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01-11 16:25程明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问卷中华传统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同时也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我國文化之中,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因此,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方法,力求得到客观、真实的现实状况。本次未发放纸质问卷,基于问卷星平台进行电子问卷,共回收372份有效电子问卷。问卷对象基本情况如下:性别占比为27.15%(男生)和72.85%(女生);本科生占比84.41%,专科生占比15.59%;学科类别占比以管理学(69.89%)为主,工学学生占比20.97%,法学学生占比8.06%,理学1.08%。

1.大部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较为了解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了解的明显居多,占62.37%,非常了解和了解一点的学生各占21.24%和16.13%,仅有1位同学完全不了解。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较高。

2.大多数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肯定态度

59.68%的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表示肯定,35.75%的学生认为其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仅有少量学生认为不重要或未发现对自身的价值和影响。表明当代学生愿意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

3.大部分学生对当下中国公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较为满意

调查问卷显示,93.28%的同学对当下中国公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持非常满意或基本满意的态度,仅有极少数人满意度不高。表明社会积极倡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停留在标语口号上,而且落到实处、有所成效。

4.多数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日常生活都起到积极作用

有94.89%的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90.86%的学生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这也验证了我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65.59%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完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33.6%的学生偶尔践行,同时有93.82%的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表明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学生响应号召,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到实处,对自己、对社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5.较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浮于表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如文物古迹、传统手艺、哲学文学书籍、传统节日、美食文化等,多数学生对其内涵把握不够全面,表明认知水平有待提高。

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24.46%的学生非常了解,60.48%的学生比较了解,14.78%的学生有点理解,0.27%的学生完全不了解。对问卷中列举的一些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多数学生仅阅读过部分,较少同学全部阅读,也有极少数同学完全未阅读。多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浮于表面,缺乏深层次的认知。

6.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广泛

信息技术持续发展,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众多,如学校课堂、报刊杂志、互联网信息、学校宣传、社会宣传等。学生的了解渠道以互联网传播、课堂讲授和自主学习为主。86.29%的学生是通过互联网来了解传统文化的,80.65%的学生通过课堂老师讲授来学习,75.81%的学生则是找到兴趣点自主学习了解相关内容。此外,60%左右学生的了解渠道是学校宣传或社会宣传。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是通过互联网和课堂学习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7.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性高

56.99%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40.59%的学生倾向于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仅有2.42%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开设或无所谓。如果开设相关课程,有56.45%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选修,39.25%的学生视情况而定,3.49%的学生不愿意,0.81%的学生无所谓。表明我院学生对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积极性很高,希望从课堂获得更多的相关知识,这也符合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渠道以课堂讲授为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有效衔接。其中影响因素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学生、教师和高校。

从学生角度而言,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深层次的了解,大部分学生仅仅停留在浅层认识,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加之部分优秀传统文化晦涩难懂,学生学习力不从心。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首先,受教者如果自身可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深入了解,那很难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内在联系。其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学方法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没有运用创新手段或创新的方法来吸引学生,不能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从高校角度而言,虽然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有积极态度,但学校开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较少,加之在日常校园文化中偶尔举行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这就增加了两者有效衔接的困难。此外,当前高校校园文化缺乏领导和保障机制。首先,高校提供实践教学和文化活动的场地及平台有限,说明高校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上投入的经费还有所欠缺;其次,学校未建立相关制度,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以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与内涵。最后,高校建立教学反馈评估机制不够完善,反馈机制的完善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及兴趣,为下一步的优化提供方向。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方法单一。

融入方法单一主要包括两方面:重“填鸭式教育”、重理论教育。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采取“填鸭式”教育,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而没有起到启发和引领的作用。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和学生可借助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网络等手段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与教师的思想碰撞。而重理论教育,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侧重点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不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较好的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将课堂上所学的时事政策与实际发生事件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不能将所举办的优秀文化活动背后所隐藏的故事进行深入挖掘,欣赏其所具有的巨大魅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2]迟成勇.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融合[J].思想理论教育,2014(12).

[3]宋元林.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信息:程明,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

山西省教育厅专项课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课题编号:2020zsszsx110

猜你喜欢
问卷中华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少年力斗传统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