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细部设计在构造设计中的实践性

2021-01-10 09:05刘莹
建材与装饰 2020年36期
关键词:建筑构造细部层面

刘莹

(保利(江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0 引言

建设设计,是当前建设体系规划的主要方式,它具有设计形式多元、适应性强特征。为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细部设计在当代建筑中应用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将细部设计的优势很好的展现出来,就要明确如何在构造设计中进行融合运用。

1 细部设计与构造设计概述

1.1 细部设计

所谓细部设计,是指艺术品中的“微小元素”,它既是设计整体作品中的一部分,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其独立开来。比如,故宫门板上的门钉等,如图1 所示,这些都是细部设计的直接体现[1]。

图1 故宫门板

1.2 构造设计

建筑构造设计,是由基础结构、墙体、楼板、屋顶、楼梯、门窗等部分组成的建筑框架。随着当代建筑工程项目实践活动的逐步展开,建筑构造设计中,还包含幕墙、装修、保温隔热等方面,它在工程项目的日常应用和实践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比如,当前房屋建筑项目中的构造框架设计等,这些都是构造设计的直接体现。

1.3 细部设计与构造设计的关系

细部设计与构造设计之间既有关联,又有区别。

从差异性层面而言,细部设计主要是从项目微观视角入手,进行设计要点的规划和分析;同时,建筑师更注重通过细部设计,将建筑中的美感和艺术感体现出来。比如,我国古代建筑中,不同等级地位家庭门庭建设上的差异,这就是细部设计的体现。与之相互对应的,构造设计部分,主要是从宏观层面出发,对建筑结构进行规划,它更注重项目设计的整体效果,且构造设计要考虑的是偏向建筑整体施工效果,而非在某一点上进行细化研究。比如,建筑结构的保暖性、系统设计性等方面的调节,对建筑整体产生的影响。

从相同点层面而言,细部设计与构造设计的服务主体,均是针对设计主体进行建设,它更重视如何通过宏观和微观的结合,实现建筑品质的提升。同时,细部设计与构造设计,均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改变,且每一个部分都有与之相互匹配的目标作为向导。

2 建筑细部设计在实践中的运用

建筑细部设计在构造设计中的实践性可概括为:

2.1 宏观结构层面的实践

建筑构造设计中最为显著的标志,是建筑整体规制和安排时,更注重如何从保障建筑整体品质的层面出发,进行建筑因素的规制。因此,无论细部设计方面如何变化,均需保障构造设计整体层面的完整性,这就是从宏观结构层面入手,在建筑构造设计中融合细部设计的体现[3]。

当代建筑构造设计时,设计人员一方面可通过建筑材料选择和搭配体现细部设计。比如,幕墙建设材料的搭配和选择,应与建筑整体框架相互协调,在确保建筑整体合理的前提下,保障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另一方面,建筑构造设计部分,应注重结构设计与内在含义之间的相互协调,从而彰显建筑设计的整体协作性。比如,建筑项目实施期间,构造人员不仅要对构造空间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还需要分析构造设计时期,如何增加建筑设计的内在含义,以确保两者保持相互承接的状态。

从建筑构造设计基本环节出发,以细部设计作为根基,针对如何进行两个方面的衔接因素组合调整,是后续工作得以长效推进的外部条件。

2.2 构造设计功能层面的实践

构造设计中细部设计的合理运用,也通过构成设计功能体现出来。

(1)细部设计随着构造设计的功能转变而转变。建筑构造设计活动具体实施期间,为适应当前建筑工作开发的基本需求,设计者往往运用细部设计,来改善构造设计中的组成因素,继而在美感上进行构成设计功能方面的完善。比如,将室内墙壁与门组合起来;同时,墙壁是内部空间阻隔的主要构造框架,通过一整面墙的平面设计,运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绘画风格、装饰风格进行装点。而门则在某种程度上拓展了空间构造,这是建筑构成设计与细部设计功能承接部分的实现形态。

(2)细部设计衍生为构造设计的基本装饰。比如,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四角处设计的仙人走兽,以及透空的阁栅上的图案;亦或者是西欧华丽建筑设计风格等,均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细部设计结构形态。

功能性的转变,是细部设计在构造设计部分中合理运用的主导体现,它不仅能从优化构造设计的整体完整度,更能增加构造设计的艺术美感,这是当代建筑形态不断进行调整和规制的展现。

2.3 经济价值层面的应用实践

建筑构造设计中细部设计的运用,也需要在从经济价值层面,对其运用方式进行评价。

(1)从建筑构造整体设计层面出发,对建筑整体构造规划与细部设计部分的要点进行整理规划。后续研究和沟通时,结合当代建筑设计开发的基本情况,从项目设计整体层面入手,对如何进行建筑构成整体规制和成本分析情况作出对应评判。比如,建筑构造整体设计时,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本次建筑项目整体设计情况,从建筑构造设计的整体层面出发,利用大户数据评估模型,分析建筑项目实施中,人工、物质材料等方面的成本分摊比重;同时,分析实行建筑构造整体设计时,应最大限度的确保构造设计与细部设计之间的相互协调。

(2)建筑构造整体设计时,注意细部设计方面的要点分析,应与建筑整体框架之间相互承接。比如,充分利用细部结构方面的统筹安排,降低建筑构造设计整体层面的成本。其中包括方面中涂料、木板、保温层、水电线路等方面的安排,这些都需要通过细部设计的调节,进行建筑构造整体方面进行成本评估。

建筑构造设计中细部设计方面的规制与安排,不仅体现为结合建筑构造实际情况,不断进行细节设计方面的规制与安排,更表现为在多重建筑设计因素的合理安排上,降低项目实施的成本。此种结合建筑构造项目实施实际情况,科学进行建筑构成整体设计的方式,为后续工作的合理展开提供辅助资源。

2.4 持续运用层面的实践

建筑细部设计在构造设计中的实践运用,也应从材料持续性运用视角出发,对如何进行项目实践因素的统筹开发工作安排,需求更加协调合理的建筑细部设计方案。

(1)建筑细部设计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考虑设计因素组合调节后所产生的美观性,又要从建筑细部设计所带来的效益情况进行评估。比如,某建筑项目主要用于体育训练场的建设,通过细部设计对建筑构造结构进行装扮处理时,细部设计首先是考虑体育场当前实际应用的需要,其次是从体育场地后续能够有哪些更深层次开发的方式,进而实现从项目实践的基本环节入手,不断实行项目研究和综合评估的实践形态。

(2)建筑细部设计在构造设计中的实践运用,需明确如何利用细部设计,凸显当代建筑设计中的生命力,以结合建筑项目设计整体态势,与时代需求之间的协调统一。比如,游览观光景点中的细部设计,首先是要考虑建筑构造设计的美观性,其次是通过项目设计中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何将建筑中所蕴含的生命力传承下去。最后,建筑细部设计层面,应注重细部设计的审美趋向,是否与建筑设计在旅游项目中的应用相互对应。

建筑细部设计,是结合当前项目建设与开发设计需求,不断进行设计开发与规划方面的有机统一,它更注重将建筑构造设计与细部设计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从而实现美化建筑结构体系,完善建筑整体框架的效果。

3 结论

综上所述,分析建筑细部设计在构造设计中的实践性,是现代设计因素综合分析和创新运用的理论归纳。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宏观结构层面的实践、构造设计功能层面的实践、经济价值层面的应用实践、持续运用层面的实践等方面,分析建筑细部设计在构造设计中的运用。因此,本文研究结果,为国内建筑设计工作的有序展开提供了新视角。

猜你喜欢
建筑构造细部层面
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构造与抗震设计方法
高层住宅屋面工程细部创优策划
风景园林工程细部处理及质量管理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浅析高层建筑立面风格与细部设计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路径探究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理实一体课程改革在《建筑构造与识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