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镇图书馆在小镇青年成长中的作用

2021-01-07 14:49黄泰鹏
铜陵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历小镇图书馆

黄泰鹏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一、引言

小镇青年最早是段林先生发表的一部中短篇小说的书名,当这个词语被社会熟悉,小镇青年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小镇青年指的是来自三四线城市以下,甚至县级城市里小镇中的年轻人。当不起眼的资讯类软件“趣头条”,拥有几亿用户的购物软件“拼多多”,短视频播放软件“抖音”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小镇青年开始备受关注。

2012年在芬兰的一座小镇塞伊奈约基建成了一所既具有传统的人文关怀,同时也具备一种现代感的先锋意识的图书馆,它注重小孩和年轻客户,如何使他们在图书馆中获得多角度的场景体验成为图书馆努力的重要方向。图书馆内为阅读者提供了不同场景的阅读场景,如胶囊式阅读、听课式阅读、快餐式阅读、梦幻式阅读[1]。2013年安徽省文学院签约作家项丽敏在散文《小镇图书馆》中描绘了甘棠小镇的图书馆,谈到馆舍空间、馆员、图书馆功能、图书馆环境等存在的问题[2]。2014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圣东安尼奥贝克萨郡试水首座“无书图书馆”,这是无纸化小镇图书馆的探索[3]。2017年郁丹彦、周昕在《地方高校图书馆参与创建特色小镇模式研究》一文中提出:“面向特色小镇群众开放图书馆,发挥其教育职能。”[4]这是对小镇青年利用图书馆较早的关注,但是依托地方高校并不能将小镇青年固定群体的需求完全实现。2019年《特色小镇建设中高校流动图书馆的开发策略研究》一文中提出开发小镇流动图书馆的策略:“建立专门的图书流动站,成立志愿者帮创团队,面向特色小镇开放图书馆,依托高校人才挖掘小镇特色文化。 ”[5]

学术界并没有对小镇图书馆这一概念进行定义,对于小镇青年和小镇图书馆的研究也很少涉及。小镇图书馆有何作用?小镇青年有什么样的图书馆诉求?小镇图书馆与其他图书馆有什么不同?笔者将大胆阐述一二,希望可以引起学术界对小镇图书馆的关注,重视小镇图书馆在小镇青年成长中的作用,探索终身学习的新型实践形式,呼吁对底层图书馆的投入。

二、小镇图书馆在小镇青年成长中的作用

(一)加工与处理知识和信息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指出青年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一方面,围绕小镇青年去建设的图书馆是一个固定的终生学习场所,用极小的成本为未来的整个社会赢得生机。另一方面,图书馆是学校与社会的脐带,走出学校进入图书馆是终身学习的表现,更是图书馆的社会化趋势。小镇青年的自我境界提高才有可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更好地关注家庭教育培养更优秀的下一代。

小镇青年是各界都关注的一个群体,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小镇更是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缓冲区域,是城市化进程的表现形式之一。小镇图书馆在小镇青年的学习过程中,将容易取得的知识与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让信息获得的可靠真实。

(二)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好脐带

一直以来学校与社会是脱节的,学校颁发的毕业证给予的背书仅仅是一块敲门砖,要在工作上有更大的晋升,所需的大多技能是通过自我学习获得的。新东方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三维式’指的是培养过程在国开中专校、新东方烹饪学校、餐饮企业三方之间,是同步开展、交叉运行”,很好地完成了学校与社会不脱节,学习与工作相关联[6]。这对我们图书馆的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未来小镇图书馆会成为学校、工作单位之间的脐带,是“三维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终身培养服务于终身学习。

小镇图书馆是小镇青年的“中间地带”,通过小镇图书馆上传下达,及时反馈,让小镇青年选择“双导师学习模式”,负责学业和工作的分别对接,让终身学习的探索深刻演绎。

(三)塑造精神升华的神圣地

王波提出的“阅读疗法就是以文献为媒介,将阅读作为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指导他人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7]。小镇青年对于阅读疗法的关注,会重视自我阅读,在意自我修养,更加地爱学习。

通过阅读去追随书本中主人公的脚步,感受不同环境下的人生,对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坚忍意志品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8]。通过小镇图书馆这样一个温馨的、文艺的、神圣的地方,阅读书籍、汲取知识,让他们精神得到升华,在徜徉精神中渐渐养成乐观、开朗、奉献、善良等优秀品质。

(四)萌生长期主义的图书馆精神

不论智慧图书馆发展到何种程度,图书馆的文化地标不可能用AR虚拟、人工智能替代。这种长期主义的图书馆精神,就从一所聚合城市所有的图书馆力量的小镇图书馆开始。

小镇的文化地标就是靠这样的图书馆散发出文化底蕴衬托。一个没有高校的城市只有通过自身建设,尊重历史和文化,重视教育,地域的特色才会被进一步挖掘。通过图书馆让小镇青年精神获得的提升,从而生命变得更加自信和多姿多彩。

(五)设立自我虚拟图书馆

王余光教授认为,普通家庭的藏书量应在500种(册)左右比较适宜。小镇图书馆给每一个小镇青年设置一个自己的图书馆数据库,通过小程序就可以查到自己曾经阅览过的图书,这些图书会以网络资源的形式存储在云端,随时可以下载阅览。

这是解决国民素质水平问题的自我革命中的探索。我们并不知道吮吸书籍的价值到底有多大,甚至我们也无法界定图书馆的真正价值,但一种心灵的慰藉,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字熏陶,预示我们这个孤独个体是在成长。小镇图书馆将成为小镇青年终身学习的归宿和场所。

三、小镇青年终身学习的诉求

(一)小镇青年自身的特质

从2018年8月极光大数据:小镇青年消费研究报告中小镇青年教育背景模块,“初中学历的小镇青年占9.1%,中专学历的小镇青年占14.2%,高中学历的小镇青年占27%,大专学历的小镇青年占20.3%,本科学历的小镇青年占25.8%,硕士学历的小镇青年占3.6%。一、二线城市青年中初中占8%,中专占10%,高中占16.6%,大专占22%,本科占36.8%,硕士占6.6%。”大专及以下(含大专)的学历占70.6%,由此可见,小镇青年的整体文化程度并不高。

《2019年中国小镇青年发展白皮书》中“相信教育改变命运”模块小镇青年学历情况:“初中及以下占2%,硕士及以上占3%,高中/中专占27%,大专占32%,大学本科占36%;本科文凭的获取渠道16%来自高考。”相较于去年,小镇青年的初中学历、中专学历、高中学历比例明显减少,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比例明显增加,这充分说明小镇青年并不安于现状,学习诉求与学习欲望强,学习进步空间大、阅读需求广、兴趣发掘多。低层次学历的比例下降,这与小镇青年相信“接受教育能改变命运”的思想是一致的。小镇青年在自我成长中是需要不断地接受教育才能面对社会的挑战。

(二)小镇青年社会的弱势

自我进步与自我培养对于小镇青年而言,是有困难的。相对城市青年,小镇青年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阅读素养较为欠缺,理解能力较差,耐心不够,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智力水平、家庭背景、家风家训等方面有明显弱势。初中阶段是心智启蒙的关键成长期,大多数的良好品格都形成于这段时期。初中生对于知识的渴望是强烈的,却对知识没有辨别能力与分析能力。在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良莠不齐的碎片化知识和短视频阅读很容易获取,也容易摧毁心智和消磨耐心。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不加以约束与管理,初中生的心智就会发生变化。在一个如此重视教育的社会,每个家庭都希望通过教育改变这个家族未来的走向和命运。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改观,家庭贫困使得学业荒废是已经不再可能。经过社会调查,初中毕业后没能将学业延续是学生主观条件造成。这群初中生非常叛逆,宁愿去打工也不愿意坐在教室里继续读书,他们对于书本中枯燥的知识反感,也没有太大的抱负与理想。他们的阅读兴趣与“图书馆情怀”需要家长和图书馆员去激发。

(三)小镇青年个人成长的忧虑

由于中专类学校拥有独立图书馆的较少,大多依托大专类、本科类高校图书馆提供图书文献资源。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大都只是依靠老师传授,在步入社会后,更易感受到自己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求,相当多的中专生想重新回到学校或者通过其他方式继续学习,小镇图书馆就是学校之外他们提升自我的最好场所,是知识补给的最好归宿。小镇图书馆不仅可以提供心灵上的抚慰,而且能寻找到同样困境的知己。小镇青年回炉学习,补充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情商与文化修养,摆脱“干电池”困境。小镇图书馆为他们提供学习场所,提供一整套的学习规划,给予可行的学习方法指导,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的引导与推荐。它的存在更像是一个联动体,提供的服务更为广泛,是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的“试验台”。

小镇青年有终身学习的这种诉求,却并不知道向图书馆去寻求帮助。一者,没有图书馆专业的背景的图书馆员很难提供更多的服务;二者,小镇青年阅读是需要指引的,他们对图书馆的诉求并不仅仅是阅读,更多的是在他们成长中可以给予灵魂的洗涤。在三四五线城市中,图书馆配套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图书馆终身教育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仍有空白点,全国还有12%的县(区)没有公共图书馆”。即使拥有一个公共的图书馆,空间资源、图书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并不成正比。读者想拥有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难免吃力。“不少地区县(区)级馆基础设施薄弱、馆藏资源不足、专业人员匮乏、经费投入不足、服务效能较低。图书馆也大多成了形象工程,实用性较弱、功能性单一、服务意识差”[9]。

(四)小镇青年终身学习的社会性

一般的图书馆并不能满足小镇青年成长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需求,他们需要专业的图书馆。这对图书馆工作人员是一种巨大的挑战,需要图书馆专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背景和相关专业技能的了解,需要充分调动和利用资源来满足小镇青年的多样化需求。小镇图书馆更侧重于专业性、个性化、高效性。

在21世纪,信息高速发展的年代,通过“一种技能吃终身饭”几乎不再可能,所有人随时面临着解雇的风险,面临着行业淘汰或转型升级的考验。小镇青年终身学习的诉求随着他们的社会经历的增多而不断增强,他们希望能够获得自己所在行业的知识储备,他们需要懂得如何与人交流,他们需要懂经济学,他们需要理解市场营销……小镇图书馆就可以提供一个终身学习的场地,让小镇青年到图书馆去获取这些知识与技能。未来的小镇图书馆是“新东方烹饪学校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保持学生与学校的“终身关系”,跨越了社会与学校交割的鸿沟。

四、未来小镇图书馆的建设

(一)基础架构面向现代化

馆舍全部租赁,选择距离人口密集的中心区三到五公里之间,靠近公园,交通便利,有充足的光照。馆外要提供足够的免费停车位,馆内要提供充分的阅读座位。同时借鉴芬兰的小镇图书馆,为读者提供胶囊式阅读、听课式阅读、快餐式阅读、梦幻式阅读等不同的阅读空间,让小镇青年找回阅读的乐趣。小镇图书馆保持“云开放24小时”状态,通过面部识别即可入馆免费阅读书籍,身份证办理借阅证即可免费借阅图书。依托“微信的小程序”,不单独开发应用软件,让进出便捷。

图书馆的建立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关键是管理人员队伍的搭建。一个图书馆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员。小镇青年的知识储备不足、精神境界贫乏、社会影响力弱,这就需要图书馆员首先进行价值判断,将合适的书籍推荐给不同的学生看,让阅读者通过书籍去寻找“书”,掌握一套学习方法,依托着自我阅读的内容,建立个人图书馆。因而,小镇图书馆的馆员要求具有工作经验的青年,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有阅读推广能力,能懂心理学。

(二)获得社会支持多元化

周建芳提出的“图书馆众筹”是“将互联网金融的众筹融资模式移植到图书馆受赠工作中,从而形成的一种横跨互联网、金融、图书馆、公益捐赠四个领域的新型筹资模式,其基本思路是用互联网思维做图书馆受赠工作”[10]。小镇图书馆是基于“图书馆众筹”的互联网思维,围绕构建图书馆所有资源的新型众筹。不仅是受赠工作,也扩展到图书馆的资金运营、场地、建造、馆内服务、馆员、社会活动、自习室等。一者,取得社会帮助;二者,小镇图书馆无形中进行了营销。首先,小镇图书馆的图书来源可以从市场上收购二手书。个人藏书的价值与共享传递的价值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其次,书籍来源于流动图书,从省市馆租借,不仅保证合理的开支,也可以将图书的新鲜血液及时提供给读者,最为重要的一点可以节约读者时间,减少管理图书的时间,充分释放图书馆的空间,让小镇图书馆成为“中介”,做到小镇图书馆的人比书多。最后,小镇图书馆也接受部分有价值的捐赠图书,也购买少量图书。

当然,小镇图书馆的建立少不了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也不能缺少当地学校、文化馆、博物馆的指导和帮助。

(三)功能扩展趋于多样化

小镇图书馆不在是提供阅读服务,它的功能扩展到专业指导、兴趣培养、文化活动、互动交流等拓展性功能。主要服务于三四五线城市的小镇青年属半公益、半公共性质的图书馆。它与公共图书馆、乡村书社、县基层图书馆一样,向社会所有人员全部开放。它的增值服务是收费的,如指定书籍借阅、座位预定、参加讲座、技能培训、真人图书馆等。

根据各个城市的河流、沼泽、池塘、森林、农田等地貌建立不同的阅读体验馆。当然这些阅读场地也可以作为活动场地,将中国的寓言、成语、历史等故事演绎在这片土地。不仅如此,学生们还可以互相讨论书籍中的角色,互相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阅读方式的彻底改变会促进阅读的兴趣,从而达到阅读推广的目的,让小镇青年感受到小镇图书馆的热情与价值。

(四)核心面向小镇青年

小镇图书馆是按照“三维一体化”模式培养人才的专业图书馆,是小镇青年成长过程中的驿站,是小镇青年自我心灵慰藉的场所,是终身学习理念的勇敢实践。小镇图书馆集图书馆资源、资金、技术设备、人才队伍于一体,打造的是一所为培养终身学习型人才的图书馆。不仅如此,小镇图书馆要去学习“嘉兴图书馆的智慧书房建设以及以图书馆为中心去开展跨界的活动和课程”,真正地去引领小镇青年对图书馆的充分利用,依托图书馆举办读书活动、举办讲座、开展互动,让小镇图书馆受到更多青睐。

当下,处于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期,信息的价值受到重视。在知识社会中,小镇青年的自身弱势被放大。一所所面向小镇青年建立的小镇图书馆,让他们所有的忧虑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锻造了面向社会压力的优秀品质。

五、结语

小镇图书馆是一种泛称,名称可以有多种叫法。凡是围绕学校、社会、工作单位,按照“三维一体化”模式培养人才,依托所在“小镇”的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公共图书馆、新华书店,集志愿者、阅读爱好者、慈善家、乡贤、当地企业家等多方支持,以终身学习为目标而成立的图书馆都可以泛称“小镇图书馆”。从建馆开始它就是当地城市所有人构建的图书馆。它不仅仅提供基础的阅读服务,更重要的是举办讲座、读书活动、学历晋升、职业规划、技能培训、熏陶素养等一系列活动和课程的加入。当然,小镇图书馆的部分增值服务采取收费制,这与众多的公共图书馆所不同的。从设想到实现,小镇图书馆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猜你喜欢
学历小镇图书馆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图书馆
膨胀学历
知识无力感
去图书馆
“学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