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技能大赛集训队创新管理模式探索

2021-01-10 22:16陆佳莹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学生管理

摘要:技工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世界技能大赛作为一流的技能交流平台,为技工院校学生提供了广阔平台,也对世赛集训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结合本校办学特色,立足于世赛油漆与装饰项目集训队的特点,从技能提升增强认同感、搭建通道实现校生沟通,带动本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推进。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集训队;学生管理;创新手段

随着世界技能大赛的发展和推进,集训队学生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和竞技水平。本文针对油漆与装饰项目的特点,对集训队学生管理工作模式进行探索,结合我校以赛促教、产教融合的特点,就如何做好技工院校集训队学生管理工作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世赛集训队选手的特点

世界技能大赛选手以技工院校的学生为主,年龄一般在22周岁以下,该阶段的青年学生已形成较为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操作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差异化大。技工院校录取批次基本上都在最后一个批次,所录取的学生在成绩方面参差不齐。同时家庭教育不同导致学生在求学态度、服从管理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为教育教学管理带来困难。

二是心理状态复杂。技工院校的学生普遍都存自卑感、挫折感和失落感,面对就业方向简单地将自己定位为“蓝领工人”,导致对自己专业的社会认同感低,进而对学校的管理和教育理念也不认同。

三是未来规划不明确。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比较模糊,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明确的认知,对于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不感兴趣、不愿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校对学生管理的难度。

四是贫富差距明显。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每个人的家庭条件、社会背景、消费理念差别较大。这些客观存在的差距,使学生们之间存在攀比的心理,给学校管理带来不少难题。

二、创新世赛集训队管理的举措

(一)以技立身,提升学生认同感

技工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应从提升学生技能上下功夫,进而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有利于提高学校对集训队学生的管理效率和成效。让集训队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感受到自信,进一步提升对本专业的自信和对学校管理的认同感。

技能大赛的参与不仅能够提升本专业的含金量,更能让学生更有获得感、自豪感。通过竞赛活动,首先,学生能够明确自身定位,增强对本专业的自信。其次,在代表学校参与世赛的过程中,让学生和学校产生共鸣,真正了解学校各项管理举措的目标,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再次,通过表彰优秀的学生形成榜样力量,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当中,达到了引导学生、启迪智慧的目的。

(二)多措并举,促进校生相沟通

学校管理工作做得好不好,学生最有发言权。在传统模式下,学校的管理是“一言堂”式的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必须做到,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创新反馈形式。学生代表大会是联系学生和学校的纽带,是学校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在集训队的组建中也可以增加这样的沟通机构。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可以收集了学生对学校、竞赛任务、学生管理的意見和建议,统一反馈给系部、学校。通过创新反馈形式,学生能够更直观地参与到学校竞赛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中,也能真实地反映出学校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促进管理制度的与时俱进。时代不断变化,学校的管理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首先,学校要定期梳理管理制度、服务流程,及时清理不合时宜的规章制度。其次,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搭建选手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平台,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让管理和要求带着温度落地。

(三)以生为本,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建设是开展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释放学生精力、引导学生成长的重要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集训队学生管理工作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强化德育建设。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对于技工院校的教师来说,一定要把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到集训队学生管理工作中,保证选手在整个训练期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进集训队学生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第二,以项目集训队为单位加强党建,让正确的思想引领学生成长。集训队是竞赛推进过程中最基本单位,在竞赛管理中要以集训队为单位加强党支部建设工作,以思想政治引领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让选手在接受技能教育的同时,完善个人修养,增强对学校、社会、国家的责任感。

第三,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随着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抖音、快手等已经成为学生接触社会的重要窗口。这些新兴APP的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受到广大青年的喜爱。在集训队学生管理工作中,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手段,以小视频的方式分享我校竞赛收获、展现校园风景,充分展示学生的精神风貌。

第四,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世界技能大赛规格高、范围广,代表了世界技能的最高水平,所以对于选手的心理疏导也至关重要。在集训队学生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的新模式,定期组织教师进宿舍活动,聆听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的焦虑心理及时得到释放,缓解潜在的竞赛忧虑。及时发现选手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及时汇报,学校接到相关的汇报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与解决。

技工院校集训队学生管理工作应以生为本,结合技工院校学生的实际和特点,通过技能提升增强认同感、搭建平台实现校生相沟通、以生为本丰富校园文化等途径,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迎接世界技能大赛的挑战,在保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同时,使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徐礼堂.“95后”大学管理方式探讨[J].喀什大学学报,2016.

[2]吕俊玲.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学生管理中作用弱化现象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0.

[3]李莹,徐焕文.“双一流”背景下“立德树人”在大学生管理事务中的铸建路径探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

[4]肖媛.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索与创新[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

[5]甘心静.技校开展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心理辅导的问题与对策[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2020.12

[6] 辜东莲; 盘笑莲; 贾海成.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 实现“九个促进”[J].中国劳动保障报,2020.5

[7] 王峻毅.基于以人为本探究技工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J].中国会议,2019.12

作者简介:陆佳莹(1987年4月-),女,汉族,浙江宁波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猜你喜欢
世界技能大赛学生管理
浅谈高职建筑类实训项目与世界技能大赛竞赛项目的有效对接
大赛引领下的职业院校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策略
她代表中国勇夺“世界技能大赛”银牌
世界技能大赛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及其认证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