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走绿色发展道路更加自觉、更加坚定

2021-01-08 07:31陈向国
节能与环保 2020年12期
关键词:姜维钢铁行业钢铁企业

文 本刊记者 陈向国

“钢铁享有工业粮食的美誉,是典型的原材料和基础材料产业。钢铁作为工业发展的基础产业与国家工业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经济社会的进步做出重要的贡献。”2020年10月底,在由国家节能中心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单位主办的“钢铁行业超低排放与节能技改、绿色金融供需对接服务活动”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环资司蒋靖浩处长如是说。他认为,钢铁行业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我国有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尤其近十年来,钢铁工业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技术装备不断优化,品种质量持续改善,有效支撑了下游用钢行业和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钢铁行业已经成为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中国要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和国防现代化、实现伟大民族的中国梦都离不开钢铁产业的支撑。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姜维则表示,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钢铁行业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日益严苛,探讨钢铁行业低碳绿色发展之路十分迫切,很有必要。

钢铁行业节能环保具有内升动力

蒋靖浩分析了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他表示,我国的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大背景下,“十三五”期间,我国钢材消费强度和总量呈现双下降走势,钢铁生产消费步入波动缓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导致世界经济低迷,当前作为大宗原材料,预计今后几年总体需求与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性改变。产能过剩无法通过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来消化,严峻的行业形势倒逼国内钢铁行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十三五”期间,能源环境指标的约束增强,给钢铁企业带来更多挑战。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越来越成为钢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地区是我国钢铁产能主要聚集区,同时也是环保污染治理的重点地区,钢铁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节能减排任务,相应的改造任务既艰巨又迫切。

姜维认为,钢铁行业节能环保具有内升动力。他说,“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稳定经营,作为疫情期间开工率最高的工业行业之一,钢铁生产和消费实现逆势双升,创出历史新高,以强大丰富的产业基础能力强力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为六稳六保做出了钢铁行业应有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两次到钢铁企业调研,体现了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疫情期间的突出表现。特殊时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越是面临困难挑战,越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越要坚持绿色发展的主题。绿色发展和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统筹兼顾、相辅相成统一的。绿色发展、超低排放不是钢铁行业落实国家基本要求的权宜之计,而是应对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长久之策。”

目前中国钢铁正在推行世界钢铁史上最为严苛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国钢铁企业有组织排放治理加快,无组织排放有效控制,过程控制技术应用更加深入,环境治理成效显著。低消耗、低污染、超低排放的绿色制造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一大批企业成为绿色花园工厂、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钢铁生产正在与城市和谐共融,描绘出青山绿水的蓝图。钢铁行业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更加自觉、更加坚定。

钢铁行业超低排放与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姜维、蒋靖浩都肯定了钢铁行业已取得的超低排放与节能减排的成绩。姜维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之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钢铁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碳排放行业,加快低碳转型势在必行。为此,政府、行业、企业正集中力量加速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力度空前,规模巨大。截止2020年9月底,全国已有约228家钢铁企业、6.1亿的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其中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域82家钢铁企业,约3.3亿吨产能基本完成改造。”蒋靖浩表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后,全国钢铁企业积极响应,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减少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与2005年相比,2018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由694千克标煤降为555千克标煤,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幅缩小,一些企业指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吨钢耗新水由8.6吨下降到2.75吨,水重复利用率94.3%提高到97.88%,重点钢企在节水和废水治理减排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吨钢外排废水量由4.71吨下降到0.74吨,下降了84.3%;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83千克下降到0.53千克,削减幅度达到81.3%,吨钢烟粉尘排放2.18千克下降到0.56千克,削减幅度74.3%。

虽然钢铁行业超低排放与节能减排的成绩显著,但姜维、蒋靖浩都认为钢铁行业绿色发展任重道远。姜维表示,尽管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行力度空前,但降低环保设施运营成本、二次污染有效控制、节能减排更大技术创新仍需进一步突破。超低排放上缺乏最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稳定长周期运行、可供全面推广应用的成熟工艺装备仍需加快开发完善;企业环保成本过大,经济性和绿色发展统筹协调的空间仍有很大;低碳冶炼等革命性技术需要加大投入等。可这些都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只要坚持循环绿色低碳方向,科学推进,持续发展,就能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两难向两者协调发展的转变。蒋靖浩说,“中国钢铁企业的环保指标持续向好,但是分企业来看,水平依然参差不齐,整体上重点钢铁企业由于排放标准严格、环保设施先进,污染排放控制的较好;与国外对比看,我国钢铁行业的环境保护水平与先进产能的差距大幅缩小,但是差距依然存在,排放水平仍有提升空间。目前我国对废气中污染物的治理还主要停留在关键污染物指标的超低排放整改上,而工业发达国家先进钢铁企业对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治理基本完成,正致力于第三代污染物二氧化碳,二噁英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把握绿色循环低碳引擎实现高质量发展

姜维认为,钢铁行业走绿色发展之路需要金融助力,科技推动。他说,进入新时代,踏入新征程,钢铁行业要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绿色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发挥中坚力量,让绿色循环低碳成为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他表示,要实现这一宏大战略目标,需要从三方面发力。一是要整合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力量,通过建立共创共享的利益机制,涵养协同文化,以绿色需求为导向,聚集节能环保技术与绿色金融资源,帮助钢铁企业直接对接节能环保技术和金融资本,推动好的节能环保项目落地。二是树立大生态观。通过企业、科技、金融三方合作,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关注原料、运输、生产、回收等全过程;政府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实现更多产业的耦合发展;倡导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产品,丰富钢铁的功能,发挥高效资源置换,共同推动钢铁行业为生态文明建设释放绿色潜能。三是协同智能制造推动智慧发展。推动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制造促进钢铁生产绿色循环低碳,突破一批技术,达到算得清、管得好的智慧环保总体目标。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姜维表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中国钢铁工业打造成全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绿色将成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钢铁行业要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在实现钢铁工业更高质量、更为绿色、更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中共享价值。

蒋靖浩也表示,钢铁行业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节能增效、循环经济、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压力和挑战,钢铁行业在推动超低排放升级改造、践行绿色发展中必须要有责任、有担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也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继续支持钢铁企业实施超低排放和绿色化改造,努力推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姜维钢铁行业钢铁企业
绿水青山 朗朗乾坤
长流程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实践与探讨
排放绩效在评估钢铁企业超低排放取得效果中的应用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解读
关于印发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
酒窝
姜维国画作品选
钢铁行业PM2.5控制策略分析
徐州市钢铁行业环保现状及建议
一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超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