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浅析

2021-01-11 22:56刘庆峰徐立东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运行管理水资源

刘庆峰 徐立东

摘要:我国虽然地域辽阔,但人口众多,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发展。在这种情形之下,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就在逐渐扩大,出现了水资源匮乏、短缺、污染严重等很多不良的问题。并且,很多地区工业较为发达,出现了大量的水资源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用水和稳定发展。所以,创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非常关键。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措施

1.1 明确单位性质

我国水管单位的类型主要有经营性、公益性及准公益性3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水管单位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运行管理方式改革中,应根据水管单位的类型,确定其基本性质,明确其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主要职责与义务。在具体的性质或类型界定上,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来解决。

①如果水管单位是企业,在定性上依旧以企业为主。如果企业转型为准公益性单位,则无论其自支自收条件是否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都需要将其界定为企业。②如果水管单位属于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其经营效益对其进行界定和定性。在具体的界定过程中,需要根据其自支自收条件对其进行具体的界定,如果水管单位拥有自支自收条件,应界定为企业[1];如果不具备,则界定为传统的事业单位。在明确单位性质后,水管单位应根据博弈论思想,确定相应的管理方式改革目标,如经营性企业应在关注经济收益的过程中,注重设施、资金等方面的建设,关注自身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明确政府战略目标在自身经济收益上的“平衡”。

1.2 注重分级管理

为加强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水利管理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应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根据传统运行管理所存在的界限模糊、权责不清的问题,开展具体的管理方式改革工作。

①省级主管部门应统一管理跨流域水利枢纽及调水控制项目。②在湖泊、河道堤防等流域性工程中,应积极推行分级管理与统一管理相融合的机制,省级管理部门负责对项目占用水域、岸线、堤防的审查工作,明确管理重点,提高补助力度。而县级、市级管理部门应在分段管理中,确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契合省级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③细化权责,即影响或受益在一个市以内2个县以上的工程应由市管理部门管理;在一个县以内2个镇以上的工程应由县级管理部门管理;在一个镇以内的应有乡镇管理部门负责。④在明确职责与分级管理的背景下,水管单位应构建出上下联动、互通有无的运行管理范式,以此清晰省级、市级、县级管理单位的内容、职责及内在联系,方便后续的优化管理,精简管理等工作,提高管理方式改革的实效性。

1.3 推行管养分离

管养不分问题是影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因素,为切实解决该类问题,需要各级管理单位积极推进管养分离机制,适应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

①应依托机构改革,实现管理与养护、维修在职责与职能上的有效分离,使承担养护、维修的工作人员剥离出来,构建出专业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养护队伍,进而提升运行管理的专业程度。

②通过对养护市场的扶持或培育,在完善和构建准入机制的基础上,将养护维修工作推向市场,构建相应的管理处,以招投标的形式筛选相应的养护单位。以此降低水利工程的养护成本,提高维护质量,彻底解决水管单位长期存在的管而不养、管养不分的现实问题。

③注重养护企业在养护维修中的权益和收益,在管养分离的过程中,省、市、县各级水管单位应将博弈论思想、理念融入到管养分離的过程中,注重维修养护企业在工程检查、工程维修中的经济收益。通常来讲接近省会城市的维修企业更青睐于传统的垂直管理方式,因为在该管理方式下,资金落实质量较高,而远离省会的维护企业则青睐于分级管理模式,因为资金落实的质量与效率都决定于地级管理部门。所以在管养分离的背景下,水管部门应根据博弈论的合作博弈、零和博弈及静态博弈思想,满足维修企业的基本诉求,实现预期收益目标。即根据维修养护企业所在区域,采用不同的运行管理方式[2]。

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几点建议

2.1 有关部门对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都应实行综合管理,因地制宜地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特别是涉及取水许可的问题,关键在于定额管理和总量控制。同时,各地区在分配总水量时,应以流域单元为前提。各地区对用水户应严格限制,对与其有关的取水许可证应定期换发。除此之外,针对水资源论证还应建立相应的论证机制,以保证全面、科学的论证,使水资源管理真正融入现阶段的整体城市规划之中。

2.2 统一调配各地现有水资源,按照现行有关规划实施水资源管理;近几年来,有关部门正全力推行水源管理计划用水模式,计划用水应包括年度预测、水量分配和水源供需长期规划。特别是在制定上述用水规划时,其核心宗旨是综合平衡和统筹协调[3]。与此同时,对各时段的用户用水总量也应纳入用水监管视角,并据此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模式。一些用户如果表现出用水过量,就会受到必要的惩罚,以强调水使用规划所具有的严肃性。

2.3 实行定额管理与总量控制相结合。实际运用中,水资源定额管理必须全面推行水资源总量控制,对用水水平的某些不合理要求则注重全面遏制。这说明水资源总量控制的重点是避免对水源进行无序或过度开发,使水资源利用达到最优限度。以水资源管理和取水管理为目标,把水资源管理工作延伸到当地现有行政区,以彻底遏制过度用水。另外,各地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节水标准和定额,并采取有效措施,合理控制用水效率[4]。

2.4 抑制不合理的水资源需求。各地区要在科学规划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基础上,明确行政区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加强政府监管,严厉打击盲目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行为。与此同时,完善节水标准体系,促进高耗水行业技术改造,落实管理责任制,使节水理念覆盖所有用水企业。

2.5 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用水结构的变化,既要保证整体社会经济用水需要,又要兼顾局部特殊用水需要。城镇化水平不高的地区,农业用水仍然占主导地位,用水结构明显失衡,需进一步完善用水管理制度。城镇化程度高的地区,由于农业用水比重下降,生态用水快速增长,用水结构趋于平衡。

2.6 做好污染物总量控制。按照水资源保护的有关要求,政府要在水源保护区内严格审批建设项目,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登记和检查,加强相关执法部门之间的联勤联动,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完善水资源立体监控体系。建立水资源补偿机制,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根据污染情况,尽早提出水资源恢复方案,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7 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水平。对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使部分再生水达到灌溉用水标准,弥补农业用水不足。禁止在城市绿化和公园水域使用自来水,一方面要以较低的价格补充因蒸发和渗漏流失的景观用水,另一方面要促进再生水业的发展,确保市区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套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模式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十分重要,影响水资源有效利用的主要因素决定了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因此,要合理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效率,科学利用水资源,就必须对传统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进行调整,有效建立相应的运行管理机制,同时还要优化各部门水资源的使用与配置,确保水利工程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取得的效益得到稳定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孔令清.水闸规范化管理中的难点与思路[J].江淮水利科技,2020(01):12-13.

[2]王丽梅.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远程监控技术的有效应用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2):142+172.

[3]王桂平.水利工程自动化综合系统运用简述[J].治淮,2019(12):27-28.

[4]范文娟.试论水利大坝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J].四川水泥,2019(12):171.

猜你喜欢
可持续利用运行管理水资源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问题
大庆市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分析
浅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