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思维中寻瓷画创作思路

2021-01-06 10:09熊莞婷
陶瓷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瓷板画瓷画陶瓷

熊莞婷,沈 思

(南昌瓷板画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00)

1 认识瓷画

瓷画,人们粗浅地理解为瓷板画,如果进一步思考应该为瓷器上的绘画,不单单局限于瓷板上的绘画。是以应当说所谓瓷画是瓷为载体、以画为主体的平面架上绘画,采用陶瓷颜料及特种工艺进行绘制,经过高温烧制而成,具有瓷本质独有的核心价值,表达出陶瓷特有的质地画面效果。瓷画是中国传统陶瓷工艺的延伸,是它的对外表现形式。

瓷画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则出现在明代中期。清朝中期瓷画艺人将纸绢上的中国画移植到瓷器上,经纯手工绘制且高温烧制而成后,因瓷板画色泽饱满丰富,令人耳目一新,人们爱不释手,由此打开了瓷板画盛行的局面。

古代时期的瓷画一般称为“陶瓷装饰”,而陶瓷装饰必将与陶瓷器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瓷板画则较为少见,偶尔有尺幅较小的瓷板画也是大户人家床架上用来做装饰点缀的,且所有的画面题材以传统吉祥纹样或历史人物典故为主,很少有特立独行的创意型作品,所有古时候的瓷画创作内容较为传统,风格不够多样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瓷板画具有瓷板平整光洁之美,画家们以瓷当纸,绘制出来的作品在保留画面艺术感下增添了瓷器温和如玉般的光感之美。瓷板画是陶瓷艺术家们汲取中国传统绘画精髓,表达东方文化艺术审美较为理想的重要载体之一。由于瓷板画的本质特征,瓷器的特性,它的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不惧潮湿,不会霉变, 只需避免摔跌和碰撞,保障瓷板画不破碎即可。与纸绢画相比更具长久收藏的价值。

现今当代瓷板画风格需要具备多样性和包容性,既要能够满足人们崇尚古典美的需求,又要符合当下人们追求时代新发展的审美理念。因此瓷板画形态样式丰富,除了常见的长方形、正方形外,还有圆形、椭圆形、扇形、鸡心形、叶形等等,以便适合不同的情景需求。

2 瓷画艺术的现状分析

瓷画艺术现今形式下并未得到画界的广泛认可,更是在中国美术界内没有得到应当取得的位置。瓷画作为江西陶瓷艺术中的一门绘画艺术,因其独特的价值当是江西乃至世界优秀文化的代表,是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被作为代表性礼品赠与国际友人,是世界优秀中的代表,更是中国艺术走入世界的最好契机。

瓷画艺术是由原始彩陶发展而来的,所以追根溯源它是中国绘画的最初形态,同国画、油画、版画、水粉画等画种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核心绘画语言,是隶属于陶瓷艺术范畴的独立艺术,发展到今日应当转型为独立的艺术绘画门类,在美术界内拥有一席之地。

3 瓷画局限性的思考

现在的时代里美术创作已摆脱主题先行的模式,将视线转向广泛地审美领域。这使得美术创作的形式和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变。而对于瓷画的表现随之有了更大的难度和挑战。

很多人错以为陶瓷工艺束缚了瓷画艺术的自由表达。也因此局限了瓷画的表现形式,没有其他画种的艺术语言丰富。但是对于瓷画而言,如果抛弃了工艺,那就没有了陶瓷独有的语言,失去了瓷画艺术的的意义和价值。

瓷画的工艺是它最重要的形式特征,是它艺术语言最本真的代表。我们应当思考的是如何打破这一局限,如何丰富开创属于瓷画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这个时候融入设计思维,更好地运用陶瓷本质特征进行升华和体现,原创性的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思维转换设计进入绘画之中。不局限于瓷板,开拓思维从型开始再到画面,做到陶瓷器型与画面相辅相成,达到瓷画的型画合一。

4 设计思维认识与运用

设计思维是在设计过程中的思维,也就是对客观素材、现实感悟和材料进行间接、概括的反映,强调科学合理性。而设计思维和艺术思维具有相似性,所以在瓷画艺术创作中,从设计思维出发寻找新思路是有用且有效的。在当代时代精神飞速变化的条件下,设计是最为广泛、直接、敏锐的创作手段。因为设计可以覆盖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它能够和科学、艺术一起不断深入、不断发展,为创作者提供更新、更进步的思想和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而设计思维的设计和思维相辅相成,设计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思维是设计的内在基础。

设计思维中有几种基本方式,直觉思维、想象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再造思维和创造思维。根据这些思维方式的特点从中寻找瓷画现时代新发展的创作思路。

4.1 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创作设计者根据以往知识和经验,本能地从现象中迅速猜测、预感或观察出隐藏在事物背后的本质。在人们意识认知里,瓷器往往也被说为陶瓷,而专业意义上陶瓷可以拆分为“陶”和“瓷”,这也就为我们的瓷画艺术拓展了新的思路,无需去局限于“瓷”的材质,在“陶”上也能够很好地运用或的艺术语言来进行绘画创作。很好地使用陶瓷的本质特征,进行艺术创作。抓住瓷画工艺的陶瓷语言,并筛选出对现下创作最需要且最能和内容画面相辅相成的艺术特征,将其融入设计构思中。

4.2 想象思维和联想思维

想象思维,创作设计者根据自身记忆中的表象进行二次转换加工,创造新形象。对瓷画创作有启发性,想法与物象表达的转换迁移性。联想思维,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个事物,寻找两者的关联性,进行类比,分析不同的艺术形态,从中根据创作审美进行对事物的艺术创作。想象思维和联想思维比较相似,可以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结合使用。

4.3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创作设计者根据以往知识和经验,对于创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多维度、多思路、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并找到解决办法的思维方式。它具有变通性,能够在瓷画创作中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技法上,而能够促使创作者从各个能够使用达到的工艺技法上去实现画面想要表达的效果。

4.4 收敛思维

收敛思维,创作设计者根据以往知识和经验,对创作的方式方法等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概括总结,从中选出最符合想法和精神表现的方案,具备归纳性、选择性。也是创作实施之前最具整体科学性的思维方式。在瓷画创作中帮助创作者对绘画上有效地进行加减法,做到画面的有益取舍,使得作品构图达到最佳状态。

而陶瓷绘画中不单单只有釉上彩绘,还有釉下、色釉、雕刻等其他艺术表现方式。收敛思维在瓷画工艺技法方面也能起到很好地作用。

釉上彩绘还有新彩、粉彩、古彩,其中还有油料和水料的不用表现技法,每个技法背后的艺术特征各有特点。釉下有青花、釉里红、五彩、色剂等。色釉的运用更是千变万化,品种繁多。泥坯雕刻、刻瓷等更是打破平面瓷板光滑的形态特征,给瓷画艺术一个彰显活跃性的空间,这种将泥塑、瓷坯、釉料、陶瓷绘画颜料通过火、造型与设计相融合的艺术,不再是绘画内容、表现形式的展现,更是精神内涵、情感观念和技术的综合体现。

4.5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创作设计者根据以往知识和经验,在创作思考过程中不按既定规律思考,打破常规进行的创作思路。注意它的特质里有灵活性、奇异性和可行性。在逆向思维创新作品时,也要注重可行性,不要过于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而忽视瓷画工艺是否可实现的情况,要基于当下工艺技术可达到的条件去创作,这里就需要瓷画创作者对陶瓷工艺知识的了解程度足够全面、足够更新、足够扎实。

4.6 再造思维

再造思维,创作设计者通过主动学习、记忆积累、临摹模仿、同类比较、研究推算等方式在他人已解决的实例中得出自己新的见解。这个思维方式对于青年画家有着方向引导性作用,避免瓷画创新过程中出现脱离美术创作界限,造成本质性错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单向性。

这一思维也可以用于工艺和材料运用的学习和认知,在他人瓷画实践成功案例中汲取需要的方法,之后进行二次创作以到达画面效果。结合再造思维,面对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工艺也随之更加的丰富多样且不断发展的时代里,瓷画的艺术表现力大大得到了发展的空间。在这一发展情况下,解决了很多工艺以往不能达到的效果。所以陶瓷工艺不应该成为削弱瓷画的真凶,而是加强艺术独特效果的好帮手。不管用的是什么材料,只要是在陶瓷这一载体之上创作的作品,就是瓷画。

4.7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创作设计者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地去发现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中的新事物,从中感悟理解并提出自己的新见解,解决瓷画创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具有主动性、求异性和独特性。这一思维方式是最需要画家自己去提升和培养的。这一思维是带来创新的直接途径。而“创新”是现今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种精神产物。瓷画作品的创新是反映新时代价值的表现形式。当创造性思维、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汇聚一人时,那么这个人就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其中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我们可以简称为创造思维。而创造能力是能够把思想、理念、想法变成可以操作的实际行为,并转变成有价值且有效的成品。在画家具备创新意识也就是创造动力的情况下,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存在,能够帮助画家解决创作过程中“如何创新”的问题。

4.8 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

面对以上这些思维方式,要通过画家的感性和理性两面去做创作的导向划分。也可以理解为设计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两者关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不可只求其一,需要结合运用。例如瓷画中对于形态、造型、色彩、质感的思考则需要选择感性思维,而对于绘制、生产、工艺、社会文化艺术影响等则更多地需要理性思维。所以在创作构思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形态、造型、色彩、质感的各个方面的单独的构思,同时还要其他条件等方面因素共同考虑进来,思考在整体结构上能否实现,实施难度是都过高,是否适合一幅完整瓷板画的需求。

5 以肖像画为例谈创作思路

结合以上观点,以创作关于“建军90周年英烈肖像画”为例来分析瓷画肖像的创作思路。首先在现有的人物素材中以直觉思维快速抓住人物历史背景、英勇就义的场景及身份特点。从而确定了创作的思路,大致有了画面的基调。在创作设计过程中,人物素材照片是黑白的,但是需要的作品效果是彩色的,这一问题则需要通过其他相似人物彩色肖像瓷画作品来进行分析学习,局部参照来完成我的黑白转彩人物肖像画的刻画,也就是再造思维的运用。在整幅作品中,处理人物面部、服饰及背景飞机、天空的关系上需要在质感、色彩、空间上做好事物关系的处理。达到这些首先需要对陶瓷颜料的料性要有一定的掌握。云朵天空的色彩要轻薄,晕色过度要自然,这样才能让给背景有透气空间,才能和人物扎实细致的刻画形成对比。其中的收敛思维让我在表现技法上做了选择,服饰的厚实感采用重彩,结构刻画扎实,明暗关系强烈;人物采用彩像结合西式线条修像的技法将面部刻画细腻,与服饰的厚实相对比,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最后全画面进行调整,控制好画面的色彩、空间构图的表达,让作品既能体现瓷上肖像画的特点又能展现人物的背景故事,表达创作中想要体现英雄的无畏的战斗精神。

设计思维的养成不单单是设计者需要做到的,更是瓷画艺术创作者们应当去融汇贯通的。我们既要学会成为优秀的设计者,更要努力成为拥有设计思维的瓷画绘制者。设计是艺术创新的重要历程,因为有设计才有创新这一产物的产生。因为有创新才能让瓷画艺术拥有它独一无二的魅力,拥有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才能使得瓷画艺术在美术领域里获得它本该有的地位。

猜你喜欢
瓷板画瓷画陶瓷
浅析潮州瓷板画的艺术形式与审美鉴赏
徐建明 艺术作品选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南昌瓷板画的传承与发展
蒋晓贝瓷画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瓷画猫系列作品
王清丽瓷画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辽彩新韵
——林声瓷画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