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配采设计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2021-01-08 07:31吕晋晓晋中市生态环境局
节能与环保 2020年12期
关键词:煤矸石矸石土壤环境

文_吕晋晓 晋中市生态环境局

2020 年1 月,受矿方委托对某煤矿15 号煤层二采区接替6号煤层开采初步设计变更(下称本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实现产能核增至90 万t/a 和配采(3#、15#下)工程,服务年限为20.3a。

1 煤矿已建运营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1 主要大气污染源监测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根据矿方2019 年11 月的监测报告,主工业场地厂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在扣除了参照值后最大浓度为0.867mg/m3,SO2无组织排放在扣除了参照值后最大浓度为0.038mg/m3;临时矸石堆场厂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在扣除了参照值后最大浓度为0.750mg/m3,SO2无组织排放在扣除了参照值后最大浓度为0.049mg/m3,均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中浓度限值要求,具体标准见表1。

表1 环境空气评价等级判定

由ARESCREEN 估算模型对各污染源污染物的计算可知,最大占标率因子为临时矸石堆场矸石堆存起尘TSP,Pmax为9.41%,1%≤Pmax<10%,因此本项目评价等级为二级。

1.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中相关规定(见表2),本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有生活污水、矿井涌水、软水系统和热水管网排污水,属于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生活污水经主工业场地一座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绿化洒水、道路洒水、煤场洒水等,不外排;矿井水经处理后优先回用于井下洒水和地面皮带通廊落差点喷雾除尘,剩余外排至主工业场地北部的太安河;软水系统和热水管网排污水均为清净下水,全部作为路面、煤场洒水综合利用不外排。

表2 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等级判定表

本次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排污口汇入太安河上游500m 至下游1500m范围内河段。

1.3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项目运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矸石、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矿井水处理站污泥、废机油,和产能提升前对比没有变化,现有已建运营工程各项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完善,本次利旧;另外,根据最新环保要求,本次矸石增加了综合利用途径。本次评价对本矿山的3#、6#、15#下煤矸石进行了成分检测,煤矸石的工业成分见表3。

表3 煤矸石工业成分分析汇总表

由表3 可以看出,煤矸石中除含有碳、硅、铝、铁、钙等常量元素外,还含有各种痕量的重金属元素,矸石经过长期风化淋溶,可能以淋溶方式进入水体和土壤,进而污染水体和土壤或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

1.4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以及本项目特征,评价对本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进行了识别,结果显示本项目营运期可能产生的土壤环境影响不涉及土壤的盐化、酸化、碱化,属于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

2 煤矿项目开发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

2.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矿方已在筛分间振动筛上方设置了集气罩,含尘气体引至地面一座UF 型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根据现有矿方自行监测数据来看,该套集尘+布袋除尘装置的除尘效率在90%以上,可以达标排放。现配套引风机风量约6000m3/h,考虑到产能提升后,筛分煤炭量增加,评价要求矿方更换引风机,引风机风量增加至10000m3/h,对除尘装置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根据矿方自行监测数据来看,说明上述治理措施效果较好,合理可行。

2.2 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2.2.1 矿井涌水产生情况及拟采取处理措施

矿方现有的矿井水处理站处理水质已不能满足地表水Ⅲ类指标要求,本次进行改造,改造方案为:现有矿井水处理站收排水管道和池体保留,其余装置全部拆除,缺氧池利用旧池体改造,新增好氧池,配套其他污水处理设备。改造后处理能力3000m3/d(125m3/h),采用“混凝+沉淀+缺氧+好氧+二级过滤+消毒”工艺进行处理。

2.2.2 地下水水质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对地下水水质造成污染的区域主要是主工业场地和临时矸石堆场,现有全封闭储煤库未做地面硬化和防渗处理,本次评价要求矿方按一般防渗区要求对其进行硬化和防渗处理;本次矿井水处理站改造,新增好氧池3 座,本次评价要求矿方按重点防渗区要求对池体进行防渗处理。

2.3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矸石、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矿井水处理站污泥、废机油。矸石处置可考虑井下填充、填充地表裂缝与填沟造地、矸石发电、矸石制砖等多种方式。根据产矸量说明,本项目矸石产生量最大为3 万t/a。矸石优先综合利用,送至寿阳县福光新型煤矸石空心砖制造有限公司制砖,综合利用不畅时送临时矸石堆场填埋处置。

2.4 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本项目占地范围内的土壤环境质量无超标点位,本次评价不考虑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保障措施,重点从从源头控制和过程防控等方面采取对土壤环境的保护措施。

2.4.1 源头控制

设置全封闭彩钢结构储煤场,地面硬化、防渗处理,场内设置喷淋洒水装置,定期洒水抑尘;在废机油收集和贮存过程中,加强管理,降低物质泄漏和污染土壤环境的隐患;临时矸石堆场下游修建了拦矸坝,在坝的东侧留设有排水涵洞,采用直径0.9m 涵管,并在排水口设置一座消力池,可有效防止雨水大量涌入矸石沟内,降低煤矸石淋溶水的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2.4.2 过程防控

根据分区防渗原则,各工业场地地面通过分区防渗措施满足规定的防渗要求;矸石卸车时采取洒水抑尘措施,分层堆放,并及时用推土机推平压实,抑尘效率在70%以上;现有储煤场设计为全封闭轻钢结构,场内喷雾洒水装置喷射半径可以覆盖整个储煤场和装卸点,喷洒频率为每天2 次,抑尘效率可达99%以上;原煤输送皮带通廊已经全封闭,各转载点、落差点设置了喷雾除尘装置,以增加原煤的含水率。

3 结语

本项目为煤炭开采产能提升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为限制类项目,但不属于新建矿山;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山西省相关政策、规划、规范及条例要求,厂址选择可行;落实相应防治措施前提下,各环境要素污染源可满足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要求。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了对环保工程设施的投资力度,但是在建设和运行中仍不可避免会给周围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在施工和运行阶段必须严格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

猜你喜欢
煤矸石矸石土壤环境
浅谈煤矸石在固废混凝土中的应用
矿井矸石山环境危害与防治措施分析
基于温度场分布规律的矸石山注浆钻孔布置方案研究
锌改性煤矸石的制备及其对废水中磷酸盐的吸附去除
我国煤矸石山治理现状及发展
矿山矸石绿色充填系统设计及参数研究*
粗矸石回收系统改造的实践
有机氯农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土壤环境安全及其污染防治对策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