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堑高边坡防护锚杆框架梁施工工艺及优化措施

2021-01-08 06:16王沂超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坡面锚杆框架

王沂超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据国家铁路局发布的《2019年铁道统计公报》显示,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3.9万km,投产新线8489km。然而由于我国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在铁路工程建设中普遍涉及挖方高边坡问题,倘若未能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则易引发坡面溜坍、落石、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对边坡防护措施及施工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

1 工程实例分析

1.1 工程概况

文章以某新建铁路工程ZQ-3标段项目为例,DK135+195.00~DK135+750.00段左侧一级堑坡、DK135+090.00~DK135+800.00段右侧一级堑坡均采用矩形框架锚杆,在框架内填入不小于0.3m厚的种植土、铺设六边形空心块,并在块内撒草籽、间种紫穗槐等本土灌木植物。选用直径32mm的HRB400钢筋布设在框架节点处,锚杆长8m、锚孔俯斜角20°、锚孔直径110mm,采用M40水泥砂浆作为注浆材料,抗拔力不小于300kN。施工现场位于丘陵缓坡,地形起伏较大,路堑中心最大挖深11.64m,路堑边坡最大高度为13.54m,地层由素填土、粉质黏土、砾砂、二长花岗岩组成,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与基岩裂隙水、埋深为0.5~0.9m,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0.32m。

1.2 施工准备

施工原材料包含1753m3的混凝土、278t的钢筋、10557m的0.1m钻孔、99m3的M40水泥砂浆以及840m3六边形空心块,施工机械设备包含IMY潜孔钻、立式搅拌机、13X1-500电焊机、空压机、发电机、QB152型便携式注浆泵、BX1-400型电焊机,对原材料和机械设备进行分批验收、取样送检,经由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结合项目工期要求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计划的编制,在施工前完成设计图纸审核与技术交底,现场配置技术负责人、技术员、质检员、专职安全员等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保障落实责任到人。

2 锚杆框架梁施工工艺要点及质量保证措施

2.1 锚杆施工工艺

(1)测量放线。基于设计要求进行锚孔定位,采用测量仪器在起止点分别设置固定桩,结合施工条件进行桩位之间的适当加密处理,做好固定桩的防护措施,并利用钢尺量测其他孔位,完成整体放样处理,将孔位误差控制在±30mm以内。结合边坡高度调节竖梁长度,将锚杆间距控制在3m左右。

(2)设备与操作平台配置。待现场边坡开挖到位后,选取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依照自下而上的顺序搭设操作平台,立杆、水平杆与连墙杆均为φ48mm×3.5mm的钢管,搭设的长度和高度分别为6m和8m,固定点拉杆深度至少为1.5m,并在脚手架立面外侧设置剪刀撑,起到加固作用。在完成操作平台搭设的基础上,采用锚杆将脚手架固定在坡面上,选取三脚支架提升钻机,在钻孔作业环节结合坡面控制好孔位误差,将钻机安装固定。

(3)钻进作业。在钻孔设备选取上,采用MQT-900锚杆钻机作为岩层钻孔机具,针对破碎岩层和地层运用跟管钻进技术,结合锚杆孔设计规格选取直径为900mm的钻头,确保钻孔深度至少超出设计深度0.15m,并且在钻进过程中密切关注地层状态,当出现塌孔、缩孔问题时及时采用固壁灌浆方案,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开展钻进作业。经现场监理人员验孔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1]。

(4)锚杆孔注浆。选取直径为φ32mm的HRB400高强精轧螺纹钢作为锚杆杆体材料,沿锚杆轴线方向以1.5m的间隔设置对中支架进行固定,将保护层厚度控制在50mm以上,采用焊接工艺连接支架与锚杆体,并将锚杆体缓慢放入锚孔中,控制好外露长度(锚杆剖面如图1所示)。在锚杆孔注浆环节,选用M40水泥砂浆材料,以0.2MPa以上的压力实行一次性注浆,待观察到孔口停止排气、有浓浆液溢出后方可停止注浆,为确保注浆饱满密实,在浆液初凝前要进行二次补浆,使浆液均匀地填满钢筋与孔壁间的空隙。

图1 锚杆施工剖面图(单位:mm)

(5)养护。在注浆结束后进行7d以上的养护,养护期间严禁敲击、摇动锚杆或在杆体上悬挂重物。待孔内砂浆强度超过70%,且按设计要求对锚杆进行拉拔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框架梁施工。

2.2 框架梁施工工艺

(1)测量放样与基础开挖。待完成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水通、电通、道路通和场地平整),施工机具、作业人员均进场到位后,针对开挖后的纵、横断面进行复测,结合施工要求进行修坡处理,再完成框架纵、横梁位置的测量放样,确定施工作业的起止范围。待完成边坡修整处理后,结合框架梁规格大小、模板厚度确定梁肋轮廓,监理单位验收通过后进行基础开挖处理[2]。待框架嵌入坡面20cm左右改用人工开挖方式,针对坡面超挖部分采用C20混凝土进行调整。

(2)钢筋绑扎与立模。在框架钢筋安装前,需彻底清理框架基础底部,选取C20混凝土材料在基础底部铺设厚度为10cm的找平垫层,待将钢筋绑扎处理后放置在混凝土垫块上,控制好钢筋与坡面的间距,利用短钢筋锚钉将钢筋连接固定。在立模前,需做好钢筋骨架质量与模板尺寸的检验,将脱模剂均匀涂刷在模板表面,并控制好模板拼装精度,借助脚手架进行模板安装固定,使其与基础具备良好的密合度,同时做好立模的质检与记录。

(3)混凝土浇筑作业。在开展浇筑作业前,需先做好框架截面尺寸、钢筋数量与保护层厚度的检查,并严格实行混凝土的连续浇筑作业,在浇筑的同时进行均匀振捣,做好接缝处理,留取C35混凝土试件进行试验检测。同时,精确测量定位锚杆、混凝土框架的相对位置,保障两道工序紧密衔接。在边坡底部坡脚处铺设M10浆砌片石护裙,起到边坡防护作用。

(4)边坡修整。当测得基础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测量挂线,基于人工作业进行削坡,控制好成型坡度,并且确保坡面压实度达标。

2.3 六棱块铺砌作业

待完成坡面整平处理后,选取规格为20cm×4cm×20cm的C25混凝土预制六棱块,将其依照由下至上的顺序铺砌在骨架上,在铺砌过程中选取橡皮锤轻敲块面,保障紧密贴合,并选用砂浆填充缝隙。待完成边坡铺砌处理后,选取黏性土进行空心部位的回填。

2.4 质量保证措施

(1)开展工艺性试验。针对框架梁锚杆开展拉拔工艺性试验,试验里程为DK135+714~DK135+750段路堑左侧一级边坡,取锚杆总数目的3%、以3m间距矩形布置在框架梁节点处,锚杆长度为8m,与水平下倾角20°施作。在试验过程中由施工方、监理方共同在施工现场开展拉拔试验,与试验室配合确定具体的施工参数,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实行“三检”制度,保障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3]。

(2)细化质量检查项目。通常针对锚杆框架进行质量检查,其检查内容包括锚杆材质、注浆密实度、拉拔力试验以及钻孔规格的抽验;针对框架梁质量进行检查,保障框架基础、竖梁定位准确、框架体线条顺直,并且经监理人员验收合格后留存资料。其具体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质量检查项目

3 结论

在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贯彻的背景下,坚持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期铁路行业的指导目标。锚杆框架梁防护形式在改善地层强度与力学性能、优化边坡绿化效果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施工过程中还需针对锚杆、框架梁采取质量保证措施,做好坡体变化监测,以此提升边坡稳定性与防护加固效果。

猜你喜欢
坡面锚杆框架
深水坡面岩基础施工方法
喷淋装置在锚杆钢剪切生产中的应用
框架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锚杆钢筋质量提升生产实践
冲积扇油气管道坡面侵蚀灾害因子分析
地表粗糙度对黄土坡面产流机制的影响
建筑施工中的锚杆静压桩技术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基于Hadoop的DDoS检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