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防控

2021-01-10 03:15张峰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农业农村局463400
兽医导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圈舍患病母猪

张峰/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农业农村局 463400

猪流行性腹泻是猪养殖业中的常见传染性疾病,具有急性和传染性的特点,对猪养殖业的危害比较大。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急性肠炎、呕吐、脱水等,死亡率很高。各个年龄段和品种的猪只都可能染病,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7 日龄内哺乳仔猪的发病概率为70%~90%,发病之后可能脱水死亡,死亡率高达50%~100%,耐过后的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缓慢。育肥猪和母猪感染概率很低,呈现隐性感染。猪流行性腹泻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季节性特点不明显,并且呈现地方散发性的特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为了抑制该病的传播和蔓延,虽然采取了许多防控措施,但是防控效果不显著,还是会经常出现该疫病,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此外,虽然已经研制出了灭活疫苗和活疫苗,但是在临床实践上效果不明显,在毒株出现变异之后不能有效的抵抗,增加了腹泻的防护难度。

1 加强生物安全

为了减少该病的发生概率,应该采取生物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切断病源微生物的入侵途径,避免其进入养殖场,一旦进入养猪场会造成疫病的传播和扩散。加强对外来工作人员和车辆的控制,禁止随意进入养殖场,进入之前必须彻底消毒。此外,制定严格的人员和物体的消毒程序,并且有效落实。结合养猪场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生产区和生活区的消毒管理,提高消毒效果。针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定期清理和消毒,做好日常的灭蝇和灭鼠工作。

2 加强饲养管理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以及在疫情防控期要加强对母猪的管理。保证母猪的饲料质量,适当的控制妊娠期母猪的采食量。每天打扫仔猪和母猪的圈舍,加强环境的管理,做好消毒管理。新生仔猪的抵抗能力比较差,要加强对仔猪的保温管理,让仔猪能够尽快吃上初乳,以此来获得母源抗体,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在仔猪出生之后的1~3d以内,可以补充铁剂,避免贫血的发生。科学的饲养管理,坚持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保证猪群的健康,同时提高管理的效率。加强对分娩时期的母猪管理,做好圈舍的消毒工作,消毒完成之后要空舍一段时间,防止疫病的出现。有的养殖户没有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随意的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养殖密度,导致疫病的防控比较困难,增加了患病的概率。需要注意的是,在母猪分娩完成之后,要做好圈舍的清洗和消毒工作。

3 围产期母猪保健

哺乳期仔猪患病和母猪的关系比较大,在母猪分娩之前要做好保健工作,减少母猪体内的毒素,避免将病毒传染给仔猪。在母猪分娩之后还要做好一系列的保健工作,减少炎症的出现。仔猪通过母乳获得母源抗体,同时也能通过母乳获得药物,一旦发仔猪腹泻,可以在母猪的饲料中添加银翘散和替米考星,防控效果显著。此外,要做好围产期的保健工作,可以使用保健类药物,轮换使用可以预防仔猪腹泻。

4 疫苗预防

结合临床观察和评估,做好免疫程序工作。在母猪产前的50d 要首次免疫,产前25d 二次免疫,必须要保证疫苗的质量,提高防疫的效果。确保母猪体内有足够的母源抗体,仔猪通过母乳获得抗体,能够减少发病概率。

5 仔猪腹泻治疗方案

如果猪只感染传染性腹泻病毒,对肠道系统的损伤比较大,直接危害大肠和小肠部位,造成肠道内的菌群失调,出现脱水或者中毒症状,甚至出现肾衰竭,有些哺乳期仔猪可能死亡。即使患病猪康复之后肠道也会受到损伤,影响之后的正常生长发育,不利于猪养殖业的发展。

5.1 中药疗法中药治疗猪传染性腹泻具有低残留和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可以选择中药包括党参、黄芪、茯苓和陈皮等,能够起到益气健脾的作用;也可以服用炒山楂和麦芽,能够起到健胃的作用;板蓝根和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通过中药能够提高仔猪的免疫能力。选择中药之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到日粮,或者研磨后用水煎服,结合本猪场发病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用药量,可以酌情的增减。

5.2 抗生素的使用可以使用抗生素的药物治疗该疾病,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注射或者口服青链霉素和新霉素等药物。如果患病仔猪的病情严重,可以肌肉注射干扰素白细胞介素,可降低死亡率。

5.3 穴位注射可采取穴位注射的方法,使用头孢曲松钠、链霉素和黄芪多糖注射液混合,然后注射,每天2 次即可,连续使用3~5 次。

5.4 补液法选择输液的方法,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让病猪尽快的康复。

5.4.1 静脉注射可以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使用氯化钠注射液和庆大霉素注射液,每天注射2 次,连续用药3~5d。

5.4.2 腹腔注射可以注射地塞米松和黄芪多糖注射液,结合患病猪的体重选择用量,每天一次,连续用药2~3d。在注射的过程中让仔猪倒立保定,在注射部位消毒之后插入注射器,注射完成之后要观察是否出现异常。

5.4.3 饮水可以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小苏达、口服补液盐等,按照说明书选择使用剂量,连续饮水3~5d。或者在水中加入葡萄糖氯化钠和氯化钾,连续用药3~5d。

6 配套生产管理措施

6.1 圈舍的保温工作猪传染性腹泻病对日龄较小的仔猪危害较大,影响仔猪的生长。为此,在仔猪出生之后要做好保温措施,放在保温箱,温度控制在29~33℃。

6.2 做好环境管理,重视消毒做好养殖场的消毒工作,可以减少环境内的病毒含量,同时切断传播途径。做好养殖场的保温工作,适当的通风换气,能够释圈舍内有害气体,减少有害气体的浓度,减少病原微生物。待患病猪的症状有所缓解之后,可以服用微生物制剂,提高肠道功能,让患病猪尽早的康复。如果断奶仔猪发病,要提前断奶,并且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降低死亡率。

7 其他的措施

7.1 返饲无菌采集病死猪的肠道内的内容物,之后加入一定比例的生理盐水,充分研磨之后放入饲料,然后进行返饲。返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事项,在返饲之前,要确定返饲病料病原,并且对本养猪场经常发生的重大疫病的病原进行PCR 鉴定,发病的仔猪只能携带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没有其他的重大疾病。需要注意的是,采集的仔猪病料必须新鲜,然后及时的处理,否则会影响活性,采集病料之后的6h 需要完成返饲。在返饲完成之后,还要做好观察工作,避免出现异常现象,或者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如腹泻和精神不振等,如果腹泻症状严重,做好返饲母猪的隔离工作,防止疫病的扩散。

7.2 封群猪群进行封闭饲养管理,可防止疫病的蔓延,一般情况下,对易感猪群要采取封闭管理饲养,可以减少疾病交叉感染的可能性,通常情况下,封闭饲养30~60d 即可。

猜你喜欢
圈舍患病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生产母羊圈舍标准化设计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