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分析

2021-01-11 22:56罗丹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社会认同身份认同农民工

罗丹

摘要:近年来,新时期农民工的社会认同问题广受关注,这些游弋于城市和乡村边缘的特殊人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新时期农民工逐步吞噬整个农民工队伍,社会对他们的认同问题已逐步成为关系到城市建设的大问题。本文将从身份认同、乡土认同、城市认同、未来认同四个方面综合分析新时期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的现状。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认同;身份认同;乡土认同

引言:

新时期农民工不再像老一代农民工一样与城市格格不入,他们年轻、受过一定的教育,对城市生活有着自己的渴望与向往,但是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他们始终无法在城市扎根,城市对他们的歧视让他们感到不满,甚至愤怒。所以,了解新时期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的现状,是实现新时期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将从以下方面综合分析新时期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

一、身份认同:

所谓的身份认同,就是农民工自己把自己归于哪一类人群的心理归属感。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来城市打拼只是为了赚钱,钱赚够了就回家盖房子,娶媳妇,没钱了再打工,然后供孩子上学,他们的心始终寄托在家乡,所以他们认同自己是“农村人”。然而新时期农民工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虽然他们也来自乡村,带着乡村人的朴实和本分,但是他们与他们父母一代的农民工相比,不再是因为文化程度低,迫于生计才背景离乡。他们是带着对城市的渴望,对物质化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来到城市,想要凭借自己的劳动在这个城市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他们的心理归属感更倾向于“城市人”。但是,由于成长环境对个人性格以及价值观的影响,加上户籍赋予他们的农村人身份,他们与城市又有着格格不入的一面,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城市人在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等方面的差别,包括城市人对他们的歧视,都让他们很难真正的在城市扎根。然而由于他们长期在城市打工,他们的生活轨迹也慢慢与乡村生活脱轨。即使回到农村,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也不能适应农村生活。无奈,新时期的农民工只能成为城市和农村边缘的两栖人。

二、乡土认同:

谈到乡土认同,不难想起那句老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也是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但这样的乡土认同只适应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新时期农民工不同于他们父母那一代,他们对乡土的眷恋已经衰减,他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让他们长期生活在城市里,哪怕是城市生活的最底层。加上近些年交通压力大,火车票购票难等问题,很多农民工都难有回家的机会,很多人都几年才回家一次,也就是匆匆来,匆匆走,简单的回家问候而已。久而久之,他们的生活与乡土气息浓重的家乡渐行渐远。并且,新时期的农民工一般都是一家人一起蜗居在城市,加上他们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眷恋,他们对家乡的感情也就仅仅维系在对亲人的感情寄托上。从这些方面来看,新时期农民工的乡土认同逐年降低。

三、城市认同:

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相互排斥,他们有明确的身份认同和心理归属,但是新时期的农民工却不一样。新时期的农民工有着对城市物质生活的向往,与乡村生活渐行渐远。尽管他们也与城市居民有着这样那样格格不入的矛盾,但是他们愿意主动的去接触城市,接触城市人。

新时期农民工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也都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在价值观、人生观等很多方面都不同于上一代的农民工。他们进城不再单单为了生计,他们带着渴望和愿望而来,也就是说,两代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目的不同。新时期的农民工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城市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渴望在城市生根,渴望得到城市主流的认可。他们努力为自己建立与城市人有关的社交网络,但是由于他们自己工作的限制,生活的圈子还是局限于同类群体,并且以同去打工的亲人和朋友为主。所以,即使他們很努力,但是他们的生活也很难融入城市主流社会,很难找到真正的城市归属感。

四、未来认同:

作为上一代农民工的子女,新时期农民工的成长条件相对优越,他们的父母当年在城市里苦苦打拼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子女有钱读书,有钱过上比自己要好的生活。所以新时期的农民工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受过多少苦难,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也就弱化了他们自身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就使得新时期农民工在择业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单单是靠出卖体力获得利益。所以未来的农民工可能会涉及更多的行业,更多的领域,也会得到越来越多城市人的认可。

当下,尽管新时期农民工还在一些方面受到这样那样的的排斥,但是他们凭借自己对城市的热情,也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城市对他们的接纳程度,也不知道最终他们会选择留在城市还是回归农村,但是至少现在,他们还对这城市有着浓烈的融入渴望。无论未来在哪,我们还是希望他们能合理的安排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但是作为游离于城市与农村边缘的群体,如果现在的状况不得到改变,随着这个群体的增加和发展,未来将成为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不利因素。

五、结束语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农民---农民工---城市居民”这一链条将是孕育着进城、冲击、适应、认同、融入的漫长过程。社会认同是实现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必经之路,所以当下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并正视这个问题。一方面新时期农民工要认可与赞同城市社会,另一方面城市社会要吸收和接纳新时期农民工。双方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笔者认为,这种互动在很大程度上还得借助政府的力量和社会制度的保障来达成。消除外来民工与城市居民在社会保障、公共住宅、就业权利、教育就学等方面的一系列待遇差别,实现外来人口相关权利的促进和保障,才能以健康的心态认同并融入城市。

参考文献:

[1]李思齐.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11):15-17

[2]张素德.角色冲突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2,(12):18-20

[3]刘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困境分析[J].传承,2010(09):28-30

猜你喜欢
社会认同身份认同农民工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彩虹艳尽半边天》对黑人女性的社会认同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