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转化炉炉管焊接质量控制策略

2021-01-11 08:14柴东秦富亮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天津300270
化工管理 2021年36期
关键词:尾管炉管焊条

柴东,秦富亮(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天津 300270)

0 引言

现阶段,制氢转化炉炉管使用较多的材料主要是HP40Nb,具有高温蠕变断裂强度和高温韧性。炉管冶炼工艺,离心浇筑工艺,机械加工精度,焊接质量,检测工艺是保证转化炉质量的重要措施。

1 概述

本次沧州炼化检修改造制氢转化炉炉管更新及部分材质升级,原设计56根,扩能改造增加46根,共计102根,除主要材质为HP40Nb外,上部与上法兰相连接的一段炉管材质为P11,与上尾管相接的加强接头材质为F11,现将该段炉管材质提升为HP40Nb,相应的将加强接头材质改为与上尾管材质(TP321H)相一致,即F321H。下集合管更换5根,4根支管与主管的连接方式统一改为法兰连接,下集合总管与转化气余热锅炉的连接方式保持不变(焊接),材质(16MnR)不变。

2 转化炉管系结构

2.1 转化炉管系结构

众所周知,转化炉结构的核心要素是管系,管系的构成也极为复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主要有上集气管、上尾管、 转化管、(下尾管)、下集气支管、下集气总管六种。下集气总管要根据所需的需求量进行规模的确定,按制氢的需求量多少对规模做出有效的调整,通常情况下,转化炉管系结构通常使用热浆集合管和冷壁集合管两种方式。与此同时,制氢的规规模不同,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当规模较小时,对于下尾管的设计要求较低,难度较小,且内出口集合管膨胀量也会大大降低,针对上述情况则需要采用热壁集合管的方式进行。当规模大的情况下,集合管的膨胀量则会出现明显的提高,也会对下尾管的设计要求加以提高,且在此过程中也会由于热应力的因素导致位移问题的发生,尾管问题的断裂现象屡见不鲜,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1-2]。

2.2 焊接工艺

2.2.1 加强管接头与上尾管焊接

102根炉管顶部加强管接头与上尾管焊接,材质均为TP321H,规格Φ33.4×3.4 mm,焊口102道,焊接时要注意以下六点:(1)在组对及焊接前,要对坡口及其母材内外表面20 mm范围内进行打磨处理,尽可能的减少或者避免氧化物、油污、毛刺、熔渣等有害杂质的产生,清洁后要使得金属表面具有光泽感,同时还要保证不可出现裂纹或者夹层等现象。(2)下列环境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①钨极氩弧焊风速大于2 m/s;②相对湿度≥90%;③雨、雪天气;(3)焊丝使用前,将焊丝表面的油污、有害杂质清理干净;(4)在焊接完一层焊道后要保证层间的整洁性,可以采用砂轮机进行熔渣等物质的清洁,每一层焊道都要以相同的方式和标准进行作业;(5)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坡口或者母材表面不可进行引弧和试验电流,最大限度的避免电弧对母材的伤害;(6)对于母材的厚度情况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科学合理的选择填充金属层数。

2.2.2 炉管与下集合管焊接

底部炉管TP321H与下集合管16MnR焊接,规格Φ159×8 mm,焊口102道,焊接时要注意以下七点:(1)组对及焊接前,清除坡口及其母材内外表面20mm范围内要开展有效的清洁工作,清洁的标准为出现金属光泽;(2)下列环境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①钨极氩弧焊风速大于2 m/s,焊条电弧焊风速大于8 m/s;②相对湿度≥90%;③雨、雪天气;(3)焊接时宜采用多层多道焊,焊条摆动幅度:不大于焊条直径的3倍,每层焊道的厚度宜控制在3 mm范围内;(4)焊丝使用前,将焊丝表面的油污、有害杂质清理干净,在使用焊条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则和步骤进行使用,保证操作的娴熟性和质量性,与此同时,100~150 ℃的烘干恒温箱也是重中之重。除此之外,焊工应使用保温筒领用焊条,放置时间不超过4 h;(5)每一层的焊道都要采用砂轮机进行干净彻底的清洁,从而为下一道工序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6)不得在坡口之外的母材表面引弧和试验电流,并防止电弧擦伤母材;(7)根据实际母材厚度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准确把握金属层数的填充。

2.2.3 下集合总管与余热锅炉焊接

下集合总管(16 MnR)与余热锅炉(15C rMoR)焊接,规格Φ960×30 mm,焊口1道,焊接时要注意以下七点:(1)组对及焊接前,清除坡口及其母材内外表面20 mm范围内的氧化物、油污、毛刺、熔渣等有害杂质,直至露出金属光泽,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2)下列环境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①钨极氩弧焊风速大于2 m/s,焊条电弧焊风速大于8 m/s;②相对湿度≥90%;③雨、雪天气;(3)焊接时宜采用多层多道焊,焊条摆动幅度:不大于焊条直径的3倍,每层焊道的厚度宜控制在3 mm范围内;(4)焊丝使用前,将焊丝表面的油污、有害杂质清理干净,焊条使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确保使用流程的准确性,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烘干,恒温箱的温度应控制在100~150 ℃之间。焊工应使用保温筒领用焊条,放置时间不超过4 h;(5)每焊接完一层焊道都必须用砂轮机将层间的熔渣清理干净,为下一步的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6)不得在坡口之外的母材表面引弧和试验电流,并防止电弧擦伤母材;(7)根据实际母材厚度情况选择填充金属层数。

3 焊接质量控制

3.1 焊接参数选择

焊接质量的控制与焊接参数的选择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焊接工作之前就要做好焊接参数选择的准备工作,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同时结合实际的情况和当前的需求对氩弧焊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控[3]。(1)加强管接头与上尾管焊接焊材选用H0Cr20Ni10Ti规格2.5 mm,焊接方法GTAW,正面及背面保护气体种类及流量(L/min)99.99%Ar/10~12,层/道间温度(℃)≤100 ℃。焊接电流90~120 A,电弧电压 15~20(V),焊接速度5~8(cm/min);(2)炉管与下集合管焊接焊材选用ERNiCr-3/ENiCrFe-3规格2.5/3.2 mm,焊接方法GTAW/SMAW,正面及背面保护气体种类及流量(L/min)99.99% Ar/10~12,层/道间温度(℃)≤100 ℃。焊接电流90~110/90~120 A,电弧电压 12~18/18~25 V,焊接速度(cm/min)6~10/10~24;(3)下集合总管与余热锅炉焊接焊材选用ER55-B2/E8018-B2(R308)规格2.5/3.2mm,焊接方法GTAW/SMAW,正面及背面保护气体种类及流量(L/min)99.99%Ar/10~12,预热温度≥200 ℃层/道间温度(℃)≥200 ℃。焊接电流80~120/90~150 A,电弧电压 12~14/20~30 V,焊接速度6~10/6~12 cm/min,热处理温度650~700 ℃,恒温时间≥1.5 h,自由升温至300 ℃后,加热速度按照5125/T(℃/h)计算,且不大于220 ℃/h,冷却速度按照6 500/T(℃/h)计算,且不大于260 ℃/h,冷却至300 ℃后自然冷却。

3.2 施工应具备的条件及施工准备

首先,施工前要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确认,做好一系列的施工准备工作,图纸汇审和设计交底工作必须落实到位。施工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工作的执行力度,加强对图纸的领悟能力,严格按照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作业,科学合理的把控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促进施工技术的进步。其次,管理者要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提高各个工序的安全性,且要进一步加强和落实焊接工艺评定的实施,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管理。与此同时,对于焊工的准入标准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明确,这将关系到整个作业环节的质量和效率。例如重视特殊工种人员是否持有相关操作证书,亦或者利用考核制度进行择优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确保质量问题得到解决。最后,要重视材料问题,使用焊材一方面要符合施工方案及规范要求的相关标准;另一方面,要满足炉管焊接工艺评定的需要,也需要对所使用的焊材进行复验和检查,并做好相关的资料报验。

3.3 焊接措施

焊接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也对焊接质量的控制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要做好总结。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以及加强突发对应的措施方案,坡口清洗以及PT检测是大部分焊接工作中所忽略的一个重点问题。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焊接口的检查,避免管内发生严重的氧化现象,并采取相应的防氧化措施。组队的间隙要严格按照图样要求进行操作,最大程度地避免错口的问题。

焊接的过程需要一定的专业性,要求工作人员在专业技能和感官认知上加以提高。若在焊接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内处理,若质量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必须进行返修。返修的过程中,检查和记录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并将焊接的表面进行深度的清理,保证焊接表面的平整性和整洁性。与此同时,X射线检测返锈次数在原则上小于等于两次。在一系列检查工作完成后,则需进行打底焊的工作流程,在此过程中,电流的大小也对焊接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将电流控制在90~105 A范围内取得的焊接效果最为理想。若电流过大,焊接在治疗以及就会发生严重的问题,从而导致凹形较深,弱电流过小,不仅在速度上有着较大的弊端,也不利于焊接质量的优质性,容易导致未焊透的现象发生。

3.3.1 组对及定位焊

通过采用v形坡口并合理控制坡口的角度,与此同时要加强坡口表面的PT检验,检验通过后才能进行组对。在组对过程中,首先要将坡口的表面进行充分的打磨,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方式和方法的把控,可以选择采用砂轮的方式,其范围要控制在20 mm内,出现金属光泽即可。其次,可以选择采用搭桥式的方式,通过两点定位实施定位焊,在焊接结束后要注意去除焊点,这点是至关重要的,除此之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焊前需要将焊口封好,并进行冲氩。

猜你喜欢
尾管炉管焊条
塔里木油田尾管悬挂器国产化及其应用实践
转化炉炉管水浸超声检测应用研究
顶部驱动液压尾管悬挂器研制与现场试验
制氢转化炉炉管损坏原因的分析
加氢炉炉管设计探讨
基于ODS2002超声波检测技术的高温炉管寿命评估
纤维素焊条国产化现状及电弧吹力提升措施
焊条偏心在线检测与自动控制装置的探究
超深井短轻尾管悬挂及丢手技术研究与应用
浅析手工电弧焊的焊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