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净化效果及工艺流程优化建议

2021-01-11 14:13胡学容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工艺

胡学容

摘要: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养殖尾水处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中,可采用的生态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及生物处理技术,不同技术方法原理不同,净化清除的污染物不同,净化效果各异,水产养殖户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种或多种生态处理技术方案,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选择经济的净化设施,推动水产养殖尾水生态系统循环的正向循环,探索科学合理的水产养殖模式。

关键词: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工艺

引言

传统处理方式会将养殖尾水直接排入开放型水域,加剧水域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暴发,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为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工作要求,2020年3月,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湖州市积极响应号召,在全域开展修建养殖尾水治理基礎设施,初步实现养殖尾水经处理净化达标后排放或循环使用。

1水产养殖尾水现状与特征

水产养殖尾水具有低污染的性质。根据2020年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水产养殖尾水污染物排放占农业总排放量的6%,污染物以氮和磷为主,主要影响是使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我国国情和渔业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粗放型、小规模、散户型的养殖模式和大型工厂化和集约化养殖模式并存,因此,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具有分散性的特征,且尾水处理情况良莠不齐,这增加了尾水治理推广的难度。

2尾水处理净化工艺及方法

养殖场的养殖尾水净化按照《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规范》DB33/T2288要求,采用“三池两坝”的养殖尾水处理净化工艺池塘的排水渠道与尾水处理设施的沉淀池连接,尾水用提水泵打入沉淀池。在不同的季节,根据养殖池塘交换水量多少,每日控制尾水排放量。养殖前期5月~8月的尾水排放量较少,9月~12月,尾水排放量增大。10月由于是鱼类生长旺季,投饲量大,尾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换水量最大,尾水处理净化的强度最大,尾水在净化设施中的滞留时间为2d~3d。11月~12月经尾水处理净化后有约50%的尾水循环使用,或存入空塘待用。各月每日平均养殖尾水排放量见图2。曝气设备开启时间按照季节及尾水排放量而定,一般在中午开启2h~6h。定期维护尾水净化设施内水生植物,使其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水生植物面积占设施总面积的比例维持在8%~15%之间,生长过多时及时割除,冬季进行整理。保持鲢、鳙正常生长,存塘规格达到1kg/尾以上,保持青虾生长良好,并在池塘中自然繁育一定量螺蛳。

3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工艺流程优化建议

3.1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模式

(1)“三池两坝”模式:一般由生态沟渠、沉淀池、过滤坝、曝气池、过滤坝、生物净化池组成。尾水经过生态沟渠和沉淀池逐级沉淀后,去除了部分大颗粒物质,再经第一道过滤坝进一步去除和分解细微悬浮物,然后进入曝气池中,经氧化、挥发、分解等过程使水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降低,最后经过第二道过滤坝进入到生态池中,通过在生物净化池中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水生动物等构建综合立体生态位处理系统,有效降低水体中氮、磷浓度,实现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再利用。通常尾水处理区面积为养殖水域的6%~10%,高排污的水域应适当增加处理区面积,各单元面积占比也要有所调整。(2)底排污模式:在尾水处理要求不高或水体污染物含量少的情况下,一些更简单的处理模式在池塘养殖中也很常见。底排污池底通常呈漏斗形,增氧设备推动水流产生离心力,使固体污染物集中于池底中心,通过低排污口和管道导出并收集,收集的污染物经过沉淀实现简单的固液分离后,液体可用于灌溉,或流经人工湿地处理,固体颗粒物可以作为农家肥使用。(3)陆基三池模式:由沉淀池、曝气池和多级生物净化池组成,这种模式成本低、运行简单,在多级生物净化池中往往还能产生一些其他收益,例如滤食性鱼、贝类、鱼菜共生系统产出等。

3.2推行健康养殖

因地制宜发展池塘健康养殖、稻渔综合种养、水库生态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大力推广池塘循环水、鱼菜共生、池塘底排节水净水和养殖尾水处理等健康养殖技术,推动种养循环和养殖水域可持续利用,促进水产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投入品记录管理。推进废弃网具、饲料包装袋、药品包装等养殖生产资料集中收置和资源化利用,积极推进病死养殖水生动物无害化处理。引导规模养殖场创建部、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50亩以上的养殖场配套建设养殖尾水生态净化系统。截止目前,贡井区已建成4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68个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3个省级水产标准化示范镇和1个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

3.3沉淀池、曝气池和生态池应合理配置各季节生长的植物种类

在秋冬季配置生长良好的香菇草、水花生、伊乐藻等,水生植物的面积占尾水处理设施面积的10%~15%。曝气池、生态池内保持有足够鲢、鳙等滤食性鱼类,保持螺蛳、青虾等一定生物量。曝气盘开启时间应按照季节及养殖尾水排放量而定,在上半年养殖尾水量小的时段内可不开或少开,下半年养殖尾水量增加时,开启时间控制在3h~6h,控制运行时间可减少运行成本。

3.4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模式

水处理系统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核心,其水处理系统包括悬浮物和可溶性蛋白去除设备:三级沉淀池、微滤机、过滤筛、泡沫分离器等装置;有机物分解和氨氮去除设备:厌氧生化池、生物膜反应器等;杀菌增氧设施:紫外、臭氧、曝气设备。现有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将机械过滤、生物过滤和杀菌增氧等环节串联,尾水处理循环路线为单循环,采用24小时连续运行模式,日循环次数可达20次。生物过滤往往需要更多的停留时间,这种单循环模式不利于生物过滤的稳定发挥,后来发展出物理过滤与生物过滤并联的间歇式双循环模式,物理过滤采用连续运行模式,生物过滤为间歇式,这种方式提高了循环水系统的处理效率。

3.5强化协同联动

切实落实县乡两级的属地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强化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明确专(兼)职人员、专题研究、专项管理,督促指导水产养殖业主落实主体责任,及时通报情况、发现问题、跟进措施,确保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结语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尾水若不及时处理,将形成水循环系统进入恶性循环,危害水生生物的食品安全,同时影响到水产养殖的收益。除了对水产养殖产生的不利影响外,水产养殖尾水还会严重污染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态技术,对其进行有效处理,探索绿色生态的水产养殖模式,净化水产养殖尾水,对于水产养殖行业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钱伦,姚振海,王雯婷,王荣先,陆珠润.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水产养殖尾水实用效果分析[J].渔业致富指南,2020(09).

[2]万博阳,王全金,戚晓波.多级人工湿地-塘组合系统去除污染物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34(3):25-29.

[3]李义勇,陈柏忠,曾嘉佳,吴振强.新会柑汁发酵物对水产养殖尾水的净化效果研究[J].水产养殖,2020,41(10).

[4]张宝龙,赵子续,曲木,赵学倩,黄建,翟胜利.利用淡水微藻去除水产养殖尾水中氮、磷的研究进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

[5]刘佳,易乃康,熊永娇,等.人工湿地构型对水产养殖废水含氮污染物和抗生素去除影响[J].环境科学,2016,37(9):3430-3437.

猜你喜欢
工艺
浅谈近代玉雕工艺
论玉雕山子工艺
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合成工艺探讨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浅谈地铁车辆架修的工艺设计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
穿在身上的火箭工艺
北美武器公司工艺转轮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