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首村歌诞生推及文化现象探究

2021-01-11 18:33吴艳彧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舞蹈音乐

摘要:中国第一首村歌诞生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大陈村,大陈村也因为一首《妈妈的那碗大陈面》成为中国村歌发源地。2014年度CCTV十大最美乡村评选,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荣誉称号,2017年11月,大陈村又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2018年《妈妈的那碗大陈面》和《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两首村歌,荣获“中国村歌十大金曲”、“中国村歌十佳作词”奖。这些荣誉的取得已经不仅仅是乡村娱乐的缩影,这一文化现象不得不引起文化学者们的思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很显然音乐对于乡村文化振兴的发挥着独特作用。

关键词:大陈村、村歌、音乐、舞蹈、文化现象、脱贫攻坚

一、大陈村的“前世今生”

大陈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永乐年间(1403~1424),源自徽州婺源的常山人汪普贤“爱其山环如城,水潆如带,林木葱郁,土厚泉甘,遂挈家而居”并赋名环山的汪氏聚居村落。青石铺砌的村巷逦迤曲折,始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重建于同治二年(1863)汪氏宗祠与文昌阁,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现存较为完整的43幢石屋民居,白墙黛瓦,穿斗架梁,呈现显著徽派特色。

大陈村位于衢州市下设县级江山市区西北10公里处的大陈乡,距今已经拥有600多年历史、被近代著名史学家、鉴赏家、书画家和法学家余绍宋誉为“十里环山皆松树,天下应无第二园”的地方。600多年前以经商、办学扬名。近年以弘扬传统文化与中国村歌发源地闻名遐迩。大陈村以徽派建筑为主,现存清代祠堂、民宅、戏台110多处,大面积的古建筑群,拥有“江南第一古村落”的美誉,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17年11月,大陈村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2019年7月28日,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这样一个小村庄,因为文化的力量,以全新的面貌展现着古村落的风采,以文化礼堂的音乐文化为载体,让60、70、80岁的老人每晚空余时间聚集文化礼堂,排练村歌,演唱村歌,提升了审美情趣,提高了生活品质。排练时间一站就是一个小时,这让村里的大爷大妈在身心都得到了锻炼的同时也促进了邻里邻居的和谐相处,生活其乐融融。在整个村里家家出门不闭户,达到了高度的文明自制的和諧生活状态。

大陈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近年来,大陈村加强文化建设,充分挖掘、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以文化熏陶大陈人,以文化繁荣大陈村,着力打造“文化大陈、幸福乡村”;以“学习、创新、文化、和谐、发展”理念来建设乡村文化。

衢州江山市大陈村的村民们最近一直有在农村文化礼堂的舞台上紧锣密鼓排练着乡村实景音乐剧《你好!江山》,以展现大陈村的发展变迁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一个小时的音乐剧,聚集了180名演员,大部分是我们大陈的村民。”这部剧打算在今年国庆节上演,为了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深情。“扶贫”先“扶智”,充实的精神生活是农村脱贫攻坚的核心,中国经济水平逐年提高,与经济扶贫相比精神扶贫显得更加重要。

二、 村歌发展及村歌大赛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浙江省江山市大陈村的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由何蔚萍作词、陈宏君作曲,描写的是村庄的历史和孝道文化。歌中唱到“轻轻的在风中翻转,香香的在碗中盘旋;美美的和着我们欢笑,那芳香诱人的大陈面。遥远的从徽州迁来,落户在大陈的山间。这浓浓的大陈面,表现了妈妈的慈爱游子的祝愿,浓缩进芳香可口的大陈面。不管我们走得多么远,故乡永远在我们的心间。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伴随着我们一年又一年;不管我们走得多么远,故乡永远在我们的心间。”歌词反映了汪氏祖先的历史变迁,和祖辈殷切希望。

2019年2月25日中国文化报讯,由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农村社区小康建设专业委员会、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村歌大赛日前正式启动。本届村歌大赛以“乡音70年·村颂我的国”为主题,参赛作品必须是特定村的歌曲,要求词曲完整,有村歌演唱视频和该村简介。没有现成村歌又没有条件创作村歌的村,也可报名参加“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村歌采风欢乐行”活动,组委会将邀请文化馆、音乐院校、音乐社会团体等方面的音乐家、作者进村采风并创作村歌参赛。大赛的专业性包容性并举,让村歌更加专业。大赛组委会负责人表示,举办全国村歌大赛旨在促进乡风文明,唱响美丽中国、幸福乡村,挖掘乡村文化资源,走进基层、服务基层。

参赛村歌通过网上展播、现场展演、评委打分,评出中国村歌十大金曲、十佳村歌、村歌好声音团体金奖和个人金奖、村歌词曲作者创作奖等。为了推广传唱村歌,组委会还将举办第二届乡村好声音汇演、村歌文旅特色产品博览会、推荐村歌参加国际文化交流等活动。

三、成功案例:大陈村村歌的具体创作现状透析

把一首村歌唱到中南海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大陈村村书记汪书记。从仁孝故事到村歌的原创;从团队的节目编创到特色乡土演绎,从村歌的传播形态到村集体的形象打造,从村歌的凝心聚力到乡村治理。从物态迈向精神物华。

1.从仁孝故事到村歌的原创

《妈妈的一碗大陈面》的歌曲的创作内容的创作来源。有汪家氏在大陈村世代行医,当时原配妻子过世,后来续贤,其原有一子随父行医,后母烧得一手好厨艺,由于其子思母,不承认继母。一日,采药归来,继母专为其烧了一碗面,然后被这个孩子强烈拒绝,并将面倒在地上,遭到父亲的严厉指责.后来愤而出走,数年未归,其父亲思念儿子,忧郁而死。继母寻子心切,变卖家产,寻迹乡里,打出招牌”大陈面”免费吃面招揽打听儿子的下落,此时,儿子在他乡一成家立业,行医多年,一次回乡探访父亲,遭到乡里族人唾骂,骂其败家子,气死父亲,枉费继母的一片恩情。此时其顿悟,遂多方寻得继母侍奉堂上。这是一个真实的仁孝故事,传为美谈。用这个感人的故事,何蔚萍编写了这首村歌,陈宏君谱曲,汪书记传唱,并成为大陈村人人会唱的乡歌。

2.从团队的节目编创到特色乡土演绎

部分村民的加入从友情演出到专业形态的提升和锤炼。大部分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参加节目演出,也有七十,八十的老人家参加,还有道具大陈面的研发,专门在文化礼堂上演。这样的演出形式,成为节庆、婚庆等大型活动必演节目,俨然成为了大陈村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了大陈村的一张金名片。

3.从村歌的传播形态到乡村治理

自村歌传唱以来,乡风乡貌和谐,邻里关系得到了彻底改变,一种以村歌治理乡村的新型治理模式得到广泛的传播,村党支部凝聚力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气象的一种展现。村歌的传播形态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赞誉,作为村歌主唱的村党支部书记汪书记他坚持“用文化管理村庄”的理念,带着村民歌唱小组,一路从江山大陈村,唱到省人民大会堂,唱到中南海,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

4.从物态迈向精神物华

通过集体演绎村歌的一种形式,村民得到了最大价值认同感、获得感,成为了乡村治理的典范,在浙江已经成为村村有村歌,作为乡村治理的一个抓手,作为先进经验向全省推广,得到省委生政府的全面推广。同时,向全国推广了大陈面,它制作工艺已传承500年之久,素有洁白如玉,耐煮不糊,隔夜不粘的特点,大陈面因为这首村歌享誉全国,成为网红成为全国推广的一种的土特产。

四、大陈村音乐文化现象与新时代作用和意义

村歌歌词所表现的大多是村庄发展的历史,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孝道祖训等。这一社会现象表明,农民对于文化艺术的需求,已经到了迫切的程度,才会自发组织村民演唱村歌。这样的文艺活动可以放在文化礼堂排练演出,使原本用于祭祀、庆典的祠堂,发挥新的功能,产生新时达的新用途,并通过排练合唱增加邻里的感情,使村民间生活和谐,犹如大陈村一样,可以出门不闭户的和谐状态,那才是我们心中梦想的家园。同时加强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聚集了农村现代人的文化精神,文化的力量的推动带动了经济效益,可以说是精神物质双丰收。

印象中最初的村歌较朴素,民间乡土特点浓厚,写村里的生活与村民想表达的内容,合唱形式居多,比较接地气。但发展到后来组织层层比赛、评奖、汇演交流,尤其是专业创作者的介入,情况就有改变了,村歌以村民集体唱变成歌手的表演展示,村歌的风格更多样化,民族、流行、美声、说唱,独唱、组唱、合唱、表演唱都有了,艺术水准也有很大提高。村歌还是根在村庄、源在乡土、情在村民感兴趣能共鸣的内容上。村歌要成为普通百姓的好声音,才能流传唱下去,成为乡村文化水乳交融的一部分。

村歌属于民谣的范畴,是民谣的提炼、提升,既有传统音乐符号特点,又有新时代的音乐特色。村歌不缺乏艺术性和专业性。根据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农村文化发展实际,浙江省从2013年开始,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文化礼堂逐渐成为村民们凝聚力、向心力、归属感的精神家园。

大陈村陆续成立合唱团、打鼓队、排舞队,村里村民都有自己的爱好和演出团队,文化活动有声有色。村民们干完农活,就可以装扮起来、上台演出。文化礼堂的悠扬歌声,潜移默化改变着乡村风气和农村群众精神风貌。村里以“传家训、树新风”为内容,以先贤美德、身边榜样为标杆,村民们生活更丰富,内心更充实。

文化禮堂的悠扬歌声,也唱出了美丽乡村的幸福图景和路径,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脉络。近些年,“妈妈”牌大陈手工面名气越来越响,一年要加工生产近3000多吨面。村里土特产有了统一品牌“大陈有礼”,线上线下销量都不错。还带动了村子的旅游业发展,游客们可以看到麻糍擂台赛,观看村民排演的威风锣鼓、民间座唱以及歌舞表演,还可以品尝风味小吃的摊子,购买些土特产带回去。不仅发展文化事业,生活品质提高了,经济也搞上去了,可以说精神生活、经济生活取得了双丰收。全国各地的村歌大赛无疑为村歌创作搭建了平台,既是展示的平台,也是打磨、提炼的平台。赛事中村歌金曲奖的设立不仅树立了高水平、高质量的样板,同时也推动了乡村文化旅游。广东村歌《桔乡岁岁红》拉动了柑橘销售,浙江深澳村《相约深澳》唱红了村里的乡村旅游……

为了让群众都参与到演唱村歌的队伍里来,江山市除了参加全国村歌大赛、举办了5届村歌大赛,还组织“全民大合唱”,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每个乡镇组织唱村歌比赛,以每个村为代表队,大家积极性非常高。江山市在推广村歌方面也有妙招,在江山市电视台开辟专门的频道,由江山市委宣传部牵头每年把优秀的村歌进行包装,拍摄MTV,在电视台每天滚动播放。选择制作精良的优秀村歌,录入江山所有的KTV点歌系统。数据显示,这些村歌在KTV里的点唱率还挺高。江山市委宣传部每两年组织一次《江山村歌集》印刷,现已出版4集。

浙江村歌的发展已结走过了10年,现在浙江省大多数乡村、社区都有了村歌,大概是40年来浙江省创作与群众参与最广的音乐活动。浙江各地已累计建起1.23万余家农村文化礼堂,富裕起来的浙江农民,从心底里洋溢着快乐和幸福。到2022年,全省人口500人以上的村,有望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村歌内容是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感恩,熟悉又亲切的乡音、乡景、乡情、乡愁荡漾在歌声里,体现了人们乐观、自信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文化自信,体现了实现新时代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要求,这是富起来、美起来后新农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重点解决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 。2019年10月,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领导小组成立。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2020年11月23日注定成为载入史册的日子,全国最后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彻底解决。真可谓“一步千年,梦圆今朝。”①117页

中共中央对于脱贫攻坚坚强的决心,让我们看到国家对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如何帮助农村脱贫攻坚是我们的责任。笔者认为,脱贫攻坚战,除了指经济发展和富裕,也应该包括精神层面的追求和文化层面的全面建设,文化质量的提升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②的有效途径。文化礼堂的新鲜植入可以成为农村文化脱贫攻坚的一个新的载体,让文化礼堂换发出新的内涵,让老百姓找到精神依托的家园。

结语

文化是一定的历史阶段、一定的地域环境、一定的人群的一种生活状态、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反映。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成为各地的标志性的建筑和重要的农村人民的精神家园。现代艺术嵌入文化礼堂舞台演绎空间的实践研究,对于当今新时代的乡村文化通过文化传承的方式,发挥的文化礼堂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化传承的作用,使文化礼堂成为农村文化脱贫攻坚的一个新的载体,让老百姓找到精神依托的家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很显然音乐对于乡村文化振兴的发挥着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度解读 http://www.china-cer.com.cn/guwen/202009038077.html

2.“大陈村歌”润民心 ——浙江省江山市大陈村调研札记 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343078&ref_aid=1343089

3.中国村歌发源地—大陈村 https://www.sohu.com/a/272468348_103365

4.《习近平新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学习出版社 人们出版社

5.注释:①《习近平新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学习出版社 人们出版社117页

②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度解读http://www.china-cer.com.cn/guwen/202009038077.html

作者简介:吴艳彧,女,1974年4月生,汉,辽宁辽阳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声乐教学。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舞蹈音乐
舞蹈课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音乐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