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1-01-10 04:33陈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6期
关键词:中医情志护理穴位按摩负面情绪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对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及穴位按摩。结果:观察组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具有明显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状况,有着重要的临床医学意义,可加以广泛运用。

【关键词】慢性胃炎患者;中医情志护理;穴位按摩;负面情绪;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42-02

慢性胃炎是临床医学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多是因胃黏膜被各種有害因素长期反复损伤引起的病变。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男性高于女性[1-2]。大部分慢性胃炎患者无明显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少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头晕、乏力、体重减轻、腹部不适等症状。该病的发生极易给患者造成各方面的压力,并对患者的生活中及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且目前对慢性胃炎患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故此次报告以6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意在分析将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对其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较为满意,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胃炎患者,以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3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操作,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分布在30~69岁,平均年龄(50.50±1.50)岁,病程0.90~1.70年:观察组患者30例,除常规护理外再进一步予以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干预,男女比例17:13,年龄分布在29~73岁,平均年龄(53.50±0.50)岁,病程0.70~3.9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操作模式,(2)观察组患者除此之外再进一步给予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操作,具体干预事项包括如下几点:①情志护理:a.劝慰开导法:同患者一起共同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分析症结所在,给予患者疏导安慰,消除其思想顾虑,减轻心理压力;b.移情疗法: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情况及个人喜好,有针对性的组织文娱活动(如下象棋、打兵乓球、玩扑克、集中观影等)以便有效转移患者对病情的高度关注及紧张情绪。c.以情胜情法:中医疗法中提倡“五行相克”,意即试图通过改变患者自身情绪变化来对抗或抵消负面情绪刺激,以达到情志平衡的效果。如对容易悲伤抑郁患者,护理人员可通过讲笑话、幽默故事,播放喜剧片或相声等方式来让患者开怀大笑。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多引导他们回忆日常生活中一些愉悦的事情,避免长时间沉溺在抑郁情绪中。②穴位按摩护理:由经过正规培训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实施,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护士选择不同的按摩手法,依次按摩头面部穴位及经络。开天门:选择推法从印堂穴沿督脉推至神庭穴,共9次;推坎宫:从印堂穴沿眉弓推至太阳穴,共9次;按揉:按揉印堂、神庭、头维、太阳,共6次;点穴:点压印堂、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头维、神庭,延督脉点至百会,点压膀胱经及胆经各1次;按揉:从神庭穴沿督脉按揉至百会穴,按揉膀胱经及胆经各1次;啄法:双手五指自然放松,以腕关节的屈伸为动力全方位、有节奏地啄打头皮。协助患者取俯卧位,从百会穴至风府穴点压、按揉督脉各1次;点压、按揉膀胱经至凤池穴各1次,点压、按揉胆经各一次,拿捏颈肩部至肩井穴,往返3遍。按摩力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佳,点压手法不宜过重,按揉的手法宜缓慢,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穴位按摩每日I次,每次时间约为30min。③加强心理护理:通过相关的健康教育,与慢性胃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帮助其更全面的认识该疾病,多强调保持良好心境对疾病的恢复和防止复发的重要意义,应积极排解负面情绪,提高睡眠质量,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不快,阻断心理因素与临床症状之间的恶性循环,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④加强饮食护理:向患者及家属强调饮食调理对预防该病反复发作的重要性,嘱咐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严密病情观察,如出现上腹疼痛、或呕吐、或腹胀、或暖气反酸、或症状反复发作时,应陪伴患者,耐心说明病情,给予解释和安慰,以使其精神放松,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保持情绪稳定。通过有效的自我护理和保健,可减少本病的复发。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其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其中对负面情绪的分析采取问卷调查方式,统计两组患者中仍存在抑郁、焦虑及暴躁的占比数;对睡眠质量的评定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对比 两组患者在出院时的睡眠状况均较入院时有明显好转,且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较大具有可比性(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各种胃病中的常见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的特点,主要诱因有幽门螺杆菌、药物作用、胆汁反流、某些相关慢性病等,严重地威胁患者的健康。慢性胃炎患者大多都存在严重的负面情绪及睡眠问题,本次研究结果提示患者在治疗期间一般都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精神状态欠佳,多会因郁怒、思虑、忧愁等多种负面情绪导致心神失常,进而对治疗造成不利影响。此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情志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采用中医疗法,包括移情疗法、以情胜情法等,可使患者心志保持平和。联合穴位按摩,可舒缓经络,使情志放松,进而为负性情绪的缓解和睡眠质量的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3]。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中医情志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其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医学效果,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陈丽琴.整体护理对住院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0(23):2962-2963.

[2]梅晓杰,钟阳.穴位按摩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中的应用效果[J].光明中医,2020,35(11):1690-1692.

[3]卜海珠,胡华娟,腾惠兰,等.穴位按摩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护理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3):4582-4584.

作者简介:陈佳(1981.03-)女,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消化科护理、中医护理。

猜你喜欢
中医情志护理穴位按摩负面情绪
中医情志护理预防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细节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对改善惠州市精神病患者家属负面情绪的效果观察
罗浮山百草油穴位按摩缓解头痛86例疗效观察
“负面情绪”并非一无是处
穴位按摩配合头皮花针治疗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法律案件中的法理和情理分析
中医情志护理对中风后遗症36例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西医常规疗法结合中医情志护理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