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民生问题演化的内在逻辑探析

2021-01-06 08:46李慧娟
学理论·下 2021年12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演化内在逻辑

摘 要:从社会转型的宏阔历史视野来看,民生问题的演化有着自身特定的内在逻辑。在社会转型的初始期,大量生存型民生问题相对比较集中地凸显,主要表现为绝对贫困问题,其诉求的形式主要是相关方的直接博弈,其抗争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工人运动,抗争的方式主要是采用制度外的暴力流血方式。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到了社会转型的中后期,大量权利型民生问题开始比较集中地显现,主要表现为诉求群体更加多元化和广泛性,诉求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且已拓展至社会公共问题,诉求的渠道更加丰富和多样,诉求的方式趋向于非暴力化,并力求通过制度化方式予以解决。

关键词:民生问题;社会转型期;演化;内在逻辑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2-0038-03

从“社会转型”①的宏阔历史视野及民生问题产生根源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生存型民生问题和权利型民生问题两种,在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代语境下,两种不同类型民生问题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相对集中地出现,即是民生问题演化的內在逻辑。

一、生存型民生问题

生存型民生问题,尤其是基本的生存型民生问题,是每位社会成员最为关切的现实问题。基本生存型民生诉求的有效满足,是人们的刚性需求,是一切生产生活的基本出发点,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531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把基本生存型民生问题视为第一号问题,并将其作为人类一切活动的深层动因和基本前提。

在社会转型的初始期,大量生存型民生问题之所以会相对集中地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其一,社会转型期意味着社会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整个社会的权力结构、阶层结构及利益结构都将发生巨变,尤其是利益结构的深刻变化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对于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而言,在新的经济格局中找寻到自身的合理定位,谋求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是最为紧要的事情,由此,就业、收入分配等基本生存型民生问题成为首要的基本问题。其二,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的普遍建立,使人们的自由、平等、民主等意识逐渐增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传统宗教和意识形态所宣扬和推崇的禁欲主义生活方式逐渐被消解,人们更加注重“此岸”的世俗化生活,追求基本生存需要成为人们最迫切的事情。其三,在转型的初期,各种制度、规则等尚未完全建立,市场经济的运行存在较大的漏洞和缺陷,导致整个社会尤其是在经济领域盛行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不同社会成员在谋取财富过程中,不公正问题较为突出,经济结构和利益格局的严重失衡,不可避免会催生大量生存型民生问题。

在社会转型初期,生存型民生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是劳资矛盾所引发的工人绝对贫困问题。在现代化初期,由于各种制度和法律不健全,市场经济运行存在较大缺陷,资方利用这些空隙和缺陷对劳方进行极度盘剥,导致工人阶级民生状况十分凄惨:“工资几乎总是能够勉强糊口……每一个工人,即使是最好的工人,也总有可能失业,因而就有可能饿死,确实也有许多人饿死了。”[2]357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居住条件也极其恶劣,资本家只把其当成会说话的工具,其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甚至突破了道德和生理的最高界限,恩格斯曾调研指出:在伦敦“他们不仅呼吸街上的污浊空气,还被成打地塞在一间屋子里,他们在夜间呼吸的那种空气完全可以使人窒息。”[1]410-411由此观之,在社会转型初期,由于资本对劳动的极度盘剥,使广大工人阶级的基本生存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是贫富差距过大而引发的生存型民生问题。在社会转型初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但社会财富的分配却极端不平衡、不公正,少数资本家获得了绝大多数由工人创造的社会财富,而广大无产阶级却只能获得较少的,只能勉强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物质生活资料。比如在20世纪初的英国,“1911至1913年间,25岁以上的人中占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3]306这种极端贫富差距的扭曲现象,马克思形象地描述道:“资产阶级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则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4]708这种极端贫富两极分化,导致绝大多数民众基本生存难以为继。

从整体上来看,社会转型初始期的生存型民生问题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特征:一是生存型民生问题主要体现为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也就是绝对贫困问题。谋求一份基本稳定的工作,获取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具有基本的社会保障等生存型民生问题,是这段时期人们最为紧迫的民生诉求。二是其诉求的形式主要是相关方的直接博弈。在转型初期,生存型民生问题的相关方主要采取“一对一”形式进行利益博弈,这时很少有不直接相关的社会群体参与其中。三是其抗争运动是以工人运动为主要组织形式。在转型初期,劳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工人运动成为这一时期民生抗争运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且这种工人运动十分广泛而激烈,比如韩国,“1987年7月至9月短短三个月时间,发生了300多次劳动纠纷,超过了快速工业化前20年发生的劳动冲突的总和。”[5]193四是生存型民生抗争运动主要是通过制度外的暴力流血方式进行。转型初期,社会基本制度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有限,人们的基本民生诉求无法在制度框架内予以解决,只能诉诸制度外的途径与手段,常常采取激烈的你死我活的暴力抗争方式。

二、权利型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具有历史性和发展性特征,从民生问题演化的内在逻辑来看,当民众的基本生存型民生问题解决以后,民众对各种民生权利如公正、平等、自由、人权等便会产生迫切而集中的追求,大量权利型民生问题便会比较集中地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权利型民生问题的诉求群体倾向于多元化和广泛性。既有传统的工人、农民群体,也有新兴的白领、教师、专业技术群体,甚至还包括公务员、警察等国家机关人员群体。二是权利型民生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除经济领域外,权利型民生问题已拓展延伸至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社会领域,其民生诉求“在强调和扩大保护公民各项基本政治平等权利的同时,还增加了公民在经济、生理、民族、性别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平等权利。”[6]475三是权利型民生诉求已拓展至社会公共问题。权利型民生诉求民众不仅关注切身的民生利益,也对事关长远利益的社会公共问题十分关注。这些公共民生问题,微观的包括基层治理、社区管理等,宏观的包括整个社会的公正、生态保护、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等。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这些公共民生问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参与诉求的社会群体呈现出广泛化和多样化特征,几乎囊括了社会中的绝大多数群体,且规模和影响很大,由此,有学者将其称为“新社会运动”,其鲜明特征在于“一个人加入某个社会运动的主要动机往往是为了实现一些非物质性的价值,而不是因为经济或物质上的受剥削和压迫。”[7]290

从整体来看,与生存型民生问题相比,权利型民生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鲜明特征。第一,权利型民生诉求渠道更加丰富和多样。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发展,现代职业分化程度得到了极大提高,各种行业、职业的非政府组织,如各种商会、社团、协会等,逐渐增多并发展成熟,这些现代社会组织,作为联系不同社会群体、不同行业职业的中介,能够有效地将各个社会群体的民生诉求集中起来,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进行妥协谈判与民主协商提供合法平台,权利型民生诉求渠道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与延伸,原来工人与企业主之间基于生存型民生问题而引发的直接暴力冲突,现在变成了工会组织、政府、企业主三方之间的和平协商谈判。与此同时,有着共同长远民生利益的社会群体,也会通过一定的社会组织集结起来,通过游行示威、集体游说等和平方式向政府和立法机关施压,使公共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遵从民生导向,以保证民众的各种民生权利得到有效的维护。

第二,权利型民生诉求方式趋向于非暴力化。在社会转型的中后期,有两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对于民生权利诉求方式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基本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及贫富差距的缩小。随着民生福利保障制度的普遍建立,人们的基本生存型民生问题实现了制度化解决,这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与此同时,随着相关社会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完善,特别是社会再分配调节力度的加大,使原来过大的贫富差距也出现了逐步缓和的迹象,这对于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是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分工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社会合作进一步深化,“共同体”意识得到普遍增强。在现代精细化分工条件下,不同社会成员基于职业分工的社会合作愈加深入,大家逐渐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加之在现代社会,各种社会风险进一步加剧,生态恶化、恐怖主义、经济危机等风险是需要每位社会成员一起面对并共同解决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特质愈加明显,此种情形下,采用零和博弈的暴力方式实现自身的民生诉求,必然导致整个社会基本秩序的失控,还可能引发剧烈的社会动荡,这对共同体内的每个社会成员都是有害的,也无益于相关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综上可见,在基本生存型民生问题得到制度化解决,贫富差距进一步缩小以及民众“共同体”意识普遍增强的历史条件下,权利型民生诉求的抗争方式逐渐由暴力流血方式转向和平合法的抗争方式,大规模的暴力流血式的抗争运动已不是主流。

第三,权利型民生诉求趋向于制度化解决。随着现代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以及人们的理性意识的普遍增强,加之这段时期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民生保障制度,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人们的权利型民生诉求越来越倾向于在制度框架内予以解决,制度外基于民生矛盾而引发的激烈暴力冲突越来越少。民生诉求的制度化解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工人与企业主之间的民生矛盾逐渐被纳入制度框架内予以化解,工人争取改善劳动条件、增加工资、缩短劳动时间等民生权利,大多通过法治手段予以实现,“劳工通过法律获得的成就,大概要比通过罢工或其他暴力手段取得更多一些”[8]8。

三、几点启示

社会转型期生存型民生问题向权利型民生问题演化的内在逻辑,给予我们许多深刻的现实启示。

第一,社会转型的不同发展阶段,民众的主要民生诉求有所不同。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在转型的初始期,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型民生问题相对集中地凸显出来,到转型的中后期,人们的权利型民生诉求较为迫切,这时权利型民生问题相对集中地显现出来。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社会转型的不同发展阶段,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着力点和聚焦点是有所不同的,不能将不同发展阶段的重点任务混为一谈,否则,不仅不能有效地解决相关民生问题,还可能催生一系列新的民生问题,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比如,对于社会转型初始阶段的中国而言,社会建设的重点应当放在解决民众的住房、医疗、就业、养老、社会保障等生存型民生问题上,力求首先满足人们对基本生产生活的需求。当前,我们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社会转型已经步入中期,除了要解决重大生存型民生问题外,还要着力满足民众对于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权利型民生需求,从而有效推动现代化国家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在社会转型初始期构建基本的民生保障体系极为重要。民生问题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各种民生问题,尤其是解决生存型民生问题,对于一个社会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转型的初始期,生存型民生问题日益凸显,破解这一民生难题的关键在于适时构建一个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是社会的主体产业,人地结合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农产品是人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和生活来源,由此,土地成为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能否有效解决土地问题,是解决传统社会民生问题的关键。只要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能够拥有一小块土地,其基本生产生活就有了可靠的保障,许多民生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整个社会就能保持安全稳定和秩序化运行。在现代社会,农业已不是主体性产业,工业和服务业成为主体性产业,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来自工业和服务业,但这种收入来源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社会成员的职业生涯和生命周期内,难免会面临各种社会风险,比如失业、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等,如果没有较为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进行托底,许多社会成员的基本生产生活便得不到有效保证,由此会催生大量的民生问题。由此可见,在现代化的初期,民众对于民生保障体系的依赖性极高,就如同传统社会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一样,此时构建一个初级的民生保障体系,就能从根源上化解许多基础性的民生问题,这无论是对于改善民众的生产生活,还是维系社会的安全稳定和秩序化运行,都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三,后发现代化国家既要重点解决生存型民生问题,同时也要兼顾化解权利型民生问题。后发现代化国家与早发现代化国家相比,其社会转型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更加复杂。早发国家的现代化大多属于内生型现代化,现代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内部的因素和矛盾;而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大多属于外源型现代化,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外部因素和矛盾,它们开启现代化的最初动因主要是基于救亡图存,即为了应对来自外部侵略力量的挑战。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一旦开启,便不可逆转,且呈现出一些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现代化任务的时空压缩性;赶超色彩浓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示范效应明显等等。在这样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使后发现代化国家民众的民生诉求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特征,由此也使民生问题呈现出综合化和复杂化特征,生存型民生问题常常与权利型民生问题同时显现并交织在一起,比如,一些社会群体在要求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资待遇、拥有社会保障、领取社会救济的同时,也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各种社会歧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等权利诉求,可以说,这些民生问题都是后发国家需要重点关注并着力化解的时代性课题。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后发国家着力重点解决的民生问题仍然是有所不同的。从绝大多数后发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历程中,可以清晰窥见,在社会转型初始期,生存型民生问题仍然是民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由此,集中资源重点解决民众基本的生产生活问题仍是这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后发国家现代化的时空压缩性,使得后发国家生存型民生问题向权利型民生问题演进的时间更短,空间更狭窄,且二者经常交织捆绑在一起,因此,后發国家在着力重点解决生存型民生问题的同时,也要适时兼顾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权利型民生诉求,这样才能既促进现代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又能不断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各种民生需要,从而让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美]具海根.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应克复.西方民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7]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①“社会转型”主要指一个国家由传统社会或“半现代社会(初级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除此之外,有些国家还包括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参考吴忠民.转型期社会矛盾冲突的三个层级及主要影响因素.《社会科学》2020年第1期。

收稿日期:2021-09-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民生思想研究”(16CKS006)

作者简介:李慧娟,硕士研究生,从事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期演化内在逻辑
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内在逻辑与科学性
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社会转型期需要会说话的政府和官员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演化》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
耗散结构视阈下的科技招商与科技服务网络建设研究
转型时期《反家暴法》的法理分析及其实施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