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视角下养老服务供给研究

2021-01-11 18:33窦阿丽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因地制宜多元化

窦阿丽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经济的平稳增长,我国的养老事业出现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政府主办的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较低,未能达到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需要的水平;公办机构养老床位少,增长慢,由公办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供不应求;而随着家庭规模减小、市场经济中年轻人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加,家庭养老功能也逐渐弱化。因此,应当寻求其他方式提供养老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在社会化视角下研究养老服务供给,即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可行方法之一。本文认为,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成功,依靠于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相关人力资源和对城市社区的改造。

关键词:养老服务社会化,因地制宜,多元化

一、绪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经济的平稳增长,我国的养老事业出现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政府主办的社会养老保险和机构养老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家庭养老功能也逐渐弱化,因此,应当寻求其他方式提供养老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可行方法之一。研究的结果是,我们应该切实落实政府主导责任、充分发挥相关人力资源和改造城市社区,才能将养老服务社会化这一事业做好。

二、养老服务社会化供给的必要性分析

(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20世纪70年底,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使独生子女数量增加,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出现“4—2—1”结构,这种家庭结构,很容易使成年子女既要照料老人,又要抚养儿童,生活压力非常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门参加工作,由家庭妇女转变为职场女性,使得家庭中照料老年人的劳动力锐减;成年子女结婚后,组成小家庭,已婚子女普遍和父母分居,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逐渐增加,渐成普遍之势。由以上可知,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在普遍意义上早已失效,养老功能根本不能满足养老需求。

(二)养老保险功能欠缺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计划是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最大的养老保险计划。但是,高覆盖率不代表可以解决养老问题。从养老保险替代率來看,社保专家褚福灵指出,2011年中国企业养老金替代率为42.9%,远低于制度预期的58.5%,虽然近年来有所增加,2015年最新数据显示为66%左右,但66%的数据是整体数据,劳动者个人由于参保年限、缴费基数等差别,部分劳动者养老替代率不到60%。就意味着高覆盖率的养老保险并没有切实达到“养老”的制度设计。从养老保险提供的保障来看,仅仅可以提供物质方面的保障,在日常照料、医疗服务、精神慰藉方面明显乏力。

(三)养老服务社会化资源整合度高

养老服务社会化,其特点为投资渠道多元化,管理方式社会化,服务对象和服务人员社会化。养老服务社会化是一个逐渐将社会资源融合至养老事业的过程,改变了以往家庭养老资源少、范围小、共济性差的缺陷,改变了由政府主办养老服务缺乏活力、管理僵化、受众面小的缺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认识并确立了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的主体地位,政府提出建设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就是希望可以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为养老事业实现政府、家庭、企业和第三部门资源的高度整合。

三、养老服务社会化的经验

从我国多地的养老服务社会化探索情况来看,有很多经验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专职护理人员的参与。

(一)政府坚持了主导作用

养老服务社会化目前利润低于社会平均利润,无法直接进行市场化,如果没有政府的引导和补贴,很难吸引市场力量进入。同时,养老服务是一项公共事业,政府必须起到主导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包括政策制定、经费补贴、税收优惠、舆论宣传、行业准入与监督等。根据查阅文献,青岛市政府结合实际下发了《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通知》、《青岛市城市社会福利设施设置专项规划》和《青岛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等文件,从政策方面进行引导。上海市也在此过程中制定相关政策、降低投资门槛等。另外,政府的主导作用还表现在鼓励各地按照当地实际情况探索养老服务社会化模式,如青岛市允许各区探索,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注重了护理专职人员与养老服务的结合

养老服务的服务对象有年老体衰、心灵孤单的特点,所以需要提供服务的人为专职人员,懂得护理的相关知识,为老年人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从文献得知,青岛市和上海市都比较注重引入护理专职人员进入养老服务提供。在青岛市的李沧区,基于此地医疗资源丰富,护理专职人员众多,所以注重护理专职人员引入,实行医养结合的机构养老模式,收到了老年人与医院双赢的局面。上海市开展了社会工作教育,近十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每年都有数百名学生从该专业毕业,走上社会工作的相关岗位。

四、完善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路径选择

(一)落实政府主导责任

养老服务社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由于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公共物品属性和低盈利性特征,决定了政府部门在此过程中必须落实主导责任。政府在此过程中,应制定相关标准,严把准入门槛;做好事后监督与反馈。制定相关标准,严把准入门槛,就是规定好养老院、社区服务中心、居家养老等不同形式的建筑面积、床位数量、专职人员配比等硬性指标,使有资质的养老服务提供主体可以提供较高质量的服务,保障服务机构的规范性。做好事后监督与反馈,就是针对福利服务的非营利性,对机构行为进行监督,保证它们的行为符合非营利组织所应有的规范。

(二)注重人才培养,丰富养老服务社会化人力资源

养老服务社会化无论需要多少资源,资源都不可能自动转化为服务,归根到底还需要人去实施、推动和维护。所以注重培养相关人才,丰富养老服务社会化的人力资源至关重要。加强岗前培训,让养老服务的提供人员掌握一定的医学和心理学知识,学会相关的护理技术;实施继续教育,使不同性质养老院的主管人员、经营人员和社区服务人员尽可能地及时掌握较新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和其他地区的管理经验,使养老服务供给更有效率、更有水平;完善相关薪资制度,让相关从业人员得到与自身付出相匹配的收入。

(三)加大城市社区建筑改造力度,提供硬件设施

对城市社区建筑的改造可以分为两方面。第一,就是增加可以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房产,即增加可供设立老年人社区服务中心房产的数量。对于新建小区,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可以通过协商,确定标准,规定新建住宅楼中适用于社区养老的房产比例,这样对政府来讲,可以更加顺利推进社区养老服务,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讲,可以吸引消费者,获得更高的利润。对于已经建成的老旧小区,可以由政府出资租赁、建造房屋,或以其他权益交换市场力量对老年人社区服务中心的支持。第二,就是按照《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改造室内外设施。只有房产数量上的增加是不够的,还需要质量过关,让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养老生活有品质保证。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进行招标,建筑商进行投标,完全按照市场配置。

参考文献:

[1]王辅贤.老年需求: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4,(6)9.

[2]黄岚.上海市中心城区养老服务社会化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

[3]李乐.养老服务社会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13.

[4]陈娄妍灜.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化探索[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5]http://news.dichan.sina.com.cn/2014/05/17/1107600.html.

[6]http://bbs1.people.com.cn/post/2/1/2/144841275.html.

[7]王静.我国养老服务社会化供给中政府角色研究——以青岛市为例.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因地制宜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道德与法治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多元化研究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
贵州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因地制宜 张弛有度
浅析旧建筑改造中的“绿色”
侯俊明教授运用肝胃同治法治疗乳痛症经验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