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清韵之“清蝉吟露最高奇”

2021-01-07 02:01秦自民
课外语文 2020年35期
关键词:螽斯鸣声蟋蟀

⊙秦自民

(李传鹏 设计)

蝉是不知疲倦的歌手,比任何其他昆虫都善于鸣唱。蝼蛄也许是最吵闹的昆虫,但它只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用前肢挖出一个洞穴当麦克风,发出阴沉颤抖的声音,毫无韵律和节奏。蟋蟀是名声在外的昆虫歌唱家,但它醉心于地下鸣唱,而且是夜鸣虫,只在夜晚振翅发声。螽斯的叫声比蟋蟀更响亮,更尖锐,具有金属的感觉,算得上醇美的音符,可是它也只在一些低矮的灌丛草坡鸣叫。唯有蝉宏阔嘹亮的歌声占据着整个夏季的天空,是每个慵懒夏日的背景音乐。因此,唐朝诗人徐夤为蝉鸣点赞:“寒鸣宁与众虫同”,“清蝉吟露最高奇”。

鸣蝉的音响

蝉和蟋蟀、螽斯一样都只有雄性善于歌唱。如果你捉住了一只扰人清梦的蝉,发现其腹部第一节两侧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小圆片,那就可以肯定是雄蝉。这两个小圆片就是其音响设备的组成部分——音盖,音盖内侧有一层透明而富有弹性的薄膜叫瓣膜,鸣肌收缩与舒张引起瓣膜振动就会发出鸣声。音盖和瓣膜之间是一个空腔,这就构成了一个扩音器,能起到共鸣的作用。因此,毫不起眼的蝉似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洪亮的鸣声与娇小的身躯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其歌声空灵清澈、余韵绵长,辨识度极高。由于雄蝉的声音不是从口腔中发出的,因此它能一边饮食,一边歌唱。

雌蝉独有的器官是腹部末端的产卵器,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刺入树皮中产卵。也许是由于产卵器过于发达膨大,压缩了其他器官的空间,雌蝉没有构造完整的发声器,所以不会鸣叫。古希腊人曾说:“幸福的蝉啊,你有哑巴的妻子。”

雄蝉的妻子尽管是“哑巴”,却是了不起的音乐鉴赏家。雄蝉的发音能力强,而雌蝉的听觉器官(鼓膜器)发达。相对于人类的听觉而言,雌蝉对低音的感觉比较迟钝,但对高音特别敏感——这与雄蝉高亢洪亮的鸣声之间形成了因果关联——雌蝉可以轻松地感受到雄蝉穿越遥远空间的尖锐鸣声所表达的爱意。

由于大多数雄蝉的鼓膜为鸣声辐射的主要窗口,因此,雄蝉鸣叫时听觉系统处于自我保护的封闭状态,听觉敏感性大幅下降。所以,蝉的情侣之间不可能有互诉衷肠的“对唱”,而只有单向性的鸣声通信。

A.___________

在蝴蝶、萤火虫等昆虫的求偶活动中,色彩、闪光等视觉信号以及性外激素等化学信号至关重要。然而,蝉另辟蹊径,它们跟鸣禽一样,主要靠听觉信号来表达和感知爱的信息。

卡琳·邦达尔在《性本自然》中说“:雄性的声音是吸引雌性的途径之一。许多雌性都是从雄性的‘歌声’中获得其生物适应度信息的,这样做甚至都不用亲眼见到对方。”雄蝉是孤注一掷的情郎,为了在有限的生命里找到理想的伴侣,必须卖命地歌唱。对雄蝉而言,求偶歌唱是其三种鸣声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声音越高亢洪亮,持续时间越长,表明其越优秀,获得爱情的机会就越高。通过对雄蝉鸣声的优势频率以及音调和节奏的变化进行一番专业的考量和评判,雌蝉就可以了解声音的主人是否健壮、是否有繁衍能力、是否值得托付终身。然后,雌蝉就会飞向相中的情郎,去完成繁衍后代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交配。

雄蝉的第二种鸣声是集合鸣叫,受天气变化和其他雄蝉鸣声的影响,同时受生物钟的调控。蝉的晨间群鸣由前奏、高潮和尾声组成,其傍晚鸣声与午间鸣声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只有当气温达到26℃以上时,雄蝉才开始鸣叫。温度越高,阳光越强,天气越干燥,蝉鸣就越响亮,鸣叫的时间也越长。因此,蝉鸣能预报天气。如果在静谧的清晨,蝉就热情洋溢甚至大胆狂放地纵情高唱,那就等于告诉人们“今天天气酷热难当”;如果树林里的蝉集体噤声,往往预示着暴风骤雨即将来临;如果雄蝉觉得不太安全,发出的声音就比较低,而在安全的环境中,雄蝉的鸣叫就变成肆无忌惮的欢快的求偶声。

人们对于夏天的印记,除了烈日和高温,就是不绝于耳的响亮的蝉鸣。然而,有一种蝉鸣让人不忍卒闻,那就是蝉受到惊吓时的凄厉哀鸣。蝉遇险或被捉时的鸣叫声短促、粗粝、悲怆,因为毫无自卫能力,所以蝉遭难时只能万般无奈地哀鸣求饶。当然,这种惊叫声对自己的同伴也是一种警示,附近的蝉会闻声而动,迅速飞逃。有时,这种惊叫声也能起到恐吓作用,使捕食者吃惊,蝉就可以趁机逃跑。

对于蝉鸣,人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其分成以上三类,不过蝉就不会像人一样,在心情舒畅时独自随便哼哼吗?

B.___________

鸣声通信是昆虫通信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研究蝉的鸣声通信,对理解蝉的系统演化和分类等都有重要意义。

19 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在蝉的附近连连发射土枪,结果蝉毫无反应。法布尔因此认为蝉即使不是聋子也一定听觉迟钝。其实可能是,蝉并非聋子也没有听觉障碍(雄蝉在卖力地歌唱时,听力会暂时下降),只是枪声的频率、音域不在蝉能接收和感知的范围内。正如蝉听不到我们感到震耳欲聋的枪声,我们也很难真正理解蝉鸣的意义。

是的,蝉为自己而鸣,它根本就不在乎人们听不听得懂它的心声。太阳的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树木的能量,蝉的一生都以树木的汁液作为唯一的营养来源,随着营养物质被蝉吸收利用,树木里的部分能量又转化成了蝉的能量。这样,树木强大的生命活力,就通过能量的流动最后转译成了气势恢宏的阵阵蝉鸣。

蝉鸣随季节、早晚、温度、湿度、光照、地理环境、个体差异而变,或粗犷、或悠扬、或婉转、或哀伤,变化多端,几乎可以跟鸣禽媲美。这些蝉鸣,有的平淡无奇,有的嘈杂刺耳,有的余音绕梁,有的让人心旷神怡,有的使人心烦意乱,有的令人孤独惆怅……而对于一个热爱自然的人来说,不论是“日高山蝉抱叶响”,还是“绿槐高柳咽新蝉”,或是“乱蝉衰草小池塘”,蝉鸣都是田园生活的最佳调味品。

阅读

练习

1.阅读文章,请你给A、B 两处拟写恰当的标题。

2.本文说明的是蝉,为什么还要介绍蝼蛄、蟋蟀、螽斯呢?

3.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语句中的“鸣声通信是昆虫通信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的“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参考答案见77 页)

猜你喜欢
螽斯鸣声蟋蟀
又是年尽别离时
贪玩的蟋蟀
口袋(外一首)
扬子鳄幼鳄求救鸣声声谱特征及个体签名
蟋蟀的小屋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我和白额螽斯的故事
蟋蟀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