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元素在中式婚礼服中的应用

2021-01-11 20:25钱思怡陈宇航董徐易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汉服中式

钱思怡 陈宇航 董徐易

摘要:华夏自古以来一直是礼仪之邦,衣冠上国,婚礼服制度也饱含独特的风俗和相应的形制。本文旨在论述周制汉服、唐制婚服及明制婚服在现代中式婚礼服(以龙凤卦为例)中的应用,意在探明古今婚礼服的文化继承和设计创新。

关键词:汉服,中式,婚礼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作为辉煌华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汉服是世界服装艺术史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汉服上溯炎黄,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下至明宋,独领风骚两千年,逐渐成为汉人自我认同的文化象征。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影响力逐渐壮大,中华文化又重新站在世界面前。由此,中国人民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汉服复兴运动不断兴盛,各个汉服爱好者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来。汉服元素逐渐渗透到服饰品设计的方方面面,中式婚礼服最早也是汉服的一种,通过继承发扬,改良创新之后依然延续了汉服深刻的文化内涵。

中国婚俗文化积厚流光,远古时期就有伏羲氏制定婚丧嫁娶、女娲设立媒约,婚礼制度雏形开始出现。据史书记载,正式的婚礼制度从周代开始确立。在经历了改朝换代、革命创制、时代变更之后,婚礼的章程形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顺应时代变化。婚服的形制也在传统中发展,在发展中迎合社会风俗进行创新,华夏五千年历史与文明的更迭也由此体现。

纵观历史长河中,婚服随着时代的更替,始终不断蜕变。当我们的眼光放在同一时期,婚服的形制也大抵是不同的——关乎于身份、地位、民族、区域等等原因。上下五千年的新旧更替,婚礼文化时移俗易,婚服也不是千篇一律,在西风东渐的同时也有传统复兴,形制丰富、设计更是别具匠心,融入了时代感与个性化,由此,从古至今的婚礼服我们大致可以分为汉服、龙凤卦、秀禾服。

一、古代婚禮服形制

华夏作为礼仪之邦,衣冠上国,其五千年悠久文明源远流长,其中,婚礼制度更是流光溢彩,风格迥异。由于朝代更新、民族融合、经济中心南移等原因,在广袤的历史长河中,大致可将婚礼制度分为三类:1、以先秦两汉为代表的周制婚礼;2、以魏晋唐为代表的唐制婚礼;3、以宋明时期为代表的明制婚礼。每一时期的婚礼都顺应社会发展和习俗变迁,但是又各具风味:先秦雄厚朴实、两汉盛大宏伟、魏晋风流俊逸、唐风倾国旖丽、宋明含蓄内敛。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句话出自《诗经·周南·桃夭》,充分体现了周代时的婚礼崇尚庄重典雅,浓郁神圣,具有象征意味。周制婚礼有承上启下的功能,承接上古及夏商时期,引出西周的礼乐制度,在君子如珩的春秋战国发扬光大,因此,周朝婚礼是华夏婚礼的原型,之后的婚礼制度都是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变。

周制婚礼服,也叫“昏服”,遵循“玄䌲制度”。“玄”即黑中扬赤,周人认为,黑色是天之色彩,为至高无上之色,故“以玄拟天”表达以天为尊的思想,遵循天道。“䌲”即赤黄色系,《仪礼·士冠礼》中“爵弁服䌲裳”形容的就是周制婚礼服饰。

周制婚礼(图1)分为婚礼前、正婚礼和婚礼后三个阶段。正婚礼时新郎需着爵弁玄端服,黑色上衣,遮蔽在身前的皮质服饰为红色,以革带固定,内着白绢单衣,新娘身着黑色和红色的上衣下裳,内同着白色绢衣;婚礼前及婚礼后着“士玄礼服”,穿黄色上衣下裳,遮蔽在身前的皮质服饰为爵色。

“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这首唐代陆畅所作的《云安公主下降奉召作催妆诗》展现了喜庆热闹的唐代婚礼。唐代婚礼融合了周制婚礼的庄重活泼及后世婚礼的热烈喜庆,新郎着绯红色,新娘着青绿色,所谓“红男绿女”是也,展现了浑厚雄壮、浓郁璀璨的大唐盛世(图2)。初唐时,婚服多为深衣制,暗喻女子要“德贵专一”,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到了盛唐时儒裙式,内着绛红色高腰长裙,外面套上层层叠叠的大袖衫,和深衣一样端庄大气、雍容华贵,但同时又有一种绮丽倾国的风韵。由于当时唐王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对内对外交流畅达、来往频繁,所以婚礼的整体形势比较活泼灵动[1]。

明制婚礼时期,婚服制度为深衣制(图3)。平民男子娶妻俗称为“小登科”,男子可穿青绿色的九品官服,胸口有补子,文官为鹌鹑,武官为海马,女子则对应相应品级的凤冠霞帔或者假鬓花钿,对应丈夫的级别着真红大袖衣或者圆领女莽服、大红褶裙。由此可见,明宋时期封建集权高度集中,等级森严,对女性压迫更进一步,相较于唐代绚丽与魏晋风流,明宋审美更趋于含蓄内敛,简朴自然。

二、汉服元素的应用

21世纪以来,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越来越多的新娘选择在结婚时穿上龙凤褂、秀禾服。相比于改革开放以后流行的西式婚纱,中式婚服完满吉祥的形制意蕴、纹样内涵、色彩美学更符合中国人传统的仪式感和文化传统。

1.汉服形制意蕴在中式婚礼服中的应用

龙凤褂又称凤褂裙,“褂”指上衣,“裙”指下裳,本质上延续了汉服上衣下裳的形制。追本溯源,裙褂是清代女子服饰的一种,大多为汉人女子穿着,满清入关时,为巩固统治,稳定江南地区民族意识和社会形态,缓刑了“易服令”,允许女子可以继续穿汉服。

除了龙凤卦,现代人也喜欢选择“秀禾服”作为婚礼服。与龙凤褂的正统地位不同,秀禾服是现代设计的礼服,距今不过十几年,并不是中国传统婚服。秀禾服继承了传统汉服上衣下裳的形制,但是更注重设计,融合了很多汉族元素,上衣常为右衽大襟袄褂,下裳是根据明代的马面裙改造的裙子,又融入了满清民国元素,如:立领或圆领、对襟或琵琶襟,开叉和刺绣镶边。

龙凤褂和秀禾服也是有很多不同之处。从来源上说,龙凤褂是清代皇家贵族所穿,有历史渊源和文化传统的,而秀禾服只是现代设计师叶锦添结合汉族元素为《橘子红了》设计的影视剧戏服;从款式上来说,秀禾服更倾向于满大袖一片式,更加宽松不收腰,袖子很大且是双层设计,袄褂有直襟和偏襟两种,更有设计感,而龙凤褂较为传统和严谨,讲究身份品级。

2.汉服纹样内涵在中式婚礼服中的应用

从原始社会在岩石上的单一纯粹的纹样到原始社会装饰在青铜器上的简略豪放的纹样,再到封建社会精巧繁复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江河湖海,都饱含了古时人们的美好愿景與艺术审美。

龙凤褂最早在潮汕地区盛行,讲究金丝银线的刺绣工艺和龙凤呈祥的纹样,受满清审美的影响,追求纷繁复杂的吉祥图案(图4),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现代龙凤褂的纹样以龙凤、花枝、双喜、鸳鸯为主,另外还有寓意高贵祯祥、百年好合的“福喜二字”,有寓意多子多孙的“石榴”和“金鱼”以及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莲蓬”和“莲子”,有象征成双成对的“鸳鸯”和“蝴蝶”,还有意为五福临门的、祥瑞和气的“五彩祥云”,体现了人们对新人真切的祝愿[2]。

3.汉服色彩美学在中式婚礼服中的应用

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香港地区龙凤褂是黑红配色镶嵌金线密织,当时称“红裙黑褂”(图5),与周制婚礼中的“玄䌲制度”不谋而合,体现了婚礼的庄重肃穆,华贵典雅。

70年代到现在,龙凤褂的配色以柔和的红色调和金线密织为主(图6),尊贵华美的帝王之色与淡雅细腻的中国红相互辉映,并缀以寓意吉祥、层层叠叠的色彩纹样,无一处不体现着中式色彩美学,流露出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3]。

三、结语

中式婚礼服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巨变,在解构中延续,在延续中创新,始终顺应时代发展,习俗变化,但是仍然以创意设计复兴文化,以华夏文化复兴来引领中国,让现代的青年人更好学习、继承和发展中国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1、郑宇钦.唐代女性婚礼服饰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21

2、聂晶,吴湘济.论中式嫁衣图案与纹样的寓意[J].戏剧之家.2020(05)

3、郭泳儒.中国传统服装色彩与图案的民族特色[J].染整技术.2018(08)

作者简介:钱思怡(2001.04-)女,汉族,籍贯:江苏常熟 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陈宇航(2000.02-)男,汉族,籍贯:江苏宿迁 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董徐易(1979.06-)女,汉族 籍贯:江苏常熟 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苏州大学第二十三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文化自信视角下汉服的传承与创新” KY20211234B

猜你喜欢
汉服中式
Viral Revival
唯美的中式园林建筑
中式餐厅包间设计
留学生创办汉服社让外国人爱上汉服
同袍异路
上台说汉服
中式面点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蒋海霞新中式家具设计作品
时光志
The English Learner’s Guide to Chinglish中式英语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