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声乐课堂中红色文化融入策略分析

2021-01-07 22:22易德良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声乐红色思政

■阳 颖,易德良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邵阳 422000)

红色文化是极为重要的课程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素养培养资源,将其融入到高职声乐课堂之中,能够在有效提高学生音乐能力的同时,达到切实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效果,应用价值较为明显。为更好地展开红色文化运用,确保文化内涵与价值能够在声乐课堂中得到充分性体现,首先应对课程思政背景基本情况展开剖析,以便制定出更加优质的文化融入方案。

一、课程思政背景基本情况

从某一角度而言,课程思政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大思政理念在教学中的直接体现,是借助、依托学校开设通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及专业课程而展开的思政教育活动,或可以理解为是将思政教育融入到通识课以及专业课的教育活动[1]。教师通过对课程内德育因素与德育内涵的挖掘,做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显性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会对学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需要对课程思政内涵展开深入性剖析,并以此为依据,展开工作方式以及教学体系建设,需要通过不断实践与总结,做好课堂教学以及思政教育,以便达到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2]。

二、思政教育和声乐课堂之间的关联

课程思政是按照现代教育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现状制定的,声乐教学响应号召,引入思政教育背景,是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直观体现[3]。从受众目标来看,声乐教学和思政教学受众目标基本一致,而这也为两者协同、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思政教育注重精神文明方面内容的培养和渗透,而声乐教学极为注重美育教育,是由美上升到善层次上的教学活动,两者之间有着紧密关联。两者的结合,对于培养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红色文化的融入,能够更好地在声乐课堂中展开思政教育,会对学生音乐素养以及政治素养培养产生有效助力[4]。

三、红色文化融入策略

(一)注重学生喜好,保证学习兴趣

为保证学生学习兴趣,在具体展开声乐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按照学生喜好,展开红色文化资源筛选与运用。教师需要明确,兴趣是保证学生学习动力,带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程学习之中的重要因素。虽然音乐会让人产生愉悦的心情,但目前高职学生更加喜欢流行音乐,对红色文化音乐,尤其是红歌兴趣有限,所以为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采用适当合理的手段[5]。

例如,老师可以通过课前调查的方式,掌握学生普遍喜欢的歌曲形式,并按照思政教育要求以及声乐课堂教学大纲,展开红歌曲调调整,以便通过对红色歌曲曲调再创造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于红歌的兴趣。为保证红色文化融入质量,老师在具体实施歌曲曲调调整过程中,要保留歌曲原有的红色特点,应以思政教育以及声乐教育目标为指导,展开曲调调整,以防出现过度注重学生兴趣,红色文化融入不理想的状况。

(二)介绍创作背景,讲解历史文化

为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其能够和歌曲中的红色文化产生共情,老师在进行红色歌曲讲解时,可通过介绍歌曲创作背景以及讲解历史文化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以便更好地帮助其对歌曲中所具有的情感进行理解[6]。

例如,在带领学生进行《义勇军进行曲》欣赏过程中,可通过详细讲解歌曲创作背景的方式,让学生对当时的歌曲创作背景有所了解,并可通过带领学生观看相关电影的方式,以较为直观的视觉以及听觉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当时中华民族的不易,使其能够更加真情实感地体会到,即便是在那种环境下,千万中华儿女也誓死捍卫着自己的国家,拥有着坚定的战斗意志和民族情怀,以便激发起学生爱国热情,逐步引导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以及革命信念,这对于学生成长而言,是极为有利的。

(三)增强红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教师团队整体质量是保证红色文化融合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保证教师业务素质水平以及政治素养水平,各高职学校需要加大对红色教师团队的培训力度,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提高自身教师团队水平[7]。

其中,在实施理论培养过程中,可通过组织教师参与政治学习活动的方式,帮助教师展开中国特色主义理论等相关理论知识学习,使其能够对红色文化内涵和背景有更加深入地了解,能够更深层次领会红色主义精神。而在展开培训时,可通过到红色圣地参观以及到历史博物馆、战争纪念馆等场地进行参观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对教师进行熏陶,保证教师精神世界可以得到升华,能够更好地将自己所学到的、感悟到的内容运用到声乐课堂教学之中,进而达到学生培养预期目标。

(四)注重红色教学内容编撰

因为红色歌曲是实施红色文化融合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可通过科学展开红色教学内容编撰的方式,将优秀红色音乐作品合理融入到声乐教学体系之内,以便对学生思想性以及专业性提升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8]。就目前学生所使用材料来看,还是存在着红色经典音乐因素占比不理想的状况,会对课程思政理念落实形成干扰,因此展开红色艺术教材编撰极为重要。

在具体进行教材编撰过程中,可通过组织专业团队对红色经典歌曲展开全面梳理与规整的方式,在保留传统优秀文化以及红色精神的同时,加入一些现代化、时尚化元素,按照学生喜欢,有针对性展开内容编著。例如,可以将《黄河大合唱》以及《义勇军进行曲》等经典歌曲赏析内容留下,加入《阳光路上》以及《走进新时代》等新时代歌曲。编撰人员可按照年代顺序,展开经典歌曲教材筛选与编撰,进而在保证教材完整性的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一部较为完整的红色歌曲编年史,真正做到思想和艺术并重,以便将学生对于红色音乐作品的喜爱,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五)组织音乐研讨活动

为保证红色文化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水平,展开研讨活动是必然举措。由于红色音乐不仅具有明显的继承性以及全国普遍性,同时还具备地方特色,各地区红色文化以及红色历史有所差异,所以在进行文化运用过程中,也要通过组织研讨活动的方式,做好地方元素梳理[9]。研讨人员可通过进行节目汇演、采风实践以及论文汇编等手段,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便按照取长补短原则,对现有红色文化运用不足之处以及优势等展开总结,确定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红色文化融合策略与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声乐课程教学方法,以便制定出可行性较高的红色音乐教育新方案,保证高校红色音乐教育科学化、制度化水平。

(六)推广艺术实践活动

传播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关键作用之一,为保证红色音乐教学作用拓展质量,学校可通过推广各种艺术实践活动的方式,做好相应工作[10]。目前较为常见的艺术实践形式,主要有下基层慰问、组织社团活动以及举行合唱比赛等,在进行实践形式选择时,需要按照学生具体情况,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展开筛选。

在诸多实践活动中,社团活动是专门针对在校学生的活动,学校可利用社团,通过组织各种红色主题活动的方式,将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渗透到校园之中。例如,可通过举办红色歌曲演唱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在准备参赛曲目过程中,主动对歌曲内容展开学习,进而在帮助学生丰富自己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达到良好的红色精神渗透效果。

(七)科学运用网络技术

现代网络技术应用极为广泛,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工具之一。老师可在教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展开合理运用的方式,为红色文化融入创造出更加优质的载体[11]。

例如,学校可建立红色文化宣传网站以及红色音乐推广网站,可以用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红色音乐作品推广与作品内容传播,确保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的同时,能够通过浏览网站内相关内容,对相关红色故事与红色历史事件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除此之外,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文化相关影片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感官体验。如在进行《十送红军》歌曲赏析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电视剧片段,这样不仅会加深学生对于歌曲的印象,同时也更加便于学生理解歌曲所传达的情感。与传统单纯式讲解形式相比,此种讲解方式会更加吸引学生,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进行感悟与学习,学生的学习专注度相对较高,学习质量也更加理想,教学应用价值较高。

(八)与地方红色基地合作

由于单纯依靠学校的教学资源,毕竟有限,所以学校需要主动和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如,可通过和当地红色基地进行合作的方式,拓展自身教学红色文化资源。从教育目的来看,学校和红色基地都担负着传播红色文化,教育青少年思想意识的任务,两者的合作,可以为学生创造出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学校要利用自身和基地各自的教育优势,通过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方式,达到最佳教育效果。一方面,学校应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为红色基地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培训,为其带来更加优质的理论教育学习机会,保证人员业务水平可以得到切实提升;另一方面,老师在进行声乐讲解时,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基地的方式,对相关教学形成辅助。确保可以通过缅怀英雄、实地参观学习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创作灵感以及思想境界,达到红色教育理想效果。

(九)注重学生真情实感

作为声乐教学重要内容,演唱一直是课程教学重中之重。老师在带领学生展开演唱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嗓音训练,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歌曲的情感表达出来,以便更加完整地诠释歌曲作品。正是因为这一点,老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施情感基础建设的方式,有目的性地展开德育教育,以便将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调动起来,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保证课程思政理念执行质量。

如在组织学生观看《映山红》歌曲相关资料时,老师可通过对电影《闪闪的红星》内容进行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电影究竟在讲什么故事。该电影讲述了一个八岁孩子,在红色教育影响下和胡汉三进行斗争,逐渐成长的经历。《映山红》是其主题曲,在播放时,是电影的高潮部分,爱国情感烘托极为浓厚。歌曲中“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这一句歌词极具深意,表达了民众对于红军的期盼和崇敬。老师应利用这一点,做好学生情感引导,使其和歌曲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以便更好地展开后续教育任务。此外,因为歌曲演唱主要以葫芦丝伴奏为主,所以老师还要抓住葫芦丝曲调的特别之处,引导学生对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展开分析,做好氛围渲染,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将学生爱国意识以及民族自豪感最大限度激发出来。

(十)建设演唱评价体系

在进行演唱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保证体系导向性以及适用性。学校应明确认识到,教学评价体系的设置,不仅是对教学效果的直观检验,同时也是教学问题研究的重要依据。学校应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着手,展开全面性教学评价,以便保证整体评价客观性公平性。在对教师评价体系展开设置过程中,可通过设置学生评价、自评以及教师互评等方式,通过多元化评价手段,对教师声乐教学水平展开综合判断。而在进行学生评价体系设置时,需要将学习过程也考虑到其中,并要按照鼓励为主原则,及时对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肯定,尤其要对乐理能力较弱的学生予以足够关心,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声乐学习自信心,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在完成评价之后,需要按照评价结果,通过集体讨论或者面对面交谈等方式,明确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以便按照结论,有针对性展开教学调整,帮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由于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良好地展开教学与育人任务,所以不应该以惩罚为主,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展开评价体系建设与运用,以防出现运用偏差。

四、结束语

各高职学校需要明确认识到红色文化融入声乐课堂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应按照课程思政具体内容,展开课程教学设计,以便通过更改歌曲曲调与组织各种活动等方式,将红色文化科学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确保学生可以在掌握各种声乐技巧的同时,能够在文化潜移默化影响下,养成正确的政治思想以及坚定的信仰。高职学校应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做好课程思政理念推广,科学展开声乐教学优化设计,以便将红色文化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到声乐教学中,为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更加坚实的助力。

猜你喜欢
声乐红色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是什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红色在哪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追忆红色浪漫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