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胞物与”对当代大学生树立生态伦理观的启示

2021-01-11 23:57王龙郭晓蓓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7期
关键词:大学生

王龙 郭晓蓓

摘要:宋代思想家张载提出的“民胞物与”思想不仅认为人与人是平等的,更强调人与自然也是平等的。学习这一思想,对推动大学生更好的树立和践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胞物与;大学生;生态伦理观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不仅要在行动上体现,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不仅注重人与人的平等,而且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以及培养当代大学生生态伦理观都可发挥重大启示作用。

一、张载“民胞物与”思想的背景与内涵

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张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其以横渠四句为世人熟知,世称“横渠先生”。张载在《西铭》中写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思是说乾坤是万物的父母,乾坤创造了世间万物,人只是与万物共同生存在一起。从根源来讲万物应气而生、气化万物,所以人与万物是处于平等的地位,应一视同仁。

“民胞物与”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简称,其包含两方面重要内涵:一是“民吾同胞”,这是指在对待人与人的关系上,视他人兄弟姐妹,做到“兼爱”,这种“兼爱”指的是友善待人、不以他人权力而变化的一种态度。二是“物吾与也”,这指的是要以仁爱对待世间万物,平等的与万物相处;人们不应将人类的发展建立在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之上。

显而易见,张载主张的这种人与万物平等、人与万物为同伴的思想,对营造当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无疑具有积极的引导意义。

二、大学生生态伦理观存在的问题及伦理思考

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而生态伦理观属于伦理学的范畴,研究着道德与利益的基本问题,树立生态伦理观就要求正确处理好道德与利益的关系。生态伦理观的树立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古鉴今,更好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中国。

伦理学从其基本问题出发来研究社会现象,所以在研究大学生生态伦理观的问题时,也可以从道德和利益的角度出发看待这一系列的问题。在此,可以将大学生在生态伦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人与人的道德与利益的问题和人与自然的利益问题。从人与人的角度来看,当代大学生没有参与生产活动,社会化程度不足,没有沉溺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浪费资源,不爱护环境和一个人为中心的问题。就道德而言,大学生常年在学校学习中收到的教育和在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知有所不同,大学生处于父母的羽翼下没有体会到社会的冷暖,而且大学生处于身心变化的关键时期,三观在这个时期逐步稳固和成型,所以蝴蝶效应带来的影响更加严重。这在大学生的行为上表现为不能换位思考,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

大学生在对待自然上没有将自然视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石,而是将自己置于自然之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人类要依靠自然才能存续,而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每个人都希望能生活的更美好、更充实,在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中,要学会克制不必要的需求。每个人都希望能生活的更美好、更充实,但不能只考虑个体的利益需求,也要着眼于整体的需求,因此只有当每个人能够克制不必要的需求才能和自然和谐共处。而大学生在这个领域没有做到合理克制自己的需求,浪费了一定的自然资源。

三、“民胞物与”对大学生树立生态伦理观的启示

從“民胞”的角度来看,大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要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是一体同胞的,这样才能认识到人与人、人与万物是平等的个体,这样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于那些生活于父母羽翼下的大学生而言,经历社会的风雨更能让他们体会到财富的来之不易,更好的体会生产过程的艰苦,当一个人突破了对旧事物的固有认识那么他才能获得发展。大学生也是如此当大学生体会了生产的全过程,他就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重要的是当大学生经历过磨练之后,才能真切的明悟自身的需求,才能知道那些是自己真正需要的,那些是社会给灌输的。大学生明白了自身的历史使命后才能更好的推动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才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好的实现。

从“物与”的角度来讲,任何自然从来就不是对立的矛盾关系,而是和谐共生的关系。人只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和自然建立稳定和谐的生态共同体,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相互,这与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不谋而合。资源的有限性即要求人类要克制不合理的需求外还要求人类要开发新的可再生资源和新的生态发展理念,开发可再生资源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而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更好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大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身体力行用实践来证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是没有依据的空话。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离不开各界的共同努力,但是大学生应该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只有秉持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才能更好的维护自然和谐,生态稳定。

小结:

综上所述,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且可以从张载“民胞物与”思想中提取出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思想,并用这种思想来指导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而且可以达到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与共同发展。这实际上是一种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生态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并逐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建设进一步发展,贯穿绿色生活理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刘学智.民胞物与[N].光明日报,2018-01-11(02).

[2]汤俪瑾,周岳.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及其实践价值[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20(03):164-165.

[3]张晴,王晓伟,唐珊珊.张载“民胞物与”思想对大学生生态教育的启示[J].青春岁月,2015(10):35-36.

1.王龙(2000.02-),男,汉族,陕西省汉中市人,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系2019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2.郭晓蓓(1984.01-),女,汉族 ,陕西省西安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哲学。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