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权力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披露的影响

2021-01-10 13:09黄恩浩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8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

摘要:作为公司经营的掌舵人,高管无疑在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许多高管为了隐瞒自己经营成果的不佳往往会降低本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本文基于两权分离、行为学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的分析,论述了高管自身的权力、职位、能力或是政治权力都有可能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关键词:高管权力;会计信息披露;两权分离

在公司当中,公司的内部信息和公司的外部信息往往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不易于公司信息的使用者对公司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判断,因此为了使公司的投资者、债权人等可以有效的了解到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公司需要对外出示会计信息披露。公司所出示的会计信息披露无疑是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公司经营情况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

一、高管的所有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高管拥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相对越大,那么高管就越能抗拒董事会对自身的影响,因为高管自身拥有相当大的本钱,所以可以更加由着自己的心意来做事。因此拥有上市公司股权的高管权利更大,同时拥有的比例相对越大,高管的所有权权利相对也就越大。在我国高管持股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获得:第一种,高管是公司的创始人,因为高管自身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因此自然而然可以获得股份,即以公司創始人的身份获得。第二种:股东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让高管持股,为了让公司获得更好的经营效果将股权拿出一部分来作为奖励,如若高管在本季度所做良好则获得这一部分股权。如若是通过第一种方式获得股权的,因为他们是本公司的创始人,那么他们会对自己所创造的公司更加有归属感,他们会更加看重公司未来的发展以及方向,同时为了公司的未来更加光明,他们也会十分注重会计信息质量的披露。如若是通过第二种方式入股的,那么则会更加注重利益方面,因为他们持股本身就是因为利益,那么他们则更加有可能在会计信息质量上面造假,使公司陷入舞弊的风波。所以我们不难发现高管持股比例更高的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披露就会越高。

二、高管的结构性权利与会计信息质量披露的影响

结构性权力是指从空间方面来反映高管在公司当中所拥有的权力,主要是由于高管在公司中的职位决定的,这项权力主要取决于高管在公司的地位。在公司当中高管的职位越高,那么他个人将拥有越高的话语权,从而在公司很有可能出现一个人掌管公司的情况,影响到董事对公司的判别情况。如果高管职位过高,甚至出现了担任总经理的同事也担任了董事,那么在董事会决策中该名高管甚至可以左右董事会的决策,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益,很有可能会采取降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决策,从而导致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大幅下降。当高管在公司的职位属于核心职位时,高管必将拥有更大的决策权力,那么他对公司的经营管理等必将拥有更大的影响,但是当管理权与治理权交叉时,公司的独立性与外界的影响都将很难对高管形成有效的约束效果,因为高管此时身兼两职,在公司中拥有较高的权力和地位,此时高管可能出于对自身声誉的考虑,可能会对外降低会计信息质量披露,降低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

三、高管的个人能力对会计信息质量披露的影响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股东更希望拥有的是一个长远发展的公司,因此股东会更加看重公司的长远利益,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公司的长远发展,不会因眼前的既得利益而损失掉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但在高管任期内,情况恰恰相反。高管更加注重公司现阶段的业绩和和自身的工资薪酬,因此更加容易在会计信息披露中使用虚假披露和虚假操作,从而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高管相对来说不会那么在意公司的长远利益,进而相对来说会使得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下降,随着高管任职期的不断增加,高管会在工作当中不断获取经验,因此他们可以在工作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不断的更正自己的错误,并且通过自己在职时获得的经验能够更好的经营公司,提高业绩。因此,高级管理人员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不必继续披露虚假会计信息,以减少公司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的可能性。

当高管在职时,如果该职位刚好与高管擅长的相当,那么高管可以更好更快速的解决公司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同时高管可以更好的掌控公司,识别危险,抓住机遇,使公司在当前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当今社会可以抓住机遇同时有效的规避风险。当高管具有良好的个人能力时,他们也可以找到新的盈利模式,从竞争对手不擅长的领域中发现自己公司的优势,这可以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同时也降低会计信息操纵的动机,从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解开信息。高管如果在不是自身为股东的公司兼职的时候,那么此时高管会更加注重自身的声誉。因为如果出现声誉方面的问题,那么将进一步影响高管的兼职行为。因为一旦出现声誉方面的问题,那么将很有可能失去这次的兼职机会,同时将影响到之后的兼职。因此,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将更高。

四、高管的政治权利对会计信息质量披露的影响

对我国来说,目前国有经济不是主体,但国有上市公司的数量并不少,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导力量。在国有企业中,如果国有部分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具有政治背景的高级管理人员将对公司的控制和公司的决策权产生重要影响。(李胜楠 2014) 一般来说拥有较高政治权力背景的高管,专业技术水平相对于一般的高管来说会相对较差一些,因此会出现公司内部治理相对较差,同时因为专业技术水平不够高,很有可能导致公司在经营决策上面难免出现失误,许多风险也因此无法有效规避,为了隐藏掉对公司不利的许多消息,从而会降低对外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这一行为当然会受到有关监管部门的惩罚,但是由于高管自身拥有相当的政治背景,因此公司的这些违规操作由于高管政治背景的原因很有可能会减轻,大大降低了公司违规的成本,从而使得公司可以继续降低会计信息质量的披露。因此公司也不会想到去提高本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披露,所以导致投资者对该公司信息的误判,因此高管的政治权力和政治背景是负相关。

五、研究结论

1.高管的结构性权力越大,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如果高管在公司中权力性结构较强,那么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相反的影响。在公司当中高管的职位越高,那么他个人将拥有越高的话语权,从而在公司很有可能出现一个人掌管公司的情况,影响到董事对公司的判别情况。如果高管职位过高,甚至出现了担任总经理的同事也担任了董事,那么在董事会决策中该名高管甚至可以左右董事会的决策,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利益,很有可能会采取降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决策,从而导致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大幅下降。

2.高管的所有权力越大,那么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就有越大的促进作用。高管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获得股份,一种是以创始人的身份,即该名高管本身即是该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那么他理应拥有一定的股份。第二种是通过股权激励来获得,高管通过自身的勤奋努力获得了董事们的认可从而给予高管一定量的公司股份。不论高管是以哪种形式获得的股份,那么他都将成为这个公司的一份子。因为股东是公司的受益人,高管如果获得了该公司的股份,不论是哪种形式获得的,他当然希望这家公司经营的越来越好,走的越远越好,因为这样他可以持续不断的从这家公司获得相当一部分的利益。所以高管此时不太会做出有害于公司的行为,希望公司继续保持良好的信誉,所以此时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往往较高。

3.当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和权力较大时,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往往较高。比如高管很有可能在其他公司兼职,那么他在兼职时就不太会做出有损公司声誉的事情,如果因为他授意降低了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那么他自身的声誉很有可能受到影响,如果他的声誉非常不好的话,那么就非常不利于他今后的兼职工作。

4.高管的政治权力较大时,那么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相对来说肯定是更低的。因为具有政治背景的高管专业技术水平通常相比于其他没有政治背景的高管来说相对较低,因此他们经营公司时可能业绩不会那么的好,所以他们往往会通过降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来规避这一结果。又因为他们拥有政治背景,所以在监管部门那里往往会获得较轻的处罚,因此他们就会利用自己的政治背景继续降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因为违规成本被他们的政治背景减轻了不少,所以高管的政治权力越大,那么相对来说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就会越低。

六、研究建议

1.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法律意识

通过研究不难发现,高管在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中起着举重若轻的作用。高管为了让他人感觉自己经营的公司业绩发展的很好,往往会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做手脚,而对于这一方面。我国会计制度完善的还是十分不充分的,同时我国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并且对这项违规操作的监察力度还是不够的。同时由于我国的会计制度总体来说处罚较轻,对于高管来说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为相对于公司的业绩来说,他们违规的成本相对来说太轻了,因此有很多人会在会计信息披露上面做手脚。由于处罚力度较轻,如果这次被抓住了,下次高管依旧会采取违规操作,从而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市场上面此类现象屡见不鲜的原因所在,就是因为违法成本远小于企业自身的获利成本,因此在会计制度方面有关部门需要更加完善会计制度,同时加强对高管的教育,并且加大对此类违规现象的处罚,亦或是加大对惯犯的出发力度。让那些希望钻规则漏洞的企业无处遁形,这也是这一问题的根源所在。

2.两职分离,加强管理

根据前面的研究结果来看,我们不难发现。高管如果自身身兼两职,即同时兼任总经理和董事,那么高管的权力将会变得很大,不仅在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中有着绝对的领导权,同时高管若是拥有两职,那么高管必将可以影响到董事的决策和监管的行为。因为高管是董事会成员,那么高管可以通过自身董事的身份,影响到整个董事会的监管能力,并且可以将董事会的决策引领到对自身有利的方向,进而削弱了董事的独立性和监管能力。在避免高管兼任两职的同时,也应该增加董事的人数,因为更多的董事在公司的经营决策方面可以更好的利用自身经验技术给公司带来更多战略方面的援助,同时更多的董事意味着股权的分散,这样可以避免董事会上面一家独大的情况,并且可以更好的实现董事会的监管职能,这样可以更好的避免高管对董事会独立性的影响。

3.設置股权激励制,提高高管所有权权力

根据本文前面得出的结论,高管所拥有公司股权份额越高,那么高管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也就会越高。高管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公司的股份,一种是以创始人的身份获得,即高管一开始就是该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那么高管自然也就获得了股份。另一种是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即高管达到了董事对公司业绩要求时,那么高管将会获得一定的公司股份作为奖励。通过我们论文的研究不难发现,高管的所有权权力越大即高管拥有的股份越多那么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也相对越高。因为高管一旦拥有了相当的所有权权力,那么高管自然就成为了公司的受益人,此时高管当然希望公司走的越远越好,这样他能不断的从公司获取利润,对于会计信息披露自然就不会做更多的篡改。反而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越来越上心,更加努力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更加看重公司的长远利益而不是眼前利益,因为高管自身的利益也和公司紧紧的绑在了一起。

4.充分完善用人机制,发挥高管个人能力

根据本文前面的证实,高管的个人能力越强那么相对来说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就越高。例如,当管理人员有很强的个人能力时,他们经常在外部公司兼职。在兼职工作中,由于长期的计划考虑,高管们倾向于在外部公司从事兼职工作。因此,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相对较高,因为违规行为会影响高管的兼职工作,所以一般来说,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相对较高。因此,公司应该鼓励高管们到外面做兼职。如果公司高管的个人能力较强,那么个人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人际关系应当都非常不错,因此高管的个人能力较强通常来说公司的业绩水平应当也是相当不错的,并且随着高管待在公司的时间越来越长,那么对本公司的情况以及该行业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随着经营业绩的渐渐提升高管也渐渐没有必要操纵会计信息,所以高管此时更倾向于披露真是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姚海鑫,冷军.内部控制、外部监管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基于博弈论的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3):247-254.

[2]曹皖青,韩煦.董事会特征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3):171+205.

[3]黄海杰,吕长江,丁慧.独立董事声誉与盈余质量——会计专业独董的视角[J].管理世界,2016,(03):128-143+188.

[4]权小锋,吴世农. CEO 权力强度、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业绩的波动性——基于深交所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2010,(04):142-153.

[5]马晨, 张俊瑞.管理层持股、领导权结构与财务重述[J]. 南开管理评论, 2012,15(2): 143-150

作者简介:黄恩浩(1995.12——),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披露
非处方药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基于产权会计理论对国企低效原因回顾与思考
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究
基于财政风险下政府负债信息披露探讨
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
XBRL在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应用的研究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农业上市公司内部因素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会计信息披露的动机及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