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作用下的泥性表达

2021-01-08 05:21肖思航钱麒光
天工 2021年6期
关键词:陶艺家陶艺工具

肖思航 钱麒光

鲁迅美术学院

一、泥性的概述

陶艺是对泥性感觉的艺术升华。[1]泥的特性有很多,我们常说的有可塑性、收缩性、烧结性等。

泥是土与水的混合物,泥土物料加一定量的水混合后形成泥料,这种泥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当外力去除后,仍保持该形状不变的性能便是泥的可塑性。泥还具有收缩性,分为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干燥收缩指黏土与水混合制成泥料,干燥过程中失去水分导致体积缩小。烧成收缩指烧成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造成的收缩。泥的另一个主要特性是烧结性,指黏土经高温烧制,能获得一定密度和强度的性能。虽然烧结过程并不完全受人为控制,但其中的偶然性也是陶艺的另一种魅力。

“泥性”,很难准确地给它一个定义,但笔者认为更多的是用手、用心去试验、感受、领悟它,达到手与心、人与泥的完美契合。

二、自然力对泥性表达的影响

(一)自然力与陶艺中的自然元素

“自然力”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指空气、水分、温度、湿度等对其他事物的作用和影响。“自然力”是常见的外力作用之一,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我们的日常活动都离不开它。而陶艺创作本身也依靠自然界的元素,最基本的元素土便是岩石的风化物,在生物、气候、地形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而土与水混合形成的泥料,是陶艺创作的基本原料。木与火在没有电力的时候是烧成阶段必不可少的自然元素,并延续至今,许多追求质朴、自然美感的柴烧陶艺家沉迷其中,可见陶艺一开始就与自然力分不开。

(二)水对泥性表达的影响

泥,由土和水混合而成。泥在水分过多时为泥浆,泥浆的自然流淌会出现很多有意思的肌理和形状;泥在水分适量时可以塑造出你想要的形状;泥在失去水分的过程中可能会自然开裂,在陶艺成型过程中虽深受其困扰,但如果将这一特性使用得当,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水对泥性的表达有很大影响,借用水来体现泥性的艺术家也有很多。韩国陶艺家金住丽的作品《消失的建筑》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件作品以中国中原特色建筑为原型,用黏土制作出模型,直至作品干燥,没有经过烧成、上釉,也没有特殊的工艺方法,但该作品最有感染力的地方在最后的展览呈现上。艺术家将完全干燥的模型放入一个玻璃盒里,然后将水注入盒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完整的建筑模型慢慢变形坍塌,最后留下一摊烂泥。而这个坍塌的过程并不被艺术家所支配,只是土伴随时间的流逝在水的浸染中又变成泥。泥的可塑、脆弱、遇到过多的水又难以成型的属性在这件作品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温度对泥性表达的影响

在烧成阶段温度对泥有很大影响,陶艺作品必须经过高温烧制才能永久保存。黏土在烧结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会慢慢软化,在这一过程中你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作品,因此会有很多的偶然情况发生,这也是陶艺作为一种泥与火的艺术形式有无限魅力的地方。

美国陶艺家谢丽尔·安妮·托马斯的作品《蓝色聚焦》就很好地用温度表现了泥性。陶艺家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将泥料制成细长的泥条,然后从下往上盘成差不多一人高且胎壁很薄的器型,过程中没有刻意抹去一圈圈堆叠的痕迹,使其更有泥的质感。而泥胎在烧成的过程中,由于温度慢慢升高,过薄的泥胎已不能维持它原本的形状,泥胎慢慢软化,形态也被自然改变,有许多不经意的效果,这种效果是材料属性的必然与偶然,过薄的泥胎遇高温软化产生形变是必然的,但最后形变的结果是偶然的,这种自然的效果是人工塑造不出来的。

三、人工力对泥性表达的影响

(一)人工力及其在陶艺中的应用

外力作用中另一种常见的力便是人工力,人工力是人为因素的力对物体造成的影响。人工力有很多种,陶艺中常见的有依靠身体的力和借助工具的力。例如用手捏造一个想要的形态,拉坯过程中通过控制双手的力度去塑造器型,或者只是对泥块随意摔打。陶艺创作本身就需要很多辅助工具,常用的有刮刀和塑形刀,拉坯机和各种修坯工具,除去这些常用的,随意的一块木头、一片布料、一个小零件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依靠身体的力对泥性表达的影响

人的身体是人的灵魂的最好图画。[2]在陶艺创作中,由于泥良好的可塑性,用“身体”来进行创作的例子有很多。艺术家费尔南多·卡撒斯佩尔的早期作品就是将泥土碎片在手上或身体四肢之间的缝隙进行挤压,这个过程强调身体的力量与泥的对抗和融合,形成带有负空间的自然的有机形态。这些形态使创作过程中的力量与动作变得可见,记录着泥土与身体的相遇。

如陶艺家道川省三的作品,艺术家先拿一块实心的泥挖一个空心,然后在旋转的轮子上用棍子和身体的力量按压和旋转,使他的作品有种动感,这种动感是人为的但又是自然的,因为艺术家将身体的力与泥很好地融合,将身体的力量与泥的特性结合,创作出有力量且自然的作品。

(三)借助工具的力对泥性表达的影响

借助工具的力是外力作用中最普遍使用的,因为它方法多样,操作方便灵活。陶艺中的辅助工具多种多样,各有所长。常见的是利用工具刻划压印各种肌理,这种方法简单易做,又有丰富的变化和形式感。

而有些陶艺家会根据创作需求选择或制作适合的工具,将这些工具与泥性怎样更好地结合是艺术家要更多思考的。美国陶艺家马克·路佛德的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艺术家先做一个圆形厚泥板,待泥板半干半湿时,用工具刀从泥板中心一片一片切割成型,从上至下,从薄到厚。由于裸露在外的泥干燥更快,在里边的泥还有湿度,很薄的泥片在有湿度的状态下结合工具的作用自然弯曲、倾斜,在上边的泥片在干燥状态下慢慢开裂,最后形成自然又有丰富变化的效果。艺术家虽然借助工具的力来塑造形态,但因泥片的柔软性产生的弯曲效果以及在干燥状态下的开裂效果是不被艺术家所支配的,是泥的自然形成。

四、对泥性的认知与我的创作

在艺术作品中,材料能够凸显本性并成为自己。[3]泥是制作陶艺作品的基础材料,因此对泥性的了解至关重要,对泥性的不断探索及对材质的灵活运用不仅丰富了陶艺作品,也使其更具魅力。在陶艺创作中也应该更多地从泥性的角度出发,更多地从泥的自然属性去思考、创作,让泥土自己说话。

笔者的作品《消失的体积》就是从泥的特性出发,让自己的主观意识与泥性有一个好的结合。最初只是考虑到泥的可塑性和柔软性,想知道泥在外力作用挤压下是什么状态,作品最初是用两个正方体,将薄泥片堆叠成一定厚度,放在两个正方体中间,给其一个力。在外力作用下,泥片会有一些变化且在不同的水分和力量下变化不同。虽然看起来是你在外力作用下控制着泥,但其实你并不能完全控制它,这也是陶艺的迷人之处。

之后的创作在此基础上延续,将外力作用与泥的特性结合,由于泥具有可塑性,在外力作用挤压下会产生自然的形变。笔者先用泥板机压成泥片,再借助擀泥杖将泥片擀薄,由于泥的延展性,泥片的边缘会有许多变化,这些变化与泥的水分状况和人的力度有关,水分适当的情况下,泥片边缘很完整,只是有一些弯曲的变化,但因每次力度及位置不同,泥片的弯曲状况都相似却又不同,将擀好的泥片按规律或随意堆叠在一起,边缘的变化形成一个视觉点,借助一些几何形体挤压泥片,由于泥具有可塑性,会产生自然的形变,而这些变化并不是人工塑造出来的,是材料本身属性给予的。从泥的本性出发,陶艺作品更加真实,也更加自然丰富。

五、结语

本文先对泥的特性做了简单概述,然后从自然力和人工力入手,分别从“水”“温度”“身体的力”和“借助工具的力”等方面并结合自己的创作分析不同外力对泥性表达的影响。笔者认为,陶艺创作更多的是主体意识与泥性共同完成的,外力作用只是主体意识的一个方向,泥还有很多性格等着我们去发现,陶艺创作中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在创作中尽量尊重和发挥材料的本来属性,在制作过程中用心去感受、领悟,泥也会给你一份反馈。

猜你喜欢
陶艺家陶艺工具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准备工具:步骤:
“疯狂”的陶艺
“巧用”工具
当代陶艺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
陈烈汉陶艺
中国当代陶艺家作品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