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暴雨给养殖场的启发与思考

2021-01-10 13:15安利民温书香郑世莲单嘉男任义品
饲料博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漯河市无害化猪场

乔 飞,安利民,温书香,郑世莲,邹 鹏,单嘉男,任义品

(漯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漯河 462000)

2021年6 月份以来,我国河南、浙江、河北等地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受灾严重地区病淹死畜禽和畜禽分泌物、排泄物随着洪水流动,造成水源等严重污染。每年的6—8月是我国多地的高温季节,大雨伴随着高温的极端天气对畜禽生产危害极大。洪水能够将地面上的病原微生物冲刷出来,成为疫病传播的隐型风险因素。高温加快了病原微生物的代谢,缩短了疫病发生的潜伏期。所以,在夏季发生洪水之后,多种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都容易暴发。为降低养殖风险,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笔者结合2021年生产实践,对漯河市养殖场受灾情况和灾后防疫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以便在今后突遇洪灾时,畜牧系统人员能科学指导养殖场生产并为养殖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漯河市养殖场受灾情况

2021年7月21日以来,河南省遭受强降雨影响,以郑州市、新乡市和焦作市三个地区为代表的养殖场受灾最为严重,多数畜禽场厂房坍塌,洪水倒灌,病淹死动物数达数万头(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亿元。漯河市虽然只受到台风“烟花”的外围气流影响,但也严重制约了养殖端的产能恢复速度。

暴雨过后,漯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响应市政府、市畜牧局防汛工作要求,召开防汛紧急会议,重点安排部署了受灾养殖场排查、病淹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及重大动物疫病检测工作。截止到8月20日,共排查到受灾养殖场51 个,其中猪场36 个,存栏67080 头;鸡场10 个,存栏48000羽;牛场2 个,存栏115 头;羊场3 个,存栏6885只。在36个猪场中,有5个养殖场因灾死亡437 头,因灾死亡率为0.65%,均已做无害化处理;有10 个养猪场猪只出现腹泻、感冒、呼吸道疾病,占比27.78%;其他养殖场在饲料和饮水中已加入抗菌药物,目前场区生产稳定。鸡场、牛场和羊场均未发现因灾死亡现象。实地调研走访受灾严重的养殖场13家,送去消毒药12箱,消毒面积达5万m2,监测重大动物疫病数31 项次,督促补免补防畜禽1.6万头(只)。

2 防疫启发与思考

漯河市是生鲜肉供应大市,是全国生鲜肉供应的发源地和风向标。水灾过后,漯河市畜牧局立即安排部署养殖场受灾情况排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到目前,漯河市是畜禽养殖产能恢复最快也是最稳定的地区之一。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值此灾后疫病防控和防汛的关键时期,笔者结合多年来实地调研走访养殖场的经验谈几点防疫建议,供畜禽疫病防控工作参考。

2.1 着力做好病淹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

对于病淹死动物,要严格按照“四不准一处理”的办法执行,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本次河南省洪灾造成大批量的畜禽死亡,由于病淹死畜禽体内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如不及时进行打捞,任由其发霉腐化,动物本身携带的病原菌会四处扩散,这不但会严重污染环境,造成更多的健康畜禽发病,还有可能引发人畜共患病的发生,造成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突发。因此,各养殖企业在灾后要严格按照国办发[2014]47 号文件《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等要求,会同相关部门及时组织人员对养殖场和周边水灾严重区域进行巡查和排查,收集病淹死动物尸体,装入密封袋,运输到无害化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1]。

2.2 重点防范灾后疫病的流行,进行全面消毒

在漯河市本次灾情调查中,以舞阳县、临颍县和召陵区养殖场受灾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部分猪场污水池坍塌、厂房和场院进水、房顶破损、饲料储存间潮湿等。另外,对畜禽产能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是部分猪场出现的腹泻和呼吸道病等常见多发病比以往略有增多。暴雨致使养殖端设施不健全,土壤中和病淹死动物尸体中的微生物被暴露,极易造成疫病扩散。水灾过后,指导养殖场做好圈舍和周围环境消毒,同时防范非洲猪瘟的发生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暴雨停后的第1天,也就是7月30日,以及接下来的20 d,漯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先后到临颍万盛猪场,舞阳阳光禽业、红丰禽业、鑫利猪场、融汇牧业、蒋晓辉猪场、绿源羊场等13 家受灾养殖场实地查看受灾情况,并指导养殖场要及时开展免疫接种和消毒工作。

灾后畜禽抵抗力下降,不易产生较强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各养殖场要根据近3 个月的检测报告、疫情动态和生产实际及时强化免疫。在消毒方面,各养殖场要根据消毒对象和范围,选择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污染较轻的消毒药,定时消毒,要保证带有畜禽的圈舍每周消毒3~4次,周边的环境每周要消毒2次,同时要加强养殖场周边虫媒易发区杀虫剂的喷洒频次和覆盖范围,及时修补破损围墙,加强防鼠措施[2]。此外,清污和消毒的人员要注意个人防护。

2.3 防止饲料霉变引起的畜禽中毒

连续10 d的暴雨和大暴雨造成漯河市多数养殖场饲料储存间进水,放置在底层的饲料极易发生霉变,霉变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容易引起畜禽急性或慢性中毒,并对肉猪、肉鸡的产能,母畜的繁殖能力产生严重的影响。另外,残留在畜禽体内的霉菌毒素还可以通过食物链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所以,灾区的饲料厂和养殖户一定要对饲料及原料的储存和运输严格把关,并严查储存仓库的顶部漏水和底部进水情况,雨水过后要及时排查受潮饲料量并及时晾晒,防止发霉变质。同时,这一时期要加强脱霉剂的使用,必要时可以加大用量。目前市场上脱霉剂有很多种,可根据饲料储存量、饲料种类和市场反馈信息选择口碑较好的脱霉剂,以有效应对饲料的霉变。对于发霉严重、已无力抢救的饲料可变废为宝,作为肥料洒在农田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4 加大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排查力度

漯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漯河市动物疫病,特别是重大动物疫病,人畜共患病,新发、突发疫情的快速诊断、监测和研究工作以及动物疫情的收集、汇总、分析、报告、预警和预报工作。此次灾情之后,漯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受灾养殖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病监测工作。从此次流调结果可以看出,漯河市部分养殖场虽受到暴雨侵袭,但病淹死动物数量不多。

在妥善处理好病淹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同时,漯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大了病种种类和发病情况的排查,同时新增检测项目。在以往的动物疫病监测方案和监测计划中,重点监测重大动物疫病的病原阳性和血清抗体水平,此次灾后实地考察调研发现,当前的监测项目已不能覆盖大部分养殖场最想监测和了解的病种。考虑到各场发病情况和病种种类不同,作为漯河市最权威的动物疫病检测部门,漯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可能只定位于文件要求的疫病监测项目,而是要结合养殖户的实际需求开展监测。这就意味着在现阶段及今后的疫病监测计划中,既要保证占比较大的重大动物疫病日常监测项目,也要开展新项目的研究和监测,力求更大范围覆盖和解决养殖端的实际问题[3]。

2.5 落实好检疫制度

洪涝期间,漯河市对于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主要是落实好农业农村部文件要求的三点:一是要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一旦发生疫情,要采取必要措施,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要加强运输环节监管,严格查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运载车辆备案情况,防止染疫或疑似染疫的畜禽进入流通环节。二是严禁收购、加工、经营及运输病死及死因不明畜禽,要确保病死畜禽不出场、不出户。严格对病淹死畜禽采取“四不准一处理”措施。三是加强屠宰环节监管,严把畜禽进场、屠宰、无害化处理和出场关,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此次水灾,漯河市病淹死动物不多,并已督促各养殖场按照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另外,漯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动检站就近期开展的以“动物饲养的防疫监督检查”“动物和动物产品经营活动中动物防疫情况的监督检查”等为主要内容的“双随机一公开”的抽查计划联合行动,协同攻关,实现动物疫病防疫体系与动物疫病检疫体系的互动和互保,确保养殖业产值持续稳定增长,造福人类。

3 小 结

2021年河南省暴雨洪灾、新冠疫情、猪周期的累加效应给畜禽养殖业造成不小的打击,而漯河市养殖企业能够面对危机迅速恢复产能、快速发展,这得益于国家稳定长效的支持政策,得益于高科技、数字化时代带来的便利,得益于畜牧系统人员初心路上的深耕细作。希望从事畜禽工作的人员,在新的起点上能够攻坚克难,凝聚共识,锚定未来,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贡献出自己更大的力量。

猜你喜欢
漯河市无害化猪场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政府提供防汛地图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勤勉敬业的践行者 锐意革新的带头人——记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漯河市中心医院院长王海蛟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