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软地层中抗浮锚杆跟管工艺的应用

2021-01-08 06:16王云升秦方田田湘甲刘晓亮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抗拔抗浮成孔

王云升,秦方田,田湘甲,刘晓亮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4)

为了缓解用地紧张的局面,地下空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地下构筑物建筑面积大,构筑物上部荷载相对较少,在历史最高地下水位情况下,结构自重不足以抵抗地下水的上浮力,地下构筑物的抗浮问题日益突出。抗浮锚杆具有抗拔力高、经济且不占用空间等独特性能,因而在施工中的应用日渐普遍[1]。某工程采用抗浮锚杆设计,局部抗浮锚杆需要穿过级配碎石回填层深入地下。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经过多次试验,在保证工期的同时,采用潜孔钻跟管工艺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

1 工程概况

根据勘察资料,日照奎山体育中心项目地层结构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河流冲积地貌全新统粉质黏土(Q4al)、上更新统砾质黏性土(Q3el)、中生代燕山晚期花岗岩(γ53)组成。场区地下水主要类型为基岩孔隙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2.00~6.16m,绝对标高为6.75~9.29m,地下水水位年变化幅度在1.0~2.0m。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基础形式采用抗浮锚杆+防水板+独立基础。该工程采用抗浮锚杆抵抗地下水的浮托力。设计抗浮水位的黄海高程为10.00m,采用抗浮锚杆作为永久抗浮构件。锚杆锚孔直径D=180mm,钢筋采用HRB400三级钢,fy=360MPa。其中强风化岩石的设计锚杆有效锚固长度为5500mm,锚筋直径为25mm。锚孔与钢筋大样详图如图1所示,锚杆钢筋大样图如图2所示。

在进场初期,施工单位对现场地貌进行实际测量,依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实测标高发现存在基坑超挖情况。依据设计方案,独立基础之前的超挖区域,采用3∶7级配碎石回填,并分层压实。每层压实厚度为30cm,压实系数≥0.95。

2 工艺选择

图1 锚孔与钢筋大样详图(单位:mm)

图2 锚杆钢筋大样图(单位:mm)

经过现场实际施工发现该工程共计存在4400m2的超挖情况,其中超挖深度在500~2500mm,最大超挖深度为3000mm,共计数量300余根。根据设计要求,抗浮锚杆需要穿过级配碎石回填层钻入地下强风化岩区域。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发现使用传统的钻孔成孔工艺,采用偏心钻与同心钻的钻孔效率较低,造价成本高[2]。但如果采用潜孔钻施工工艺,因级配碎石整体连接性较差,钻机在钻孔的过程中,由于潜孔钻冲击器产生的冲击力会扰动周围的级配碎石,同时由于该工程地下水位线较高,级配碎石容易随地下水的流动而产生垮塌现象。在上述双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锚杆锚孔孔周围的级配碎石持续塌陷,锚杆锚孔难以成型,因此不具备下锚注浆的条件[3]。经过项目部的攻坚克难,多次试验,决定采用潜孔钻跟管工艺进行施工。

3 工艺原理

将200mm聚氯乙烯管套入潜孔钻底部的钻杆外,潜孔钻在钻进过程中,钻孔直径应大于钻杆直径,套管因重力原因会跟随钻杆下沉,同时利用套管自身的结构尺寸,防止钻进过程中孔壁坍塌或流砂充塞钻孔,从而保证成孔的稳定性。套管安装如图3所示,锚孔成孔如图4所示。

图3 套管安装

图4 锚孔成孔

4 工艺施工流程

工艺施工流程:放线定位→钻机定位→垫层破孔→套管安装→钻孔成孔→锚杆制作安装→注浆→成桩养护→锚杆抗拔力试验。

5 具体流程说明

(1)放线定位。按照现场已复核过的轴线,根据设计要求和地层条件,在基础垫层上弹出孔位基准线。根据基准线确定具体锚杆位置,并做好标记与编号。同时,在垫层上标注好级配碎石层厚度,方便后续施工。通知监理、业主现场人员进行复核验收。

(2)钻机定位。孔位经监理、业主单位复核确认后,即可移钻机就位,固定钻机,保证施钻过程中钻机不会有较大的晃动而影响成孔施工。按照设计的抗浮锚杆角度与位置调整位置,使钻头对准所要施工的锚杆孔位,锚杆倾角允许偏差为±1°。如果场地内集水坑位置存在施工不方便的情况,那么可在两侧铺设工字钢,并将钻孔机置于工字钢上进行钻孔施工。

(3)垫层破孔。启动钻孔机,钻杆底部对准测量定位点,将100mm的垫层采用传统钻孔工艺进行钻进,待垫层钻穿后,关闭钻孔机,提出钻杆。

(4)套管安装。操作钻孔机,使钻杆平伸,将200mm聚氯乙烯管由人工操作套入钻杆外,套管长度大于级配碎石层厚度500mm,套管安装完毕。

(5)钻孔成孔。成孔采用专用锚杆钻机干成孔,配180mm专用钻头。保证锚杆成孔直径不小于200mm,机械成孔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锚杆施工钻孔时,避免扰动周围地层。启动钻机钻入,成孔达到设计入岩深度后利用钻机高压风力反复吹洗孔洞,将孔底粉或泥水清理干净[4]。

(6)锚杆制作安装。钢筋的连接方式采用Ⅰ级机械连接搭接,机械连接接头的类型、质量、连接要求均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锚杆钢筋的连接接头应设置在锚杆体受力较小的中下部,锚杆体制作时,杆体的下料长度应考虑锚杆的设计长度、锚固的尺寸。锚杆的钢筋长度为孔深度加上混凝土底板锚筋的长度。切好钢筋后,现场进行加工,与锚杆连接,按设计图纸加工钢筋的尺寸及形状,然后固定在定位器上,最下部一个定位器要求设置于钢筋底往上2000mm处,定位器每隔2000mm布设一个。要求锚杆制作平顺,定位支架及保护层点焊应饱满。锚杆制作好后,将注浆管(事先检查有无破裂或堵塞)插入锚杆体中,绑扎松紧合适,以注浆后较易拔出为宜。注浆管下端要比锚杆下端短20~30cm,注浆管应与锚杆一同下入孔中,下锚时应避免锚杆扭曲、弯折及各部件的松脱。

(7)注浆。砂浆采用商品混凝土砂浆,通过注浆泵从孔底开始,注至孔口返浆,拔出注浆管。注浆设备应有足够的浆液生产能力,单根锚杆应在1h内连续完成注浆,严禁泥浆护壁。注浆管的出浆口应插入距孔底200mm处,浆液自下而上连续压力灌注,并确保从孔内顺利排水、排气。插筋后应及时灌注水泥砂浆,强度不低于30MPa,注浆压力为0.5~1.0MPa。浆液应搅拌均匀,并在初凝前用完。注浆过程中,应认真做好灌注记录。

(8)试验。锚杆施工前,必须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进行锚杆极限抗拔试验。试验锚杆的最大抗拔加载荷载不小于2倍的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加载方式由试锚单位根据现场情况确定。设计单位根据试验结果对初步设计进行复核,确认后方可大面积施工。需要注意的是,锚杆极限抗拔试验采用的地层条件、杆体材料、锚杆参数和施工工艺必须与工程锚杆相同,且每种锚杆类型试验数量不应少于3根。该工程锚杆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抗浮锚杆抗拔荷载试验并进行验收,试验位置均匀分布在平面中,随机抽收,验收试验的数量为每种锚杆总根数的5%且少于6根。对这些锚杆分别做抗拔试验,验收试验的最大荷载为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抗拔试验可在锚杆锚固段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90%以上时进行。

6 结语

通过采用跟管工艺,解决了该工程遇到的级配碎石抗浮锚杆难以成孔的技术难题,在保证工期的情况下,加快了施工效率、减少了材料损耗,达到了降耗增效、环境保护、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提升了抗浮锚杆施工的技术水平,为今后抗浮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对类似松散地层和流砂层亦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抗拔抗浮成孔
抗拔桩在抗浮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在既有线市政道路桩基施工中冲击成孔的应用分析
不良地质情况下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施工
冲击成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技术
某工程抗浮设计
基坑下方既有隧道的抗拔桩抗浮技术研究
多层地下抗浮疏水设计
钢筋混凝土水池抗浮设计方案的分析对比
城市地下隧道抗浮设计与分析
嵌岩扩底抗拔桩承载特性现场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