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岳飞

2021-01-11 02:34孙跃
杭州 2020年24期
关键词:抗金岳飞绍兴

岳飞是宋代民族英雄,南宋中兴四大名将之一。他力主抗金,尽忠报国,是南宋军队中难得的注重战略谋划的进攻型将领。他率领岳家军与金军浴血奋战,所向披靡。

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金朝军队进攻宋朝,岳飞挥师北伐,挺进中原,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到离开封只有45 里的朱仙镇。面对英勇的岳家军,金兵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准备撤出开封。

当岳飞收复中原的战斗进展顺利之时,宋高宗却决意求和,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退兵。岳飞看着一道道金牌,痛心疾首:“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

岳飞被迫班师来到杭州,即被夺去兵权,委以枢密副使的空衔。不久,他受到秦桧、张俊诬陷,被免去枢密副使职务,投入大理寺监狱。

绍兴十一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即1142年1月27日,岳飞被宋高宗下令杀害,时年39 岁。他临终前留下绝笔:“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飞不仅是勇猛的战将,还是很有才华的诗人。他酷爱读书,书法也写得好,深受中华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心理和人格特征。在岳飞身上,体现着军人和诗人的双重人格。他在戎马倥偬中,写了许多壮怀激烈的诗词。这些诗词,反映了他的理想追求、精神世界和人生经历。

岳飞文武双全,是把主要精力用于抗金的猛将、英年早逝的伟大诗人,有人称他是被征战耽搁的文学家。作为军人,他是勇猛无敌的爱国将领,战功卓著;作为诗人,他的诗词虽留存不多,却以爱国精神和激越豪放的艺术风格,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也成为研究岳飞的珍贵史料。

诗言志。岳飞的诗词抒发了他的志向、抱负和情怀。绍兴元年(1131年),岳飞率军驻扎洪州(今江西南昌),写有《题鄱阳龙居寺》,在生动描绘月夜龙居寺景物之后,想到已久旱不雨,祈祷龙能降雨,为民解忧,表达了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

巍石山前寺,林泉胜境幽。

紫金诸佛相,白雪老僧头。

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

我来嘱龙语,为雨济民忧。

绍兴二年(1132年) 七月,驻扎洪州的岳飞,奉命“弹压强盗”,写了《题翠岩寺》:

秋风江上驻王师,暂向云山蹑翠微。

忠义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镇边圻。

山林啸聚何劳取,沙漠群凶定破机。

行复三关迎二圣,金酋席卷尽擒归。

翠岩寺在距南昌府治五十里的西山。岳飞写这首诗时,要抗击金兵,还要奉命与农民起义军作战,而他梦寐以求的是打败金兵,收复失地。他在诗中认为,“沙漠群凶”和“金酋”是最大敌人,“复三关,迎二圣”是当务之急。他诗中抒发的是抗金豪情,充满强烈的爱国精神,展现了抗金英雄的豪迈气概和风采。

绍兴四年(1134年),抗金名将张浚任宰相兼都督诸路兵马,在平江府(今江苏苏州)召集岳飞等将领研究北伐之事。在张浚去前线督战时,岳飞写了《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地陬。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

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

这首诗显示了岳飞的必胜信念和英雄气概:军中号令像疾风暴雷迅速传遍全军,军队的声威震动大地每个角落。宋军将长驱直入,收复河洛失地,攻打幽燕之地。战马踏着入侵之敌的血迹,旗杆上悬挂着敌方君主的头颅。大军得胜归来,把好消息报告皇帝:收复了失地,神州得以统一。

岳飞写的《题新淦萧寺壁》,质朴无华,直抒胸臆,气势非凡: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元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萧寺早已废,故址在今江西省新干县。诗的大意是,勃勃雄心,堂堂正气,贯穿斗牛二宿,誓将一腔忠贞,以报君仇。但愿能斩除顽敌,迎还徽、钦二帝车驾,而不求登坛拜将封侯。

在岳飞的诗词中,可以体会到他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绍兴五年(1135)二月,岳飞从池州入朝,途中写了清新明快的《池州翠微亭》: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池州即今安徽贵池,翠微亭在贵池南面齐山顶上。诗的大意是:多年征战军装上布满了尘土,骑马来到山上翠微亭观赏美景。好山好水还没有欣赏够,马蹄声声已在催促我,趁月色快点赶回军营。

岳飞在战争环境下忙于军务,虽然充满对祖国秀美风光的依恋,但没有更多时间留恋各地的好山好水。他渴望的是早日打败金兵,恢复中原。

岳飞八次到京城杭州述职,写有《归赴行在过上竺寺偶题》,主题仍是抗金和恢复山河:“敌骑犯京阙,驻跸大江南。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昙。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岳飞的抗金理想不被朝廷理解,经常受到投降派的阻挠掣肘,他常感到孤独,甚至苦闷和不安。他在《小重山》词中,述说夜深人静时心中的郁闷、感伤和凄苦: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最为人们熟悉的是岳飞的《满江红》,气势磅礴,慷慨激昂,气壮山河,是儒将词的巅峰之作,成为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他在词中抒发了为国杀敌立功的抱负情怀,表达了雪耻复仇、重整山河的豪情壮志,反映了南宋时期的一种社会情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受到北宋亡国的强烈刺激和震撼,复仇、雪耻的情结伴随着岳飞“靖唐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词句,始终回荡在南宋的上空,感染激励着抗金志士和广大民众。

猜你喜欢
抗金岳飞绍兴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岳飞和他的“岳家军”故事
安昌古镇:一轴老绍兴市井长卷
绍兴大闯关
岳飞大破金兀术
岳飞,我想对你说
辛弃疾的抗金岁月
岳飞
TheEffectsofSemanticsinEnglishLearning
岳母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