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学校二标段工程脚手架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研究

2021-01-08 06:17孙传虎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分片架体机位

孙传虎

(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近年来,新建建筑高度一再刷新,脚手架工程施工至关重要,从理论概念上分析,脚手架工程是通过人工操作来有效解决垂直高度和水平方向运输困难的问题,不仅可以为施工现场带来便利,还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然而从工程案例中看到,由脚手架搭设质量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逐年增多,这也引起相关建筑管理部门对脚手架搭设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视[1]。相关市场调研发现,由脚手架安全管理问题引发的建筑安全事故发生占比达到40%,脚手架现场搭设施工的安全管理质量亟待提升。

1 宿迁学校二标段项目建设概况

该工程为教学办公楼及辅助用房,合同工期为360d,总承包金额达5.2亿元。总建筑面积为87920m2,占地面积为99333m2,建筑高度为30.4m,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抗渗要求,基础为C35P6,梁为C35。该工程东临世纪大道,南邻厦门路,北邻浦东路,场内三通一平均无,由项目部自行协调各方予以解决,场地整体较为空旷,内有一水塘,前期已经换填平整。距离四周市政道路较远,周边管线情况暂时未知,现场踏勘发现围墙外侧可见雨水井、污水井、市政消防栓。施工环境相对复杂,根据地勘报告,该项目勘察的最大深度为35m,并依据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的土工试验等流程,分析出场地的勘探深度可达到岩性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将整个施工现场工程地质层分为3层,这给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带来了较大阻碍,同时也提升了施工质量管理要求。

2 搭设形式及构造要求

该工程外脚手架选用Ф48×3.0规格的钢管,采用直角扣件、旋转扣件连接接扣件。所用材料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小横杆、大横杆和立杆是传递垂直荷载的主要构件;剪力撑、斜撑和连墙件主要用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同时加强抵抗垂直和水平作用的能力;连墙件承受全部的风荷载;扣件是组成架子整体的联结件和传力件[2]。

该工程地下室一层,外墙处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搭设高度约30.0m,主要材料为φ48mm×3.5mm钢管和铸铁扣件等。具体搭设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搭设工艺流程

落地式脚手架搭设需要在负一层建筑结构施工完成后展开,外侧脚手架结构的立杆纵向距离为1500mm,对应横向间距为900mm,水平杆的竖向距离一般控制在1800mm。立杆结构与对接扣件之前应交错布置,并立杆与接头之间应错开位置布设,一般的错开距离控制在500mm,见图2。

图2 立杆对接示意图(单位:mm)

机位最大支撑跨度规范的最大直线支撑跨度:7m;该工程最大直线支撑跨度:5.6m。机位最大支撑跨度规范的最大折线支撑跨度:5.4m;该工程最大折线支撑跨度:5m[3]。

3 脚手架工程质量管控措施

3.1 机位布置

机位布置的过程中,应严格依据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合理布置脚手架机位、架体等结构,具体施工规范内容如下:

(1)脚手架所需要安装的架体结构高度应小于5倍楼层高度。

(2)架体宽度不得大于1.2m;

(3)作为直线布设的架体结构,其支撑的跨度间距应小于7m,且架体主要呈现曲线或者折线形式布设,这样能够加强架体之间的固结,框架与架体之前的外侧间距应小于5.4m。

(4)作为架体来说,其水平悬挑长度应小于2m,且应小于跨度间距的1/2。

(5)架体结构的全部高度与支撑跨度结构的乘积应小于110m2。

3.2 防大风处理措施

(1)拆除脚手架顶部2道网片可有效地减小脚手架的挡风面积,谨防横风、涡流旋风对脚手架的冲击,未拆除的网片需保证其安装牢固。

(2)脚手架在外侧竖龙骨处使用钢丝绳拉结至预埋洞口处。

(3)脚手架分片口需用井字架连接加固。

(4)脚手架架体顶部用竖向斜弦杆加固。

3.3 细部连接节点及处理措施

脚手架架体部分节点悬挑过大,需使用竖龙骨等立杆斜拉加固,见图3。架体转角处相应增加导座的水平力,相应减小导座(机位)间跨距。

图3 使用竖龙骨等立杆进行拉结加固

3.4 塔吊附臂处的处理措施

该项目有塔吊的楼栋均设置塔吊上人通道,塔吊过人通道布置在脚手架第三层走道板位置,搭设塔吊悬挑全钢过人通道,塔吊过人通道采用花纹钢板铺设,侧立面以钢板冲孔网防护,通道通过6个M16螺栓连接到龙骨板上,并用钢丝绳斜拉到脚手架立杆卸荷[3]。对比传统钢管悬挑式过人通道有以下优势:(1)塔吊司机可以从脚手架直接上到塔吊操作室,减少在塔吊内上行通道行走距离,更安全高效。(2)采用全钢材料制作,防火性能好,安全美观。(3)塔吊通道跟着脚手架一起提升,避免多次搭设。

3.5 架体分片提升、架体不同步的处理措施

由于架体分片提升,先提升的一片架体的底部比后提升的另外一片架体的底部高出一个楼层的高度,因此在先提升的架体顶层和后提升的另外一片架体底层侧面增加防护网防护,等架体提升同步后,再把防护网拆除。分片提升防护效果图见图4。

3.6 搭设与提升前后及使用中的检查要求

(1)混凝土结构强度要求。脚手架搭设的吊点位置处的混凝土结构强度不需要开展试块分析,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连接处的强度进行设计和分析,按照相关规范的规定,混凝土强度应大于C15,并且试块需要连续试验3d,强度要保证达到28d试验的60%,7d达到80%,经过试块检验检测得出,附墙支座只要受力在所防护楼层的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按照一般施工进度,混凝土的强度已满足要求[4]。

图4 分片提升防护效果图

(2)脚手架搭设及使用中的检查要求。每次搭设完成后,做好检查记录表和验收程序,主要由安装单位、总包单位、监理单位联合进行,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的内容进行检查。首次使用的过程中,首先要由总承包商、分包商自检,然后开展复检,对于合格的监理单位来说,应加强现场验收管理,最后由监理方签字确认后再使用。

3.7 吊装拆除的注意事项

首先,由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人员对脚手架拆除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拆除作业培训,严格做好拆除作业施工记录。拆除过程中,应先设置护栏,并拉起警戒线装置,由专人指挥管理,拆除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规划的内容,以由下及上的施工顺序展开作业,遵循先搭后拆除的原则,如先搭设栏杆、脚手板和剪刀撑等结构,然后再选择性地拆除大横杆、小横杆及立杆结构,要记清每一个拆除的构件结构。拆除立杆的过程中,应先抱住立杆然后再拆除,这样能够保证端头扣结构的稳定性,连接墙件结构在拆除的过程中应逐层拆除。

其次,脚手架拆除作业的过程中,应分段实施,以由上及下的顺序开展,逐层拆除作业,要严禁上下两层同时开展拆除作业,保证每次结构拆除的过程中,杆件结构及外立面结构都能够全部拆除[5]。

4 结束语

脚手架施工故障和隐患较多,例如立杆基础质量不高、架体结构与建筑物不牢固等,加强脚手架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对于健全脚手架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和促进脚手架工程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分片架体机位
上下分片與詞的時空佈局
附着全钢升降脚手架不同步升降性能研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机位排布优化方法及应用
降低跨分片交易回滚概率的多轮验证方案
D型打结器架体的随机振动分析与结构优化
不停航施工机位限制运行分析
分片光滑边值问题的再生核方法
基于模糊二分查找的帧分片算法设计与实现
西洋梨架式栽培架体搭建及整形修剪技术
超越常规 更进一步 5月24日上午场9机位实拍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