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爱逛菜市场

2021-01-11 03:32
小资CHIC!ELEGANCE 2021年44期
关键词:现居菜市场食材

什么人的爱好会是逛菜市场呢?

当很多人听闻菜市场,脑海里就尽是脏乱和吵闹,这个场所似乎与浪漫是毫不相关的。

而作家汪曾祺就是个菜市场爱好者,他说,“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对于生活在此处的人们,菜市场或许是生活必经之路,或许是从快节奏中逃离的一条捷径。对于四处旅行的人们,菜市场是每座城市的灵魂缩影,这里的人们爱吃什么食物,口味如何,人们如何等待,如何挑选,如何和陌生人相遇,这些都在菜市场里随处可见。

打开豆瓣,你会很惊奇地发现有一个名为“菜市场爱好者”的小组,大家在里面讨论着自己逛菜市场的所见所感,讨论着一种向往的生活,小组里流传着一句俗语“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一旦你踏入了菜市场,烟火气息就会将你包裹起来,不过它究竟是如何抚慰人心的?

七位菜市场爱好者进行了如下分享。

云南昆明

篆新市场让熊熊很着魔,以至于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她一共去过五次,她说这里物产之丰让人觉得惊奇。篆新市场是一个非常老的市场,尽管近年来逐渐变得网红,但是附近的居民还是会一直来这里采买,昆明甚至整个云南的特色物产都一应俱全,挂着露珠的新鲜野菜,甜的引来蜜蜂的酒酿,老远就散发成熟香味的各式水果,老字号的手撕柠檬鸡,特制的傣味香茅烤鱼,还有一直排长队的辣辣豆花米线,无不让人垂涎。熊熊说,“如果很多食材没见过也没关系,这里的蔬菜都可以焯水凉拌,这里的鲜花都可以炒鸡蛋。”

夏末是来昆明逛菜市场最好的时节,各种水果刚刚丰收,蘑菇又正好上市,而且昆明的菜市场都有鲜花售卖,买菜的时候带一束花回家或者带一些长得很漂亮的菜回家,也是一种别致的浪漫。

熊熊

现居上海

最近两年熊熊爱上了记录菜市场,她拍过这些城市的菜市场:北京、上海、深圳、威海、昆明、丽江、泸沽湖、腾冲、大同、溆浦、常德、威海、厦门、西安、哈尔滨、成都、乌鲁木齐、延吉、重庆、成都。不过她最喜欢的还是云南昆明的篆新市场。南方的菜市场里,食物更丰富也更水灵;北方的菜市场,特别是早市,则是一种干燥的新鲜,蔬果长得很壮实,摊主和顾客也很热络,连油条都豪爽地按斤卖。

江西赣州

和晓哲聊起江西赣州的集市时,她刚好又一次去到了那里。一直对赣南早餐心心念念的她说这里最有意思的是烫皮。米浆在簸箕里薄薄一层铺匀,蒸熟后便成了烫皮。如果趁热现吃,可以卷上酸豆角、海带丝、酸辣芋丝,或者加上炒好的茄子、肉末,再加点辣椒,这便是热腾腾的赣南地道风味了;如果晒干至松脆也可以做成炸烫皮、炒烫皮。

晓哲在这里赶集时,发现几乎所有摊头都支着油锅在炸着东西,炸青椒、炸豆腐角……摊头就摆在露天的街市里,人们桌上有现炸的吃食配上一碗自酿的客家米酒,热火朝天的一日就从这精彩的早市开始了。

晓哲

现居深圳,新媒体运营

晓哲爱逛市场是从在国外旅行时开始的,比如斯里兰卡的市场就很有趣,什么都卖,当地食材、日用品、特色服饰。每次去逛菜市场,她都喜欢买些食材回来尝试着做成美食,虽然尝试新鲜食物总是不免会踩雷,但她依然乐此不疲。作为一个河南人,来到广东生活后她也入乡随俗,爱上了煲汤,前不久她刚刚学着当地人用油柑和龙骨或者鸡肉来煲汤,味道清爽中有一丝回甘。

廣东广州

广州的很多菜市场都沿用了城市中的骑楼设计,走进市场里就可以躲去暴晒或大雨。熟食档口有最老广的烧肉烧鸭、萝卜炖牛腩、云吞,生鲜档口也少不了鲜鱼鲜虾,干货档口却是独具特色的。广东人注重食补食疗,爱煲汤,也爱喝凉茶,于是在广州菜市场有不少专卖汤品、凉茶所需药材、香料的铺面。细心的摊主甚至会标注上药材和香料的食疗功效,忠泽说:“我也在广州见过海鲜干货店把花胶鲍鱼干贝摆成博物馆的。”

忠泽

重庆人在珠海,硕士在读中

忠泽在中餐西餐日料后厨都呆过,作为菜市场爱好者同时也是烹饪爱好者,他可以把从全国各地的菜市场搜罗来的特色食材,通过味蕾和菜谱以当地烹饪手法加以还原,“现在网红美食套路太多了,但是菜市场不同,面向的是本土居民,味道不过关的肯定会被淘汰。”

去过各地的市场之后,他回头一想,其实自己最喜欢的还是小时候重庆乡镇的赶集市场,它们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他的童年记忆。市场上会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和各类美食,比如模具压制的红豆馅三角粑、大木桶蒸制的荷叶鸡、泡椒凤爪等等,还有人情世故,有的亲戚朋友也会摆摊,遇上了买也好送也好,避免不了家长里短一番。

广西桂林

作为一个广西人,胖墩墩说在桂林赶集最重要的就是吃一碗米粉,“随便一家你看着破破旧旧的小店,你可千万不要看不起,那二两米粉加上锅烧(炸酥的脆皮猪肉)、卤牛肉,卤水,再加点酸竹笋、豆角,那就是神仙都吃不到的好味道啊!”

在桂林乐群市场,其其第一次见到了半成品的客家酿菜摆在摊头上售卖,比如尖椒酿肉、豆腐酿肉、香菇酿肉,只要食材可以中空,留出空间往里塞肉馅,就一切皆可酿。尖椒酿肉则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既兼具了客家菜的特色做法,又展现着广西人对辣味的偏爱。

其其

现居大理,自由职业者

住在云南有很多菜市场和集市可以逛,其其最喜欢的是昆明的篆新市场。在她眼里,菜市场是最浪漫的地方,仿佛只有在菜市场才能让人觉察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不同。她很喜欢拍市场里那些手写的菜品招牌,这是食材和食物之外的另一种美感。

胖墩墩

现居湖南的广西人

今年六月的一次在贵州的慢节奏旅行才让她开始认真逛菜市场、记录菜市场,尽管方言不通,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地居民满满的人情味,而那些没见过的,稀奇古怪的食材也总会激发她的好奇心跟探索欲。

贵州黔东南

在西南地区的菜市场里总有鱼腥草(当地叫做折耳根)。对于这种被众多中医典籍记载有消炎解毒功效的植物,川渝人喜欢将茎叶一起焯水凉拌,贵州人则会把它的茎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用作丰富层次感的调味佐料,就像香菜、葱、姜那样。

在artree去到的黔东南肇兴侗寨市场,除了贵州随处可见的折耳根以外,还有不少风干晾晒的菌菇、小米辣、水萝卜,或许这样能更好地保存食物。村寨廊檐晾着像帷幔一样的水萝卜,水红色和碧绿色交错,侗族妇女就坐在底下小憩。当地人不慌不躁、特别有“生活流”质感的生活状态,让artree很羡慕,“当地的风味嗜辣嗜酒,一群侗族姑娘叫做‘高山流水’式的敬酒方式,让人印象深刻。”

artree

现居广州,Marketer &创意人因为工作满世界出差的缘故,artree去过国内外上百个菜市场。渐渐地,逛菜市场成了他忙碌工作间隙的一个重要的透气口,也爱上了以拍摄菜市场疗愈身心。无论是奥地利维也纳纳旭市场(Naschmarkt),还是某一年秋天在长白山脚下拍摄的某个乡镇集市,都让他特别难忘。

四川乐山

在出差间隙溜到乐山的taka,本是冲着满街的甜皮鸭、钵钵鸡、跷脚牛肉来的,却在一个拐弯后进入了一个菜市场。四川人爱吃香肠,每年进入秋冬季节,人们就开始为过年吃香肠做准备,所以生鲜肉铺旁一定会有绞肉和灌香肠的机器。最地道的四川香肠是经过柏树桠数个小时熏制而成的,这样才会有油亮通透的色泽,带着淡淡的柏树枝香气。

在乐山的菜市场里,taka看到木头架子一层层整齐地排列着霉豆腐,她非常后悔当时没买一罐带回家。霉豆腐其实就是腐乳,把新鲜的豆腐放至发霉,再用高度白酒浸渍,厚厚地裹上一层辛辣香料封存。

四川霉豆腐的一大特色就是其香辣风味,香肠的馅料也是香辣的。市场里卖辣椒的摊头上铺满了各种各样的辣椒,晒干的、现磨的辣椒碎、辣椒面、辣椒粉,taka看見一个大爷买了至少五斤辣椒,摊主从好几个袋子里盛出不同的辣椒混装在一袋里,她惊呆了。还有细线吊着卖的幽香的黄角兰,地上笸箩里装着的鲜蹦蹦小河虾,还有血皮菜、苤菜根……甚至包菜的形状都和北京不同!这一切都让她觉得新奇。

takarailia

现居北京,公益行业从业者

25岁以前taka对菜市场的固有印象是臭气熏天、污水横流、满地烂菜叶子;25岁之后,菜市场成了离“抑郁”最远的地方——在这里,人、食物、交流、劳动,一切元素都能让人切实地感受到活力,让人温暖踏实。

猜你喜欢
现居菜市场食材
热闹的菜市场
巧用食材铺“地锦”
热闹的菜市场
每天吃20种食材 可能吗?
王春书
百岁老人庆重阳
常宝波
热闹的菜场
链农:搞定食材采购
菜市场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