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承载力约束下区域城镇化发展合理速度分析

2021-01-09 01:31陈超王非
河北水利 2021年1期
关键词:承载力城镇化区域

□陈超 王非

我国现阶段推行的城镇化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但又面临着水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在水环境分析过程中,需要基于城镇化进程,建立相应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系统,对其基本要素进行分析,之后通过明确评价指标,从而计算出较为合理的区域城镇化发展速度。现针对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对城镇化发展合理速度进行分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

1.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就进入到城镇化发展高速阶段,而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推动城镇的建设规模,在其中居住的人群数量也有着较大的提升,在此发展背景下,由于人口数量提升,对水资源的消耗也大幅提高,产生的废污水也相应增多,这也就对区域水环境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我国长期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我国现阶段废污水产出量已经达到750亿t/年,为此,在未来的城镇化建设及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保障对现阶段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城镇化等建设的需求,使其可进行高度的同步发展,进而能够起到提升我国经济实力以及社会治理能力的效果。而区域水环境,能够承载的污染程度有着一定的限度,在超过实际承载能力后,将会对我国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为此,就需要针对现阶段城镇化的发展,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规划,使其发展的速度更合理。

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子系统构建以及要素分析

在进行子系统的构建过程中,主要是构建城镇化和水环境承载力两个子系统。对于城镇化子系统而言,主要是社会经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内部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升,而对于社会当中的产业也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升级,在这样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系统。而水环境承载力的子系统,主要是对特定的时期当中,水环境条件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是社会生活需求的基本支撑能力。

2.2 评价指标体系

在现阶段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水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会涉及到城镇化的未来发展,以及与水环境的内在关系,同时也会对人口、人均生产总值等指标进行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的分析。建立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区域水资源特点,综合考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科技文化水平差异性、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水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等,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为条件,经过合理优化配置,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提供最大支撑能力。

3.模型研究

3.1 向量模法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

在模型分析过程中,首先基于指标角度,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于各个不同的评价指标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量纲间差异性,因此就需要充分利用公式计算,能够对综合评价指标进行规范化的处理和分析,从而进行正向指标规范化分析。

3.2 确定综合评价指标

针对水环境承载力评价过程中的主观性及客观性,需要采用组合权重方式,对不同的指标,进行权重方面的分析。在对主观权重进行分析过程中,还需要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起层次结构模型,例如将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水量因素、水质因素以及生态环境因素这5个不同因素,建立起相应的水环境承载力模型,以便于可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3.3 城镇化发展速度决策模型

在对此模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城镇化不同发展速度,进行不同的设定,同时还需要对政府进行参与水环境管理的力度,进行不同程度的划分,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需要对区域城镇化发展,进行合理速度决策分析,建立相应模型。首先需要进行评价指标相关预测分析,在进行预测过程中需要选择基于区域目标年单位评价指标,进行相应预测分析,在对于资料的分析中,基本可基于可得性角度,进行相应分类,一般情况下,可通过国家制定的相关规定,进行指标信息的获取。

在不同的情景下,需要建立起区域水环境承载力有效评价。在现阶段评价指标当中,需充分利用公式,进行承载力组合方式的研究,以此可在未来的分析过程中,出现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需能够设置出相应的水环境承载力健康阈值,从而有效结合国家对于水环境方面实际需求,利用专家咨询的方式,进行相应的分析和研究

4.发展方式

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始终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需要有效地处理好水污染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为此,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让我国城镇化发展在水环境的承载力影响下,可以始终保持健康稳定的状态。

4.1 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加大政府部门监管力度,建议对污染治理工作指定相关政策法规,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对现阶段废水排放总量进行控制,加大违规排放处理的处罚力度,从而有效提升水处理效果,同时也能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让水资源有着较高的质量。

4.2推动可持续发展

有效的控制城镇人口数量,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于节水的宣传,以此有效保障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重视程度,从而采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提升利用率。只有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才可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这样的发展模式,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发展方式,能够推动该区域的整体经济效益提升,是一种较为合理的发展方式。

5.取得结论

综上所述,在此文的分析过程中,主要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约束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效果,以此需要对现阶段城镇化建设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进而起到对环境以及经济的积极作用,帮助我国城镇化建设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猜你喜欢
承载力城镇化区域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高邮市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分割区域
内置加劲环T型管节点抗冲击承载力计算
水生态承载力评估 引领流域结构减排
听说你低估了一辆车的承载力
区域发展篇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与报纸双赢——二论赢在守护这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