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就业的心理瓶颈浅谈

2021-01-11 20:59石正朋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

摘要:高校学生在就业上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心理上的问题。而要想顺利就业,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战胜自身心理上的问题。作为高校也是要积极帮助即将毕业的学生克服就业瓶颈,不断强化且改革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全面引到学生树立正确且积极的思想观念与信念,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培养,让其职业能力与就业能力都得到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就业发展;心理瓶颈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升,科学技术也在全面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大量增加了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在加大生量扩招的同时,还要保证与社会发展需求保持一定的契合,毕业生的数量在持续增加,然而有些岗位却表现的依旧缺少相关人才,还有些岗位的竞争力度却在上升。针对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国更是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机制,但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毕业在就业的选择上依旧含有很多问题,从而导致其逐渐陷入了就业瓶颈。要想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就要对学生就业中心理存在的瓶颈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同时对国家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展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理念与心理的问题分析

(一)就业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结合相关数据了解到,超过70%的高校大学生在择业时含有一定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一下几点内容:首先,有些学生因为自己的学校不属于重点大学或者是211、985而感到自卑,所以在就业过程中没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其次,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是当下比较热门的专业,而形成了一定的自卑情绪。最后,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在校期间没有好好学习,尤其是专业知识,所以在人才市场竞争过程中产生了悲观心理[1]。

2.焦虑心理。当学生在面对较大的就业压力时,高校学生就会表现出一定的失落与交流。很多高校学生在寻找岗位时都希望能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并且持续担心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尤其是在一次求职失败后,更是表现出紧张、困惑等心理。

3.依赖心理。大多数刚入职场的高校学生通常会缺少一定的独立能力和责任意识。当下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都是00后,他们本就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所以相对来说自身的独立性比较差,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需求有人一起商量,没有较强的主见[2]。这一性格就导致学生在就业时出现一定的依赖心理,更是缺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主动加入到人才市场的竞争之中。

(二)就业理念问题

1.一次性的就业观念比较明显。很多高校学生虽然生活在新世纪下,但是依旧存有较强的“一次性定终身”这一比较传统的职业理念,更倾向于薪酬高且要求低的工作,然而这些工作岗位通常有着较高的替代性,也就是说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经验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并不会带来较好的影响。虽然自身专业能力相对比较强,但由于过窄的职业选择范围,从而对其自身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职业理想过于模糊。在当下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其就业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同时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导致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在学习过程中只会毫无目的的强化自身专业技能,从而对自身职业道德与政治思想的培养没有给予重视,这也是为何一些高校学生在就业后很快就面临社会淘汰的主要原因[3]。

二、有效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瓶颈问题的途径

(一)加强展开大学生思政教育

高校应该充分意识到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发挥了什么作用,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高校在展开思政教育时,要主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高校在开展思政工作时,不能将这一工作的进行流于表面,而是要主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带领学生对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不只是要全面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加强其实践能力,强化他们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工作价值观,让其树立与实际相符的职业理想[4]。

(二)开展就业心理咨询

当发现学生在面对就业时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高校就要及时展开相关工作,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即将到来的就业“生活”,并且为学生开设与就业相关的咨询室,全方面解答学生所提出的与就业相关的问题[5]。首先,高校应该针对就业心理咨询这一板块设立相关的咨询机构,并配置良好的心里辅导和咨询机制,为学生的心理咨询配备更加专业的心理辅助教师,从而逐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还要进一步做好心理健康咨询教育档案工作,利用不同的方式为学生构建不同的心理档案,并针对学生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实现早发现早解决。总之,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工作能够对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给予帮助,通过有效的解决方式,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水平,让其拥有健康的就业心理。

(三)强化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职能

首先,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必须要敢于创新,紧跟时代发展,掌握新型产业和行业的要求,从而实现针对性的增减,以便培养出符合新型产业要求的人才。在这一基础上,高校更是要主动创新办学理念,聘请更加专业的教师,持续优化自身师资力量以及学校的办学质量[6]。

其次,各大高校还可以为学生的就业发展设置专门的培训课程,针对学生的就业意向,为其制定更好的职业规划,让其能够明确毕业后自己的就业方向。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展开相关的就业指导,将就业信息传递给学生,以便帮助学生能够对我国当下阶段的就业政策给予全面了解,且学会制作简历,有效调整自己即将毕业的心态,避免今后学生发生后期就业问题准备不够充足的现象。

再次,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使其符合毕业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与规划需求,强化即将毕业的学生实习机会,进一步推动学生的就业发展,以此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实际岗位工作状态,让学生提前感知社会的残酷与工作的不易,避免学生对自己即将上任的工作岗位抱有太大幻想,从而使其产生较大的落实。最关键的是,能够让学生可以在即将到来的毕业季,与自己想要的工作岗位实现无缝衔接。利用实践对学生的职业得到的以及责任意识进行培养,让学生通过实践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的精神,这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有着一定的帮助。

最后,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刻不容缓,通过不断完善的课程体系,为学生设计精品课程等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指导团队。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与指导队伍建设之间有着必然联系。所以高校必须要全面改革学生的就业指导模式,创建完善的指导课程体系。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此时高校学生心理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高校要主动帮助学生完成就业心理指导与建设,让其能够形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正确面对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 张楠. 浅析地方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困境[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5):1136.

[2] 侯玉曦.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路径探讨[J]. 卷宗,2021(26):220-221.

[3] 魏玮.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路径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21(9):33-36.

[4] 关媛华.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 魅力中国,2021(3):461-462.

[5] 楊婷,刘贝贝,梁春迪. "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研究[J]. 投资与创业,2021,32(5):151-153.

[6] 游波. 社会心理学视域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21,42(28):74-76.

作者简介:石正朋,1992.7.27,男,汉,甘肃省陇南市,本科,研究实习员,就业办科员,高校学生就业心态,611731,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
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原则初探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形成策略
“运动世界校园”对促进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调查研究
高校学生参与第三方评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绩效考核制度在高校学生组织的作用研究
解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与对策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