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路隧道应急救援对策研究

2021-01-11 16:25张玉慧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应急救援公路隧道

张玉慧

摘要:本文介绍了城市公路隧道现状及灾害事故案例,指出了城市公路隧道灾害特点,提出了隧道交通事故、隧道汽车及其他物品火灾和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灾害的处置对策,并对城市公路隧道应急救援提出了处置建议。

关键词:公路隧道;应急救援;灾害事故

一、引言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建设,人员的聚集使得城市不断向机动化、立体化发展,伴随着城市的立体化,城市居民机动车持有量不断增加,城市道路负担不断加重。为了更好的改善交通环境,缓解城市交通道路压力,在地面发展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城市道路不断向地下发展,建成了多种地下公路隧道。但随着隧道的不断建成,各种隧道灾害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如何就城市公路隧道展开快速有效的方法,是当今救援面临的一大困难,本篇文章就如何处置城市公路隧道灾害进行探讨研究。

二、当前城市公路隧道现状及灾害事故案例

1.当前城市公路隧道现状。随着国家及地方告诉公路网规划的实施,城市隧道普遍成为各大城市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公路隧道正逐步向高速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台湾东部公路苏澳花莲段全场86KM,隧道总长39.8KM,约占路段长度的46%;重庆武隆至水江高速公路隧道占线路长度比例高达52.6%;北京城市副中心环遂,在副中心下形成环路,联通地上各个商业圈,极大的缓解城市公路的交通运输压力。随着城镇的不断扩大,城市公路隧道、高速隧道将越来越多,以点为中心向周围城市发展。由于隧道的增多,交通流量的增长,隧道发生危险事故的概率逐渐增大,存在着发生车辆事故、交通事故甚至隧道火灾事件,加之隧道密闭化、地下化的特征,往往事故损失和严重程度高于一般城市道路,若按隧道事故时隧道长度的单增函数来讲,隧道越长,发生隧道事故的概率也就越大。

2.各国灾害事故案例。近年来,重特大隧道事故灾害频繁发生,引起了世界各国对隧道应急管理与处置问题的高度重视,例如1999年奥地利一辆油漆卡车在隧道内与4轿车发生连环追尾并发生爆炸,造成34辆汽车损毁,13人死亡49人受伤,隧道部分坍塌,隧道封闭3个月;2001年瑞士两辆货车在隧道发生事故,造成20死4伤,23辆汽车被烧毁,隧道封闭2个月;2006年中国天长岭隧道一辆装有废纸的货车发生自燃,而后又有两辆公交车与两辆货车不知情驶入隧道内,导致50多名人员被困。

这些血与痛的事故案件告诉我们,拥有一套安全、科学、高效的隧道应急处置对策,时刻做好突发事故的应急准备,提高响应速度,以最快、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处置灾害事故,是当前处置公路隧道灾害事故的重中之重。

三、城市公路隧道灾害特点

城市公路隧道的结构使得在灾害处置中有别于开放性路面的处置方法,公路隧道事故处置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

1.灾害事故状况不明确,位置难以确定。隧道内发生灾害事故,往往通过报警人简单了解现场情况,由于人员情绪激动、手机信号等各方面因素,导致对整个灾害事故的了解不是很全面,包括灾害的类型、发生灾害的位置等。随着时间的发展,隧道内部分监测设备可能造成功能损毁,救援人员没有办法完全掌握具体情况。

2.形成灾害时间短,救援时间紧迫。城市公路隧道一旦发生火灾,由于热动力原因,火灾烟气和热量迅速传播,隧道内的汽车轮胎、汽油、车内存放的可燃物都会加大火势的发展,隧道内排烟设施启动后,在顶部的高温烟气流动加快,有可能出现跳跃式的蔓延,有实验证明,隧道内火灾爆发成灾的时间一般为5-10min,最佳救援时间不超过15min,救援时间非常紧迫。

3.隧道内浓烟大、能见度低、温度高。由于公路隧道近似于密闭性,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气无法及时排出,汇聚于隧道内,浓烟导致监测设备无法发挥功能,燃烧产生的高温浓烟,使隧道内可能缺氧,从而增加处置困难。

4.疏散困难。公路隧道发生火灾时,主要依靠应急照明与疏散标志进行安全疏散,公路隧道内疏散口在昏暗条件下很难分别,且目前有些公路隧道逃生出口与部分设备间合用,很容易造成人员的迷失;虽然目前部分深层隧道设置了逃生管廊,但逃生管廊结构复杂,入口寻找困难,未接触的人员很难正确的找到管廊入口,导致发生灾害时,隧道内人员逃生困难;考虑到后续车辆不明状况进入隧道的原因,导致隧道内部堵车,不仅人员疏散困难,对车辆物资疏散同样也有很大影响。虽然隧道内设置了车辆联通的横向联络门,但根据以往发生的各种隧道灾害事故来看,初期联络门很难发挥功效,对后方车辆的疏散作用微乎其微。

5.灾害扑救难度大。公路隧道的难点在于内部空间几乎趋于密闭,灾害发生的时候,火灾烟气很难及时有效的排出,加之对于灾害位置发生的不明确性,很难有效的在灾害初期就控制火灾的发展,隧道内部消火栓虽然根据规范设置,但在烟气浓度大、能见度低的条件下,救援人员很难找到相对合适的消火栓进行灾害的扑救;加之城市公路隧道高度低,目前大、中型消防车辆根本无法进入,小型消防車载人载水量少,冒然进入很容易发生其他安全事故。依据前期有限的信息,很难准确确定适合的地面逃生口进行内攻搜救,救援途径相当局限,初期控制以及后期扑救难度极大。

四、城市公路隧道灾害处置对策

针对公路隧道灾害的事故特点,发生灾害时,救援车辆的进入具有多种选择,大体分为顺向救援、逆向救援、利用上游车行横洞顺向救援、利用下游车行横洞逆向救援四种方式,根据不同的灾害事故类型,救援人员可以选择不同的救援路线,下面就集中灾害事故简单研讨一下公路隧道灾害事故的处置对策。

1.隧道交通事故处置对策。首先救援人员要确定好事故发生的位置,交通事故往往造成隧道内的堵车,所以更轻便的交通工具成为首选,小型消防车、消防越野车、消防摩托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若对隧道内熟悉,利用地面逃生口进入相对也缩短了救援路线。其次,在交通事故处置中,联通交警及隧道管理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对进入隧道的车辆进行交通管制,救援人员在事故后方做好相应的警戒,由于隧道内能见度低,车辆在较少的情况下行驶速度较快,必要时采用高速公路的处置对策,在事故后方500米处设立警戒。救援人员要携带相应的破拆、救助以及照明器材,对车辆被困人员进行破拆救助,观测车辆漏油情况,时刻防止破拆产生的火星引燃泄漏的汽油等物质发生二次灾害。将人员救出后,相应的做好应急救助措施,不得贸然施救,尽快移交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救治。

2.隧道汽车及其他物品火灾的处置对策。公路隧道汽车火灾不同于地面汽车火灾,隧道的密闭性导致隧道内汽车及其他物品火灾扑救难度相对增大,目前我国各个城市的消防站,普遍管辖面积较大,加之地面的交通不畅,初期有效控制火灾往往依靠隧道内管理人员与隧道内的自动灭火设施。隧道内发生火灾时,隧道内中控室值班人员应及时启动相应的预案,调集工程师、微型站人员尽可能的将火灾控制在最小,同时启动隧道内的排烟设施,最大程度的排出燃烧产生的烟气,提高能见度。同时联系公安、消防、医疗、交通等部门,到场协助进行处置。对于消防救援人员来说,隧道内火灾事故必须选择合理的进攻路线,前面的文章说过,车辆进入隧道的方式基本分为四种,救援人员根据发生灾害的位置、初期掌握的情况,选择最快、最安全、最合理的方式进入现场进行救援,同时利用救援车辆与隧道内部的消火栓,保证灭火剂的充足。车辆火灾往往伴随着车辆油箱的泄漏,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优先选择泡沫灭火剂进行灭火,同时在安全的距离,利用移动炮等固定设施,防止汽车爆炸伤人。在处置过程中,不仅仅注意灾害的扑救,还要时刻观测烟气的浓度、能见度,紧急情况下及时撤离。若隧道内火灾负荷超出普通范围,适当的借鉴梨子园隧道火灾扑救的成功经验,采取窒息灭火法。

3.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处置对策。公路隧道内往往难以进入大型车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型城市环路不断向地下延伸,大型化学品运输车辆在地下发生灾害事故的可能性也就逐渐增大。针对隧道内化学事故的处置,不能贸然进入,易燃易爆物质的泄漏更不能贸然启动电力设施,防止造成隧道内的爆炸发生坍塌事故,增大救援难度。首先应对隧道进行双向的管制,禁止一切无关车辆的进入,同时,最大限度的对人员进行疏散,对被困人员进行救助,同时,利用隧道内的水源,用固定灭火装备对泄漏物质进行冷却稀释,利用水驱动等物理排风设备,降低隧道内化学品浓度,救援人员穿戴相应等级的防化装备,携带相应的堵漏器材,对泄漏点进行有效的堵漏,不断监测泄漏物质的浓度,做好随时撤退的准备,调集环境监测等部门,对稀释产生的化学废水进行收集,防止流入江河造成二次污染。

五、针对当前现状提出的几点建议

1.建立灾害处置体系。公路隧道灾害处置体系不同于其他道路路段灾害体系,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救援体系,涉及到的相关部门众多,全过程复杂,救援难度大。公路隧道救援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数据库,是保证隧道救援正确可行的基本条件,一般包括隧道基础情况、管理人员情况、灭火设施情况、救援设施情况等。

(2)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手册,是保证发生灾害时给部门人员和消防救援人员合理确定救援方法的依据。

(3)救援演习计划于人员训练计划,保证隧道管理人员与救援人员能够协同配合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设置科目,尽可能模拟实战进行演练训练,提高处置经验,掌握各种设施的使用方法,持证上岗。

(4)体系的评价与修改,针对建设好的体系进行系统的评价,判定是否可行。评价体系可以分为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根基评价结果修正体系结构、人员构成、预案计划等。

2.建立隧道应急救援梯队。公路隧道发生灾害事故,为尽可能的提高效率,将灾害与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有序的进行灾害事故的处置,一般要建立应急救援梯队,隧道应急救援梯队一般分为3个梯队:

第一梯队:由现场有经验的司乘人员、隧道巡查人员组成。他们是发现灾害最早的人员,也是对灾害事故最了解的人员,经过系统培训的极大可能将灾害控制在初期或直接消灭,但考虑发生灾害时人员的心理素质,有可能导致灾害的持续发展。

第二梯队:由隧道管理人员、隧道救援人员、隧道内路政人员等组成,这些人员基本经过消防、医疗的初级培训,掌握基本的灭火与灾害处置方法,但这些人员往往灾害发生后一段时间才能到达現场,且装备携带不齐全,到达现场后往往利用隧道内的设施进行灾害的处置。

第三梯队:由公安、消防、医疗、交通等专业处置与救助人员组成。这一梯队人员拥有专业的处置技术、较为完善的处置装备,人员构成也较为科学,能够有效的控制灾害的发展,由隧道温度与时间变化的规律可以知道,一般起火后2-10min内就形成了火灾,因此,地面专业的消防队伍到场时间应该尽可能少于上述时间。欧洲消防规范规定:隧道发生火灾报警11min内,地面专业的消防力量应赶到火灾现场灭火。

3.整建制建立专业处置队伍。由于隧道灾害的特殊性,处置方式与一般灾害有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需要一只专业的队伍应对此类灾害的发生,我国消防队伍目前承担着“全灾种、大应急”的使命责任,每个消防站辖区各类灾害事故频发,导致目前消防站内消防员对各类灾害事故都有接触,但没有真正精通一门专门的灾害事故的处置,针对公路隧道的不断建设,消防队伍需要一只此类事故的专业处置队,不光承担此类灾害的处置,同时对各个队站的消防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组成简单精干的力量处置简单的隧道灾害事故。

猜你喜欢
应急救援公路隧道
考虑灾民感知满意度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人员派遣模型
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现状及思考
关于公路隧道施工质量问题与控制探讨
公路隧道施工塌方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研究
某黄土公路隧道病害分析及治理方案之得失
突发事件下应急救援最短路径问题的研究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甘肃省公路隧道运营防灾及安全保障综合体系研究
关于提升武警部队应急救援行动中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