——以百度百家号“用户下沉”调研分析结论为启示[J]. 中国出版,2020(10):3-7.

[15] 闫爱明. 互联网+:数字化颠覆工业时代[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6:150-151.

[16] 周逵,黄典林. 从大喇叭、四级办台到县级融媒体中心——中国基层媒体制度建构的历史分析[J]. 新闻记者,2020(6):14-27.

[17] 张克旭,赵士林,邓江. 国家战略的地方路径: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上海探索——基于上海8个区级融媒体中心的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J]. 新闻记者,2020(6):28-36.

[18] 綦宗金.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现代视听,2020(2):32-35.

[19] 朱亚希,肖尧中. 功能维度的拓展式融合——“治理媒介化”视野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9):151-156.

[20] 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 丁煌,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1]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1-02-03].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84/202102/t20210203_71364.htm.

[22] 樊传果,孙洁,刘峰. 5G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发展趋势探究[J]. 传媒观察,2019(11):20-26.

[23] 孙希有. 服务型社会的来临[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7.

Integrated Service, Operation & Maintenance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Approach of County-Level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in China: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Mass Line in All-Media Era

FAN Yong-jun1, ZHANG Hong-guang1,2(1.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0, China; 2.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entre,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0, China)

Abstract: Our country has effectively constructed county-level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s which not only hav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but also provide food for thought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owever, we need to get rid of the old-fashioned management and control thinking as well as path dependence as soon as possible, when we focus on the role positioning of integrated service platform in the all-media era. In the meanwhile, we need to construct hub centers dominated by integrated servic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gather and integrate all kinds of valuable service resources, and construct a vibrant integrated service ecology. By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production and life service elements, collaborating with individuals,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 and public institutions to achieve win-win development, and participating in the active service to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local social governance and moral education of the publi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fficial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will be improved and the positive image of the grass-root-level government will be shaped. Finally, the long-term goal of harmonious progress between the county-level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and the grass-root society will be accomplished.

Key words: county-level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egrated servic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rientation; mass lines line

猜你喜欢
县级融媒体中心持续发展群众路线
贫困地区县级融媒中心解决方案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路径探析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核心问题与未来方向研究
苔花初绽放 未来更可期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试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实施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