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病毒病的危害及防治技术探讨

2021-01-06 05:06张黎明冯胜男肖红志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绿叶部位植株

张黎明,冯胜男,肖红志

(山东省荣成市大疃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威海 264302)

近年来,苹果病毒日渐严重,减慢了苹果产业发展步伐。当苹果植株侵染病毒后,长势逐渐减弱,植株生长机理遭受严重破坏,不仅对产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会降低苹果品质[1]。目前,苹果病毒病种类较多,表现出不同病状。作者根据多年经验积累,总结了一些苹果植株上病毒发病症状、特点及防治技术[2]。本文以褪绿叶斑病毒为例,对苹果病毒病危害进行深入探究,针对不同部位,制定防治方案。

1 常见的苹果病毒病种类及病状

1.1 常见的苹果病毒病种类

目前,苹果产区常见的病毒主要有褪绿叶斑病毒(ACLSV)、荆痘病毒、锈果病毒、花叶病毒、茎沟病毒6种类型。其中,花叶病毒、锈果病毒2种病毒症状最为明显,属于非潜隐性病毒,通过观察苹果植株生长情况,能够及时发现病毒侵染问题[3]。而褪绿叶斑病毒属于潜隐性病毒,很难从植株表面观察出问题,当种植人员发现植株异常时,感染此类病毒的时间已经很久,如何防治褪绿叶斑病毒是改善苹果植株长势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4]。

1.2 病毒病病状

各种苹果病毒病的病状各有特点,本文以褪绿叶斑病毒为例,分析该苹果病毒病病状。该类病毒外观为纤维状质粒,弯曲幅度较大,总长度大约600nm,落选对称,距离大约3.8nm。

褪绿叶斑病毒生理生化特性,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存活期发生改变。当环境温度为4℃时,存活时间为10天;当环境温度为20℃时,存活时间为1天;当环境温度达到45℃时,病毒进入半衰期,存活时间大约12min;当环境温度提升至52-55℃时,病毒仅能存活10min左右[5]。

发病部位及传播方式:苹果植株花瓣中分布的病毒偏多,叶片、枝条等部位分布病毒较少。通常情况下,褪绿叶斑病毒通过嫁接传播。

危害病状:苹果植株在5月中下旬以后容易感染褪绿叶斑病毒,通常情况下,叶片的一侧出现褪绿斑点,形成不规则形状,极少数叶片两侧同时出现褪绿斑点[6]。与未感染病毒植株相比,感染病毒后的植株叶片更小一些,部分植株叶片呈匙形。病毒潜入已久的植株顶端枯死。

2 常用的苹果病毒防治技术

2.1 加强检疫

加强苹果植株培育管理,定期检测各个苹果园区植株是否感染病毒,一旦发现植株感染病毒,立即隔离此园区,并检测相邻园区是否感染此类病毒[7]。考虑到疫区植株病毒治理不彻底,所以,设定疫区为非调购园区,即该园区植株不可以作为嫁接材料,或者售卖到其他区域,以免病毒传播。

2.2 构建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

为了保证苹果植株得以健康繁殖,设立无病毒苗木基地,用来繁育健康植株。在开展繁育工作时,根据苹果植株生长需求,结合病毒特点,设定植株繁育指标,将其作为繁育考察依据,选取各项指标均达标的植株作为果树繁育植株,从而保证繁育植株的健康性。

2.3 增加苹果树对病毒的抗性

从施肥改善土壤环境层面出发,改善苹果植株生长环境,使得植株自身抗病毒性能得以提升[8]。其中,利用肥料提升植株抗病毒性能方法是向植株生长土壤中施加有机肥,使得土壤肥力得以提升,为苹果植株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2.4 高接换种

苹果植株感染花叶病毒后,如果不将其彻底根除,则会感染周围其他植株。针对此情况,可以引入高接换种技术,改变苹果品种利用品种间抗病性的差异,从而减轻果实花脸程度。根据多年培育经验,将遭受此类病毒的植株改成嘎啦品种可降低发病概率[9]。

2.5 合理负载

为了避免苹果大小年情况发生,可以根据果树枝干实际生长情况,合理修剪,以增强果园内通风透光性,为果树创造最佳生长环境,使得自身抗病毒能力得以提升。

2.6 消毒及药剂治疗

为了避免果树遭受病毒侵害,在园区工具应用方面进行管控,购买两套修剪工具,一套用于正常生长植株修剪,另外一套备用[10]。一旦发现修剪过的植株发病,将此套工具送往消毒,使用备用工具进行修剪,杜绝未经消毒的工具用于果树修剪。

根据苹果植株生长特性,分别在不同时期施加药物防治,避免植株遭受病毒侵染。选取病毒特500倍液作为防治药剂,分别在不同时期灌入植株根部。第一次灌根:春季发芽前期灌根,施加1次药物;第二次灌根:发芽后期灌根,施加1次药物;第三次灌根:开花前期灌根,施加1次药物;第四次灌根:开花后期灌根,施加1次药物。另外,各个阶段在果树上连续喷洒两次药物。

2.7 刨除病株

当植株遭受病毒侵害后,为了避免该植株病毒侵染其他植株,需要将这些植株隔离。该项工作的开展关键步骤为病株的刨除,此环节使用的工具会沾染植株病毒,如果处理不好,在使用工具处理其他植株时,会传播此类病毒。针对此问题,每一次刨除植株后,将工具放置在阳光下暴晒2h,而后采取消毒处理。

以上为常见的几种苹果植株病毒防治技术,每一种病毒特性不同,需要对症下药,才能够有效防治病毒。如何合理选取防治技术,将其有效应用至苹果褪绿叶斑病毒防治中是研究难点。本文将通过开展试验,对褪绿叶斑病毒危害进行分析,根据病毒分布特征,为苹果植株不同部位,拟定相应防治方案。

3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危害试验分析

3.1 试验材料

本次试验以褪绿叶斑病毒(ACLSV)为例,探究7年生“红富士”苹果树感染病毒分布特点,将其作为病毒危害防治策略制定参考依据。该试验选取nad-5基因为参照组,利用RT-PCR引物分别检测不同组织部位病毒含量。

3.2 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本试验选取叶、芽、花、一年生枝皮、二年生枝皮作为病毒采集部位,从2018年9月起开始采集各个部位ACLSV含量,至2019年4月截止,对比各个部位ACLSV含量,明确病毒侵染情况,为防治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其中,枝皮占据面积较大,每一个方位分布ACLSV含量可能存在差异,所以本次试验在探究枝皮部位ACLSV含量时,分别从东南西北4个不同方位测量ACLSV含量,使得苹果植株侵染病毒分布探究更加深入。

为了提高数据精准度,每一项测试均取3次重复试验均值。另外,采用△Ct法计算nad-5参照组数值。

3.3 结果分析

按照试验方法,分别测试各个部位ACLSV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采集部位ACLSV含量检测结果

通过观察图1中ACLSV含量可知,苹果树花部位ACLSV含量最高,是参照组的2.7倍,其次为植株叶部位和二年生枝皮部位,ACLSV相对含量大约为0.85、1.1,一年生枝皮部位ACLSV相对含量超过了0.5,含量值大约为0.7。整体来看,苹果植株芽部位ACLSV相对含量最低,大约含量0.5。

经过上述分析,苹果植株ACLSV主要集中在花部位,但是其他部位均有所分布。从整体来看,苹果植株ACLSV分布较为分散,在制定防治策略时,需要全面分析,为每一个部位制定相应防治策略,根据ACLSV相对含量大小,制定有主次的防治工作开展策略。

以上分析部位中,枝皮占据植株面积较大,加大了防治工作开展难度。为了细化防治策略,减少防治工作量,本文针对苹果植株不同方位枝条树皮组织ACLSV含量进行测定。如果测得结果中,每个方位枝条ACLSV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那么就可以根据植株生长时期不同,开展具有侧重点的枝条防治工作,从而达到减少防治工作量的目的。本次测试以一年生枝条树皮组织为例进行测试,采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方位苹果植株一年生枝条树皮组织ACLSV含量数据采集结果

通过观察表1中的数据可知,植株各个生长时期南向ACLSV含量较高,均在0.8以上,随着植株生长时期的变化,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其次为东向,该方位ACLSV含量变化较小,除了2019年3月以外,其他时期ACLSV含量均为1.0。西向和北向ACLSV含量相对较低,各个生长时期ACLSV含量变化幅度较大。

基于上述分析,ACLSV含量在苹果植株不同部位分布差异性较大,花部位分布量最大,在制定防治方案时需要突出。另外,植株枝条方向不同,ACLSV含量差异较大,在探究ACLSV防治策略时,应该考虑方位问题。

4 基于苹果褪绿叶斑病毒分布的防治方案

4.1 日常检测

由于苹果ACLSV为潜隐性病毒,苹果植株感染初期很难发觉,所以需要经常检测植株各个部位是否感染病毒,一旦发现感染病毒,立即将此植株转移至疫病区,与其他植株隔离开来。依据苹果植株不同部位ACLSV相对含量测量结果,以花期作为重点检测期段,检测时间间隔设置为1天。植株叶和二年生枝皮检测时间设置为3天,芽和一年生枝皮检测时间设置为4天。按照此检测时间间隔设置方案,分别对苹果植株各个部位ACLSV含量进行测量,将测得结果与对照组比对,判断当前植株感染病毒状况,根据病毒含量大小,为其安置隔离园区。另外,对于枝皮组织病毒含量的检测,按照方位不同展开检测工作,以南部检测为主,其次为东向,9月、10月、11月、4月,南向和东向检测时间间隔设置为2天,12月、1月、2月、3月,南向检测时间间隔设置为1天,东向检测时间间隔不变。关于北向枝条病毒检测在12月、1月、2月设置为2天,其他时段检测时间间隔设置为3天。西向检测时间间隔设置为4天。

4.2 病株隔离

依据检测结果,将感染ACLSV的苹果植株隔离开来。采用刨除病株方法、高接换种法进行防治。第一,利用刨除病株方法防御未感染病毒苹果植株遭受病毒侵害,刨开病株,将此处泥土翻开暴晒,空置7天左右,再用药剂给土壤消毒,以免通过土壤传播病毒。另外,使用的工具在阳光下暴晒2h,并利用药剂消毒。第二,针对花和叶部位感染病毒的植株,如果病毒含量未达到1.0,则采用高接换种法,将原有苹果植株品种改为嘎啦品种,通过改变苹果品种,去除感染病毒植株部位,阻断病毒传播。病毒含量达到1.0以上,则采用上述第一介绍的办法处理。

4.3 药剂治疗

除了上述两种防治策略以外,在不同时期喷洒药物,防御植株侵染病毒。根据苹果植株ACLSV分布情况,应该增加花期药物喷洒。花期喷洒药物3次,其他时期喷洒药物2次。如果苹果植株已经感染ACLSV,则根据病毒感染分布情况,在不同部位分撒不同药量,具体药量设置及品种的选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 总结

本文围绕苹果病毒病危害问题展开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苹果病毒病类型。本文以ACLSV为例,分析该病毒病发病特点,开展ACLSV相对含量分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CLSV相对含量在植株不同部位分布差异性较大,并且枝条病毒含量不同方位分布同样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依据病毒分布情况,提出具有侧重点的防治策略。

猜你喜欢
绿叶部位植株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绿叶对根的深情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绿叶和红叶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桃娃娃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还在坚持的绿叶们
长匐茎与块茎
喜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