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后疫情时代中医专科门诊的防控及管理

2021-01-07 21:15卞秀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1期
关键词:诊室医护人员科室

卞秀梅

(江苏省中医院推拿科,江苏 南京 210029)

0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是由β属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新发传染性病毒性肺炎,以发热、咳嗽、乏力为主要临床症状,目前主要通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和接触等方式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推拿科门诊是一个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医诊疗科室,主要为患者进行推拿、针刺、拔罐、刮痧、以及超声药物透入治疗、牵引治疗等物理治疗,需要较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患者,甚至或接触到患者的血液,因此在疫情还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同时又要尽可能避免感染的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下推拿科门诊的防控措施,现汇报如下。

1 改造医院进出通道

全面落实预约诊疗服务首先在院级层面上,设立“入、出”通道,实现人员单向流动,所有人包括医院职工、患者及家属进入医院须持有“苏康码”绿码、体温正常或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登记方可进入,在入口处粘贴入院就诊需知、自动入口闸机使用方法等各种图示,加强路标指引,减少患者在院滞留时间。全面开展线上预约,患者可提前1周通过电话、手机APP等方式预约门诊就诊时间,避免扎堆就诊,在推拿科科级层面上,我科专家已建立次日就诊登记表,让患者根据自已的需求预约下次就诊的具体时间,方便不会使用线上预约的患者,既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又避免了人群聚集,减少了风险,获得了患者的认可。

2 严格按规范进行全面消毒,做好个人防护和人员的有效隔离

2.1 落实好口罩的正确佩戴

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学生、导医及卫生员)按规范正确佩戴一次性口罩、口罩每4h更换一个,如有潮湿或污染及时更换。科室配备一定基数的口罩放置导医处,若患者口罩损坏或丢失,及时由导医发给患者,同时及时纠正并指导正确的口罩佩戴方法。疫情期间患者及家属能自觉佩戴口罩,后疫情时代即常态化防控期间普遍防范意识减弱,常常忽略细节,医护人员及时向患者强调佩戴口罩的重要性,使其能自觉遵守防疫措施。

2.2 消毒

诊室台面、物体表面、地面安排卫生员每天两次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擦抹,有明显污染物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消毒;电话、电脑、键盘及鼠标用75%酒精纱布擦抹,注意纱布不可过湿,诊室关闭中央空调,上、下午由导医至少开窗通风各一次,每次30min。加强巡视,发现诊室、候诊区人员聚集,提醒及时疏散。各诊室及厕所洗手池粘贴七部洗手法图片,各诊室及导医台处配备速干洗手液,方便患者学习及使用。

2.3 中医器具消毒方法

刮痧板用后皂液洗净-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30min冲净,干燥保存。火罐洗净后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30min冲净,干燥保存。被体液/血液污染后及时去除污染物-含氯消毒液2000mg/L浸泡30min冲净,干燥保存。

2.4 有效控制人员聚集

据文献报道,医院感染是新冠疫情广泛传播的重要因素[1],因此,落实好人员的安全距离非常重要,严格控制诊室人员,做到一人一室,诊查床上垫一次性中单,推拿用治疗中单一人一用一换。候诊椅用胶带隔开,间隔使用,保证间隔1米。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和小儿推拿往往由多名家属陪同就医的情况,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一般只允许有一名陪同人员进入诊室,让其他家属在候诊区等候,患者由工作人员妥善安置,减少人员聚集。

3 加强各级各类人员培训

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和针对疫情传播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卫生行政主管部分及医院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形势,有效的宣贯工作是一切行动的前提,科室相关要求拟定培训计划,统筹安排。

3.1 建立“推拿科医护微信群、护士微信群”

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定时在群内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的相关文件、PPT课件、视频等相关培训资料,方便大家反复观看学习,对有疑问的内容由科主任及护士长及时予以解答。通过医院院内OA网、医院微信公众号等,定时学习医院发布的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文件和感控专家培训视频,平时加强学习考核,做好记录。根据疫情制订的门诊院感防控应急预案人人要知晓,熟练应用。

3.2 加强卫生员及导医新冠肺炎、感控知识培训

卫生员和导医是医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容易忽视的环节,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和检查其工作质量是防控的重要一环。

3.2.1 卫生员培训

培训内容:各种物品的消毒浓度、消毒液的正确配置方法、垃圾分类处置等内容,形成科室内部文件规定,护士现场检查消毒液配置是否正确、台面、物体表面是否清洁,垃圾分类是否正确、处理是否及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其改进。

3.2.2 导医培训

培训内容:体温计(体温枪)的测量及消毒方法、新冠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发现可疑患者处理上报流程等内容。护士通过口头提问及现场查看导医工作,了解其掌握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指导。

4 正确的心理疏导

由于目前对COVID-19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全面,再加上当今社会是网络时代,自媒体发达,某地一旦出现疫情,对绝大部分人包括医护人员和患者均会形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医护人员的使命是医治病患,挽救生命,最大限度减轻疫情造成的危害。职业使命感和面对疫情的双重压力使医护人员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的心理应激反应,通过知识培训让医护人员理性认识新冠肺炎可控可防,利用科室微信群推荐一些幽默笑话、音乐,针对出现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干预、疏导,使其能正确面对。建立排班需求表,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发动同事之间团队协作,让员工感受集体的温暖,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培养,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2]。

由于疾病本身引起的疼痛等不适对患者造成焦虑、紧张的不良的情绪影响,加之对COVID-19的畏惧心理,患者同样也面临着双重心理压力。医护人员在给患者做各项治疗时,注意态度和蔼可亲,动作熟练轻巧,合理安排各项治疗,减少排队等候时间,给患者做治疗时讲解疾病相关预防、保健知识,新冠肺炎的防治要点,解除患者的顾虑。同时告知患者可关注医院、科室公众号,定期推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使患者从多种途径获得疾病知识。

5 开展持续健康监测和定期督查

5.1 健康监测

医护人员、学生、导医等通过各自所属部门每日参与问卷星调查,汇报内容:姓名+日期+体温+身体状况+有无疫区人员接触+家属情况等内容,全程监测员工健康[3]。对身体健康状态不佳者,及时调整班次。疫情期间非必要不离宁,如需外出向相关部门履行请假手续,尽可能不去中高风险区,回宁后及时变更苏康码,关注体温等变化。

5.2 定期督查

医院层面:由主管院领导、医务处、护理部、感控办等人员组成的检查小组定期检查医务人员对防控知识的知晓和执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制度流程在防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疫情防控工作出现需要解决的新情况。护理部层面:由护士长、护理骨干组成的检查小组,不定期到各科室检查,特别是重点诊室如推拿刮痧室,重点关注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科室层面:科主任、护士长、门诊护士组成自查小组,对科室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梳理。对在各层面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落实改进。在检查过程中注意将督查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变查为指导及提醒,使护士充分感受到被尊重,从而激发工作热情[4]。对反复出现严重错误的人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与绩效挂钩。

6 小结

现阶段我国疫情处于良好控制状态,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也正在快速有序推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处于麻痹疏忽状态,但是从国际上来看,国外疫情仍然非常严重,且出现多个变异病毒的情况,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思想还是一刻也不能放松,新冠后疫情时代的防控和管理依然重要,门诊部门通过健全各项防控制度,优化管理流程,积极完善应急预案和加强演练工作,总结经验,避免懈怠麻痹思想,将防控措施真正落实到实处。医护人员在开展门诊特色诊疗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将传染病知识普及大众,向公众宣传通过饮食调理、适度锻炼,开展穴位贴敷、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可以提升机体免疫力,防止病邪侵袭。在医院门诊大厅、候诊区等处张贴最新的新冠肺炎防控知识画报、播放宣传动画。大力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鼓励没有疫苗接种禁忌征的人,积极接种,产生全民免疫。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做到人人知晓,人人防护,人人正确面对[5],相信人类最后一定能战胜疫情。

猜你喜欢
诊室医护人员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午后的诊室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新开的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