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现代水务发展规划思路分析

2021-01-06 21:41回晓莹
海河水利 2021年5期
关键词:水务用水量供水

丛 娜,张 乾,回晓莹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天津 300222)

1 区域概况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最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全市南北长189 km、东西宽117 km,市域面积11 917 km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整体向渤海倾斜,除蓟县北部有少量山地外,其余皆为山前冲积平原和滨海海积平原,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94%。

天津位于海河流域尾闾,平原区内地势低洼,河流、水渠纵横交错,洼淀棋布,构成丰富的河网水系。天津是海河五大支流的汇流处和入海口,境内19条一级河道承泄了海河流域70%以上的洪水入海;109 条二级河道则承担了灌溉、排水等重要任务;此外,大黄堡洼、黄庄洼、七里海、北大港等多个湿地遍布其间,各类水域面积达到1 345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1.3%。

2 水务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天津市水务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就。节水方面,已建立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各行业节水水平皆名列前茅。供水方面,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引滦入津供水工程体系,供水范围基本覆盖了整个市域。随着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的建成及顺利通水,天津基本形成了以“一横一纵”引江、引滦双水源为主,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海水等非常规水源为辅的城市多水源供水体系。水生态方面,通过实施清水工程、清水河道行动等城市水环境整治工程,城市河道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通过实施于桥水库周边污染源治理等引滦入津水源保护工程,城市供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水灾害防御方面,城市防洪圈基本达到200 a 一遇标准,19 条一级行洪河道60%达到50 a 一遇标准。水务综合管理水平方面,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基本实现,初步建立了涉水事务社会管理体系;颁布了《天津市节约用水条例》《天津市控制地面沉降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初步建成全市水环境在线监测系统、市县两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搭建了水务业务管理平台。

3 当前水务发展面临的形势

3.1 机遇分析

天津水务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为未来水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南水北调工程的建成通水,不仅提高了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也提升了水务支撑与保障能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为三地协同治水、管水、兴水提供广阔空间。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为实现人水和谐提供了根本保障。国外发达国家、国内先进省份的治水经验,为未来水务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未来水务发展的科技驱动更加有力。

3.2 挑战分析

(1)水资源瓶颈制约依然存在。天津水资源禀赋条件较差,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8 亿m3(1956—2010 年系列),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低的省份,且超过50 a 全市水资源总量基本呈衰减态势,其中1980—20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较1956—1979 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下降了21%。当地产水量远不能满足全市用水需求(近年平均约23亿m3),即使大量利用外调水,现状人均用水量仍排在全国较低的位置,与直辖市的地位远不匹配。由于缺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挤占农业和河湖生态环境用水,并严重超采地下水。在考虑未来南水北调中东线增加的18.6 亿m3供水量后,预计到2030 年,全市人均用水量仍很低,农业和生态用水仍存在一定的缺口。

(2)水环境治理工作依然艰巨。河道承接上游和境内污染负荷量大,加上自产和入境水资源衰减,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水环境严重超载。河流人工化严重,水体流动性差,上游入境污染负荷量大,更加剧了水环境治理难度与完成目标难度,水环境治理形势极为严峻。

(3)水生态修复任务依然繁重。天津境内多为平原区,自产水量有限,且径流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加之上游水库拦蓄,境内又缺少大型调蓄工程,使得河湖基本生态用水量特别是枯季生态用水量的保证程度极低。未来外调水量增加后,虽然可以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但是由于河湖生态用水的欠账较多,新增生态用水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缺水问题,即使充分利用再生水等作为生态用水水源,也难以再现昔日北方水乡风貌。

(4)水务基础设施短板仍未补齐。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业节水水平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有差距。供水基础设施仍需完善,供水系统的抗风险能力有待提高。污水处理厂出厂水质提标升级难度较大,运行负荷率亟需提升。一线海堤建设刚刚起步,城市防洪圈仍未全面达标。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排水标准不高,管网改造任务艰巨。承担排涝任务的二级河道尚有大部分没有达标治理,除涝标准不高。

4 水务发展思路分析

以保障水供给、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重点任务,以优先发展水务为重要保障,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津门特色的水务现代化道路,把天津打造成节水型社会先行区、北方水乡修复示范区、海水淡化龙头区、现代水务管理引领区,为建设美丽天津和把天津建成“北方经济中心、国际航运中心、金融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提供强有力的水务支撑和保障。

4.1 节水优先,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

坚持节水优先的方针,构建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参与节水的新格局,以农业节水为重点,使节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在已建成节水型城市的基础上,全力打造节水升级版。到2030 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6.0 m3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8 以上,城市管网漏损率控制在8%以内,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

4.2 源网并重,全方位保障供水安全

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打造“多源联调、丰枯互济”的水源调配体系、“集约高效、城乡一体”的供水厂网体系以及“储备充足、调度灵活”的应急储备体系,构筑集水源、水厂、管网于一体的供水“三保险”,全方位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到2030年,全市引江水量(入市水量)达到18.6 亿m3,用水总量控制在42.2亿m3以内,全面建成城乡骨干供水网。

4.3 控源治污,全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巩固清水河道治理成果,以“饮水安全、河水清洁”为目标,强化京津冀“三地联动”,入境源、点源、面源、内源“四源同治”,控源、截污、减排、畅流、净化“五措并举”,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到2030 年,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城市供水水质合格率达到99.5%以上,村镇供水水质合格率达到95%以上;重要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超过95%,中心城区河道水质达到Ⅳ类标准,全市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城镇建成区消除黑臭水体。

4.4 保护修复,提速水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保护与修复相结合的原则,紧抓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以保障河湖基本生态用水为核心,以打造骨干河湖生态水网、形成千余平方公里常年水面为主要抓手,着力构建人水和谐、健康秀美的水生态系统,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到2030年,全市河湖生态用水量增加5.0亿m3以上,一、二级河道基本建成生态河道,拥有10个以上健康湿地,水域面积率力争达到12.5%以上,深层承压水常态下实现禁采,水生态系统功能得到初步恢复。

4.5 提标升级,高标准打造安澜城市

按照“蓄排挡统筹、洪涝潮同治”的原则,以流域防洪体系为依托,结合海绵城市、海绵流域建设,系统完善以河堤海堤、蓄滞洪区为骨架的津门安澜屏障,全面提升排涝标准,与城市建设同步打造“防得固、蓄得住、排得出”的水灾害防御体系。到2030年,全市防洪、防潮、排涝标准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基本建成高标准安澜城市。

4.6 改革创新,推进水务管理现代化

结合国家和天津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着力打造“体制顺畅、制度健全、运行高效、智能精细”的水务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水务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考核及刚性约束,建立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倒逼机制,以用水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水位“双控”管理,推动建立地方行政首长对控制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负总责的机制。根据《天津市生态用地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所确定的主要河道、水库、湿地的主要功能及其红线区、黄线区范围,加强河湖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有序推动河湖休养生息。到2030 年,初步实现水务管理现代化。

猜你喜欢
水务用水量供水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智慧水务在大港油田水务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方面的运用分析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基于新农村水务PPP模式下在我国农村饮水工程建管中的探讨
新时期水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