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后评价在解决企业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分析

2021-01-08 06:02贾玉鹤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1年6期
关键词:卫生防护环境影响废气

贾玉鹤

(1. 沈阳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辽宁沈阳 110011;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81)

1 引言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延续、完善和补充[1-2],是指已通过环评审批和竣工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在稳定运行一定时期后,对其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污染防治和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与验证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者改进措施的方法和制度。

葫芦岛市某碳素厂新建年生产3 万吨压型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中间产品煅烧焦3 万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于2011 年通过了环评审批,2012 年通过了竣工环保验收。2017 年,企业周边群众开始上访,主要涉及环评报告表中未设置卫生防护距离,企业二氧化硫、沥青烟、非甲烷总烃味道刺鼻等问题。上访群众向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多次投诉,要求有关部门尽快查处。

为客观、如实反映企业环境管理和污染物排放现状,该企业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了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力图通过现场踏勘、现状监测以及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调查,全面了解企业污染防治措施、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3-4],给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周边居民一个满意的答复[5]。

2 企业现存环境问题

经现场踏勘、现状调查,发现该企业现存环境问题如下:

(1)企业破碎车间2 根烟囱高度不够,未高于厂房5 m,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物料传送系统未实现全封闭,煅烧焦储存、上料系统未设置布袋除尘设施。

(3)该企业环评文件中,未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4)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标准发生变化。环评阶段(2011 年),碳素厂与居民区之间的卫生防护距离参照GB 18073 —2000《炭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执行;后评价阶段(2018 年11 月),参照GB 18068.4—20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卫生防护距离 第4 部分:石墨碳素制品业》执行。

3 环境影响后评价在解决企业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环境影响后评价过程中,后评价报告编制单位邀请专家进行了技术咨询,督促该企业对现存环保问题进行了有效整改,并要求该企业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对企业废气(有组织、无组织)、噪声(厂界、敏感点)进行了监测,编制完成了该企业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

3.1 邀请专家进行技术咨询

2018 年5 月,为有效破解企业现存环境问题和周边居民上访问题,后评价机构邀请环保部门、环保专家针对该企业现存环境问题进行了技术咨询。经踏勘现场,听取该企业基本情况介绍,并查阅了相关资料,提出如下整改对策:

(1)补充企业厂界及最近环境敏感点处二氧化硫、非甲烷总烃、沥青烟、粉尘、苯并芘等大气现状监测数据,明确废气有组织、无组织达标排放情况。

(2)目前,破碎车间2 根烟囱高度不够,应加高达到高于厂房的标准要求;对传送系统全封闭;对煅烧焦储存、上料系统设置布袋除尘设施。

(3)建议以煅烧车间、压型车间为中心,分别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并绘制包络线图,明确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是否在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图内。

(4)建议对原材料堆放场全封闭,加强厂区内洒水,在厂区四周种植高大树木,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周边居民区的不利环境影响。

3.2 督促企业对现存环保问题进行有效整改

(1)2018 年5 月—2018 年9 月底该企业所做的环保工作。新建沥青库沥青烟气静电焦油捕集器1 座;新建混捏、凉料工序沥青烟气静电焦油捕集器1 座;新建混捏工序粉尘的布袋式除尘器1 座;新建原料库至中碎工序间物料传送设备封闭式厂房1 座;对原料库、混捏车间门窗作修缮和更换,保证了原料库、混捏车间全封闭运行;新增混捏车间布袋除尘器减噪器1 台。

(2)2018 年10 月初—2018 年11 月30 日该企业所做的环保工作。厂界北、南两侧围墙边种植高大茂密树100 棵;新建150 m3生活污水处理池1 座;将布袋式除尘器排气筒加高至超过厂房,高度为30 m左右;厂区内部分裸露土地硬化(1 400 m2),剩余裸露土地于2019 年春全面进行植树种草绿化。

3.3 对企业废气、噪声进行现状监测

2018 年11 月,第三方监测机构对该企业有组织废气、无组织废气及厂界噪声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企业无组织排放物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非甲烷总烃和有组织废气中的颗粒物、二氧化硫、非甲烷总烃、烟气黑度、沥青烟均能满足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新污染源二级标准要求;企业厂界噪声满足GB 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 类标准要求。

4 环境影响后评价结论及建议

4.1 环境影响后评价结论

(1)2018 年年初以来,该企业对环保设施加强了维护管理并保证了正常运转,同时,增加了静电焦油捕集器和布袋除尘器,建设了物料传送设备封闭式厂房,加高了排气筒,改进了多项环保设施。目前,项目废水不外排,危险废物送有资质单位处理。

(2)第三方监测结果表明,有组织排放的废气排气口达标;无组织排放的废气以及厂界噪声达标;企业西侧南王屯最近敏感点的环境空气、声环境质量达标;东南侧最近塑料大棚的环境空气质量达标;项目区域地下水、土壤环境质量达标。

(3)该企业最终卫生防护距离为以煅烧车间、混捏车间、压型车间、沥青库为中心的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的叠加范围(即以煅烧车间为中心,设置100 m卫生防护距离;以混捏车间为中心,设置200 m 卫生防护距离;以压型车间为中心,设置200 m 卫生防护距离;以沥青库为中心,设置200 m 卫生防护距离)。企业西侧南王屯最近敏感点不在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叠加范围内。

4.2 环境影响后评价建议

(1)采取加强厂区内洒水、在厂区四周种植高大树木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厂区及其周边环境空气质量。

(2)定期委托具有监测能力和资质的单位,对项目有组织及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进行监测,以便掌握项目污染及达标排放情况,一旦出现污染物排放超标情况,应及时停产并对环保设施进行检修。

(3)企业应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在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不规划建设学校、医院、养老院、居民区等对环境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建设项目,同时,防止废气、噪声扰民,一旦出现相关投诉,应立即协调处理,采取有效措施。

5 结语

通常而言,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行后,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就会逐渐显露出来,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纠纷也不可避免[2,6]。此时,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介入,对项目的正常化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3,5]。

通过实施环境影响后评价,葫芦岛市某碳素厂摸清了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污染物达标排放现状;在环评报告表中补充卫生防护距离,并明确最近敏感点不在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范围内;同时,改进多项环保设施,保证有组织、无组织废气达标排放。目前,项目废水不外排,危险废物送有资质单位处理,企业正常运行未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可以说,环境影响后评价解除了周边百姓对环境污染的担忧,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行[4],也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科学的环境管理决策依据,从而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健康发展[6-7]。

猜你喜欢
卫生防护环境影响废气
船舶废气脱硫蒸发冷却器数值模拟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探讨
水产养殖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残留及其环境影响
液吸汽提法处理粘胶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卫生防护工作策略
放射卫生防护工作中的问题分析与措施探讨
动物胶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应用局限探讨
技术进步条件下环境卫生防护距离合理性案例研究
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对气动热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