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护理体会

2021-01-06 08:45陈会茹郄丽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期
关键词:胃管胃肠道胃肠

陈会茹,郄丽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河北 石家庄)

0 引言

在临床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通外科中最复杂的一种手术,该手术主要是被应用于胰腺头癌、十二直肠恶性肿瘤、胆总管中下段癌、胰十二指肠严重损伤及壶腹周围癌等[1]。发生这些病变的患者全身情况通常较差,且在这种手术下,需要涉及的范围较广,需将患者的胃窦部、空肠上段、十二指肠、胰头部、胆总管部位进行切除,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因此患者于术后的并发症较高,具有较大的危险性[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在各种疾病的应用中愈发广泛[3]。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由于其创伤较常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小,更加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而被广泛应用于此类疾病患者的治疗中[4]。但总的来说,手术始终都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同等重要。为了提升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疗效,促进患者的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本研究就应用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收治的58 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21 例、男性37 例,年龄50~68 岁,平均(60.27±4.89)岁。其中胆总管下端腺癌11 例、胰十二指肠乳头腺癌19 例、胰头癌28 例。

患者纳入标准为:①未患有精神类疾病,言语意识清晰;②临床资料完整;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排除标准为:①存在相关手术禁忌证;②患有全身性血液性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在收治患者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①给予患者术前护理。术前1 d 告知患者进食容易消化及半流质食物,同时给予患者导泻剂进行口服。术前一日晚为患者进行灌肠,于手术当日留置胃管,在患者服用导泻剂间,注意观察水、电解质、血糖等变化情况,避免患者出现脱水、低血糖等情况。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患者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各功能的情况,胃瘫的发生也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因此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近讲解手术的相关情况,使患者对自身的疾病能有正确的认识,告知患者腹腔镜手术的特点,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可列举一些手术成功的案例,给予患者治疗信心,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师开展治疗。

②术后护理。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的胃肠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的情况术后为患者进行3~6 d 的胃肠减压。注意不可应用负压吸引方式进行减压,避免患者出现胃肠出血。观察患者留置胃管的胃液情况,术后每日为患者听诊肠鸣音2 次。记录患者的腹痛、腹胀、肛门排气等情况。若患者过于疼痛,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指导患者放松,在咳嗽、翻身等可能牵扯伤口的行为时,指导患者将伤口按压住。术后应尽早为患者开展早期活动指导。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术后6 h 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指导患者坐立于床上,拍打患者的背部,指导患者将伤口按压住,每日训练患者坐立。其余时间使患者采取半卧位于病床,并定时指导患者翻身,于病床上进行四肢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超过2 h。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双下肢的主动伸缩锻炼。在患者于术后2 d 生命体征均平稳后,护理人员可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早期下床活动,每日活动3 次,每次时间在10 min 左右。患者进行早期活动能促进脏器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早期胃肠营养支持。在手术完成后的6 h,患者的小肠吸收功能基本已恢复,因此需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以满足患者身体的营养需求。鼓励患者于术后12 h 饮水,每隔4 h 使患者饮水10~20 mL,在患者肛门通气后,可使患者食用流质食物。根据患者的胃肠情况循序渐进地恢复患者的饮食。在此期间,同时给予患者抗溃疡及抑酸类药物,如奥美拉唑或兰索拉唑。术后6 h 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开展腹部按摩。在按摩时以患者的肚脐为中心,将患者的四肢并拢,避开患者的切口,避免造成切口裂开或渗血。为患者进行顺时针按摩。观察患者的表情,力度以患者的能受度为准,力度由轻到重,每日为患者进行10 min 的按摩,每天为患者按摩2 次。为患者进行腹部按摩属于机械性刺激的一种,通过腹部按摩,能促进患者血液循环的加快,从而实现患者胃肠血运的加快,对患者的胃肠神经造成刺激或反射性增强患者的肠蠕动,加快肠道通气排便。在术后24 h,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腹部微波理疗,每次理疗时间为15 min,每日为患者理疗2 次。将理疗烤灯调节至距离患者腹部位置20~30 cm的位置,不必将患者外衣脱去,注意患者的皮肤状态,避免发生烫伤。微波理疗的频率很高,震动波长以及周期较短,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能穿过皮肤刺激胃肠,促进患者胃肠平滑肌的应激性提升,既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也不会对其表面器官造成伤害。还可通过针灸治疗方式治疗患者的为排空障碍,取穴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等穴为主穴,根据患者症状配以三阴交、阴陵泉、太冲及丰隆等穴进行针灸治疗,每日为患者进行1~2 次针灸治疗。术后还应注意的是胃肠道并发症的护理。在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中,术后容易出现一系列胃肠道并发症。对于出现胃肠道并发症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给予其胃管重置,时刻观察引流管的通畅性,并使患者禁食食物与水,注意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可给予患者一些胃动力药,以增强其胃肠的蠕动功能。

2 结果

本次收治的58 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共有5 例,其中腹泻为2 例、胃排空障碍3 例。但这些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在经过相应的护理措施干预及积极的治疗后,均已痊愈出院。本次收治的患者术后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77.98±5.89)h,胃管的平均留置胃管时间(6.59±1.87)d。护理效果较好,患者的恢复较快。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的变化,临床上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增,人们的医疗需求也不断增大[5]。由于需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其本身于术前身体素质就很差,加上手术的涉及范围较广,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而影响患者的恢复。随着目前医疗技术的进步,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较以前常规的手术方式给患者造成的创口更小,患者于术后恢复更快而受到临床上患者与医师的重视[6]。而术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影响患者术后预后效果的关键。因此在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十分关键。完善术前准备,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保持良好的心态是促进患者恢复的关键[7]。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的胃肠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将患者的疼痛控制下来,早日为患者开展营养支持、活动指导、腹部按摩等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术后预后效果的提升[8]。在为患者开展各项护理措施的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腹泻、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时为患者进行对症的治疗,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共有5 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2%,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在经护理及治疗干预后,恢复良好,最终痊愈出院。在护理措施的积极干预下,本次患者术后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77.98±5.89)h,胃管的平均留置胃管时间(6.59±1.87)d。患者恢复良好,恢复时间较快,护理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在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中应用护理措施干预,能有效加快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护理措施的实施对于患者的恢复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胃管胃肠道胃肠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2019胃肠道肿瘤防治新技术、新进展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